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1页
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2页
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3页
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4页
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某生物种群波松分布的方差为V,平均数为m,且V<m则共内分布型是

A.随机分B.均匀分布C.成丛分布D.群集分布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系统内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移过程

D.能量自生物进入环境的过程()

3.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植物常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这是植物的()。A.形态适应B.结构适应C.行为适应D.生理适应

4.植物的病原真菌与该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B.寄生C.偏利共生D.互利共生

5.世界极干旱且高温地区,往往被()所占据。

A.高大植物B.抗旱植物C.抗湿植物D.喜热植物

6.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7.如果在一定时间内,由于(),生态系统将会彻底崩溃。

A.断绝了生态系统的物质之一的供应,生态系统就停止了能量利用

B.断绝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物质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

C.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生态系统一定会停止能量利用

D.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

8.同种植物的不同群体长期分布和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特征,产生()

A.相同的生态型B.相同的生活型C.不同的生态型D.不同的生活型

9.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10.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A.环境资源有限B.多个物种共存C.环境资源无限D.K-对策生物

11.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1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植食动物,植食动物的数量又()食肉动物。

A.小于,小于B.大于,大于C.小于,大于D.大于,小于

13.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块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核状结构

D、片状结构

14.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强光照的植物属于()

A.阳性植物B.阴性植物C.中性植物D.耐阴植物

15.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生物圈

16.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

17.板状根现象常见于()。A.北方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热带雨林

18.生物种群密度增加引起种群内部的变化,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影响生物的作用是()。

A.内禀效应B.互补效应C.他感效应D.密度效应

19.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D.以上全部内容

20.判断下列属于人工群落的是()

A.热带雨林B.草原C.红树林D.农田

21.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A.相对密度等于40%B.盖度等于40%C.频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22.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23.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24.当今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种内斗争

25.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26.主要依靠风力进行传播的植物种子的特点是()。

A.花的雌蕊柱头特别发达,伸出花被之外,有羽毛状突起

B.花粉小,数量多,具圆滑的外膜,无黏性,在某些花粉粒上附有一对气囊

C.种子和果实或者很轻,或者具有冠毛,或者具有翅翼

D.种子和果实具有钩、刺等附属物

27.种群分布的类型是()

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C.集群分布D.以上三种类型都是

28.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

A.植物个体的迁移和散布B.动物个体的迁移和散布C.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D.植物繁殖体的爆发

29.由于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全球性的问题。

A.20世纪后期B.进入20世纪后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二、填空题(20题)31.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______。

32.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分为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______和现代生态学时期四个阶段。

3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_____的和逐级递减的。

34.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__________。

35.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受环境条件特别是受______周期变化所制约。

36.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_____、干旱区和荒漠区。

37.单位面积或空间内同种个体的数量称为种群______。

38.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改进能源结构和提高_______。

39.在演替过程中,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各物种之间在数量上的差异逐渐______。

40.除太阳以外的为生态系统补加的一切能量称为()。

41.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和途径。

42.种群的周期性波动包括季节性波动和_______。

43.种内互作包括种群的领域性和______。

44.指数增长又叫______。

45.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群包括生活在该区域内的______。

46.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一个数量特征。

47.最初的地球上并没有生命,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体之间的______,形成了今天在地球表面生存的两百多万个物种。

48.马世骏在探讨了大约1000年的有关东亚飞蝗危害和气候关系后,指出是我国东亚飞蝗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49.土壤______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

50.我国内蒙古有些地方羊繁殖得过快,反而会导致减产的原因是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52.伴生种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53.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可以进行虫情预测预报。()

A.正确B.错误

54.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A.正确B.错误

55.植物群落所处的环境温暖湿润,群落中的高位芽植物所占比例就较高。()

A.否B.是

56.在光、温、水和地形等生态因子中,地形是直接因子。()

57.“赤潮”是由氮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所致的。[]

A.正确B.错误

58.酸雨是指PH值等于6.0的降水。()

59.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年龄锥体的形状为中间宽上下窄。()

A.正确B.错误

60.在野外我们第一眼就可以区别出森林和草地,首先依据的是生活型。()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植物对水的适应类型有哪几类?

62.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哪些方面?

63.简述有毒物质的富集及其危害。

64.简述土壤组成及其特性。

65.简述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意义。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生态位的主要特征。

67.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

68.论述食物链食物网结构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69.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是什么?

70.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六、单选题(0题)71.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B

6.B

7.C

8.C

9.B

10.C

11.D

12.B

13.B

14.B

15.D

16.D

17.D

18.D

19.D

20.D

21.C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22.B

23.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24.A

25.D解析: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物群落转化日光能为有机物的效率,其中最大的是木本植物,故选D。

26.C

27.D

28.C

29.C

30.D

31.湿润区

3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33.【正确答案】:

单向

34.结构单位

35.气候

36.湿润区

37.密度

38.能源效率能源效率

39.减小减小

40.辅助能辅助能

41.生物地化循环

42.规则的年波动规则的年波动

43.社会等级

44.J型增长

45.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6.净初级生产力

47.生存竞争生存竞争

48.干旱干旱

49.pH值

50.种内斗争

51.Y

52.Y

53.A

54.A

55.Y

56.N

57.A

58.N

59.A

60.B

61.植物对水的适应类型有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两大类。①水生植物又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②陆生植物又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植物对水的适应类型有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两大类。①水生植物又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②陆生植物又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62.(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

63.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如有机合成农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

64.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包含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以及特定的微生物区系。土壤的特性:①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母质、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②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无机质、土壤酸碱度;③土壤生物性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65.农田防护林生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防风效应;(2)温度效应;(3)湿度效应;(4)胁地效应。农田防护林生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防风效应;(2)温度效应;(3)湿度效应;(4)胁地效应。

66.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

67.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2)资源危机:环境的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因为绝望的人们只有消耗他们所依赖的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3)能源危机:由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能源越来越成为虽然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但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种群,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如地球、环境和食物等。人类的无限制发展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主要包括:(1)环境危机:包括臭氧层消耗、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大气污染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2)资源危机:环境的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因为绝望的人们只有消耗他们所依赖的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3)能源危机:由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能源越来越成为

68.自然界中食物链总是相互交错而成网状结构即食物网。食物网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食物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越简单生态系统就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比如在一个只有草—鹿—狼这样一个简单食物网的岛屿上鹿一旦消失狼就会饿死。如果除鹿以外还有其他食草动物那么即使鹿消失对狼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仍可以保持稳定。因此一个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也越复杂。自然界中,食物链总是相互交错而成网状结构,即食物网。食物网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食物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越简单,生态系统就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比如在一个只有草—鹿—狼这样一个简单食物网的岛屿上,鹿一旦消失,狼就会饿死。如果除鹿以外还有其他食草动物,那么即使鹿消失,对狼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仍可以保持稳定。因此,一个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也越复杂。

69.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有:①群落内植物的生长型和生态型。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成分的不同而划分的类群就是植物的生长型。生态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②组成群落的物种尤其是优势种植物及优势种的多少常对群落外貌起决定性作用。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③植物的季相即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由于植物长势的改变而导致群落外貌的季候差异。陆生植物的开花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各种植物的开花时间和开花期的长短有很大差异。不同地区的群落也有季相的变化。④植物的生活期如由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所组成的群落因各组成种类生活期的变化使群落的外貌常出现不同。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有:①群落内植物的生长型和生态型。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成分的不同而划分的类群,就是植物的生长型。生态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