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时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_第1页
第三单元-课时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_第2页
第三单元-课时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_第3页
第三单元-课时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_第4页
第三单元-课时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目录CONTENTS磨剑:课前自学悟剑:课堂精讲3磨剑:课前自学悟剑:课堂精讲磨剑:课前自学易错警示目标导航考点清单目录学科素养课程标准学习指导1.生命观念:①结构与功能观,ATP生理作用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线粒体的结构特点与其作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相适应。②物质与能量观,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生命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直观体现;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2.科学思维:①归纳与概括,基于实验结果,归纳出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②模型与建模,结合ATP与ADP相互转化模型,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通货”的原因;建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模型,解释二者间的关系。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4.社会责任: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对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做出科学解释。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结构简式。2.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通货”的原因。3.说出线粒体的结构,认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4.概述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5.说明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1.结合ATP的结构简式及其相关信息,理解ATP的结构,分析其与核糖核苷酸的联系。2.依据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3.结合实例,理解ATP的利用。4.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明确二者的区别。5.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掌握两种细胞呼吸方式的区别与联系。6.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探究对不同生物细胞呼吸的调控与应用。考点1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ATP的名称:

三磷酸腺苷

2.组成元素:C、H、O、N、P。3.ATP分子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即腺嘌呤核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

高能磷酸键

,“-”代表普通磷酸键。

4.结构特点(1)ATP分子中具有

2

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极易水解和形成。

(2)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kJ/mol。5.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及ATP的利用(1)ATP和ADP的相互转化(2)ATP中的能量来源和去向考点2ATP的主要

来源——细胞呼吸1.细胞呼吸概念和类型(1)概念:

有机物

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有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3)过程3.无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

无氧

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使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成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2)总反应式酒精发酵的反应式: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乳酸发酵的反应式: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3)场所:细胞质基质。(4)过程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形成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产生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转化成

乳酸

注意:第二阶段是不产生能量的。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对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①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的敷料,以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②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使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以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

乳酸

③及时松土有利于根系生长,其作用在于促进根细胞进行

有氧

呼吸。

④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进行

有氧

呼吸,防止幼根因缺氧变黑腐烂。

(2)对无氧呼吸原理的应用①利用粮食通过酵母菌发酵可以生产各种酒。②利用淀粉、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1.有关ATP的认识误区(1)ATP不等同于能量,它是一种高能化合物,其所含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kJ/mol的能量。(2)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只是ATP与ADP的转化迅速而及时,因而ATP与ADP的含量都保持动态平衡。(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不可逆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可以概括为“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酶是不相同的,场所是不完全相同的”。(4)ATP转化为ADP的过程又称为“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水解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2.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必须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并冷却到常温,然后再加入酵母菌,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冷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2)氧气控制①持续通入经浓NaOH溶液处理的空气,保证O2的充足供应,NaOH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②将接种有酵母菌的培养液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接澄清的石灰水。封口放置的目的是让酵母菌消耗掉装置内的O2,确保后来只进行无氧呼吸。(3)在25~30℃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此时的酵母菌中酶活性最高,生命活动最旺盛,细胞呼吸强烈。3.对有氧呼吸过程的分析判断(1)场所: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或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蛔虫等;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进行。(2)反应物:葡萄糖分子不能进入线粒体被分解,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3)能量: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小部分转移到ATP中。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但生成ATP最多的是第三阶段;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产生ATP,其余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4)产物:有H2O生成的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的一定不是生成乳酸的无氧呼吸。一般情况,人和高等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但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胚等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的差异。(5)脂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2的量≠产生CO2的量:脂肪与葡萄糖相比,含H量高,因此有氧呼吸时消耗O2的量大于产生CO2的量。4.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1)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装置进行灭菌处理,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2)若选用绿色植物作实验材料,测定细胞呼吸速率,需对整个装置进行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3)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5.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1)O2浓度为零时,细胞呼吸强度并不为零,因为此时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若需要增强相关植物或器官的细胞呼吸强度,可采取供水、升温、增氧等措施;若需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可以采取干燥、低温、低氧等措施。(3)储藏蔬菜、水果都应选择低温、低氧条件,低温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一般为零上低温;储存粮食(种子)时应保持干燥,而储存蔬菜、水果时应保持一定的湿度。肉类食品的保鲜要抑制微生物的呼吸,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冷冻。16悟剑:课堂精讲真题体验体系构建考点巧讲磨剑:课前自学悟剑:课堂精讲目录考点1ATP的结构和功能1.ATP与RNA的关系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如下图:2.人体内有三大供能系统,它们是:AT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无氧呼吸供能系统和有氧呼吸供能系统。ATP在肌肉中的含量低,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供能时间仅能维持约1~3s,之后的能量供应就要依靠ATP的再生。这时,细胞内的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将能量转移至ADP,生成ATP。磷酸肌酸在体内的含量也很少,只能维持几秒的能量供应。人在剧烈运动时,首先是AT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供能,通过这个系统供能大约能维持6~8s。这之后的供能则主要依靠葡萄糖和糖原的无氧酵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无氧酵解约能维持2~3min的时间。如100m短跑主要依靠ATP-磷酸肌酸供能;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主要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介于二者之间的较短时间的中强度运动,如400m跑,则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运动项目总需氧量(L)实际摄入氧量(L)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600589略有增加400m162显著增加100m80未见增加3.ATP是一种有机物,其分子式为C10H16O13N5P3。ATP能够进行跨膜运输,ATP片剂可以口服,ATP注射液可以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4.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1)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2)主要能源物质——糖类。(3)主要储能物质——脂肪。(4)直接能源物质——ATP(不是唯一)。(5)根本能源或最终能源——光能。(6)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脂肪。(7)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原、脂肪。1.ATP是生物界共用的主要直接能源物质,但不是唯一直接能源物质,如蛋白质合成中还可利用UTP。2.几种不同物质中的“A”代表的含义①ATP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②DNA分子中的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③RNA分子中的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④核苷酸中的A为腺嘌呤。可见,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含有腺嘌呤。例1

(2018年北京一模)下列关于叶肉细胞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ATP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叶肉细胞中不能大量储存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以为Mg2+进入叶肉细胞直接提供能量C.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逆转录的原料D.葡萄糖分子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ATP解析ATP的结构决定了其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A项正确;植物叶肉细胞吸收Mg2+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来自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B项错误;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逆转录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C项错误;葡萄糖水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项错误。A答案解析例2

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中的A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B.ATP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C.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D.ATP在细胞中易于再生,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解析ATP分子中的A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A项正确;1个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B项错误;ATP在细胞中水解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项正确;ATP在细胞中易水解,也易合成,适于作为直接能源物质,D项正确。B答案解析考点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1.ATP的形成途径2.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1)细胞中ATP的含量很少,但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度很快。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2)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①从条件上看:ATP分解是一种水解反应,所需的酶是水解酶;ATP合成是一种合成反应,所需的酶为合成酶,酶具有专一性,故反应条件不同,不能说该反应可逆。项目ATP合成ATP水解反应式ADP+Pi+能量

ATPATPADP+Pi+能量场所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内需要能量的部位条件ATP合成酶ATP水解酶能量来源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来自光能(光合作用)和化学能(细胞呼吸)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能量去路储存在ATP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②从能量上看: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而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有化学能和太阳能,故能量来源不同。③从场所上看:ATP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ATP分解的场所是细胞的各个部位,故场所不同。综上所述,上述反应从物质方面看可逆,从酶、场所、能量上看不可逆。故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3.ATP与光合作用及细胞呼吸的关系(1)与光合作用的关系(2)与细胞呼吸的关系例3下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PADP+Pi+能量A.ATP与ADP中的“A”表示不同的物质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C.ATP中的“A”可以参与RNA的构成D.酶1和酶2的种类不同,本质也不同

C解析ATP和ADP中的“A”都是“腺苷”,A项错误;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只有物质可逆,而酶不同、场所不同、能量的来源有差异,不属于可逆反应,B项错误;ATP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腺苷”再与1分子磷酸结合可以生成AMP,即构成RNA的原料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项正确;酶1为ATP水解酶,酶2为ATP合成酶,二者种类不同,但二者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D项错误。答案解析例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B.图中两次ATP的水解,后者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图中两次合成ATP,前者能量来源于光能且在人体

细胞中不会发生D.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解析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一直不停地在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A项正确;图中两次ATP的水解,前者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后者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B项正确;图中两次合成ATP,前者ATP的合成是通过光合作用,所需能量来源于光能,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C项正确;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构成,D项错误。D答案解析考点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图解(1)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还原为乳酸。(2)有氧呼吸中H2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O2。(3)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不同。(4)有氧呼吸中氧元素的来源与去路辨清细胞呼吸相关曲线(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多数考生对细胞呼吸相关曲线的分析存在盲点,容易出错,因此掌握细胞呼吸曲线的识别技巧非常必要,现总结如下:1.R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之前: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存,CO2释放总量=有氧呼吸释放量+无氧呼吸释放量;P点及其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Q点:释放的CO2量最少,细胞总体呼吸最弱,为种子、蔬菜、水果贮存的最佳点。B点: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或释放的CO2量)等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2.两种呼吸方式同时存在的区段是RP;RQ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区域ORP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例5下表描述的是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位置及主要产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各阶段在细胞的不同位置进行与细胞中酶的种类及分布有关B.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产生的CO2部分来自无氧呼吸C.产生C3H6O3的无氧呼吸生成的ATP比产生C2H5OH的无氧呼吸多D.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3H6O3还是C2H5OH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酶的

种类有差

异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时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位置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主要产物丙酮酸CO2

H2O丙酮酸C3H6O3或C2H5OH+CO2

A答案解析解析有氧呼吸各个阶段的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A项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产生的CO2只能来自有氧呼吸,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B项错误;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ATP,产生丙酮酸的无氧呼吸与产生C2H5OH的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所以这两种无氧呼吸产生的ATP一样多,C项错误;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3H6O3还是C2H5OH的直接原因是细胞中酶的种类有差异,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项错误。例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D.在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会产生[H]和ATP解析氧浓度为a时产生的酒精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浓度为b时,同时有两种呼吸方式;而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当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9∶6,计算得出有氧呼吸消耗了1.5份葡萄糖,而无氧呼吸消耗了3份葡萄糖,即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两种呼吸过程中都可以产生[H]和ATP。C答案解析考点4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1.内部因素2.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应用外界因素分析图解应用温度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抑制①在低温下储存蔬菜、水果②在大棚种植时,夜间适当降温(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外界因素分析图解应用O2浓度O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磷酸、ADP等因素的影响)①利用适当降低O2浓度等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的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②中耕松土增加根的有氧呼吸③在医疗上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等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CO2浓度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适当增加CO2浓度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矿质元素有些矿质元素是酶的激活剂,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合理施肥(续表)1.储存蔬菜和水果的条件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也不是无氧环境最好。蔬菜、水果在储藏时应选择零上低温、低氧和中等湿度的环境,粮食储藏应选择零上低温、低氧和干燥的环境。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若需要增强相关植物或器官的细胞呼吸强度,可采取供水、升温、高氧等措施;若需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可以采取干燥、低温、低氧等措施。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4.测定植物绿色器官的呼吸作用速率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例7

(2018年合肥模拟)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h内,果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

基质、线粒体、叶绿体B.50h后,30℃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

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C.50h后,30℃条件下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

和15℃慢,是因为温度高使酶活性降低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答案解析B解析果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A项错误;50h后,30℃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是由于此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较高,有氧呼吸已将O2消耗殆尽,以后只进行无氧呼吸,故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酶具有最适温度,若超过最适温度,有氧呼吸速率会降低,D项错误。例8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5%~25%时只进行有氧呼吸B.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C.O2浓度为3%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2倍D.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3%和7%时,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O2浓度0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0.10.20.30.40.50.60.70.80.8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80.8答案解析A解析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5%~25%时,CO2的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相等,只进行有氧呼吸,故A项正确;一定范围内,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的ATP越多,但是O2浓度超过20%,有氧呼吸速率不再增加,故B项错误;O2浓度为3%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05mol,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1mol,可见,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2倍,故C项错误;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3%时,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05mol+0.1mol=0.15mol,而O2浓度为7%时,消耗葡萄糖的量为1/12mol,两者不相等,故D项错误。考点5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2.实验流程提出问题: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的条件是有氧还是无氧?在有氧和无氧

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分别是什么?做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

等)做出合理的假设设计并进行试验实验现象试验结论:葡萄糖3.注意事项(1)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O2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3)甲、乙两组为对比实验。设置的是有氧、无氧条件,不能用对照实验的观点来分析甲、乙两组实验。例9

(2018年南昌月考)实验人员将生长旺盛的酵母菌接种在仅含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并将其保温在30℃的透明恒温箱中。在1~10min,有色液滴基本不移动;11~60min内液滴向右移动;61min后,液滴又保持不动。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1~10min内,酵母菌的代谢水平很低,基本处于休眠状态B.1~10min内已经产生了酒精C.11~60min内,酵母菌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D.61min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解析1~10min内,酵母菌利用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由于O2的消耗量和CO2的生成量相等,故容器内压强不变,有色液滴基本不动,这一时间段不产生酒精,A、B项错误;11~60min内,由于O2的消耗,容器内出现缺氧环境,酵母菌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小于CO2的生成量,故容器内压强增大,有色液滴向右移动,C项正确;61min后,由于无氧呼吸生成大量酒精,酵母菌大量死亡,液滴不动,D项错误。C答案解析例10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时间/min温度123454℃000.10.20.310℃0.21.01.93.14.020℃0.41.32.23.34.535℃0.71.42.84.45.055℃00.10.20.30.4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解析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所以需要在实验开始前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以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杂菌,A项正确;为了测得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检测CO2的排放量来推测,所以表中记录的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产生的CO2的量,B项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生成量逐渐增加,即无氧呼吸强度逐渐增强,超过一定温度,酶活性降低,无氧呼吸速率减慢,C项正确;从表中可知35℃时CO2释放量多,所以有利于酵母菌的发酵,但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葡萄糖会逐渐被消耗而减少,所以CO2的释放速率会逐渐减小,D项错误。答案解析1.(2018年全国Ⅲ高考)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