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1页
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2页
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3页
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4页
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化学周期表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

虬,中子中立不带电。

2、质量数

(1)概念: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

①质量数■)=质子数(Z)+中子数(N)

②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表示方法

质量数'

2X一元素符号

质子数,

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IC表示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的碳原子。

4、粒子符号咸/中各数字的含义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

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以钠原子为例:

代—电子层

粒子符号---*■Na(+11)28k

产层内电子数

原子核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

①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

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每层上所排的电子数也相同)。如Mg:

1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

层结构。

(+9)(+9)嘘(+T1)、工

如F:7))一『:叵;""与稀有气体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

(+17)2^

同;C1///与稀有气体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二、元素在周期表

1、周期的分类与包含元素

类别周期序数行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包含元素种数起止元素

1112H〜He

短周期2228Li〜Ne

3338Na〜Ar

44418K〜Kr

55518Rb〜Xe

长周期

66632Cs〜Rn

77732Fr〜Og

2、族的分类

16个族分为_乙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VIH族和1个0族。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表示:在族序

数后标A;包括第IA族〜第V1IA族,共7个主族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表示:在族序数后标B;包括

第IBB族〜第WB族、第IB族〜第UB族,共7个副族

’包括第8、9、10三个纵列,位于第VOB族和第IB族

(第皿族)f

之间

[0族[占据周期表的第18纵列,最外层电子数是8(He是2))

3、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中各符号的意义

原子序数——卜92U—|——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铀

(注*的是I_价电子排布(加小括号的

人造元素)5f36dl7s2^一指可能的电子排布)

238.0----相对原子质量(加中括号的

1-----------1数据为该放射性元素半衰期

最长同位素的质量数)

注: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

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

2

三四分长短,四长副族现;

竖行称作族,总共十六族;

vin族最特殊,三列是一族;

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

锢舸各十五,均属niB族。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相互推断

(1)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I周期序数=电子层数I

元辜中置—

互推终据.I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I

原;结构「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薮]

(2)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有H、Be、Al。

②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有C、S。

③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是Q。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是,j。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Na。

5、由元素的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常用0族元素定位法:

(1)明确0族元素信息

0族元素HeNeArKTXeRnOg

所在周期序数1234567

原子序数21018365486118

(2)比大小定周期

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找出与其相邻近的()族元素,若该

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相邻近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那么该元素就和原子序数大的0族元素处

于同一周期,反之则在下一周期。

(3)求差值定族数

①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多1或2,则该元素应处在该0族元素所

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IA族或IIA族。

②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少5〜I时,则该元素处在同周期的第

IHA〜VIIA族。

③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与相应的0族元素相差其他数,则由相应差数找出相应的族。

3

三、核素

1、核素

(1)概念: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2)实例

①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原子符号氢元素的原子核

原子名称

(双)质子数(Z)中子数(N)

IH10

汨或D笊11

汨或T氟12

②氧元素的三种核素:妆0、」幻_和40。

③碳元素的三种核素:片C、③和长。

④铀元素有受U、2飙J、2逸U等核素。

2、同位素

(1)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2)性质

①同一元素的各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3)用途

①考古时利用依: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②汨和汨用于制造氢弹。

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给金属探伤、诊断和治疗疾病等。

3、“理素”的区别

名称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项目

质子数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都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

本质

一类原子的总称一定的原子不同的核素单质

范畴同类原子原子原子单质

只有种类,没有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

特性元素相同,性质不同

个数微粒其L,物理性质不同

决定因素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组成元素、结构

举例H、C、0三种元%C、MC、4C三种出C、MC、笨互为同。2与。3

4

素核素位素互为同素异形体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碱金属元素

杂,说明金属越来越活泼。

(2)结论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Na:金属活泼性:K>Na

2、碱金属单质的主要物理性质

,,L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延展性导电、导热性

银白色较小较小较低良好良好

(艳略带金色光泽)

|叫递变性

M-►从Li〜Cs,密度逐渐增大(钠、钾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

3、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用R表示碱金属元素)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如Cl2+2R(或2RC1

与水反应,如2R+2H2O=2R0H+H2f

与酸溶液反应,如2R+2H+-2R++H2f

K化合物T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ROH,且均呈碱性

(2)递变性

产乎f毕生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典

LT~3lcRb*(L*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5

具体表现如下(按Li—Cs的顺序)

①与0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如Li与Ch反应只能生成Na与02

反应牛成NaO、NaO?,而K与6反应能够生成K,0、K?Ch、K6,Rb、Cs遇空气立

即燃烧,生成更复杂的产物。

②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Q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和Cs遇水会发

生爆炸。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即碱性:

LiOH<NaOH<KOH<RbOH<CsOH。

4、从原子结构角度认识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依据结论

根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国工的难易程度越易者金属性越强

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者金属性越强

通动拄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温造

根据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液中置换出来

(-)卤族元素

1、卤素单质的主要物理性质

卤素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熔点/℃沸点FC

淡黄绿色气体1.69g/L(15℃)-219.6-188.1

F2

C12黄绿色.气体3.214g/L(0℃)-101—34.6

Br2深红棕色液体3.119g/cm3(20℃)-7.258.78

12紫黑色固体4.93g/cm3113.5184.4

分析上表可知,从F2到L,颜色逐渐加深,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2、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X2)与H2的反应

①X2与H2反应的比较

6

反应条件产物稳定性化学方程式

F2暗处很稳定HZ+F2=2HF

光照这点燃

C12光照或点燃较稳定H2十Cb2HC1

加热稳定性差△

Br2H2+Br2^^=2HBr

I2不断加热不稳定H2+I2—2HI

②结论

a.从F2到12,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逐渐变难:

b.从F2到L,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操作反应现象离子方程式

[/氯水1mL卜。4

振荡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

[思俨*gCb+2Br=Br2+2C「

[色,下层呈.橙红色

“氯水1mL卜仙

振荡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

溶液Cb+2I=b+2Cl

]KI色,下层呈紫红色

J4mL0

为水1mL|cCU

振荡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

Br2+2「=l2+2B”

溶液r

[KIU下层呈.紫红色

[14mL日

实验结论从以上三个实验可知,Cb、Bn、b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3)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记忆口诀

氯气黄绿色,澳液深红棕,碘是紫黑固。氯易液化,溟易挥发,碘易升华。

3、卤族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单I—与氢气反应:X2+H2-21IX

质一

与水如Xa+HOHX+HXO(X为Cl、Br、D,

X?2

反应例外:2F2+2H2O:---4HF+O2

|化合物|一|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除氟外)都为强酸

(2)递变性

Br2气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

BrI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具体表现如下:

①与H2反应越来越难,对应氧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其水溶液的酸

性逐渐增强,即:

7

稳定性:HF>HCl>HBr>HI:

还原性:HF<HCl<HBr〈HI;

酸性:_HF<HCl<HBr<Hl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即HCIO4>HBrO4>HIO4。

(3)特殊性

①澳是常温常压下唯一的液态的非金属单质。

②卤素单质都有毒,漠有很强的腐蚀性,保存液浪时要加一些水进行上曲:,碘单质遇

淀粉溶液变壁色一(检验上)。

③CL、Br2、b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CCk、汽油等)。

@F无正化合价。

(4)从原子结构角度认识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1、探究Na、Mg、Al金属性强弱

(1)Na、Mg与水的反应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绿豆大小的钠投入水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有气泡

Na与钠和水的反应相比,镁和水的

中,滴加2滴酚醐溶液产生,溶液变红

反应更难,镁在冷水中反应很缓

取一小段镁条,用砂纸除

慢,与沸水反应加快,反应生成

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水与冷水反应缓慢

了碱性物质和H2;Mg与水

Mg中,滴加2滴酚献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

在之前的基础上加热至反应加快,有气泡产牛,溶

2H2O—Mg(OH)2+H2T

液体沸腾液变红

(2)探究NaOH、Mg(OH)2、A1(OH)3碱性强弱

AlMg

8

__________NaMgAl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越来越弱,

展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弱

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的Na、Mg、Al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

渐减弱。

2、SixP、S、Cl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SipSC1

磷蒸气与

高温加热光照或点燃

判断依据与氢气化合氧气反应

由易到难的顺序是Cl、S、P、Si

H2SiO3H3P04H2SO4HC1O4强酸(酸性比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判断依据弱酸中强酸强酸H2s04强)

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酸性:HC10-H2sC)4>H3Po4>H2SiO3

一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的si、p、s、ci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结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自上而下)

最高价:+1价T+7价(0、F除外);

最高价相同(0、F除外);最低价

化合价最低价:一4价一—1价:最低价=

相同;最高价=族序数(0、F除外)

主族序数一8(H除外)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9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逐渐增强

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的酸、碱性酸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

形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由难到易由易到难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理

离「解为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子一广成键粒子:阳离子和阴离子

键L藏一卜成键本质:静电作用

8“'匚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r-「概念: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化广强碱:Na()H、KOH等

f翳一-^大多数盐:KCkNaCkK2sCh等

f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等

2、电子式的书写

(1)一个“♦”或“X”代表一个电子,原子的电子式中“,(或“X”)的个数即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

(2)同一原子的电子式不能既用“x”又用“.”表示。

(3)“[「在所有的阴离子、复杂的阳离子中出现。

(4)在化合物中,如果有多个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必须是间隔的,即不能将两个阴离

子或两个阳离子写在一起,如CaF2要写成[:£文「0a2+[文£:「,不能写成

*+[”:片,也不能写成Ca2+一「£文二

(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时,由于不是化学方程式,不能出现"=="。”一>”前是

原子的电子式,“一「'后是化合物的电子式。

二、离子键

1、共价键

10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三要素

①成键粒子:原子:

②成键本质:共用电子对;

③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3)分类

《极性键A(不同种元素电子对偏移)

crACx

价一;构成元素1成键特点

键i____i_____

L(非极性键A(同种元素A(电子对不偏移)

2、共价化合物

(1)概念: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2)四类常见物质

①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等;②非金属氧化物,如C02、SCh等;③含氧酸,如

H2so4、HNO3等;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等。

3、常见的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及其结构

分子电子式结构式分子结构模型

H2H爻HH-Ho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