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韶关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考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韶关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考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韶关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考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韶关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考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韶关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考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韶关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考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

。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B.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C.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D.“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通过横线前的“换句话说”以及横线后的“典型的例子”可知,所填入句子要与前文内容和后文例子表达意思一致。前文阐述了诗歌的面貌与作者的人品关系不大,后文通过潘岳的例子来说明具有卑劣行径的人依然可以写出高雅的作品,对应A项。B项:“作品”范围扩大,文段强调的是“诗歌”,且“唯一要素”若填入,则表明下文应该侧重讲除人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对于作品的影响,而不是潘岳的例子,故逻辑不通,排除;C项:“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无中生有,排除;D项:“知人知面不知心”指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很难,与原文中诗歌的面貌和作者品格的联系不大,且“创作领域”太过宽泛,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段中,意味着横线处的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由“换句话说”可知,该横线和前一句在内容上有一致性。横线前面强调诗歌与作者的人品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而与其他的要素有更直接的关系;横线后是人品差而写出好作品的例子。横线处要填的句子需将两者衔接起来,即要表达“品格不高也能写出好诗”的意思。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与第一句话强调的话题一致,且符合例子想要证明的观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文语句的衔接呼应。由关键词“换句话说”可知,填入句子应为前文的总结句。再结合设空位置在段中,必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选择与前后文呼应最恰当的一项。“换句话说”提示横线部分与前文呈解释对应关系,即说的应是诗歌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人品高下,由此排除C、D。比较A、B,A项与后文潘岳的例子更契合。故本题选A。2.下列情况会引起一国进口增加的是:

A.该国国际化程度下降

B.该国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该国货币的汇率下降

D.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

第二步,因为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说明该国货币升值,可以兑换出更多的外国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即购买力增加,会引起该国进口增加。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一国的国际化程度下降,说明该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往来的程度降低,

则引进其他国家商品的程度会降低,即进口量减少,而非增加。A项错误。

B项:国民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并不会导致该国进口必然增加,B项错误。

C项:该国货币的汇率下降,则外币购买力提高,国外进口商就会增加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此时是该国的出口增加。C项错误。

3.公共消费支出是指财政为满足公共需要用于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主要包括(

)等。A.行政管理费B.国防经费C.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D.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的日常生活消费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第二步,公共消费支出是指财政为满足公共需要用于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它等于经常预算中的经常性支出减去非生产性投资的部分。公共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费、国防经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等支出。审计时应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因此,选择ABC选项。D项:公共消费支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公共消费支出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②就其本质来说,公共消费支出满足的是纯公共需要,这是财政存在的主要依据。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的日常生活消费属于个人消费,不属于公共需求。D项错误。4.下图中,空缺处最适合填入的图形是: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由箭头的方向可知空缺处的图形由四个图形去同存异之后得到,因此上面的小圆圈与下面的小黑点应去掉,排除C、D。B中未完全包括四图形不同的部分,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D.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床:井栏。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出自唐代李白《静夜思》。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AB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6.1,1,3,16,125,(

)A.216B.512C.1048D.1296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幂次数明显,考虑幂次数列。第二步,幂次分析,底数分别是1,2,3,4,5,(

),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5+1=6。指数分别是-1,0,1,2,3,(

),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3+1=4。所求项为

,用尾数法判断,尾数为6,且远远大于216,即为1296。因此,选择D选项。7.用数字0、1、2(既可全用也可不全用)组成的非零自然数,按从小到大排列,问“1010”排在第几个?A.30B.31C.32D.33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题型,属于基础排列组合类。第二步,根据组成的非零自然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分情况进行讨论:个位数:1、2,有2个;两位数:十位可为1、2,个位可为0、1、2,有2×3=6(个);三位数:百位可为1、2,十位可为0、1、2,个位可为0、1、2,有2×3×3=18(个);四位数:比1010小的数为1000、1001、1002,有3个;第三步,故“1010”排在第2+6+18+3+1=30(个)。因此,选择A选项。8.根据给出数字的规律,在括号中应填入的恰当选项是:-5,-3,5,37,165,(

)A.332B.466C.664D.677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差数列是公比等于4的等比数列,则下一项=128×4=512,则所求项=165+512=677。因此,选择D选项。9.昨天在北京世博会上,一个年轻的女孩热情地迎上来跟我握手,还问我孩子上几年级了。我一下子不知所措:我还没有结婚,哪来的孩子?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A.一个我不认识的人跟我打招呼B.跟我说话的人把我认成了别人C.有人莫名其妙地问我不相干的问题D.跟我说话的是个无聊的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整个文段主要讲了年轻的女孩主动热情的跟“我”握手,且问了“我的孩子”,但作者并没有孩子。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可以合理解释女孩的“热情”以及对“孩子”的询问。因此,选择B选项。A项和C项:未体现“女孩的热情”,不能概括整个文段。D项:与文段文意不符,作者并未对女孩表示不耐烦。10.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中属于职业病的是:A.李老师搬进了刚装修的新办公室,由于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导致她患上了血液病B.小张在一家皮鞋厂工作,因长期接触含苯物质而患上了再障性贫血C.小赵是一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经常加班加点,饮食很不规律,终于被医院查出患上了胃炎D.刑警老王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接触过各种犯罪分子,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经常用职业的眼神打量亲朋好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②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在刚装修的办公室接触到有害气体,并非“在教师的职业活动中”而是只要在新装修的房间里都会有,不符合定义;B项:在皮鞋厂工作属于“职业活动”,因接触含苯物质生病,属于“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符合定义;C项:饮食不规律患上胃炎,并非“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不符合定义;D项:用职业的眼神打量亲朋好友,是工作习惯,并非“疾病”,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11.回家后,如闻到室内有很强的煤气味,应立即打开电灯查看。(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天然气基本无味,但为方便判断其是否泄漏,民用天然气一般会添加一些物质,使它散发出一股类似油漆的刺鼻臭味。当室内闻到很强的煤气味时,极有可能是天然气泄漏。天然气泄漏时,如果有打开电灯,可能有电火花,极容易引起爆炸。所以,闻到室内有很强的煤气味,绝不可以打开电灯查看。因此,本题错误。12.Hh8jj7t与之类似的一项是:A.ss2vv33B.Dd9qq5rC.77x66nmD.frd22de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从左往右数,每个位置上的字符分别为: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2个相同的小写字母+数字+小写字母。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1号位置上的字母是小写,排除;B项: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2个相同的小写字母+数字+小写字母,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1号位置上的是数字,排除;D项:1号位置上的字母是小写,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3.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垄断力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同市场中企业的数量B.各自产品之间相似度C.单个企业对市场的价格控制程度D.企业招聘关键营销人员的数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竞争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垄断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厂商之间各自提供产品的差别程度;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厂商进入或者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不包括企业招聘关键营销人员的数量。因此,选择D选项。A项、B项、C项:同市场中企业的数量越多,各自产品之间相似度越高,单个企业对市场的价格控制程度越小,市场竞争力越强,垄断力越弱。AB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14.公文按性质作用可分为多种类别,“纪要”属于:A.议决性公文B.告启性公文C.商复性公文D.周知性公文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第二步,议决性公文是指需要通过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如决议、纪要、决定。A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B项:告启性公文是指机关单位之间需要将相关事项告知一定范围或者国内外的事项,如公告、通告。B项错误。C项:商复性公文是指机关单位之间需要商量以及回复事项的公文类型,如函。C项错误。D项:周知性公文是指机关单位发布的需要周知或遵守,通报情况所使用的公文,如周知性通知、通报等。D项错误。15.医生∶医院∶治疗A.播音∶电台∶主持B.厨师∶厨房∶烹饪C.律师∶法院∶审判D.妻子∶客厅∶打扫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医院”是“医生”的工作场所,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场所的对应关系,“治疗”是“医生”的工作内容,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内容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电台”是“播音”的场所,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排除;B项:“厨房”是“厨师”的工作场所,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地点的对应关系,“烹饪”是“厨师”的工作内容,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内容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法院”不是“律师”的工作场所,“审判”不是“律师”的工作内容,排除;D项:“客厅”不是“妻子”的工作场所,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6.“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太用力,太急切地想说明道理,反而少了从容淡定。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也表明他对听众辨别事理能力的低估。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A.有理不在声高B.公道自在人心C.此时无声胜有声D.针尖不必对麦芒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结构,首句提出观点“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缺少从容淡定,后文为解释说明部分,文段首句为中心句,强调“据理力争”不是好的表达方式,不用太用力、太急切,要从容淡定些。A项“有理不在声高”指有理不用说的太大声,可对应文段“不要太用力,要从容淡定的表达”,与文段作者的观点最相近,A项当选。B项“公道自在人心”指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的心里,指群众对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首先,语句并非是一种表达方式,其次,语句可理解为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根本不用说,而文段表达的是要说,但不用说得太用力、急切,排除;C项“此时无声胜有声”,指有时候不说话比说话更有用,文段并非强调“无声”,而是声音大小,排除;D项“针尖不必对麦芒”比喻双方不必针锋相对,用于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文段并无两者的语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可以看出“据理力争”指的是用力、急切地说明道理。第二句解释了这种表达方式不好,是因为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和对听众辨别能力的低估。可以判断本文是“总—分”的结构,观点重在强调不要“据理力争”,不要太用力、太急切地说明道理,要保持从容淡定。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有理不在声高”符合文段重点内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由选项可知,本题考查还是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需要考生梳理文段行文思路并概括中心,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之相符的选项。文段为总分结构,归纳观点句是解题关键。文段首先指出“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之后具体论述这一表达方式的缺点。A项与文段的观点最接近,“有理”对应文段的“据理”“说明道理”,“声高”对应“太用力”“太急切”。B项“公道”不是文段论述内容。文段强调的是声音大小,而非有无声音,C项说法错误。D项强调的是针锋相对,也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本题选A。17.超级高铁与大众的出行密切相关,它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其运行速度远超轮轨式高铁列车,时速可达600千米至1200千米,甚至有很多人断言能够达到4000千米以上。这类超级高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列车须在密封的真空或者低气压管道中运行。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抽取空气达到接近真空的低气压环境,采用气动悬浮或者磁悬浮驱动技术,让列车在全天候、无轮轨阻力、低空气阻力和低噪声模式下超高速运行。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超级高铁实现可能性的是:

A.超级高铁在某些线路中无法实现低气压管道的密封

B.在超级高铁运行的真空管道中维护设备将异常艰难和昂贵

C.在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超级高铁的某些必要设备将无法使用

D.超级高铁一旦出现失控将对乘客的人身安全带来可怕的后果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超级高铁实现可能性的一项,需首先明确实现超级高铁需要的条件,即“通过抽取空气达到接近真空的低气压环境,采用气动悬浮或者磁悬浮驱动技术,让列车在全天候、无轮轨阻力、低空气阻力和低噪声模式下超高速运行”。要质疑超级高铁实现的可能性,可以说明在这样的条件不能达到或者列车在这样的环境下会产生其他问题等。超级高铁的运行条件:在真空或者低气压环境下,采用气动悬浮或者磁悬浮驱动技术让列车超高速运行。

A项,指出超级高铁在某些线路中无法实现低气压管道的密封,但只是某些线路,质疑的力度较弱。

B项,指出在真空管道中维护设备异常艰难和昂贵,但并不能说明超级高铁无法实现,质疑的力度较弱。

C项,指出在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超级高铁的某些必要设备无法使用,说明超级高铁在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不能正常运行,那么超级高铁就无法实现,有力地质疑了超级高铁实现的可能性。

D项,指出超级高铁一旦出现失控将造成可怕的后果,讨论的是超级高铁出状况的情形,跟超级高铁能否实现无关,质疑的力度较弱。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让列车在全天候、无轮轨阻力、低空气阻力和低噪声模式下超高速运行。

论据:①列车须在密封的真空或者低气压管道中运行。②通过抽取空气达到接近真空的低气压环境,采用气动悬浮或者磁悬浮驱动技术。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削弱论据。在某些线路中无法实现低气压管道的密封,也就无法满足超级高铁高速运行的条件,具有削弱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超级高铁的实现,有赖于真空管道设备,若设备的维护异常艰难和昂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超级高铁的实现,具有削弱作用。

C项:否定前提。必要设备是指脱离了这些设备超级高铁将无法运行的设备。若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超级高铁的某些必要设备无法使用,那超级高铁将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D项:无关选项。论点讨论的是超级高铁能否实现,此选项讨论的是出现失控后会造成可怕后果。论题不一致,排除。

第四步,强度比较。

A选项削弱论据,且只是“某些”,力度较弱;B选项增加的反向论据虽增加了超级高铁实现的难度,但并非完全否定,力度较弱;C选项直接否定了前提。C项否定前提的削弱力度强于A、B削弱论据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超级高铁可能实现。

论据:通过抽取空气达到接近真空的低气压环境,采用气动悬浮或者磁悬浮驱动技术,让列车在全天候、无轮轨阻力、低空气阻力和低噪声模式下超高速运行。

本题的论点在讨论超级高铁可能实现,论据在讨论超级高铁实现的一系列原理,要削弱即要证明它不可能实现。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超级高铁共同特点就是须在密封的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运行,选项指出有些线路中无法实现密封,那么在这些线路超级高铁就无法运行,部分削弱,保留;

B项:设备维护异常艰难和昂贵,与超级高铁能否实现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C项:在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超级高铁的某些必要设备无法使用,必要设备无法使用,即无法实现超级高铁,直接削弱论点,保留;

D项:超级高铁一旦失控会带来可怕后果,与超级高铁能否实现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比较A、C两项,A项为部分削弱,C项从原理上削弱论点,C项力度更强。

故正确答案为C。18.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应有:A.配偶B.父母C.兄弟姐妹D.祖父母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第二步,根据《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本题中,遗产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应有配偶,父母。因此,选择AB选项。根据《继承法》第十条,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C项:根据《继承法》第十条,兄弟姐妹是遗产的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C项错误。D项: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祖父母是遗产的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D项错误。19.社会上功能牙膏添加化学成分的________由来已久,其内容既包括添加化学成分是否合适,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在添加成分方面,尽管添加氨甲环酸等化学成分似乎于法有据,但这些依据具有怎样的________,却是一个有待澄清的问题。依次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组是:A.置疑

效力B.置疑

效果C.质疑

效果D.质疑

效力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后文“其内容既包括添加化学成分是否合适,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以及“是一个有待澄清的问题”可知,该空应体现“不确定牙膏是否添加化学成分”的含义。A项和B项“置疑”指怀疑,多用于否定句式中,如“毋庸置疑”,文段无否定句式,可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质疑”指提出疑问,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搭配对象是“依据”即前文提及的法律依据,D项“效力”指约束力,法律效力也是常用搭配,符合文意。C项“效果”指事物行为或动作产生的积极结果,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因此,选择D选项。20.下列叙事与文章意义不相符的是:

A.古人生存的需要是谷物使用价值发现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B.籽粒成熟后自动落地的谷物更适合人们收集

C.在谷物被种植之前,古人主要以采集果实和捕猎为生

D.野生谷物的果实里含有淀粉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文章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第Ⅲ、Ⅳ两段内容,符合文意,排除;B项对应Ⅶ段内容,“当发现籽粒成熟后不落的变异品种,人类就会大量种植它。今天的谷物成熟以后,种子都会继续停留在植株上,给人类收割留一段‘窗口期’”,与文章内容相反;C项对应Ⅱ段内容,“当时依靠采猎维生的人类渐渐发现,周围能采集到的果实和能捕猎到的动物越来越少”,符合文意,排除;D项对应Ⅲ段内容“一个饿极了的远古先民……但是果实里的淀粉还是能给他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热量”,符合文意,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21.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对事物的知觉印象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知觉恒常性包括形状、大小、明度、颜色和运动恒常性等多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能用知觉恒常性解释的是:A.从五层楼上看某个熟悉的人,并不觉得他比站在面前时矮B.将一匹黑布,一半置于亮处,一半置于暗处,虽然两半部分亮度存在差异,但个体仍认为它是一匹黑布C.一面红旗,不论在红光还是黄光照射下,人们都会认为它是红色的D.结婚三十年了,老吴觉得妻子还像年轻时一样美丽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对事物的知觉印象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不变;②包括形状、大小、明度、颜色和运动恒常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在五层楼上看某个人属于“知觉条件改变”,不觉得他比站在面前矮属于“对事物的知觉印象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符合定义;B项:一匹黑布亮度存在差异属于“知觉条件改变”,仍认为它是一匹黑布属于“对事物的知觉印象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符合定义;C项:一面红旗分别受红光和黄光照射属于“知觉条件改变”,都会认为它是红色的属于“对事物的知觉印象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符合定义;D项:结婚三十年,老吴觉得妻子跟年轻时一样美丽,人本身已经发生变化,而不是“知觉条件改变”,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22.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有些植物的叶子是红色的,它们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的呢?将这些植物放在水里加热,这些叶子就会变成绿色的。原来,红色的叶子里也有叶绿素,只是过多的花青素把叶绿素盖住了。因为花青素很容易溶于水,叶绿素不溶于水。许多海底植物,像海带、紫菜等,常常是褐色或红色的,它们同陆地植物一样含有叶绿素,只是被藻褐素遮住了。这段文字旨在说明:A.植物必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养分才能生长B.叶子是褐色或红色的植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C.花青素很容易溶于水,而叶绿素不溶于水D.花青素、藻褐素比叶绿素更容易显色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接下来提出问题“叶子是红色的植物,它们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的呢?”紧接着开始回答“叶子是红色的植物也含有叶绿素”最后解释原因以及用海底植物举例说明。文段重点为“红色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A项:“必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养分才能生长”表述过于绝对且偏离重点。C项:属于原因部分,非文段重点。D项:比较关系属于无中生有。23.从统计学角度看,用平均数指标反映趋势虽精确敏感,但也有其致命弱点,尤其是平均数的“_______”,很容易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管窥天B.削峰填谷C.大而化之D.等量齐观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但也有其致命弱点,尤其是平均数的‘________’,很容易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可知,所填词语应有“平均”之意。“平均”就是指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以多补少。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以管窥天”指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C项“大而化之”侧重马虎、大意。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C项。B项“削峰填谷”意思是削低山峰来填平山谷,符合文意。D项“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即被看待的个体差异性还是存在的,而文段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一样的了”,不符合文意,且“等量齐观”多用于否定句,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24.投射性认同指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行为模式。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往往是甲方把内心中“好”或“坏”的客体投射到乙方身上,认为乙方“好”或“坏”,而乙方又接受了这一投射幻想,于是就以甲方所设想的方式来对待甲方。然后甲方又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假设,认为乙方就是他所认为的那样的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投射性认同的是:A.寒门亦可出贵子B.严师方能出高徒C.虎父果然无犬子D.慈母自古多败儿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行为模式”,“甲方把内心中‘好’或‘坏’的客体投射到乙方身上,认为乙方‘好’或‘坏’”,“乙方接受这一幻想”,“甲方验证了假设”。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寒门也可以出贵子,是指出生并不必然决定命运,没有好坏的投射,不符合“甲方把内心中好或坏的客体投射到乙身上,认为乙方好或坏”,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一丝不苟的好师傅或好老师,强调严格,能教出本领高超的好徒弟或好学生,强调的是老师教学严格和学生本领高超的关系,不符合“甲方把内心中好或坏的客体投射到乙身上,认为乙方好或坏”,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出色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即把父母的优秀投射到孩子身上,符合“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行为模式”,“甲方把内心中好或坏的客体投射到乙身上,认为乙方好或坏”,“乙方接受这一幻想”,“甲方验证了假设”,符合定义,当选;D项:宠溺孩子的母亲,教出的孩子多是很自私很任性,是母亲的教育方法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符合“甲方把内心中好或坏的客体投射到乙身上,认为乙方好或坏”,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投射性认同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甲方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假设”,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投射性认同定义的关键信息:甲方认为乙方“好”或“坏”;乙方以甲方所设想的方式来对待甲方;甲方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假设。A项,“寒门亦可出贵子”是指穷人家也可以培养出人才,不涉及验证自己的假设,不符合定义。B项,“严师方能出高徒”是指只有师傅严格要求,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徒弟,但不涉及验证自己的假设,不符合定义。C项,“虎父果然无犬子”是指出色的父亲果然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果然”是对“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的一个验证,符合定义。D项,“慈母自古多败儿”是指母亲对儿子自小过分溺爱、过度保护,儿子很容易养成坏习惯而没有出息,不涉及验证自己的假设,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甲方认为乙方“好”或“坏”;②乙方以甲方所设想的方式来对待甲方;③甲方验证了自己的假设,认为乙方就是他所认为的那样的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寒门亦可出贵子,说明甲方认为乙方(寒门之子)难以成功,但乙方最终取得成功,没有成为甲方所认为的那样的人,“亦”体现了甲方没有验证自己的假设,不符合定义;B项:严师方能出高徒,是观点性的表述,未体现“甲方验证了自己的假设”,不符合定义;C项:虎父果然无犬子,说明甲方认为乙方(虎父之子)会成功,且乙方最终确实取得成功,成为了甲方所认为的那样的人,“果然”体现了甲方验证了自己的假设,符合定义;D项:慈母自古多败儿,是观点性的表述,未体现“甲方验证了自己的假设”,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25.法律制裁是指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对触犯刑法者依其所应负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第二步,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所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惩罚性或保护性强制措施。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方式,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法律制裁通常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刑事制裁或称刑罚。题干中“对触犯刑法者依其所应负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的表述属于刑事制裁,而非法律制裁。因此,本题错误。26.根据经济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但是,一旦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即使经济持续繁荣,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根据上述观点,可以推出:A.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家庭可能会更加幸福B.研究显示,幸福感与金钱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C.调查表明,幸福感随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D.收入1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将面临幸福感危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增加缓慢说明还是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幸福感是增加的,不能推出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家庭更加幸福,排除;B项:题干论述的是幸福感和金钱之间有关系,选项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排除;C项: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增加缓慢说明还是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幸福感是增加的,可以推出;D项: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增加缓慢说明还是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幸福感是增加的,所以不能体现幸福感危机,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题干的细节信息:①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收入增加幸福感明显增强;②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时,收入增加幸福感缓慢增强。A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家庭幸福并不是因为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而是因为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收入增加使其更加幸福,不能推出。B项,根据细节信息①②可知,收入增加幸福感也增加,所以幸福感与金钱有直接关系,不能推出。C项,根据细节信息①②可知,收入增加幸福感也增加,所以幸福感随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可以推出。D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收入1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收入增加幸福感增强很缓慢,即使缓慢但幸福感依旧增强,并不存在幸福感危机,不能推出。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在增强但增强得较为缓慢。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中年收入超过10000美元后,幸福感增强缓慢,但是也在增加,比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幸福感还是要高,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家庭不会更加幸福,排除;B项:题干中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说明幸福感与金钱之间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题干中幸福感不管是明显增强还是缓慢增强,都是表明幸福感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强,符合题干信息,当选;D项:题干中收入1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幸福感在增强,只是增强的速度较为缓慢,不能体现出面临幸福感危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7.贝多芬的交响曲中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是:A.第三交响曲B.第五交响曲C.第六交响曲D.第九交响曲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1808年贝多芬发表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在《第五交响曲》里,“命运”是活生生的。从感觉上来说,乐符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所以称之为“命运交响曲”因此,选择B选项。贝多芬交响曲:(1)C大调《第一交响曲》;(2)D大调《第二交响曲》也被阿贝称作“英雄的谎言”;(3)降E大调《英雄》;(4)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5)C小调《命运》;(6)F大调《田园》;(7)A大调《第七交响曲》;(8)F大调《第八交响曲》;(9)d小调《合唱》也称作《欢乐颂》。2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圆,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找规律,图1与图2去掉不同元素,保留相同元素得到图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1与图2掉不同元素,保留相同元素得到问号处图形。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29.记者在文章中所列举的大学生采访对象有6名,他们的名字均为化名。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判断文章中采访对象是否有6名,名字是否是化名。第二步,列举的大学生采访对象有:大三的甄珍、兰州一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三年级学生李科、在扬州读大学的马萍萍、在武汉攻读博士的王晶晶、读金融工程博士的于磊共5名,前半句说法错误;材料最后有说明:受被访者要求,文中大学生均为化名,后半句说法正确。综上,题干表述有误。因此,题干表述错误。30.在这里,作家的人格显得________。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或者是最普遍的底层生活,都在他们的笔下幻化为一种真实人生的存在,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被称为“心灵史”的存在。他们________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心甘情愿地进行着漫长而苦涩的精神之旅,既充实又富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微不足道

踟蹰B.举足轻重

徜徉C.至关重要

徘徊D.无关大局

彷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无论……都……幻化为精神存在”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作家人格的重要性。A项“微不足道”形容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D项“无关大局”指对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二者均强调不重要,与语境相悖,排除A项和D项。B项“举足轻重”指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C项“至关重要”指相当重要。二者均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心甘情愿”“既充实又富有”可知,文段表达的感情倾向是积极的。B项“徜徉”指安闲自在的状态,感情倾向偏积极,符合语境。C项“徘徊”比喻犹疑不决的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感情倾向偏消极,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因此,选择B选项。踯躅: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彷徨:指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31.某单位五个处室分别有职工5、8、18、21和22人,现有一项工作要从该单位随机抽调若干人,问至少要抽调多少人,才能保证抽调的人中一定有两个处室的人数和超过15人:A.34B.35C.36D.37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由于五个处室分别有职工5、8、18、21、22,问至少要抽调多少人才能保证抽调的人中一定有两个处室的人数和超过15人,也就是保证有两个处室的人数和为16人,其中最不利的情况是:5人的处室中的人可以全部抽调,再从其余4个处室中的3个抽调7人,另一个抽调8人,一共抽调,在此基础上多抽调1人即可满足条件。所以答案为。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第二步,由“至少”“保证”可知本题为最不利构造问题,答案为最不利情况数+1。要保证抽调的人中一定有两个处室的人数和超过15人,最不利情况为5个人、8个人的处室全部抽调,其余3个科室各抽调7人。第三步,至少抽调5+8+7+7+7+1=35(人)。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考查最不利原则。所求情况为两个处室的人数和超过15人,则最不利情况为两个处室人数和最多为15人,由于15为奇数不能平均分配,则可以先考虑人数和为14的情况,最终结果+2即为所求。根据题意前两个处室人数较少相加小于15,每个处室先选7人,由于第一个处室不足7人,可以全部选取,此时人数为5+7×4=33人,要使人数和超过15,则应再抽调2人,故所求人数=33+2=35人。故本题选择B项。32.馒头:食物相当于(

)。A.食品:饼干B.头:身体C.手:手指D.钢铁:金属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馒头是食物的一种,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饼干是食品的一种,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两词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头是身体的一部分,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手指是手的组成部分,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钢铁是金属的一种,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3.这些年,公知们编撰的美丽动听的美国故事,早已到了_______的地步,难怪很多移民美国的国人竟然以为美国拥有“优厚的社会福利”,直到移民美国后才________,但悔之晚矣。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妇孺皆知

心知肚明B.登峰造极

恍然大悟C.如痴如醉

豁然开朗D.天花乱坠

痛不欲生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很多移民美国的国人竟然以为美国拥有‘优厚的社会福利’”可知,移民美国的国人对美国社会的福利制度存在误解,并且“优厚的社会福利”带了引号,也可以表明,美国的社会福利并非真的那么优厚。则第二空应表达“移民美国后才了解事情的真相”的意思。A项“心知肚明”指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与语境内容矛盾,排除A项。B项“恍然大悟”指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符合上述语境。C项“豁然开朗”指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而语境中表达的是了解“事实”,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痛不欲生”指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语境中并未表达出悲伤之意,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根据“美丽动听的美国故事”“难怪很多移民美国的国人竟然以为美国拥有‘优厚的社会福利’”可知,第一空填入“登峰造极”符合语境信息。因此,选择B选项。登峰造极:登上顶峰,指到达最高点。妇孺皆知: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如痴如醉: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天花乱坠:形容人说话巧妙动听,但虚妄、空洞、不着边际。34.如果我们乐观地认为互联网可以解决边缘性群体等社会问题,就是典型的技术决定论。假如技术决定论成立,那么所有社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技术问题,世界其实会简单许多,但这并非事实,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比如无人机送外卖可能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无人机能不能进入小区?如果能进入,这是否侵犯了隐私?谁有权利允许它进入?我们面对的新问题一点儿也不比旧问题少。技术从不会自动承诺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技术的发展可以辅助我们解决社会问题,但社会问题的本质是社会而不是技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B.边缘性群体问题有着复杂的原因C.必须警惕技术发展对隐私的侵犯D.单纯依赖技术无法解决社会问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认为互联网可以解决边缘性群体等社会问题属于典型的技术决定论,并分析指出如果技术决定论成立的话,世界其实会简单很多,接着通过“但这并非事实”否定前文观点,指出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会带来新的问题,并以“无人机送外卖”为例进行解释说明,最后指出技术的发展对解决社会问题起到辅助作用,并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强调技术并非社会问题的本质。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为尾句转折之后的内容,对应D项。A项,缺少文段主题词“技术”,排除;B项,“边缘性群体”对应文段首句话题引入部分,非重点,且缺少文段主题词“技术”,排除;C项,“隐私”对应文段“无人机送外卖”的举例部分,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南方人物周刊《董晨宇:我们不是在使用社交媒体,而是活在其中》35.阁下的口才纵使可以周旋于元老院的众位元老之中,为生存,眼下却只能屈尊当一名化妆品推销员。出众的将才也只能在棋盘上略略施展,或更糟,将漂流长江、壮行西域的雄心转化为麻将桌上的一碰一杠。大量的卡夫卡们龟缩在办公室里,成为丧失飞行能力的穴鸟;一张杂七杂八的晚报遮蔽了城市的黄昏,若干个电视频道抚慰着人心的不平,层出不穷的电脑软件帮助精力充沛的少男少女宣泄过剩的欲望。而浩渺无边的互联网甚至已使人丧失承认“生有涯而学无涯”的勇气。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A.很多的人的才华被无情的现实埋没了B.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很多有潜力的人C.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容易沦于平庸D.现代人由于诱惑过多,所以难以成才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第一句列举了大量生活中的事例,表明很多人即使有许多潜在的才能和雄心壮志,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渐渐磨灭,最后沦为平庸之辈。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项。A、D两项只是文段部分内容的表述,不全面;B项错误,文中说的是现实对这些人的影响,并非介绍他们的潜力如何。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过四个分号引出五个分句,属于“分—分”结构,需找到五个分句论述内容的共同之处。每个分句都有人们变得平庸之意。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每个分句共性的提炼。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且语言措辞讲究,故考生应抓住文段的语言特点,选择能够概括每个事例的答案。由“棋盘”“麻将”“一张杂七杂八的晚报”“若干个电视频道”“层出不穷的电脑软件”“浩渺无边的互联网络”等当下社会普遍存在且具代表性的事物可知,很多人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中选择依靠某种标志性物件来抚慰心灵、消耗青春,在沉溺的过程中渐失勇气、甘于平庸。D项较为准确地表达了这层含义,当选。“很多的人的才华”和“很多有潜力的人”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A、C;B项所谓的诱惑,实际上是当今时代的常态和组成部分,因此B项不如D项准确。故本题选D。36.传统文化,其幽静深邃堪比深深庭院,正是因为有最单纯、最本初的文化热爱,路过之人才愿意叩开门扉,一探究竟。以或萌或雅的方式吸引人来,只是极为关键的第一步。而最终决定大家能在这庭院之中停留多久的,还是文化本身的魅力。因此,判断文化创意产品是否成功,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看能否将________________融会贯通。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幽静深邃的意蕴与单纯本初的文化热爱B.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国际潮流的一般走向C.极为关键的萌感与停留心中的高雅文化D.吸引人的巧妙形式与留住人的文化内核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根据横线位置以及“因此”可知,横线处所填句子是对前文的总结。文段先提及传统文化“以或萌或雅的方式吸引人来”,论述的是文化的外在形式。接着指出“文化本身的魅力”决定了人们能在“文化”这座庭院中停留多久,强调文化本身的内涵更加重要。整个文段围绕文化的外在形式与内涵的关系来展开论述,尾句概括全文,应强调文化产品注重形式与内涵的统一。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的填充与衔接。横线部分位于文末,其前有总结词“因此”,可推知横线部分所在句子应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由“因此”可知,横线部分所在句子应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概括。根据“以或萌或雅的方式吸引人来,只是极为关键的第一步。而最终决定大家能在这庭院之中停留多久的,还是文化本身的魅力”可知,横线前主要说的是对于文化的吸引力,形式上“以或萌或雅的方式”与内涵层面“文化本身的魅力”二者均不可或缺。只有D项包含形式与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当选。A、B、C三项均脱离文意,排除。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横线出现在文段结尾,需对前文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文段开篇提出因为有文化热爱,人们愿意走进文化,接着指出以或萌或雅的方式吸引人是关键,即外在表现形式,然后强调其根本还是文化本身,即文化内核,文段结尾由“因此”引导结论,故应强调的是判断文化产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原则应该是外在形式与内核两者的结合,对应D项。A项:“意蕴”和“文化热爱”对应文段首句,本身非重点,文段尾句重在得出结论,强调判断文化创意产品的原则应该内外结合,排除;B项:“国际潮流”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萌感”只对应外在表现形式,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文段还说了雅的方式,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文创产业功夫在诗外》37.以下请示结语的几种说法,表达不妥当的有()。A.“上述意见,妥否,请指示”B.“同意,请批复”C.“以上要求,请予批准”D.“上述意见,请考虑”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请示的结尾语是正文最后的部分,应表明对上级机关的请求行要求,请示的种类不同结语也不完全相同。请求指示类一般用“以上意见,当否,请指示”、“以上意见,妥否,请指示”等结尾语;请求批准类请示一般用“特此请示”,“专此请示,请予批复”等结尾语。A项正确,表达了下级对上级回复的期待,是请求指示类的请示的结尾语。B项错误,请示是要求上级给予意见,因此不能用明确表明态度的语气。C项错误,请示结尾语并无此固定搭配。D项错误,请示结尾语并无此表达方式。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CD。38.歌曲对于(

)相当于(

)对于动作A.旋律舞蹈B.歌手交涉C.传唱表现D.优美夸张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A项,歌曲由旋律构成,舞蹈由动作构成,前后关系一致。B项,歌曲由歌手演唱,交涉与动作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C项,歌曲可以被传唱,动作是一种表现,前后关系不一致。D项,优美可以形容歌曲,夸张可以形容动作,前后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故本题选A。39.有100克盐溶液,第一次加入20克水,其浓度变为50%;第二次加入20克盐,待其全部溶解后,又加入60克水,则最后溶液的浓度变为:A.38%B.40%C.48%D.5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浓度=溶质÷溶液。本题已知第一次加水后浓度为50%,溶液质量=100+20,可求得溶质质量,后续变化可表示为加入20克溶质和60克溶剂,直接由总溶质质量除以总溶液质量得出最终浓度即可。注意第二次加入的20克盐也要算在最后的溶液中。第一次加水后溶液含盐(100+20)×50%=60克,第二次加盐后共有60+20=80克盐。该盐溶液最终有100+20+20+60=200克,浓度为80÷200=40%。故本题选B。40.关于权利的享受和义务的履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享受权利必须采用合法、正当的手段B.履行义务必须采用作为方式C.遵守法律首先应当遵守宪法D.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作为:行为人以积极的举动实施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不作为: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能为而不为”。不作为并非无所作为。履行义务不一定要采用作为方式,比如遵守法律,不去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也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义务。因此,选择B选项。A项:享受权利必须采用合法、正当的手段,必须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进行。A项正确。C项: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因此,遵守法律首先应当遵守宪法。C项正确。D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人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D项正确。41.“晒”与“炫”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往往只是一步之遥。如果说有人晒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一个可爱的动作,一句逗人发笑的话,还只是一种对孩子成长的纪念的话,那么晒孩子的成绩单、考试名次、各种竞赛奖状,就成了一种“炫”。为什么“晒娃”能够赢得祝福,而高调“炫娃”却往往让人反感呢?除了高调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会招致厌恶是大家的一种普遍心理之外,“炫娃”还会给朋友圈的亲朋好友带来很多意外的伤害。比如,你的孩子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优秀,被评为“三好学生”等等,如果你在朋友圈晒出孩子的成绩和奖状,并且把其视为自己教育的成功,而对于朋友圈里其他人来说,可能他们的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也没有得到什么表彰和奖励,你的“晒娃”就会让他们充满了挫败感。下列表述最符合作者意图的是:A.过度“晒娃”弊大于利B.在朋友圈里“晒娃”就是“炫”C.晒自己的娃,与其他人无关D.“晒娃”要注意其他人的感受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作者意图的推断,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理清行文思路。本文为描述现象—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结构,对问题的回答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首先介绍了“晒娃”和“炫娃”的区别。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晒娃”能够赢得祝福,而高调“炫娃”却往往让人反感?接着对此进行回答,除了高调炫耀会引起厌恶这种普遍心理之外,还因为这种“炫”的行为会伤害别人,使别人心灵受挫。故文段重点论述的是“炫娃”招人反感的原因,由此可以推断,作者意在通过分析原因,告诉大家“炫娃”要顾及别人的感受。D项表述与此相符。A项,文段并未分析“晒娃”的利与弊,排除。B项,由文段可知“晒娃”和“炫娃”是有区别的,“晒娃”就是“炫”表述绝对。C项说明晒娃不用管其他人的感受,与作者的意图相悖。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前半部分论述“晒娃”与“炫娃”的特点,然后通过设问揭示了高调炫娃给朋友圈的亲朋好友带来意外的伤害,最后通过“比如”举例论证。因此,文段结构属于“分—总—分”,强调的是高调炫娃给亲朋好友心理上带来了伤害。

第二步,对比选项。文段没有说过度“晒娃”的利,而且没有体现作者的呼吁,不属于作者的意图,排除A项;B项属于分论点的曲解,排除B项;根据文段重点,“晒娃”影响了其他人,和其他人有关,排除C项;既然过度“晒娃”影响了其他人的心理感受,所以“晒娃”要注意其他人的感受。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晒娃”和“炫娃”没有明确的范围界定。随后通过问句指出“炫娃”令人反感这一问题,紧接着指出原因,即“会给亲朋好友带来很多意外的伤害”,后文通过“比如”进行举例论证。故文段重点强调从原因出发解决问题,故答案需选择解决问题的对策,D项,“要注意其他人感受”即为对策的表述,当选。A项,“弊大于利”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B项,没有体现出对策,文段强调的是“晒娃”要注意他人感受,排除;C项,“与其他人无关”与文意相悖,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朋友圈过度“晒娃”过犹不及

》42.张老师每周的周一、周六和周日都跑步锻炼20分钟,而其他的日子都跳绳锻炼20分钟,某月他总共跑步5小时,那么这个月的10日是:A.周日B.周六C.周二D.周一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第二步,由题可知,张老师某月共跑步5小时,计15个20分钟,说明有5个周一、周六和周日,一个月最多31天,31÷7=4周…3天,说明这个月是31天,而余下的三天也分别是周六、周日和周一,即1日当天为周六,8日也为周六,依次类推,10日为周一。因此,选择D选项。43.刘慈欣这十年创作的每一篇科幻作品我都拜读过,他屡屡将目光投向贫瘠的大西北,写西北山村如何遭遇银河帝国拆迁队,一名身患癌症的教师、一群孩子、一个村庄、一个星球的命运,在群星闪烁的宇宙之下,如何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乡村教师》);写无数大肥皂泡裹带湿润空气以及两代人的梦想,进入内陆,从而调节西北干旱的气候(《圆圆的肥皂泡》)······上述文字中所举的例子,是为了反驳下列哪项关于刘慈欣科幻作品的观点?A.不过是幻想的文字,并不接地气B.过于理性,很难使读者产生共鸣C.充满硬朗气质,缺乏对个人情感的描述D.注重宏大背景的描述,缺乏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便点明主旨,指出刘慈欣作品“屡屡将目光投向贫瘠的大西北”,然后分别列举了《乡村教师》和《圆圆的肥皂泡》两部科幻著作,具体说明其作品是如何聚焦大西北。综合所举例子,无论是以“西北山村”“患癌教师”等为主体元素的《乡村教师》,还是以讲述“调节西北干旱气候”为主的《圆圆的肥皂泡》,均可体现出刘慈欣的科幻作品与现实生活的息息相关,并非纯碎的“幻想”。故文段所举例子反驳了其作品脱离现实,即“不接地气”的观点,对应A项。B项,“过于理性”偏离文段论述重点,文段所提及内容并非“感性”,因此反驳“过于理性”偏离文段论述重点,排除;C项,“缺乏对个人情感的描述”和D项,“缺乏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均仅对应《乡村教师》这一例子,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姚利芬:印象刘慈欣》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例子是用来论证观点的,通过总结例子的内容可以得出观点。根据例子中的“西北山村”、个人的命运和星球的命运交织、“两代人的梦想”可知,例子想强调的是刘慈欣的作品是接地气的。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作者想要反驳的观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段中的例子所反驳的观点。应先找到文段中的例子,然后总结出所举例子想要表达的观点,与此观点相反的即为正确选项。结合《乡村教师》中描述的“贫瘠的大西北”“身患癌症的教师”“一群孩子、一个村庄”,以及《圆圆的肥皂泡》中“进入内陆,从而调节西北干旱的气候”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刘慈欣的作品是立足大西北这一现实基础,发挥想象力写就的文章,即反驳的是刘慈欣科幻作品只是想象、不立足现实的观点。A项与此相符。B项,所举例子没有突出刘慈欣作品感性的一面,不能反驳“过于理性”的观点,排除。C、D两项,“对个人情感的描写”“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仅对应《乡村教师》这一个例子的内容,不能与另一个例子相对应,排除。故本题选A。44.商业的始祖是淮南王刘安。(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商业的始祖是王亥。王亥是夏代商国第七任国君。王亥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促使农业迅速发展,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使商部落得以强大。王亥开创了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成为了现今商业用词的来源。故表述错误。45.无效合同从合同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故表述正确。46.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根据《宪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因此,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受选民监督,而非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故表述错误。47.企业管理学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调研发现,该部门并未全程参与公司发展规划的决策,而且公司聘请的高级经理都是由CEO决定。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多的时候只是起到支持和辅助的作用。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将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权雇佣中层管理人员B.个别大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经理有权参加公司最高决策会议C.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为公司吸引并留住人才D.世界500强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是从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员工中选调人员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多的时候只是起到支持和辅助的作用。论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未全程参与公司发展规划的决策,而且公司聘请的高级经理都是由CEO决定。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指出人力资源部门有权雇佣中层管理人员,但是否有资格雇佣管理高层,是否只起到了支持和辅助的作用,不得而知,属于不明确选项,无法削弱,排除;B项:通过列举个别大型公司说明人力资源部门有机会全程参与公司发展规划的决策,削弱论据,保留;

C项:既然人才是公司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吸引并留住人才,说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非常重要,不再是辅助作用,直接削弱论点,保留;D项:只是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员工都有一线工作经验,但是论点讨论的是该部门是否只是起到支持和辅助的作用,二者讨论的话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综上,B项和C项都有削弱力度,但是C项削弱论点的力度强于B项削弱论据,故择优选C项。故正确答案为C。48.如果赵和王之间隔一人,则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A.张排在第一B.李排在第一C.王排在第一D.宋排在第一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题干已知的条件可知:①王和李两人紧挨;②张和宋之间隔一个人;③赵和王之间隔一个人。由①②可知张和宋之间隔的这个人只可能是赵,由②③可知,赵与王之间间隔的这个人不是宋就是张。A项:张排第一,五个人从前往后的顺序可以是张赵宋王李,符合题干条件;B项:李排第一,五个人从前往后的顺序可以是李王宋赵张,符合题干条件;C项:王排第一,王后面肯定是李,李后面不是张就是宋,不能满足③这个条件,故C项是不可能存在的情况;D项:宋排在第一,五个人从前往后的顺序可以是宋赵张王李,符合题干条件。因此,选择C选项。49.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具备了节约的美德,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无论环境多么________,生活多么________,道路多么________,都会顽强生存,一步步走出困境,最终走向强盛。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恶劣

艰难

曲折B.艰难

恶劣

曲折C.恶劣

曲折

艰难D.曲折

艰难

恶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考查与“环境”搭配的词语。A项“恶劣”的词义较为广泛,①可适用指人、情节非常坏,坏到接近极点;②也可形容天气、环境。所以“环境”与“恶劣”搭配得当。B项“艰难”是指困难、艰巨,多指工作条件差,旅程辛苦困难,战斗紧张艰巨。不与“环境”搭配,排除B项。D项“曲折”指复杂多变化,可指曲折的情节,也可指具体的事物,如:一条曲折的小路。不与“环境”搭配,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考查与“生活”搭配的词语。“艰难”与生活搭配得当,强调生活的困难和不易,与C项“曲折”搭配不当,排除C项。第三步,验证A项。第三空考查与“道路”搭配的词语。“道路”属于具体的事物,可与“曲折”搭配,体现道路不好走,符合要求。因此,选择A选项。50.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A.整体性B.灵活性C.原则性D.程序性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第二步,木桶原理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在管理工作中,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体现了整体性原理。因此,选择A选项。51.甲从乙网店购买葡萄酒,指定丙为收货人,乙网店将酒交给丁公司运输,丙收到货时发现酒瓶有破裂,经核实是运输不当所致,关于葡萄酒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有权要求丁公司赔偿B.乙网店有权要求丁公司赔偿C.丙有权要求乙网店赔偿D.丙有权要求丁公司赔偿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合同相对性是指原则上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只能赋予给当事人或加在当事人身上,合同只能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而非合同当事人不能诉请强制执行合同。A项错误,题中红酒的运输合同双方当事人为乙网店和丁公司,甲与乙网店之间存在买卖合同,甲不能请求丁公司承担运输不当的赔偿责任。B项正确,乙网店是运输合同的托运人,因丁公司原因导致红酒损失,乙网店可以请求丁公司承担运输不当的赔偿责任。C、D两项错误,丙并非红酒买卖合同的当事人,无权要求乙网店、丁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故正确答案为B。52.下图中的②是由①经过2次切割而形成的立体图形,以下哪一项可以折叠成该立体图形(

)。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为空间重构题。拆分题干立体图形,应由5个正方形,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1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根据面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观察发现,展开图的面a与面b的两直角三角形翻折后,直角边均有与其对应的公共边,结合题干,两斜边应与等边三角形的边形成公共边,故该等边三角形在展开图左侧,排除A、C项。故正确答案为B。53.王涛的好朋友都喜欢歌手周某的歌,王涛在某咨询公司工作的同学都不喜欢歌手周某的歌。丽莎既是王涛的同学,也是他的好朋友,米蓝是王涛的同学但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贺宇是王涛的同学但不喜欢歌手周某的歌。根据以上陈述,一定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米蓝喜欢歌手周某的歌B.王涛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C.贺宇在该咨询公司工作D.丽莎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出现的“都”“都不”等关键词,可判定本题考查直言命题的推理,依照其推理规则再结合文氏图进行分析即可解题。根据题干可画图如下:由图可知,显然丽莎不是王涛在某咨询公司工作的同学,又丽莎是王涛的同学,可推出丽莎不在某咨询公司工作,D项正确。由题干信息不足以确定A、B、C三项的真假。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中的“……都……”,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王涛的好友→喜欢周某的歌②王涛的同学且咨询公司→¬喜欢周某的歌第三步,进行推理。将②逆否后与①递推可得:③王涛的好朋友→喜欢周某的歌→¬王涛的同学或¬咨询公司A项:根据“或关系”的特性“一真则真”可知,米蓝“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是对③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可知米蓝的情况并不确定,排除;B项:题干并未提到王涛的工作情况,排除;C项:题干中贺宇“不喜欢歌手周某的歌”是对②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可知贺宇的工作情况并不确定,排除;D项:题干中丽莎是王涛的好友是对③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王涛的同学或¬咨询公司”,由题干可知丽莎是王涛的同学,根据“或关系”的否定肯定式,可得到“丽莎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首先翻译题干。(1)王涛的好朋友=>喜欢周某的歌;(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