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_第1页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_第2页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_第3页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_第4页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公平。诉讼地位的公平并不是说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相等或一样,而是指无论当事人一方社会地位如何,都应当公平地享有《民事诉讼法》所赐予的诉讼权利,担当《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诉讼义务。《民事诉讼法》关于原告与被告权利义务的详细规定因其诉与被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这种差异并不会给双方在诉讼中造成实质上的不公平。

2、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攻击和防备是公平的。一方面,双方都有提出有利于自己的诉讼资料的权利。例如,双方都有陈述案件事实的权利。另一方面,一方实施诉讼攻击时,另一方则有进展防备的权利。例如,一方当事人提出主见时,另一方有反对对方提出的主见的权利。一方提出证据证明时,另一方有提出反证的权利。不能只赐予一方提出主见、陈述的时机,而不赐予另一方反对、陈述的时机。[1]无论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还是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都非常强调双方当事人的公平对抗,将双方置于公平的地位,使双方均等地获得攻防的手段。

一、规定了被告的书面辩论义务正是由于现行立法对被告提出辩论状的行为缺少应有的刚性约束,加之诉讼理论对此问题的漠视,从而直接导致审判实践中消失诸多弊端。从我国的民事诉讼实践来看,被告一般都不按期向受诉法院提交辩论状。究其缘由,主要在于有相当数量的被告,基于诉讼技巧和诉讼策略的考虑,不愿让原告了解自己对起诉主见和证据的态度,从而对自己的反对和主见作进一步论辩,以便给对方当事人一个措手不及,为其收集对抗证据制造难题。同时,“由于被告不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辩论状不仅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或不利的法律后果,而且诉讼的拖延在客观上反而对被告有利,而对权利主见者不利,因此更促使被告不在辩论状提出期间内提出辩论状。”[3]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无谓增加庭审负担,影响庭审效率,引发诉讼拖延,而且更为严峻的是,他使原告一方因此丢失了作为诉讼当事人原本均应享有的对对方当事人诉讼主见的了解权,不当减弱了原告的攻击力气,从而使其处于与被告相比明显并非公正的诉讼境地,直接有违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当事人双方诉讼权利公平之根本原则。为了平衡当事人在举证上的诉讼时机,在被告已经了解原告的诉讼恳求及理由时,必需赐予原告同样的时机和权利了解被告的抗辩,否则就会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产生诉讼时机上的不公平。为了保证原被告双方的公平对抗与参加,《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13条确立了被告强制辩论制度:“被告应当在辩论期届满前提出书面辩论,说明其对原告知讼恳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被告不仅应当在辩论期届满前进展辩论,还必需提出书面辩论。明显,该条将被告的辩论定性为诉讼义务,不再允许被告选择提交辩论状还是不提交辩论状。这就在立法上强化了对被告限期提交辩论状的约束力度,使原告一方能够准时地了解被告的抗辩要点并据此进一步做好相应的出庭预备,使得原被告双方拥有公平的“攻击武器”。

二、对于原告变更诉讼恳求作了限制性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恳求”。可见,我国立法对于原告变更诉讼恳求的期限没有任何限制性的规定,从审判实践看,原告通常是在被告应诉后甚至是在开庭审理中的法庭调查阶段提出变更诉讼恳求的申请的,而人民法院则往往是不征求被告的意见就同意原告的申请,将变更后的诉讼恳求记入审判笔录后连续开庭。这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当事人的诉讼恳求是其向对方提出的实体上的主见,其存在的根底是一系列能够被相关证据证明的事实。诉讼恳求的固定是争点固定和证据固定的前提,诉讼恳求不固定,争点和证据无法固定,法庭审理势必受到影响,限时举证的目的也无从实现。假如当事人增加、变更其诉讼恳求,则必定带来其依靠的事实以及相关证据的变化,从而引发举证期限的变动。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为了保持诉讼的顺当推动,有必要将当事人变更诉讼恳求限制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以爱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相反,假如对此不加任何限制,其结果,不仅是给被告的应诉活动与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很多不便,造成诉讼拖延,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被告的诉讼权利乃至实体权利。因此,对于原告变更诉讼恳求应当有肯定的限制,而不能任其随便变更。为此,《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4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恳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该规定同时考虑到有些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主见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和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依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会不全都,如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主见合同有效要求连续履行,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合同无效,应当返还财产,规定在这种状况下应当允许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对法律关系性质和民事行为效力的认定根底上,变更诉讼恳求。

三、明确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条件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见,有责任供应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缘由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该条实际上是对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在举证上的作用分担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对于何谓“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仅仅凭籍“认为审理案件需要”这一具有无限弹性、语义极为模糊且主观颜色极为浓重之理由便可以主动调查收集证据,必将使得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主动调查收集证据之范围因案件承方法官的不同而大不一样。[4]《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于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即“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只有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诉讼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以及与当事人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性事项,人民法院才能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该规定也明确了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的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即“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缘由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的范围只限于三种状况: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涉及国家隐秘、商业隐秘、个人隐私的材料;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缘由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并且明确规定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必需基于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不能主动依职权进展调查,法院调取的证据归属于申请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证据材料体系当中。这些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操作性问题,有利于保持法官的中立地位,有利于爱护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和维护当事人诉讼时机、地位的公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