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保育相关政策研究(论文)4600字】_第1页
【日本政府保育相关政策研究(论文)4600字】_第2页
【日本政府保育相关政策研究(论文)4600字】_第3页
【日本政府保育相关政策研究(论文)4600字】_第4页
【日本政府保育相关政策研究(论文)46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政府保育相关政策研究: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成因分析报告TOC\o"1-2"\h\u7595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成因分析报告 11984摘要 127278第一章引言 229935第二章日本保育政策效果评估及问题 215263(二)幼保无偿化引发争议 231622(三)待机儿童问题仍未解决 228569(四)财政负担较重 326874(五)政策的保守性 326937第三章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成因 37108(一)适龄人口选择晚婚或不婚 416642(二)生育观念变动 422173(三)保育所一位难求,待机儿童大量涌现 44602(四)公立保育所建设落后 51731(五)保育人才需求缺口大 58570第四章对我国的启示 523826(一)关注0~3岁托育问题 525153(二)以一体化视角考虑保育与教育贯通问题 622841(三)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65489(四)加强保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78026(五)减轻家庭负担 78221第五章总结 729644参考文献 8日本政府保育相关政策研究: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成因分析报告摘要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作为邻国与我国有着较为类似的地理气候、人口变化趋势、以及文化思维方式。从二战之后更是开始大力建设并改革保育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少子老龄化的趋势,提高了生育率。因此,了解日本相关保育财政政策的发展历程,对其政策的背景、理念、内容、实施机制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问题、成因及意义特点,评述其制度改革的主要特征与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方向,结合我国目前政府、企业以及家庭的痛点问题,总结出日本保育相关财政政策变迁的特点,以及政府在各时期的作用,在推进我国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保育服务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日本保育政策第一章引言日本从1.57危机开始,大力发展保育事业,不断出台和完善保育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少子化的进程,鼓励了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其保育政策和整体发展体系非常具有代表性。日本的保育政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问题,逐渐深入探索出现少子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少子化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以探索和完善的。因此研究日本保育相关政策的发展、产生背景和效用,对于我国制定并具体落实保育政策,提高生育意愿和保育服务质量是有重要意义的。日本保育政策效果评估及问题(二)幼保无偿化引发争议幼保无偿化是安倍政权宣称的“全世代型社会保障”的招牌政策之一,但也暴露出了制度的不足。从少子化对策角度看,幼保无偿化政策其实可以看做是降低儿童养育的费用,从减少经济压力的层面,让更多的国民选择生育。但是根据2012年以全国20~59岁的男女对象的问卷调查结果,“育儿的经济负担”第一名是大学等高等教育的学费,因为日本包括短期大学、专业技术学校、大学等等高等教育的学费都非常昂贵,第二名是课外补习的费用,第三名是小学至高中学费,第四名才是幼儿园、保育所等费用。所以幼保无偿化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家长的育儿经济压力,相比于幼保无偿化,高等教育无偿化更能够鼓励生产,缓解少子化问题。(三)待机儿童问题仍未解决待机儿童问题始终是日本解决少子化问题,提供保育服务路上的“拦路虎”,即使对于幼儿园、托儿所进行了改装扩建,认定了其他的保育设施,改善了保育人才的待遇,但是仍存在大量的待机儿童,其数量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四)财政负担较重从确立国库和地方对保育设施及相关事业的补贴责任开始,日本政府一直将财政补贴作为激励保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并且政府也是保育事业费用的主要承担者,尽可能地提供大力补贴。针对保育设施,从1947年开始,就明确规定国家承担八成,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承担一成。之后受全国经济下滑的影响,在第二时期采取过一段抑制性政策,从源头上希望减少入所儿童,但是对于已有保育设施的补助程度并未降低,同时减轻国库负担,将为国库承担五成,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承担四分之一。并且,由地方自治体主要承担的认可外保育设施,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且第三时期补助金额也在不断上升。此外,还有针对普通家庭、母子家庭、低收入家庭、多子女家庭等多种形式的补贴。(五)政策的保守性日本文化始终博采众长,吸取其他文化的精华部分加以学习,同时也会注重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日本的文化特性使得面对少子化问题,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也不免会固守原本的传统,呈现出保守的特点。1.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保守性1945年至今,日本政府共颁布了六版《幼儿园教育要领》,但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别并不十分之大,1989年版本做出了比较大的修改,但是2008年最新的一版只对1998年版没有任何删除,只增加了一些内容。2.“幼保一体化”政策的保守性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探索幼保一体化,分别于2006年和2012年出台了认定儿童园相关法律、基准和基本制度,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全面推行。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成因(一)适龄人口选择晚婚或不婚日本女性选择晚婚晚育的一个原因是高学历化。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受教育的平等权力不断扩大,目前女生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超过男生。原因其二是职业女性的数目上升,受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早期日本女性会选择结婚来获得经济安定,而19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女性解放思想和女权思想流入日本,逐渐解放了日本女性的思想,同时由于入学机会和雇佣机会的扩大,选择入学、入职的日本女性显著增加。结婚已不再是日本女性人生道路上唯一可择的生活方式。(二)生育观念变动生育需求会引发生育动机,而生育需求又会受到生育文化的显著影响。随着家庭总收入的上涨,父母从培养子女中获得的效用或者满意程度会增加,于是比起子女的数量,人们更加看重子女的素质,由此会加大对于孩子的教育投资。但是养育子女的成本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育意愿,一旦成本高于收益时,生育意愿就会减轻。在日本,将一个新生儿培养到大学毕业,需要一个家庭一生所得的10%以上,大约2000万日元(约120万人民币),除了此类可计算成本,生育也需要家长,尤其是母亲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导致很多家庭不敢也不能生育过多的孩子。(三)保育所一位难求,待机儿童大量涌现日本的保育所主要面向双职工等家庭,可利用时间是从早到傍晚,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有所延长,同时保育所能够吸纳来自国家的大量经费补贴,设施良好,师资力量雄厚,所以在双职工家庭中大受欢迎。但由于可吸纳保育儿童人数不足,只能通过对家长的工作情况,如收入证明、加班时间、上班通勤时间等来加以判断,决定哪些家庭的儿童可以进入保育所。然而日本的部分地区,特别是东京、京都、名古屋等大都市,由于适龄儿童较多,然而保育所可以提供的接受名额较少,很多孩子需要排队较长时间,也不一定能获得公立保育所的入所名额。于是涌现出待机儿童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育意愿。(四)公立保育所建设落后为了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日本政府对于保育所的要求非常严格,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保育所设施运营最低标准”,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平均每一位保育员需要看管的儿童数量也有所不同,0岁儿童的情况下,一位保育员需要对应3名儿童,1~2岁为6名,3岁为15名,4岁及以上为30名。日本还明文规定公立保育所里,平均每个幼儿应享有的空间面积数,保育所内部院子得到最小面积等。例如两岁以下的幼儿平均每人需要的爬行室面积为3.3㎡,哺乳室面积为1.65㎡;而满两岁的幼儿平均每人需要1.98㎡的游戏空间,野外活动区域面积需达到3.3㎡日本厚生劳动省.保育所設置認可等の基準に関する指針[EB/OL].http://www.pref.chiba.lg.jp/jika/iken/h25/documents/shishin.pdf.2021年3月21日阅览日本厚生劳动省.保育所設置認可等の基準に関する指針[EB/OL].http://www.pref.chiba.lg.jp/jika/iken/h25/documents/shishin.pdf.2021年3月21日阅览(五)保育人才需求缺口大为了向待机儿童提供足够多的学位,在严苛的政府运营标准之下,对于保育员的需求也激增。但是日本非常缺少保育人员,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保育人员的工资待遇低。2014年厚生劳动省展开了关于保育员的相关调查,其中在拒绝保育员这一职业选择的理由中,接近一半的人认为是薪资水平低;在辞职原因上,比重最高的为“工作时间长、压力大”。2015年日本政府展开了薪资构成基本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保育人员平均年薪为323.3万日元(约20.9万元人民币),这听起来并不少,但是日本全行业平均年薪水平为489.2万日元(约31.7万元人民币)。二者之间的缺口还是比较大的。对我国的启示(一)关注0~3岁托育问题目前我国的幼教机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3~5岁的幼儿园阶段,为了进一步缓解适龄家长的忧虑,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育儿帮助,首先要大力关注0~3岁的儿童的托育问题,从头开始解决入托难的问题。(二)以一体化视角考虑保育与教育贯通问题而在解决0~3岁的幼儿入托问题的同时,也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目前国际主流处理办法,将保育和教育贯通起来进行思考。例如可以在公立幼儿园中新建托班,采用同一场地来进行保育和教育工作。在保育员资格培训上,可以允许托儿所和保育员的人员共用资格证,打通二者之间的培训通道,可以互相修读学分和进行认定,培养较多的保育、幼儿教育领域的“多面手”庞丽娟庞丽娟,王红蕾,吕武.对“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建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三)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了缓解人口压力,鼓励生育,首先要确保幼儿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在教育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也就是通过立法来明确。日本幼儿教育有法可依,法律武器强而有力地保障了幼儿的各项基本权益,使得幼儿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我国的幼儿教育法律体系跟日本相比还有一定的发展完善的空间。我国教育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划分了教育的四个独立学段,截至目前只缺少一部幼儿教育相关的专门法律。同时立法步伐也比较缓慢,2003年就开始对幼儿教育进行了立法相关调研,但时至今日仍没完成。所以,为了尽快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幼儿教育的地位,提供幼儿教育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加快立法步伐,争取早日出台专门的幼儿教育法律。在内容上,专门的幼儿教育法律需要明确国家、机构、家长、幼儿、教师等多个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责任。除了国家统一的幼儿教育大法之外,各个地区也可以根据经济发展、过往经历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四)加强保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随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于保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上升,一旦国家拿出大量经费用以机构的建设和增设,就会出现保育机构内缺少保育人员的尴尬情况。因此需要重点加强保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不但要提高数量,更要提高质量,可以通过提高薪资待遇、社会地位、加强培训等方式,提高保育和幼儿教育行业的吸引力于澜.解决“入园难”关键在师资和管理[N].光明日报于澜.解决“入园难”关键在师资和管理[N].光明日报,2016-11-28.(五)减轻家庭负担从政府职能理论来看,政府需要为育儿家庭提供足够的支持,适当降低生育孩子的经济成本也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