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专项命题发布_第1页
第一批专项命题发布_第2页
第一批专项命题发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批专项命题发布榆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01命题一:征集榆阳区对外旅游宣传广告语02命题二:征集榆阳区文化旅游宣传LOGO03命题三:征集榆阳区旅游宣传歌曲

(一)征集单位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是榆阳区政府行政部门,主要职能是管理文化、旅游、文物和广播电视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文化、旅游、文物和广播电视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二)命题背景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地形地貌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为广阔无际的风沙草滩区,有“塞上榆林十八滩,水清草绿似江南”的美誉;长城以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气势壮阔恢宏,有一种粗犷的大气之美。榆阳区地处三秦北端要冲,历来有“九边重镇”之称。镇北台是修筑在明长城上的最大军事塞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有“榆溪胜地”之称的红石峡是全国最大的巨书宝库。同时,榆阳区也是“河套文化”发源地之一,早在3万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区境内的古城界秦汉古城遗址,肖家峁新石器时代遗址,白城台东晋代来城遗址,走马梁汉墓群遗址,历史悠久。沙漠与高原交接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草原文化与黄土文化的碰撞,历史悠久的“河套文化”再加上榆林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中将士们多元的文化融合,使榆林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文化特质。此外,榆林的流沙曾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沙区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沙进人退,榆林城曾被迫3次南迁。近70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持续开展大规模治沙造林运动。将全市林木保存面积从1949年的60万亩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林木覆盖率从0.9%提高到33%。治理沙化面积2.44万平方公里,使境内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陕西的绿色版图因此向北推进了400余公里,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从“沙城”变“绿洲”,这种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是榆林人治沙精神的浓缩。独特的自然景观、多元的文化特质、和坚忍不拔的治沙精神等,都让榆阳的旅游充满魅力。(三)征集要求(1)能准确反映榆阳旅游形象,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宣传效果,能充分体现榆阳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特色民宿,本质内涵和文化精髓,能适用于旅游广告宣传需要。(2)文字简练、主题突出、富有美感,寓意贴切、易读易记、朗朗上口,适合在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和公众场合宣传推介,具有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设计者需提供详实的“广告语、logo、旅游宣传歌”创意说明。(四)投稿方式作品提交至邮箱:ylwc201902@163.com。提交内容:文创设计作品、报名表、作品原创声明和授权书。创意设计作品的内容要求:设计说明(创意策划、设计思路和设计亮点等),设计作品。视频时间长度要求在15分钟以内,作品画质清晰,声画统一,格式为mp4,mov,mpg,mxf,分辨率不得低于1280*720。平面广告、设计图片格式为JPEG,PNG,要求高清图片。图案的像素不低于800*600像素,设计说明等文字以DOC或DOCX格式提交。(五)其他搜索“榆林网”进入“榆林网--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