高考数学数列复习与训练新方案尝试_第1页
高考数学数列复习与训练新方案尝试_第2页
高考数学数列复习与训练新方案尝试_第3页
高考数学数列复习与训练新方案尝试_第4页
高考数学数列复习与训练新方案尝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列?复习与训练新方案尝试黄冈中学吴校红第一局部用类比法归纳?数列?的根底知识回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可以看出,将等差数列的定义中的“差〞改为“比〔商〕〞、“公差〞改为“公比〞即得等比数列的定义.也就是通过类比可以看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2004年北京高考试题就出了一道“等和数列〞的题目,那么,什么是等和数列,就只需将“等差数列〞中定义中的“差〞字改为“和〞字即可.要有效地把握好这一章的知识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梳理知识、去完善知识体系.老师可以指出,将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通过类比就可以得出等比数列的相应知识,好比写对联,只要将“差〞改为“商〞,将“和〞改为积,将“算术平均值〞改为“几何平均值〞…,等等,即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比较一览表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公差.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公比.①()②()③()①()②()③()递推关系①()②(p、q为常数,)①()②(p、q为常数,)通项公式①求积公式

()②()③()①()②()③()求和公式①假设p+q=s+r,p、q、s、rN*,那么.②对任意c>0,c1,假设恒大于0,那么为等差数列.③④为等比数列⑤①假设p+q=s+r,p、q、s、rN*,那么.②对任意c>0,c1,为等比数列.

③④为等差数列⑤主要性质①②若|q|<1,则.①若p、q且,则.②若且则p、q重要结论

教师通过精选题目制成试卷,限时完成两套小卷.两套试卷分别限时60分钟,总分值都为100分.训练时,既要讲速度,又要讲质量,老师注意那些完成得快而好的学生,在讲试卷评讲课时,让这些学生在班上交流他们的解法,是不是用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或重要结论使得解题更趋于简捷,这样就可起到进一步项固本章的双基的作用:第二局部用练习法稳固?数列?的根底知识第三局部用“模式化〞方法抓好两个专题的复习无论是从本章的知识结构还是从高考的命题规律来看,数列问题的研究通常离不开对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研究,所以我们把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与前n项和的研究列为本章的两个热点专题.“归纳-猜测-证明〞是解决这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还要使学生明确针对不同的数列类型,如何选择最快捷的方法来求这个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的和?由此要求学生对这两类问题进行专题总结.让学生领会到“模式分析〞、“层次解决〞是解决数列问题的根本策略.提倡学生将“模型〞与“方法〞对应起来,以便在高考中能快速而又准确地解决好数列问题.1.型累加法:2.型累乘法:3.型方法:(1)

再根据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求。再用累加法求。(2)(3)先用累加法求,再求。4.型(p为常数)5.=p+q型(p、q为常数)特征根法:(1)时,=·+·(2)时,=(+·n)·方法:变形得=+,

则{}可用累加法求出,由此求.6.=型(A、B、C、D为常数)特征根法:(1)时,=C·(2)时,=7.“已知,求”型方法:=-(注意是否符合)方法:构造与转化的方法.8.“已知的关系,求”型求数列{an}的前n项和的方法〔1〕倒序相加法此种方法主要针对类似等差数列中,具有这样特点的数列.〔2〕公式法此种方法是针对于有公式可套的数列,如等差、等比数列,关键是观察数列的特点,找出对应的公式.

〔3〕错位相减法此种方法主要用于数列的求和,其中为等差数列,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只需用便可转化为等比数列的求和,但要注意讨论q=1和q≠1两种情况.〔4〕分组化归法此方法主要用于无法整体求和的数列,可将其通项写成等比、等差等我们熟悉的数列分别进行求和,再综合求出所有项的和.〔5〕奇偶求和法此种方法是针对于奇、偶数项,要考虑符号的数列,要求Sn,就必须分奇偶来讨论,最后进行综合.〔6〕裂项相消法此方法主要针对这样的求和,其中{an}是等差数列.(7)分类讨论

此方法是针对数列{}的其中几项符号与另外的项不同,而求各项绝对值的和的问题,主要是要分段求.〔8〕归纳—猜测—证明此种方法是针对无法求出通项或无法根据通项求出各项之和的数列,先用不完全归纳法猜出的表达式,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之.第四局部深化数列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一直以来,数列总是高考考查的必考与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那么高考在这一局部有没有一定的命题规律呢?有!这表达在高考对数列的考查表达了以下的五个亮点,这五个亮点表达了对课本中的数列局部所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数列局部的根底知识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这两种特殊的数列.将等差数列的定义与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类比分析,可得出其中的对偶关系:“相加〞对“相乘〞、“相减〞对“相除〞、“和〞对“积〞、“差〞对“商〞.利用这些对偶关系,我们就像写对联一样,可以由等差数列中的有关结论轻松地得出等比数列中的相关结论.例如:在等差数列中,距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对偶地有:在等比数列中,距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积相等.一、联想与类比【例1】〔2000年上海高考题〕在等差数列{an}中,假设a10=0,那么有等式a1+a2+a3+…+an=a1+a2+a3+…+a19-n(n<19,n∈N*)成立.类比以上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中,假设b9=1,那么有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如果知道数列的前一项或前几项,并且知道递推公式,就可以递推地把所有项都找出来,这就是递推法.因为后面的项总是归结(返回)到用前面的项表示,所以也叫递归法.二、递归与递推【例2】已知:S0=10+20+30+……+n0=n(n的一次式)

S1=1+2+3+……+n=(n的二次式)

求:S2=12+22+32+……+n2=?如果一个命题的特殊情况甚多,不便于用穷举归纳法,这时往往先研究少数〔或个别〕情况以求得结论,这就是不完全归纳法.这种方法虽然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对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有重要帮助作用.对猜测的结论只要加以严密的论证,就保证了猜测结论的正确性.三、猜测与论证【例3】各项都是正数的无穷数列{an}满足以下条件:a1=1,an+1>ana(n∈N*);an+12+a2-2an+1an-2an+1-2an+1=0(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四、顺思与逆思数列局部中的许多重要结论,把它们作为一个个的命题,那么在这些真命题中,有的逆命题是成立的,但有的逆命题是不成立的.平常,我们要自觉地多加以思考.高考对我们的要求是,要求我们能够进行主动性的学习,所以平常我们要养成自觉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好习惯.【例4】(2004年高考题·湖北卷)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a[2-()n-1]-b[2-(n+1)()n-1](n=1,2,3…),其中a、b是非零常数.则存在数列{xn}、{yn}使得(A)an=xn+yn,其中{xn}是等差数列,{yn}是等比数列(B)an=xn+yn,其中{xn}和{yn}都是等差数列(C)an=xnyn,其中{xn}是等差数列,{yn}是等比数列(D)an=xnyn,其中{xn}和{yn}都是等比数列五、求和与放缩由于高等数学学习对数列知识的要求,加之数列知识是一块只有调整未作删减的内容,高考命题组的高校教师热衷于不等式与递归数列的综合应是十分正常的,这类命题能较好表达课本知识内容与能力要求的关系,复习中应该是一个重点,同学们必须明确对这类问题的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利用转化,化归为等差或等比数列问题解决;二是可能借助数学归纳法解决;三是可望求出通项公式后一般性解决〕.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通常涉及数列求和问题,有的题中的和式不能事先求和,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