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_第1页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_第2页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家国情怀是指主体对共同体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可追溯至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2.孔子是先秦时期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下列言论中属于孔子的有①“克己复礼”②“隆礼重法”③“兼爱尚贤”④“有教无类”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据初步统计,秦、楚、齐、燕、赵、魏、韩诸国的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土,其中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这表明A.春秋时期铁器冶铸工艺先进B.战国时期的冶铁业得到发展C.我国拥有当时最先进冶铁业D.战国时期社会分工更加细密4.为了保卫边境地区不受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始皇命人建造了万里长城这一浩大工程,国家强征了众多劳工将原北方诸侯国所建的长城连接为一个统一的防御体系,意义重大。秦长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因素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C.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5.西汉景帝末年,为限制过高的放债利息,规定放债的最高利息只能到20%.同时,国家对放债所得的利息征收“贳贷税”,税率为6%.对利息过高或者逃避缴税者,不分官民,予以处罚。这说明A.汉代政府禁止民间借贷B.汉代政府对借贷利息严格管制C.民间借贷加剧社会矛盾D.汉代政府倡导民众的契约精神6.“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记载中的措施A.改变了人才选拔方式B.强化了中央的权威C.增强了诸侯王的势力D.提高了丞相的权力7.孝文帝以身作则,封大臣李冲的女儿为皇后,娶卢、崔、郑、王四大姓的女儿为妃,让自己的几个弟弟都娶汉族地主女儿为妻,并将女儿嫁给汉族大姓人家。这一做法有利于A.促进民族融合B.取缔特权阶层C.加快人口增长D.推进农业发展8.《宋书·州郡志》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西晋灭亡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政权分立D.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9.元朝史学家马端临曾感叹:“古今称国内之富有者莫如隋。”然而隋朝却短命而亡,这主要是由于A.漠视农业发展条件B.国富而不与民共享C.文化专制钳制思想D.统治阶层争权夺利10.下表为古诗(摘录),由表可见诗人诗句出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王维“牧童望树去,猎犬随人还。”《淇上田园即事》白居易“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A.政治稳定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源泉C.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学的创作D.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11.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抗击西夏名将狄青被提升为最高军政机关枢密院的枢密副使,遭到朝廷大臣强烈反对,他们以“出身兵伍、四夷轻蔑朝廷、大臣耻与为伍、破坏祖宗家法”等“五不可”理由表示反对。这体现出宋代治国理念是A守内虚外B.强干弱枝C.重文抑武D.文武制衡12.据《辽史·太祖纪赞》记载,“辽之先,自出炎帝”。金朝入主中原后,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以中国自居。这反映了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B.区域间经济交流频繁C.文化认同增强D.各民族习俗趋于一致13.北宋时期,货币需求量剧增。据统计,货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这反映出北宋A.商品贸易发达B.区域性商帮扩大发展C.冶铸业发达D.处于和平的环境之中14.宋朝之前,中国黄河流域尤其是关中地区,物华天宝,地杰人灵。但是宋朝以来,江南人物风流,才子辈出。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科举制改革B.政治中心南迁C.宋代重文经武政策D.经济重心南移15.宋真宗推广雕版印书,只“计工之费,以为之价。务广其传,不以求利”;国子监印本书价低廉,“正欲文籍流布耳”。材料所述的现象A.有利于宋代文化教育的发展B.表明专制统治对文化发展的束缚C.说明民众不再使用手抄书籍D.印证宋朝政府推动印刷技术革新16.朱熹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表明朱熹主张A.万事万物客观存在B.天理是世界的本原C.各种事物均包含理D.天理人欲相互依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公元前221年,秦军攻灭关东六国中仅存的齐国,标志着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君主专制帝国正式形成。秦本来是东周的诸侯国,已有500余年历史。它的历代国君顺应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经过长期努力经营,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一个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其疆域东起大海、西至陇西、北抵阴山、南到岭南,有效统治范围大大超过周代。为巩固统一成果,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度出现,秦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并使之趋于稳固,使统一成为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伟大历史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西晋时期是门阀势力高度发展和极度膨胀的时期,也是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日益被高门世族控制和垄断的时期。当九品中正制最终蜕变为世家大族的政治工具之后,它不可避免地抛弃了先前注重德行、才能的好传统,沾染上选举注重家世、阀阅的门阀色彩。随着中正权力日益膨胀,中央集权统治势必遭到严重削弱。——摘编自张旭华《试论西晋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及其作用》材料二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已见。——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九品中正制。(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于曹丕废汉自立(公元220年),止于隋灭陈(公元589年),历时将近400年。就其时代特征而言,有以下几点:①政治局面:长期分裂割据。②民族关系:在冲突中走向融合。③国家制度:承秦汉启隋唐这一时期的许多制度,表现出承前启后的过渡性。④士族政治:在盛极而衰的过程中显示其特色与能量。⑤思想文化:包容异质和张扬个性。请选择上述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征的任意两个方面进行阐释说明。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离局面。统治者鉴于唐朝后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材料二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