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阜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及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阜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及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阜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及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阜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及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阜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及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阜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及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错误的政策会具有负导向功能B.正确的政策只会产生正导向功能C.正确的政策会具有正导向功能和负导向功能D.西方某些国家的福利政策体现了政策的负导向功能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公共政策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从作用结果看,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政策对事物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体现了公共政策与事物发展规律的协调一致;负向功能是指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错误引导,表现了公共政策与事物发展规律的冲突和矛盾。A项正确,错误的政策会具有负导向功能。B项错误、C项正确,并非只有错误的政策才具有负导向功能,一些正确的政策也可能产生负导向功能。D项正确,西方某些国家的一些社会福利政策,使社会寄生阶层同时受益,懒汉越养越多,它们无疑表现了政策的负导向功能。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现代“喉舌”现念。它与古代“喉舌”观念确有不少近似之处,如它们都强调“喉舌”是一定阶级、一定社会集团或一定社会势力的代言人,强调“喉舌”具有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功能等等。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尽管如此,现代的“喉舌”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古代的“喉舌”观念,这是由于二者全然不同的传播环境所造成的。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A.现代“喉舌”观念的超越B.“喉舌”观点古今都存在C.古代“喉舌”观念与现代有相似之处D.古今“喉舌”观念的传播环境不同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讲现代“喉舌”与古代“喉舌”的观念有近似之处,接着讲近似之处的具体内容。随后通过“但是”表转折,引出文段主旨,阐述“现代的‘喉舌’大大超越了古代的‘喉舌’观念”,最后分析超越了古代的原因。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B项:偏离文段中心“现代‘喉舌’观念的超越”。C项:“相似之处”对应转折前的语句,非重点。D项:“传播环境不同”对应原因,非重点。3.下列6个句子(段落)的最佳顺序是:①包括MIT的明斯基(MarvinMinsky),卡内基工学院(今天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前身)的司马贺(HerbertSimon)等②在战后的美国,这些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也不断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甚至形成了新的学科③在信息技术萌芽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科学家开始考虑如何用自动决策系统或机械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决策④20世纪50年代,在“二战”结束不久,战争中的很多军用技术蓬勃发展⑤比如维纳(NorbertWiener)的控制论和香农(ClaudeElwoodShannon)的信息论⑥1965年,达特茅斯学院的年轻助理教授约翰·麦肯锡(JohnMccarthy)在他的主场请来了包括香农在内的一些对“能思考的机器”有兴趣的科学家A.②③①④⑤⑥B.④②⑤③⑥①C.⑤①⑥④②③D.③②⑤④①⑥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②中“这些”是代词,置于首句会指代不明,故②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⑤中“比如”是举例说明,不适合做首句,排除C项。第二步,对比B项和D项。观察①⑥的先后顺序,⑥中说“请来了……科学家”①中用“包括”具体罗列了一些科学家,所以应该先⑥后①,排除D项,答案锁定B项。第三步,验证B项。语义连贯,逻辑通顺。因此,选择B选项。4.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型电磁污染源的是:A.家用电器B.高压、超高压系统C.雷雨天气D.无线电广播通讯设备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电磁污染包括天然和人为两种。天然的电磁污染是自然型电磁污染源,是由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雷电,雷电除了可能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还会在广泛的区域产生严重电磁干扰。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爆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天然的电磁污染对短波通信的干扰极为严重。雷雨天气属于自然现象,是典型的自然型电磁污染源。因此,选择C选项。A项、B项、D项:人为的电磁污染包括有:1.脉冲放电。2.工频交变电磁场。3.射频电磁辐射。射频电磁辐射已经成为电磁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家用电器、高压、超高压系统、无线电广播通讯设备都属于人为的电磁污染。AB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5.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诚相见见仁见智B.推陈出新异曲同工C.推波助澜不谋而合D.揠苗助长殊途同归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横线前后内容,可知,电视节目对于“古诗词热”起到的是一个推动的作用,所以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应该与推动的意思一致。A项,“推诚相见”是指以真心对待人,强调的是真心待人,排除。D项“揠苗助长”是指比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文段“古诗词热”是利用“互联网给传统诗词学习和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可见是顺应互联网时代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排除。B项,“推陈出新”是指去掉旧事物糟粕,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C项,“推波助澜”是比喻从旁鼓动、助长新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暂且保留。第二空,主要说两个观点怎么样,横线前提到“这个观点”指互联网对古诗词带来新机遇,促进诗词文化生态的发展。横线后提到蔡世平的观点主要是互联网“成为传统诗词爱好者学习、创作、交流诗词的重要平台”,可见两者都是肯定互联网对古诗词的积极影响。B项,“异曲同工”是比喻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效果或目的。文段中的人物对于互联网时代“古诗词热”只是发表看法,无需达到什么目的或效果。C项,“不谋而合”是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显然两者相比较,“不谋而合”与文意相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6.言情小说中,扇子可

,比如李香君血溅桃花扇;可

,比如西施赠扇给范蠡;可抒情,《桃花扇》就靠一把扇子来抒情,并且是贯穿情节起落的;可

,《珍珠令》里,女主角赠男主折扇一把,既可以示绝交,扇同“散”,和伞一样,是很不详的赠物。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是:A.煽情

定情

绝情B.定情

深情

无情C.煽情

定情

薄情D.殉情

深情

忘情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文段每一空后方均有举例子的内容进行论证。根据第三空“既可以示绝交”,可知A项“绝情”指有不念情谊,断绝情谊,词语符合文意,答案锁定A项。B项“无情”指没有感情,冷酷,词义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薄情”不念情义,多用于男女情爱,词义表述不够精准,与文意要求有差距,排除C项。D项“忘情”感情上放得下;无动于衷(多用于否定式),词义和使用习惯均不符合文段要求,排除D项。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据第一空“比如李香君血溅桃花扇”,可知故事悲伤,能引起观者的共鸣,“煽情”指煽动人的感情或情绪;通过某种方式激发感情,符合文意。根据第二“比如西施赠扇给范蠡”可知,西施钟情于范蠡,“定情”即女子把佩饰送给情人,以示情意,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殉情:为爱情而死的行为。深情:深长悠厚的情感。7.洗稿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拼凑,看似与原作有所区别,但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仍是抄袭得来。近年来,洗稿现象频发,一些作者不堪其烦,深受其害,与搬运工式的抄袭相比,洗稿无疑更隐蔽,也更“聪明”,但同样为人不齿。笔者对“洗稿”的态度是:A.支持B.怀疑C.批评D.乐观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通过“一些作者不堪其烦,深受其害”“同样为人不齿”等带有明显贬义的叙述可知,笔者对“洗稿”是不赞同的。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笔者的态度,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A项和D项:与作者的态度明显相反。B项:“怀疑”指心中存疑,但文中作者的态度是否定的,不存在怀疑的情况。8.关于输血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输血前经过检疫就能够避免受血者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B.在大出血的紧急情况下,可依据献血者所报血型,直接输血C.输血可以为病人增加抵抗力,补充营养,所以手术病人应常规输血D.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输血的相关知识。第二步,成分输血是将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蛋白制品,然后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治疗方法。优点为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疗效好、副作用少、便于保存和运输。因此,选择D选项。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字,正确的一组是

(1)这一来,耳根反倒清

多了。(2)外滩见证了上海人民的战斗

程。(3)为了避免误解,我要再一次

明。(4)出了问题,要认真检查,不要埋怨,更不要推

。A.静,里,声,脱B.净,历,申,脱C.静,历,声,托D.净,里,申,托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清静”指安静不嘈杂,通常搭配环境,与“耳根”搭配不当,“清净”指没有事物打扰,“耳根清净”为固定搭配,排除A、C两项。第二空,B项“历程”指经历,文段表示上海任务经历了战斗,符合语境;D项“里程”为表示距离的量度,与语境不符,排除。第三空、第四空代入验证,“申明”指郑重宣布、说明,符合语境。“推脱”指推卸、不肯承担,“推脱责任”为固定搭配,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四个句子,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1)句,根据两个词语的含义和适用对象,可排除A、C。第三步,(2)句,根据剩余两个词语的含义,结合句意,排除D。第四步,验证其他两空即可。(1)句,“清净”指没有事物打扰,清澈;“清静”形容环境安静,不嘈杂。形容耳根,应选“清净”,排除A、C。(2)句,“里程”指路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此处强调的是外滩见证了历史,应选“历程”,排除D。(3)句,“申明”指郑重说明,侧重说明,以说服对方;“声明”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侧重公开宣布。此处句意为要说明情况,避免被误解,填入“申明”恰当。(4)句,“推托”指借故拒绝;“推脱”指推卸,多与责任搭配。句中说的是出了问题不要推卸责任,应选“推脱”。故本题选B。10.2,7,9,16,20,(

)A.26B.29C.33D.36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隔项做差如图所示:隔项做差后呈现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11+2=13,则所求项16+13=29。因此,选择B选项。11.下列成语及其对应的哲学原理,说法正确的有:A.积叶成书一一量变引起质变B.讳疾忌医一一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C.一劳永逸一一内外因辩证关系D.人心如面一一矛盾的特殊性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A项:出自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在树叶上写字,日积月累,这些树叶集成了书,形容人好学勤奋。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A项正确。B项: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体现了忽视矛盾(疾病与健康的矛盾)客观存在的情形,B项正确。C项: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一次把主要矛盾解决好,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并非内外因原理,C项错误。D项,意思是指人的心思像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D项正确。因此,选择ABD选项。12.母亲一生始终未离开武陵山区,我也随着她和父亲在武陵山水间________。当我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被大家称为来自小河的人;当我从乌江来到长江边的涪陵区,仍被称为小河的边民。后来我明白,到了沿海,你来自内地;到了海外,你来自大陆,一个人一生就是载着家乡山水的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迁徙漂泊B.游走流浪C.流连远足D.辗转漂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待填词语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排除与文意不符的A、C。第三步,辨析第二空两个词语含义,选择与文段语境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A项“迁徙”多指动物或人口的大规模迁移。C项“流连”指舍不得离开。由“母亲一生始终未离开武陵山区,我也随着……”可知,文段只是客观事实描述,没有体现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也没有体现不舍,“迁徙”“流连”不符合句意,排除A、C。第二空,由“载着”可知,文段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条船,无论这条船漂向何方,都刻着家乡的印记。“流浪”指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描述“船”的随波逐流,用“漂流”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后文“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从乌江来到长江边的涪陵区”可知,作者在武陵山区和母亲走了多个地区。A项“迁徙”指迁移、搬家,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不能体现“多次”,排除A项。C项“流连”指依恋而舍不得离去,文中没有不舍之意,且未体现“作者经过多个地方”这一含义,排除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前文“小河的人”“小河的边民”“到了沿海”“到了内地”可知,该空应体现“行踪不定”之意。B项“流浪”指生活没有着落,到处漂泊,文段体现不出生活没有着落,排除B项。D项“漂流”指漂泊,行踪无定,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从乌江来到长江边的涪陵区”可知,作者在武陵山区经过很多地方,D项“辗转”指经过很多地方,填入文段语义合适。A项“迁徙”指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通常规模较大,如动物迁徙、人口迁徙等,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游走”指短暂地在一个地区游玩行走,而文段中并非强调作者在这些地区游玩,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流连”指依恋而舍不得离去,无法体现出经过了很多地方,排除。第二空,代入D项“漂流”验证,“漂流”指漂泊,行踪无定,填入文段语义恰当。故正确答案为D。13.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就是(

)。A.严谨B.形象描绘C.庄重D.朴实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A项正确,严谨,指语言含义确切,文句严谨,细致周密,分寸得当,忌模糊含混、语意多歧。B项错误,公文语言要求准确精练,不需要形象描绘。C项正确,庄重,指语言端庄,格调郑重严肃。D项正确,朴实,指语言平直自然,是非清楚,明白流畅,通俗易懂。故正确答案为ACD。14.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因此,本题错误。15.科幻小说大师阿瑟·克拉克说:如果一个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阿瑟·克拉克想说的是:A.科技进步永无止境B.想得到就能做得到C.未来可能远远超出想象D.迷信权威会阻碍前进的步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实则是考查对文段中阿瑟·克拉克所说的话的理解。文段中阿瑟·克拉克的话通过对比,意在说明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没有什么不可能。据此结合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文段通过对比,指出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再结合“科幻小说”的特色——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可见作为科幻小说大师,阿瑟·克拉克想说的是未来可能远远超出想象。C项表述与此相符。其他三项均理解不正确。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为阿瑟•克拉克的观点,通过对比他对两种说法的评价可知阿瑟•克拉克强调的是妄下定论说某事不可能这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一切皆有可能”。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科技进步永无止境”强调的是科技是一直发展进步的,文段并未论及“科技”,话题不一致,排除A项。B项“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强调的是想和做的关系,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排除B项。C项“未来可能远远超出想象”即未来有很多种可能性,可能发生许多超乎想象的事情,与阿瑟•克拉克的观点相一致。D项“迷信权威会阻碍前进的步伐”强调的是“迷信权威”的负面作用,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阿瑟·克拉克通过两个假设条件对比,表达的意思是:老科学家认为某件事可能,那么这件事真的有可能;老科学家认为某件事不可能,那么这件事还是有可能。因此可以看出他的结论是: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不能轻易下结论说某件事是不可能的。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项。C项表述符合阿瑟·克拉克的隐含意图。A项“科技进步”在文中并没有体现,不能推出;B项与文段中说的“‘这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一句话意思相似,但这只是文段的一个方面,表述不全面,且此项表述的意思也有些绝对;D项“迷信”的说法也在文中找不到根据。故A、B、D三项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C。16.123456788×123456790-123456789×123456789=(

)A.﹣1B.0C.1D.2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平方差公式解题。第二步,原式=(123456789-1)×(123456789+1)-123456789²=123456789²-1²-123456789²=﹣1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尾数法解题。第二步,123456788×123456790的尾数为0,123456789×123456789为1,则原式尾数为9或者﹣1。因此,选择A选项。17.-2,7,6,19,22,(

)。A.33B.39C.42D.54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级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大小变化出现交替,考虑做和多级数列。两两加和为5,13,25,41,单调递增,考虑做差得到新数列8,12,16,为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20;则做和所得数列下一项为41+20=61,原数列所求项为61-22=39。因此,选择B选项。18.“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段话突出体现了(

)。A.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在看问题、办事情中既要全面把握,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切忌平均用力,不分主次一把抓。在整个国民经济这个大矛盾中,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调整,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体现了要注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抓住主要方面的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故正确答案为A。19.他的父亲是一名指挥家,或许因为________,孩提时的小刘便对乐器演奏显现出很高的天赋。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耳闻目睹B.耳提面命C.耳熟能详D.耳濡目染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父亲是一名指挥家,孩提时……显现出很高的天赋”可知,“小刘”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的影响这一含义。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耳闻目睹”指亲耳听见、亲眼看见;B项“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C项“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A项、B项和C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20.制作变色眼镜时需要加入溴化银或者氯化银,这是利用溴(氯)化银光照分解生成银和溴(氯)单质的原理。以下物质中无色透明的是:A.溴化银B.银C.溴单质D.氯气单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变色眼镜在无光照的时候呈透明色,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呈暗棕色。在有光照的情况下溴化银或者氯化银见光分解为银和溴(氯)单质。银单质呈银白色,溴单质呈红棕色,氯气单质呈黄绿色,这三种物质都不符合题意。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即为变色镜片。当强光照射时,溴化银分解为银和溴的微小晶粒,分解出的溴的微小晶粒,使玻璃呈现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或者无光照时,银和溴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于是镜片的颜色又变浅了。故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1.类脑计算技术总体分为三个层次:结构层次模仿脑、器件层次逼近脑、智能层次超越脑。其中,结构层次模仿脑是指将大脑作为一个物质和生理对象进行解析,获得基本单元(各类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等)的功能及其连接关系(网络结构);器件层次逼近脑是指研制能够模拟神经元和神经突触功能的器件,从而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和功耗条件下构造出人脑规模的神经网络系统;智能层次超越脑是指通过对类脑计算机进行信息刺激、训练和学习,使其产生与人脑类似的智能。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智能层次超越脑的是:A.绘制精确的人类大脑动态图谱,以解析探测大脑B.调整神经网络的突触连接关系及连接频率和强度C.开发功能、密度与人类大脑皮层相当的电子装备D.捕捉细微的单个神经元放电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智能层次超越脑”,其关键信息如下:通过对类脑计算机进行信息刺激、训练和学习,使其产生与人脑类似的智能。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绘制精确的人类大脑动态图谱,以解析探测大脑,符合“将大脑作为一个物质和生理对象进行解析”,属于结构层次模仿脑,不符合定义;B项:调整神经网络的突触连接关系及连接频率和强度,符合“对类脑计算机进行信息刺激、训练和学习”,属于智能层次超越脑,符合定义;C项:开发功能、密度与人类大脑皮层相当的电子装备,符合“研制能够模拟神经元和神经突触功能的器件”,属于器件层次逼近脑,不符合定义;D项:捕捉细微的单个神经元放电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符合“获得基本单元(各类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等)的功能及其连接关系”,属于结构层次模仿脑,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结构层次模仿脑”“器件层次逼近脑”和“智能层次超越脑”三个定义,要求选择属于智能层次超越脑的一项。需要了解三个定义的内涵并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分析三个定义的不同之处,结构层次模仿脑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通过解析大脑获得基本单元的功能及其连接关系;器件层次逼近脑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通过研制器件构造人脑规模的神经网络系统;智能层次超越脑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通过信息刺激、训练和学习产生与人脑类似的智能。A项,属于将大脑作为一个物质和生理对象进行解析,属于结构层次模仿脑。B项,属于对神经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刺激和训练,属于智能层次超越脑。C项,属于研制能够模拟神经元和神经突触功能的器件,属于器件层次逼近脑。D项,属于获得基本单元(各类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等)的功能及其连接关系(网络结构),属于结构层次模仿脑。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结构层次模仿脑:“将大脑作为物质和生理对象进行解析”、“获得基本单元的功能及其连接关系”;器件层次逼近脑:“研制能够模拟神经元和神经突触功能的器件”、“构造出人脑规模的神经网络系统”;智能层次超越脑:“对类脑计算机进行信息刺激、训练和学习”、“产生与人脑类似的智能”。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调整神经网络的突触连接关系及连接频率和强度,符合“对类脑计算机进行信息刺激、训练和学习”

,符合“智能层次超越脑”定义,当选;B项:绘制精确的人类大脑动态图谱,符合“将大脑作为物质和生理对象进行解析”,符合“结构层次模仿脑”定义,不符合“智能层次超越脑”定义,排除;C项:开发功能、密度与人类大脑皮层相当的电子装备,符合“研制能够模拟神经元和神经突触功能的器件”,符合“器件层次逼近脑”定义,不符合“智能层次超越脑”定义,排除;D项:捕捉细微的单个神经元放电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符合“获得基本单元的功能及其连接关系”,符合“结构层次模仿脑”定义,不符合“智能层次超越脑”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注:本题目来自于《类脑计算机的现在与未来》,各选项对应于该文章中的句子如下所示:A项:所谓“智能层次超越脑”,属于类脑计算机应用软件层次的问题,是指通过对类脑计算机进行信息刺激、训练和学习,使其产生与人脑类似的智能甚至涌现出自主意识,实现智能培育和进化。刺激源可以是虚拟环境,也可以是来自现实环境的各种信息(例如互联网大数据)和信号(例如遍布全球的摄像头和各种物联网传感器),还可以是机器人“身体”在自然环境中探索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类脑计算机能够调整神经网络的突触连接关系及连接强度,实现学习、记忆、识别、会话、推理以及更高级的智能;B项:所谓“结构层次模仿脑”,是将大脑作为一个物质和生理对象进行解析,获得基本单元(各类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等)的功能及其连接关系(网络结构);C项:所谓“器件层次逼近人脑”,是指研制能够模拟神经元和神经突触功能的微纳光电器件,从而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和功耗条件下构造出人脑规模的神经网络系统。这方面的代表性项目是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2008年启动的“神经形态自适应可塑性可扩展电子系统”(即突触),其目标是研制出器件功能、规模与密度均与人类大脑皮层相当的电子装置;D项:所谓“结构层次模仿脑”,是将大脑作为一个物质和生理对象进行解析,获得基本单元(各类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等)的功能及其连接关系(网络结构)。这一阶段,主要通过神经科学实验采用先进的分析探测技术完成。1952年,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和赫胥黎提出了以两人命名的HH方程,精确刻画了单个神经元放电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这是神经元信息处理的标准数学模型。22.由此模板折成的是: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展开图中两个梯形为空白面,其余均为阴影面,立体图应保持一致。A、C两项出现了阴影梯形,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右侧面为白色,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3.舞蹈课上,学生紫梦来迟了,老师问她:“怎么又迟到了?”根据此所述,则该教师提问的预设是:A.学生紫梦不喜欢上舞蹈课B.学生紫梦上课迟到是有意的C.以前上舞蹈课学生紫梦也迟到过D.这节舞蹈课上没有其他同学迟到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学生紫梦又迟到了。论据:无。本题只有论点无论据,问法为预设,优先考虑必要条件的加强方式。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喜欢上舞蹈课也不意味着一定不迟到,并且跟“又一次”没有关系,无法成为预设,排除;B项:老师的问法中看不出紫梦是不是故意这个主观意识,而且“有意”和“又一次”没有关系,无法成为预设,排除;C项:如果以前上舞蹈课学生紫梦没迟到过,老师就不会问“又一次”,所以是老师所言的必要条件,当选;D项:老师针对于紫梦发问,与其他同学是否迟到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预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论据。论点:学生紫梦又迟到了。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学生紫梦是否喜欢上舞蹈课,与论点

“又迟到”无关,无法成为预设,排除。B项:紫梦是否有意迟到,与论点

“又迟到”无关,无法成为预设,排除。C项:否定C项,即以前上舞蹈课学生紫梦没迟到过,则论点中“又一次”不成立,所以该项是教师提问的预设,正确。D项:其他同学是否迟到,与论点紫梦又迟到无关,无法成为预设,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4.工业革命的历史表明,技术进步固然会使一些产品、细分行业、工作岗位消失,从而造成失业,但同时也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岗位。由此可见,人们完全不必担忧新兴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威胁。下列最不能说明上述论证缺陷的是(

)。A.默认了技术进步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多于它造成的失业人数B.暗含了造成失业是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唯一威胁C.假设了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会符合工业时代的规律D.忽视了普通大众缺乏工业时代历史常识的可能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人们完全不必担忧新兴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威胁。论据:工业革命的历史表明,技术进步固然会使一些产品、细分行业、工作岗位消失,从而造成失业,但同时也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岗位。本题的论据是说技术进步创造很多新的就业岗位,而该题干的论点是说不必担忧新技术给人类的威胁,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中间差了一步论据与论点的联系,指出联系的选项就能指出论证缺陷。论证缺陷就是题干中的漏洞,而该题问的是“最不能说明上述论证缺陷”,排除能够指出题干中存在漏洞的选项即可。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指出默认了技术进步造就的岗位多于失业人数,即真实情况可能新岗位人数会少于失业人数,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威胁,可以指出论证缺陷,排除;B项:指出暗含了技术进步是人类社会的唯一威胁,即暗含了在论点论据之间建立联系,可以指出论证缺陷,排除;C项:指出假设了新技术发展规律符合工业革命的规律,即可以用论据中的工业革命的历史证明论点,即暗含了在论点论据之间建立联系,说明二者有相关性,可以指出论证缺陷,排除;D项:“普通大众缺乏工业时代历史常识”与该题目的论点论据均无关系,题干讨论的是新兴技术和人类社会威胁的关系,而与大众认知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指出论证缺陷,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5.六西格玛管理有五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方案、执行方案和绩效评估,通常被简称为DMAIC。(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第二步,六西格玛是一种管理策略,这种策略主要强调制定极高的目标、收集数据以及分析结果,通过这些来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缺陷。六西格玛管理包括了五个步骤: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和控制(Control),通常被简称为DMAIC。因此,DMAIC是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而不是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方案、执行方案和绩效评估。因此,本题错误。六西格玛管理不仅是理念,同时也是一套业绩突破的方法。流程内涵为:①定义(Define),界定核心流程和关键顾客,站在顾客的立场,找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项;②测量(Measure),找出关键评量建立衡量基本步骤。对于复杂的演算问题,可借助自动计算工具,减少复杂计算所需的时间;③分析(Analyze),探究误差发生的根本原因;④改善(Improve),找出提升关键指标和质量特性的最佳解决方案,然后拟定行动计划,确实执行;⑤控制(Control),确保所做的改善能够持续下去。26.眼镜:镜架(

)A.茶杯:茶叶B.衣服:纽扣C.电脑:摄像头D.收集:电池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镜架是眼镜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用茶杯泡茶叶,二者为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纽扣是衣服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摄像头需要连接电脑等设备使用,二者为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收集电池,二者为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7.张某在商场谎称自己手机没电向陈某借打手机,张某拨通电话后边讲边往门口走,当快走到门口是拔腿就跑。陈某立刻去追而未追上。张某的行为构成:A.敲诈勒索罪B.抢夺罪C.抢劫罪D.诈骗罪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第二步,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张某假借打电话取得陈某的手机之后,在其打电话的过程中,陈某一直在旁边,此时张某并没有取得财物。之后,张某乘陈某不备拔腿就跑,陈某发现但已经无法追回,此时张某取得了手机,且张某取得财物的方式是乘人不备逃离的行为,即公然夺取他人财物,该方式正是抢夺罪的客观表现之一。因此,选择B选项。A项: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张某并未实施敲诈勒索行为,故不构成敲诈勒索罪。A项错误。C项: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此题中,张某没有暴力行为,不构成抢劫罪。C项错误。D项: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此题张某不符合骗取财物得到要件。D项错误。28.①明确购房需求②签订购房合同③看房④寻找房产中介⑤协商房价A.①③④②⑤B.③①④⑤②C.①④③⑤②D.③①④②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③中选择。比较可知,购房过程中,“①明确购房需求”是第一步,所以①应放在首句,排除B、D两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②⑤中选择。比较可知,“⑤协商房价”在“②签订购房合同”之前,所以②应放在尾句,排除A选项。因此,选择C选项。29.日前大规模的信贷投款会引起通胀吗?如果经济复苏不明显,而银行系统依然开闸放水,那么大量资金并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从而会推高物价指数,并带来通胀,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形成“滞胀”;如果信贷的大规模投入伴随着经济复苏,那么,即使物价指数上涨,也是属于温和健康上涨,和通胀无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通胀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B.大规模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C.物价上涨的程度,是判断通胀是否发生的主要指标D.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通胀是不大可能发生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据提问可知此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开篇提出“大规模的信贷投款会引起通胀吗”这一问题,后文通过分号引导并列,强调大规模的信贷投款只有在经济复苏不明显的情况下才会形成通胀,而如果信贷的大规模投入伴随着经济复苏则和通胀无关。对问题进行回答,即大规模信贷投放不一定会引发通胀。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文段始终围绕“大规模信贷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展开,A、C、D三项都没有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且A项“通胀的影响”和D项无中生有,C项理解错误,根据文段有无通胀都发生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因此得不出该结论。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整体采用了设问的方式,首句即提出问题,后文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由此可知,正确答案应是大规模信贷和通胀之间的关系。文段主要介绍了大规模信贷投放和通胀之间的关系。文段采用设问的方式,提出“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会引起通胀吗”这个问题后,紧接着从“经济复苏不明显”和“伴随着经济复苏”两个背景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从中可知,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大规模的信贷投款会引起通胀吗”这一问题,后文通过两种情况对问题进行作答,一种是经济复苏不明显时,会带来通胀,一种是伴随经济复苏,即使物价指数上涨,也和通胀无关。通过两种情况的回答可知,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是否会引起通胀与经济是否复苏有关,所以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不必然引起通胀。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30.2013年7月24日晚,一列高速火车在西班牙北部加西利亚地区脱轨,导致数十人死亡。而导致脱轨的直接原因是列车在弯道处严重超速,因为列车转弯速度过快,以致(

)发生侧翻。A.向心力太小B.离心力太小C.向心力太大D.离心力太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采用常理法解答。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火车在拐弯时侧翻,火车拐弯可看做是在做圆周运动,而圆周运动中物体有远离中心运动的现象,结合题干“列车转弯速度过快……发生侧翻”可知,是因为离心力太大。离心力是一种虚拟力,是一种惯性力,它使旋转的物体远离它的旋转中心。根据物理学知识,转弯速度越快,角速度越大,离心力也就越大。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第二步,根据物理学原理,物体在作圆周运动时,会产生离心力,使物体沿着圆周的切线方向飞离圆周,作直线运动。列车在转弯的时候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列车转弯时速度越快,角速度越大,离心力也越大,此时就会出现离心力大于向心力的情况,列车就会发生侧翻,所以侧翻是因为离心力太大的原因。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转弯速度越快,角速度越大,离心力也越大。这样一来抓地力就不够,车子就容易发生侧翻。故正确答案为D。31.2,3,7,22,89,(

)A.446B.556C.778D.1958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做差做和无规律,考虑递推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3=2×1+1,7=3×2+1,22=7×3+1,89=22×4+1,规律为后一项=前一项×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为1、2、3、4,故下一项为5,则所求项=89×5+1=446。因此,选择A选项。32.某服装厂有甲、乙、丙、丁四个生产组,甲组每天能缝制8件上衣或10条裤子;乙组每天能缝制9件上衣或12条裤子;丙组每天能缝制7件上衣或11条裤子;丁组每天能缝制6件上衣或7条裤子。现在上衣和裤子要配套缝制(每套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则7天内这四组最多可以缝制衣服(

)套。A.110B.115C.120D.125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统筹推断。第二步,根据题干可知:综合分析发现,所有生产组上衣的缝制效率均小于裤子的缝制效率,因此,上衣的缝制量较少,优先调配相对效率高的两个生产组缝制上衣,由表可知,甲与丁的相对生产效率较高,让甲与丁先缝制上衣,则7天内上衣的缝制量为:(8+6)×7=98(件)。此时,若乙丙均缝制裤子,则7天内裤子的缝制量为:(12+11)×7=161(条),明显发现裤子的缝制量多于上衣,则造成裤子浪费,因此,可以调配一个生产组一边缝制上衣一边缝制裤子,尽可能的提高缝制效率缝制成套衣服。观察发现丙缝制裤子的相对效率较高,因此,丙一直缝制裤子,乙可以既缝制上衣又缝制裤子。设乙缝制上衣x天,可得:98+9x=11×7+12(7-x),解得x=3,则最多可以缝制42+56+9×3=125(套)。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统筹推断。第二步,在不考虑最优效率分配的情况下,上衣的缝制效率为:8+9+7+6=30(件),裤子的缝制效率为:10+12+11+7=40(条),上衣与裤子的缝制效率之比为3∶4,若想缝制成套且不浪费,那么上衣与裤子的缝制天数之比为4∶3,刚好总的天数为7天,分配4天缝制上衣,3天缝制裤子,刚好能缝制成套衣服30×4=120(套)。但是如果根据题目要求调配最优效率之后,缝制裤子与上衣的效率肯定高于不考虑最优效率分配的这种情况,因此,成套的衣服一定大于120套。因此,选择D选项。33.德国和瑞士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进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A.快餐巨头常在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并没有影响快餐销量B.红色易使人产生紧张感,暴饮暴食是人在紧张时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C.试验表明,使用红色水杯者比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44%D.红色预示着不安和担忧,人们看到红色餐具会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论断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通过人们在潜意识中对红色的心理暗示得出论点,即“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要质疑这一论断,只需说明红色餐具不会降低人们的食量。题干论点: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论据: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进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A项,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与红色餐具影响人们的食量无关,属于无关项。B项,红色会使人产生紧张感,而使精神放松的一种方式就是暴饮暴食,即红色会使人暴饮暴食,而不会降低食欲,可以质疑。C项,使用红色水杯者比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说明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量,加强了题干论断,不能质疑。D项,红色餐具会让人们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说明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量,加强了题干论断,不能质疑。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可以降低人们40%的食欲。论据:①红色具有攻击性;②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吃红色餐具中的食物的心理暗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快餐业在大堂使用红色,并非“餐具使用红色”,不会影响快餐销量,与“食欲”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红色会使人产生紧张感,而使精神放松的一种方式就是暴饮暴食,即红色会使人暴饮暴食,而不会降低食欲,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论据。说用红蓝两色的杯子喝水,用红水杯的人喝水较少,证明红色确实会使人降低食欲,具有加强作用。D项:增加论据。红色会让人觉得食物有危险,解释了为什么红色会降低人的食欲,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的食欲。论据: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攻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说的是销量,与人的食欲无关,并且A项说的是大堂中大片的红色图案,而题干中说的是餐具是红色的,因此属于无关选项,排除;B项红色会让人产生紧张感,从而导致人们为放松精神而暴饮暴食,直接否定了论点“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欲”,当选;C项提供的试验数据说明红色餐具有降低食欲的作用,加强论点,排除;D项人们看到红色餐具担心食物有危险可能导致的结果是食欲降低,加强论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4.客户财产包括附在产品上的原材料、零部件或(

)。A.非专利技术B.商业秘密C.知识产权D.无形资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客户财产包括:(1)客户所拥有的、交组织保管的物件;(2)客户提供的、构成组织提供产品的部件或组件的组成部分;(3)客户提供的用于修理、试验、测量或升级的产品;(4)客户提供的由组织使用的包装材料、搬运器具等;(5)客户提供的要求组织转运带第三方的产品;(6)客户的知识产权范畴内的信息和资料,包括顾客户提供的规范、图样、信息、配方和样品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故正确答案为C。35.网络影评在传统影评集体失语的生态环境下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借助互联网这个载体,网络影评因突破时空界限而体现出开放、互动、便捷的特征,因回归到大众而使内容形式趋向多元,因摆脱了现实的身份制约和利益牵挂而得以真实表露和独立发声。相较于传统影评,网络影评的优势体现在篇幅、格式、风格和传播上具有更多的自由。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网络影评兴起并蓬勃发展的前景B.网络影评兴起并蓬勃发展的原因C.网络影评兴起并蓬勃发展的趋势D.网络影评兴起并蓬勃发展的条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先引出话题“网络影评”,接着通过三个“因”所引导的分句解释“网络影评兴起并蓬勃发展”的原因,最后论述“网络影评”的优势。故文段为并列结构,重点在于分析“网络影评兴起并蓬勃发展”的原因,对应B项。A项“发展前景”、C项“发展趋势”,文段均未提及,选项表述无中生有,排除;D项,“蓬勃发展的条件”对应首句“传统影评集体失语的生态环境下”,属于背景引入的内容,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网络影评的兴起与发展——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36.FOLWSJWFSJLOA.ETMUJCUEJCMTB.KLTMJCTKJCMLC.IVXUJWUIJVXWD.RHTMUQUMRHQT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从左往右数,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1号和8号、2号和12号、3号和11号、4号和7号、5号和9号、6号和10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1号和8号、2号和12号、3号和11号、4号和7号、5号和9号、6号和10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3号和11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C项:2号和12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D项:1号和8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37.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集体,拒绝正式承认个人的主体性。传统社会的礼治秩序,本质上是主张取消个性、主体性,否认个人独立利益的,个人只能按照一定的“名分”来履行责任义务。这一秩序塑造的是处于服从地位的“臣民”,而非法律意义上享有权利的“公民”。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是要实现人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目标。这一“人的社会化”过程,既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意味着个人自由的增加和社会结构的优化。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强调集体、拒绝个人的主体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C.“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人自由增加和社会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D.由“臣民”到“公民”的转变是我国劳动人事改革的重要标志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即存在个人主体性、独立利益不被承认,未塑造出法律意义上享有权利的“公民”这些问题。然后说到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即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并对这项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地位予以肯定。最后强调了这一“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意义。文段为“分—总”结构,文段重点为后两句。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重点的精简压缩。因此,选择C选项。38.观察下列四个选项,哪个不是左侧立体图形的视图?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选择不是左侧立体图形的视图选项。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是立体图的俯视图,即从上往下看可得;B项:是立体图的正视图,即从前往后看可得;C项:不是左侧立体图形的视图;D项:是立体图的左视图,即从左往右看可得。因此,选择C选项。39.下列关于新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天然气等B.新能源一般对环境的污染较小C.新能源普遍具备可再生特征D.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尚不成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错误,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天然气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传统能源,不属于新能源。B项正确,新能源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一般对环境的污染较小。C项正确,新能源普遍具备可再生特征,资源丰富,可供人类永续利用。D项正确,新能源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现有技术尚不成熟。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0.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仿佛也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坠着,坠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下列不能从这段话中得出的一项是:A.“我”曾经阻止过“他”正当的游戏行为B.“我”为自己二十年前的愚蠢行为感到愧疚C.二十年后“我”的忏悔对于“他”已无实际意义D.“我”在小时候也没放过风筝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细节判断。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D项属于无中生有。从材料“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可以得出“我”曾经阻止过“他”正当的游戏行为,A项正确;从“精神的虐杀”“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可以体会出“我”为自己二十年前的愚蠢行为感到愧疚,B项正确;从“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以及“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可知,二十年后“我”的忏悔对于“他”已无实际意义,C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正确。B项对应“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正确。C项对应“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正确。D项属于无中生有。因此,选择D选项。41.甲每周一到周五上班,节假日如果逢周一到周五也加班。乙每个月1~4日、11~14日和21~24日休息,其他时间即使是节假日也上班。已知当年内某个季度的星期二只有12个。问当年11月有几天甲和乙两人都休息?(

)A.1B.2C.3D.4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由某个季度的星期二只有12个,可知该季度天数不超过90天,四个季度的天数分别为1季度90天、二季度91天、三季度92天、四季度92天,最终确定是第一季度且最后一天(3月31日)为星期一,可推知11月1日为星期六。如下表,在乙休息的时间段内,只有11月1日、11月2日、11月22日及11月23日为星期六和星期日,甲也休息,所以是4天。故正确答案为D。42.(

)对于处分相当于死刑对于(

A.撤职刑法

B.开除刑罚

C.严厉严重

D.警告抢劫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A项,撤职是一种处分,但死刑不是刑法,前后关系不对应。

B项,开除是一种处分,死刑是一种刑罚,前后关系相同。

C项,严厉的处分,死刑严重,前后关系不对应。

D项,警告是一种处分,死刑和抢劫关系不同,前后不对应。

故本题选B。43.人的大脑聪明与否不仅是天生的,我们后天的行为也会对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人脑。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总不用的话,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人在专注思考时大脑的血流情况可能发生变化,从而使某些区域的温度过高导致疲劳B.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神经元会慢慢衰亡C.当一个人完成单调任务时,大脑便会自动转换为“安眠模式”D.学习新的语言可以促使脑区之间建立更高效灵活的沟通模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总不用的话,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笨。论据:人的大脑聪明与否不仅是天生的,我们后天的行为也会对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人脑。论点论据话题一致,优先考虑补充论据进行加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讨论的是用脑与疲劳的关系,而非用脑和聪明与否的关系,不能加强,排除;B项:该项讨论的是年龄与脑神经元的关系,但是神经元衰减与聪明的关系不得而知,不能加强,排除;C项:该项强调的是完成任务之后的大脑变化,没有提及聪明与否,无关选项,不能加强,排除;D项:“学习新的语言”属于用脑,“促使脑区之间建立更高效灵活的沟通模式”说明大脑变得更灵活、更聪明,是在举用脑的例子解释为什么能变聪明,可以加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总不用的话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笨。论据:人的大脑聪明与否不仅是天生的,我们后天的行为也会对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人脑。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明思考时大脑血流情况和导致疲劳,没有涉及使用会变聪明或不用变笨,论题不一致,不能支持。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神经元衰亡与年龄关系,论题不一致,不能支持。C项:无关选项。大脑转化为“安眠模式”,这种模式是可以理解为暂时休息,可以被唤醒的,不代表大脑不用就变笨了,不能支持。D项:补充论据。该项举例说明在“在学习新语言时可以促进脑区之间建立更高效更灵活的沟通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是大脑效率高即聪明的表现,可以支持。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结论,即“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总不用的话,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笨”。要支持该结论,可以说明经常使用大脑可以保持充沛的活力,不使用大脑会变笨。题干结论:大脑越使用越能保持充沛的活力;不使用则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笨。A项,说明人在专注思考时,会使某些区域的温度过高导致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结论。B项,说明大脑神经元与人的年龄有关,但并没有说明大脑的神经细胞是否越用越能保持充沛的活力,属于无关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C项,“单调任务”不一定意味着不使用大脑,且“安眠模式”也不一定说明大脑会变笨,不能支持题干结论。D项,举出“学习新的语言可以促使脑区之间建立更高效灵活的沟通模式”的例子来说明大脑的确是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补充了题干的论据,可以支持题干结论。故本题选D。44.下列不属于公文语言特点的是:A.严谨B.精炼C.生动D.规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公文语言的特点包括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生动”不属于公文语言特点。因此,选择C选项。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45.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特征的是(

)。A.固定性B.无偿性C.强制性D.公益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习惯上称为“三性”。强制性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用法律形式、对征纳双方权力与义务的制约;无偿性指国家征税对具体纳税人既不需要直接偿还,也不付出任何形式的直接报酬;固定性指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形式,事先规定课税对象和课征额度。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6.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

)。A.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B.若经历风雨,则能看见彩虹C.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D.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歌词的含义可以转化为“如果不经历风雨,就见不到彩虹”,其翻译为:-风雨→-彩虹。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彩虹→风雨,为题干的逆否命题,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排除;B项:风雨→彩虹,为题干的否前形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当选;C项:彩虹→风雨,是对题干的否后必否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排除;D项:彩虹→风雨,同样为题干的逆否命题,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必然性推理的知识,需要掌握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转化和推理规则。“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等值于“不经历风雨→不能看见彩虹”。B项,通过否定前件得到否定的后件,是错误的推理,不能推出。A、C两项,等值于“看见彩虹→经历风雨”,是题干的逆否命题,正确。D项,是题干的逆否命题,正确。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不……怎能……”以及提问方式,确定为翻译推理选非题。第二步,翻译题干。“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即“不经历风雨,见不到彩虹”,翻译可得:①彩虹→风雨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可翻译为:彩虹→风雨,与题干推理相同,排除;B项:“经历风雨”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不能推出;C项:该项可翻译为:彩虹→风雨,与题干推理相同,排除;D项:“看见彩虹的”是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7.注意分为,内源性注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支配行为,是主动注意;外源性注意是指个体外部信息引起的个体注意,是被动注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外源性注意的是:A.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刘老师特别关注有关教学方法的书籍B.王静为自驾游而看了大量的旅游攻略C.刘玲因喜欢同事买的衣服去了解该服装品牌D.这件衣服鲜艳的色彩一下吸引了陈晓的目光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外源性注意”,其关键信息如下:①外部信息引起的注意;②被动注意。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学习积极性、特别关注是主动注意,不属于“被动注意”,不符合定义;B项:为自驾游看攻略,是有目的的注意,不属于“被动注意”,不符合定义;C项:因为喜欢所以去了解,是有目的的注意,不属于“被动注意”,不符合定义;D项:被色彩鲜艳的衣服吸引,体现了“外部信息引起的注意”,属于“被动注意”,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48.要使铁矿石集中过程中运费最低,则所需最少运费为(

)元。A.137200B.151600C.135600D.14580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策略制定。第二步,运输费用=运输重量×运输距离×运输单价,要使铁矿石集中过程中运费最低,则应尽量减小运输重量和运输距离及运输单价。逆水运输费用贵,也应减小逆水运输距离。假设在A、B、E港,运输量较大,运输距离也大,费用较多,不予考虑。假设在C港,运输量最小,运输费用为:70×1.2×200+120×1.2×(200+400)+40×1×100+100×1×(100+200)=137200(元)。假设在D港,与C港的区别在于:D港是ABC合计300吨货物从C港顺水运输到D港,C港是190吨货物从D港逆水运输到C港,二者距离相同,重量是1.5倍以上关系,单价是1.2倍关系,故集中在D港费用更多,排除。综上,集中在C港所需运费最少,为137200元。因此,选择A选项。49.精准扶贫不能仅仅专注个别事实,埋头解决个别问题,而不知道把个别贫困或特殊贫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联系起来。应当明确地认识到,虽然各种特殊贫困都有特殊的因素,但特殊贫困也是在当下信息社会背景下存在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资源和能量,应当大力扶持贫困人口或贫困群体尽快了解和适应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新形势,通过技术培训和典型示范,把远离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贫困人口引入这个历史进程之中。从这段文字中提取的关键词最恰当的是:A.精准扶贫信息社会技术培训B.精准扶贫特殊贫困典型示范C.贫困群体宏观背景信息社会D.贫困群体特殊贫困技术培训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关键词的提炼。解答这类题目,实际需要我们首先把握文段的主题、主旨,在此基础上再来确定文段的关键词。分析可知,文段强调的是精准扶贫应当同当下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联系起来,即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技术培训”等手段,引导远离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贫困人口走入这个历史进程中。“精准扶贫”为文段的主题词,首先排除C、D。B项未提到“信息社会”这一宏观背景,排除。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精准扶贫”不能仅仅专注个别事实,不能不与宏观背景联系起来。接着指出宏观背景就是“信息社会”,最后指出具体做法,即“技术培训和典型示范”。文段为“分—总”结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的对策,主要论述“精准扶贫”需要通过技术培训,让贫困人口适应信息社会。所以文段的关键词为“精准扶贫”“信息社会”“技术培训”。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的三个词语能全面概括文段的主旨。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话题,指出精准扶贫的问题,即不能仅关注个别贫困,忽略社会发展,接下来分析了当下各类特殊贫困都与信息社会息息相关,尾句通过“应当”提出对策,即通过技术培训和典型示范扶持贫困人口适应信息化新形势,实现精准扶贫。故本段文字围绕的关键词是“精准扶贫”、“信息社会”、“技术培训”。B项“特殊贫困”非文段谈论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要关注“信息社会”这一宏观背景,排除。C、D两项没有提及“精准扶贫”这一核心话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刘少杰:切实有效开展精准扶贫》50.没有人爱每一个人;罗密欧爱朱丽叶;朱丽叶爱每一个爱罗密欧的人。如果上述陈述为真,则下列哪项不可能为真:Ⅰ每一个人都爱罗密欧Ⅱ每一个人都爱一些人Ⅲ朱丽叶不爱罗密欧A.仅ⅠB.仅ⅡC.仅ⅢD.Ⅰ和Ⅱ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键词“没有人”等,确定为集合推理。第二步,进行推理。根据题干,如果Ⅰ是对的,即每一个人都爱罗密欧为真,又根据题干中朱丽叶爱每一个爱罗密欧的人,可以推出,朱丽叶爱每一个人,此结论与题干中的另一个命题没有人爱每一个人相矛盾,所以Ⅰ不可能为真。如果Ⅱ是对的,因为题干中只是说没有人爱每一个人,并没有说没有人爱一些人,所以不能确定。如果Ⅲ是对的,因为题干中说罗密欧爱朱丽叶,朱丽叶爱不爱罗密欧是不能确定的。因此,选择A选项。51.某单位中,如果小王被评为“年度优秀工作者”,则小赵就不能被评为“年度优秀工作者”。现在,小王没有被评上,则小赵(

)被评为“年度优秀工作者”。A.没有B.不能C.一定D.可能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首先翻译题干,然后进行推理。小王评为“年度优秀工作者”→-小赵评为“年度优秀工作者”现在,小王没有评上“年度优秀工作者”,否前推不出任何确定性答案,故小赵有可能被评为“年度优秀工作者”第二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D。52.《渭上秋夕闲望》是潘阆的代表诗作之一。下列诗句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的是(

)。A.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B.残阳初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