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育课教学设计:考试焦虑有良方_第1页
中学心育课教学设计:考试焦虑有良方_第2页
中学心育课教学设计:考试焦虑有良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心育课教学设计:考试焦虑有良方学习目标:1.结合实际分析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2.学习并练习采用适当的方法缓解过度的考试焦虑教学重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以及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调控。难点:结合实际,从内部因素分析成因,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破冰游戏:雨点变奏曲游戏简介搓手——微风;打响指——小雨;鼓掌——大雨;用身体的任意部分敲击以发出最大的声音(可以边跺脚边鼓掌或拍桌子)——狂风暴雨。游戏规则⑴开始前,可让学员利用身体的任意部分碰撞发出声音,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出来,场面一片混乱;⑵然后让学员认为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发出声音(这时,会发现学员的声音会进行汇合,形成几个主流的声音);⑶引导学员形成上面所提的四种声音。⑷培训师慢慢地引导,从微风——小雨——大雨——狂风暴雨,或者再回落,最后在狂风暴雨中结束一.谜语趣味导入:有心的老虎没几只——虑作为学生我们要面临太多的考试,期终考试也即将来临,考试来临时你有没有产生紧张焦虑,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发挥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正确应对考试中的那些焦虑情绪,轻轻松松进考场。二.考试焦虑自评量表临近考试了,许多同学感觉紧张,但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考试焦虑,也不知自己焦虑的程度如何,是否严重到了影响自己考试成绩和神经功能的地步。请你做一下下面的这个测试。本测试共有33道题,每道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根据自己近两个星期的实际情况,给每道题目选出相应的答案,每题只选一个答案。序号问题很符合3分比较符合2分较不符合1分很不符合0分1在重要的考试前几天,我就坐立不安了。2临近考试时,我就泻肚子了。3一想到考试即将来临,身体就会发僵。4在考试前,我总感到苦恼。5在考试前,我感到烦躁,脾气变坏。6在紧张的温课期间,常会想到:“这次考试要是得到个坏分数怎么办?7越临近考试,我的注意力越难集中。8一想到马上就要考试了,参加任何文娱活动都感到没劲。9在考试前,我总预感到这次考试将要考坏。10在考试前,我常做关于考试的梦。11到了考试那天,我就不安起来。12当听到开始考试的铃声响了,我的心马上紧张地急跳起来。13遇到重要的考试,我的脑子就变得比平时迟钝。14看到考试题目越多、越难,我越感到不安。15在考试中,我的手会变得冰凉。16在考试时,我感到十分紧张。17一遇到很难的考试,我就担心自己会不及格。18在紧张的考试中,我却会想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情,注意力集中不起来。19在考试时,我会紧张得连平时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一点也回忆不起来。20在考试中,我会沉浸在空想之中,一时忘了自己是在考试。21考试中,我想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多些。22考试时,即使不热,我也会浑身出汗。23在考试时,我紧张得手发僵,写字不流畅。24考试时,我经常会看错题目。25在进行重要的考试时,我的头就会痛起来。26发现剩下的时间来不及做完全部考题,我就急得手足无措、浑身大汗。27如果我考了个坏分数,家长或教师会严厉地指责我。28在考试后,发现自己懂得的题没有答对时,就十分生自己的气。29有几次在重要的考试之后,我腹泻了。30我对考试十分厌烦。31只要考试不记成绩,我就会喜欢进行考试。32考试不应当像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下进行。33不进行考试,我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总分:焦虑水平分析:0——24分:镇定。你总是以较为轻松的方式对待考试,只有在特别重要的考试前你才会有些激动。但是如果得分少于十分则说明你对考试不在乎,学习动机较低。25——49:适度焦虑。你面对考试时有些激动,有时会有点紧张和不安。这时你的脑细胞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种程度的焦虑有助于考试的超常发挥。只是不要让焦虑持续太久。50-——74:中度焦虑。你面对考试比较紧张,这种焦虑如不及时调整,会导致你无法静心复习,考试时还会影响你的发挥。75——99:过度焦虑。你可能有“考试焦虑症”。一到考试你就会莫名其妙的恐惧甚至会有生理反应,如头痛、失眠等。如果你无法降低自己的焦虑度,建议找心里老师进行辅导。三.反躬自省——找出焦虑的原因在考试面前每个人会产生或轻或重的焦虑,那产生考虑的原因每个人不尽相同,现在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说出你的故事,找出你的原因(1)内部因素:1.复习不充分:据调查80%的学生其考试焦虑是由于复习准备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考前进行充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2.自我期望值:从期望价值理论分析,行为取决于期望和价值,任何一个行为都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失败正确面对,避免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挫折心态。3.性格因素:外向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泼,乐观,开朗,自信,勇于进去,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不安和兴奋。内向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孤僻,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脆弱,对自己过分苛刻,易出现负向情绪。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易焦虑,应该多与朋友交往,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4.健康因素:身体不健康的人在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的同时,总想让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比别人优秀,因此,他们更致力于学习方面的努力,加大自己的压力,增强了考试焦虑。5.性别因素:女性本身的焦虑特质就比男性高,而且不良情绪的宣泄表现的没有男性明显,因此常常因为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其焦虑程度比男性偏高。(2)外部因素1.社会因素:现在相当的企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看得特别重,甚至出现连厕所清洁员也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的荒谬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一棒定终身”的现实社会中,这也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人为的加重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造成考试焦虑。2.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或强迫式的学习,都会让孩子对学习反感,产生压力,形成考试焦虑。3.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现象仍普遍。四、对症下药——调控考试焦虑的方法既然我们找到了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现在大家一起来讨论,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克服我们的考试焦虑。1、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高考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这就增加了思想负担。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应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去定目标,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塌实得多。2、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有一定道理。在心中暗暗的向自己的榜样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等良好心理状态。3、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自己也深为苦恼。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当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出现时,考生就应该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转化。———(应注意持之以恒)。4、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学习的某些失败肯定存在,失意也很正常。在考试复习中,更是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只要认真发行,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燥”的复习也有许多乐趣。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生活学习的精彩。5、表现不良心理。复习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考生还可以把它表现出来。第一,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考生大可不必认为倾诉不良心理状态不好意思。请他们帮助、疏导,大脑变得清醒,心灵也得到了慰籍;第二自我宣泄。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都以证明事调节不良心理的好办法。6、进考场前的自我调节: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考好”。身体的放松是大脑放松,调节心态的最好办法。(右半脑的控制)考前睡眠:7-8小时,晚上不得超过10点。方法“先睡心,后睡眼”。系统脱敏:7、进考场的自我调节。第一种方法是深呼吸法:深呼吸的要领是吸的时候要满,要深,吐的时候要慢,要吐长气。第二种方法是紧张肌肉法:通过紧张肌肉的方法达到全身放松。要让全身所有可以控制的肌肉都紧张起来,可以和深呼吸结合起来,憋一口气,全身用力,皱眉,用力闭眼睛,咬牙,脖子用力地动,肩膀用力地压,胸部绷紧,大腿.小腿.腰部.臀部.胳膊.手指全身用力,至到这口气憋不住了,然后你慢慢吐气,一边默念“放松.放松”,特别是头部要多念几遍,“额头放松”,“头皮放松”,“面部放松”,“颈部放松”。全身从头到脚,经过充分紧张,最后达到全身放松。这样的练习平时要多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