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_第1页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_第2页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_第3页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_第4页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典型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象:辅助检查缺铁性贫血12正常红细胞的形态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辅助检查缺铁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特别是晚幼红细胞增生活跃,细胞体积偏小。骨髓铁染色阴性。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多无明显异常。骨髓象:辅助检查缺铁性贫血辅助检查缺铁性贫血铁代谢生化检查血清铁蛋白(SF)减少(<12ug/L)转铁蛋白饱和度(TS)降低(<15%)血清铁(ST)减少(<8.95umol/L)是早期诊断贮存铁缺乏的一个常用指标。辅助检查缺铁性贫血铁代谢生化检查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64.44umol/L)骨髓涂片在骨髓小粒中无深蓝色含铁血黄素颗粒幼红细胞内铁小粒减少或消失。骨髓铁染色消失其反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的贮存铁,可作为诊断缺铁的金指标。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护理诊断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诊断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防治知识与缺乏疾病指导有关诊断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摄入不足有关一、加强病情监测判断病人贫血程度及治疗效果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饮食护理12345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给予丰富含铁食物:如瘦肉、血、肝、蛋黄、豆、海带、香菇、木耳。告知病人含铁量最低的食物是乳类食品等。合理饮食搭配:进食含铁丰富、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重要辅助措施。口腔炎或舌炎护理:给予相应的口腔护理。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1.病因治疗2.补充铁剂是根治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包括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消化道疾病治疗、肿瘤治疗等。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2.补充铁剂(1)提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肝脏、蛋黄、豆类、海带、紫菜、木耳、香菇等食物。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2.补充铁剂(2)口服铁剂:是首选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维铁控释片、富马酸亚铁等网织红细胞上升为铁剂治疗有效指标。对于中度及以上贫血的孕妇,一般选用不良反应小、利用率高的铁制剂,如硫酸亚铁、甘氨酸亚铁、葡萄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及蛋白琥珀酸亚铁等。甘氨酸亚铁葡萄酸亚铁力蜚能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3)注射铁剂用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急于纠正贫血等情况。注射铁剂前应计算补充铁剂总量。总量计算公式为:注射铁剂总量(mg)=[正常血红蛋白值(g/L)-病人血红蛋白值(g/L)]*0.33×病人体重(kg)。常用药物为右旋糖酐铁。单击编辑标题妊娠后期重度缺铁性贫血孕妇或因严重胃肠适反应而不能接受口服给药孕妇也采取肌内注射补铁;蔗糖铁和多聚麦芽糖铁是常用的静脉注射补铁的药物。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开始用药指标恢复继续补充用药目的停药指标用药后一周左右网织红细胞数开始上升,十天左右逐渐达到高峰。两周左右,血红蛋白开始上升,约一到两个月可恢复正常。其目的是补足体内的贮存铁或待血清铁蛋白超过50ug/L后方能停药。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三到六个月。(4)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避免空腹服用,饭后或餐中服药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从小剂量开始。③液体铁剂应使用吸管或滴管将药液送至舌根部咽下,再饮温开水并漱口。以避免牙齿染黑。④口服铁剂期间大便可呈黑色或柏油样。应给予患者充分解释,避免其产生不安情绪。①同时服用维生素C,增加铁的吸收。避免和谷类、乳类、浓茶、咖啡等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口服铁剂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及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②(5)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注射局部肿痛硬结形成皮肤发黑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表现为:颜面潮红、恶心、头痛、肌肉关节痛、淋巴结炎及荨麻疹,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注射铁剂的不良反应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患者护理/moban//hangye//jieri//sucai//beijing//tubiao//xiazai//powerpoint//word//excel//ziliao//kejian//fanwen//shiti//jiaoan/PPT论坛:

为避免过敏反应在首次注射前做过敏实验。用0.5ml剂量行深部肌内注射,1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可注射常规剂量。1为避免皮肤发黑,应避开皮肤暴露部位注射,可采用“Z”字形注射或留置空气注射法。抽取药液后,要更换注射器针头后再注射。2避免硬结形成。注射处肌肉丰厚,用8~9号针头深部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射速度要慢。必要时局部干热敷。3副标题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1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发病的临床表现2贫血性疾病的一般表现3组织缺铁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患者本身存在有消化性溃疡,肿瘤或者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和大便性状改变。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等原发性疾病的表现。贫血性疾病的一般表现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皮肤粘膜苍白乏力、易倦头晕、头痛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组织缺铁的临床表现异食癖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组织缺铁的临床表现头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凹下成为匙状甲舌乳头萎缩、吞咽困难口角皲裂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概述缺铁性贫血概述缺铁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的定义2铁的代谢3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概述缺铁性贫血定义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铁的分布铁的代谢功能铁贮存铁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男性为1000mg,女性为300~400mg)功能状态铁(67%为血红蛋白铁,其他为肌红蛋白铁、转铁蛋白铁及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正常成年人体内含铁总量男性为50-55mg/kg,女性为35-45mg/kg,其中血红蛋白铁占67%,贮存铁占29%,其余4%为组织铁,存于肌红蛋白、转铁蛋白、细胞内某些酶中。铁的来源铁的代谢铁来源衰老红细胞食物中摄铁(每天需铁20~25mg)每日从食物中摄铁1~2mg/d(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4mg/d),即可维持体内铁平衡。铁的吸收铁的代谢胃酸分泌不足可影响铁的吸收维生素C能使高铁还原成亚铁利于吸收小肠上皮细胞能调节铁的吸收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二价亚铁易吸收、三价铁不易吸收153246含铁丰富的食物蛋黄豆类海带紫菜香菇木耳肉类肝脏铁的吸收铁的代谢等乳类含铁量最低吸收的Fe2+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氧化为Fe3+,并与脱铁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吸收入血的Fe2+→经铜蓝蛋白氧化为Fe3+→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才被转运到各组织中去(主要是骨髓)。每一分子的转铁蛋白可与两分子的Fe3+结合。在细胞内铁与转铁蛋白分离,再次还原成Fe2+,然后在线粒体内与原卟啉结合为血红素,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生成血红蛋白。铁转运铁的转运铁的代谢生理情况下,体内仅1/3的转铁蛋白呈铁饱和状态。说明正常情况下,转铁蛋白饱和度为33%-35%。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00%血浆中能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称为总铁结合力。铁转运铁的转运铁的代谢是红细胞氧气运输和细胞呼吸酶的关键部分:血红蛋白铁(占体内铁67%)、肌红蛋白铁(占体内铁15%)、转铁蛋白铁3~4mg与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铁利用铁的利用铁的代谢12铁储存铁排泄由体表或消化道细胞脱落排除。大便排出<1mg/d,尿中排出(少),皮肤汗液(少),哺乳妇女乳汁1mg/d。主要储存于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