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幕遮》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_第1页
高中语文《苏幕遮》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_第2页
高中语文《苏幕遮》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_第3页
高中语文《苏幕遮》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_第4页
高中语文《苏幕遮》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幕遮周邦彦1K12课件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2K12课件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3K12课件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4K12课件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5K12课件周邦彦,北宋晚期一个重要词人,是北宋晚期的集大成者,他集结了北宋的大成,开拓了南宋的先声。他开拓出一种新的作风,不重感发而重思力。

“人望之如木鸡,自以为喜”,周邦彦是以自己的私人得失利害为主的,跟苏东坡以国家得失利害为主是不同的。6K12课件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奇葩,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唐诗的兴盛和发展,达到了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然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经宋代无数词人于此倾注深情,寄托豪兴,驰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出大量晶莹、灿烂、温润、磊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诗歌艺术魅力的瑰宝,遂与唐诗如峰并峙。7K12课件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8K12课件“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幕,一作“莫”或“摩”。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修:“‘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后用为词调。曲辞原为七言绝句体,以配合《浑脱舞》。9K12课件知识积累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燎(liáo)溽(rù)

楫(jí)浦(pǔ)2、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燎沉香(点燃)消溽暑(湿润)鸟雀呼晴(欢呼)梦入芙蓉浦(水边)侵晓窥檐语(偷看)侵晓(快天亮时)10K12课件3、翻译下列句子①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雨后天晴,鸟雀欢快的鸣叫,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②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③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我家本在吴越一带(今钱塘),长久地客居长安

11K12课件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12K12课件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稍慢低沉欢快声音清脆情绪饱满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欣喜语势连贯中音中速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伤愁

放慢速度慢速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怅然喃喃自语缓慢而深情13K12课件上片写景。一二句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新美丽、动态可掬,一个“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14K12课件词的上片写景: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15K12课件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16K12课件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但却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17K12课件“王月渔郎相忆否”,不言自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侧面深一层的写法。“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18K12课件词文赏析(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

)——张炎《词源》。

1.“燎沉香,消溽暑”。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赏析“呼”和“语”。

A.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B.反衬:“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以闹写静写法,19K12课件3.“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20K12课件一“举”字,写出了荷叶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21K12课件4.总结上片: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

“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

“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层。这两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22K12课件5.“五月渔郎相忆否?”

“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23K12课件6.“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芙蓉浦补足上片对荷的描写,小楫轻舟,芙蓉浦,给人无穷的美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梦字,点出对家长的情念。

24K12课件7.总结下片: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五月”三句写梦游。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作者自己。“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

25K12课件赏析总结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清新而爽朗。26K12课件讨论: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风荷27K12课件讨论、探究: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28K12课件

上片写景,

情因景异,富于变化。情景关系结构图

下片抒情,

情因景生,思乡情浓。风荷

燎香消暑---沉闷鸟雀呼晴---欢快风荷摇曳---欣喜

伤愁---羁旅他乡

怅然---梦回荷塘

29K12课件苏幕遮

,消

。鸟雀

,侵晓

。叶上

,水面

,一一

。故乡

,何日

。家

,久作

。五月

,小楫

,梦入

。30K12课件古代描写荷花的部分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31K12课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32K12课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