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_第1页
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_第2页
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_第3页
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_第4页
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2023/6/111第一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着丝点所在的缢缩部分是主缢痕。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还常另外有缢缩部位,染色较淡,称为次缢痕。它的位置是固定的,通常在短臂的一端。某些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称为随体。它的大小可以不同,其直径可与染色体同样,或者较小,甚至小到难以辩认的程度。联接染色体臂和随体的次缢痕也可长或短。2023/6/112第二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次缢痕(secondaryconstriction)和随体(satellite)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往往还具有另一个染色较淡的缢缩部位,称为次缢痕,通常在染色体短臂上。次缢痕末端所带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称为随体。2023/6/113第三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次缢痕、随体的位置、大小也相对恒定,可以作为染色体识别的标志。次缢痕在细胞分裂时,紧密地与核仁相联系。可能与核仁的形成有关,因此也称为核仁组织中心(nucleolusorganizer).2023/6/114第四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人类染色体的编号(pp12-13)1.按染色体的长度进行排列(分组);2.按长臂长度进行与着丝点位置排列(M,SM,ST,T);3.按随体的有无与大小(通常将带随体的染色体排在最前面)。2023/6/115第五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次缢痕的位置和范围,也与着丝点一样,都是相对恒定的。这些形态特征也是识别某一特定染色体的重要标志。此外,染色体的次缢痕一般具有组成核仁的特殊功能,在细胞分裂时,它紧密联系着一个球形的核仁,因而称为核仁组织中心。例如,玉米第六对染色体的次缢痕就明显地联系着一个核仁。也有些生物在一个核中有两个或几个核仁。例如,人的第13、14、15、21和22对染色体的短臂上都各联系着一个核仁。2023/6/116第六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染色体的大小不同物种和同一物种的染色体大小差异都很大,而染色体大小主要指长度而言,在宽度上同一物种的染色体大致是相同的。一般染色体长度变动于0.20--50微米;宽度变动于0.20--2.00微米。

2023/6/117第七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在高等植物中单子叶植物一般比双子叶植物的染色体大些,但双子叶植物中牡丹属和鬼臼属是例外,具有较大的染色体。玉米,小麦,大麦和黑麦的染色体比水稻为大;而棉花,苜蓿。三叶草等植物的染色体较小。2023/6/118第八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结枸不仅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数目一般是成对存在的。这样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而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则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例如,水稻有12对同源染色体,这12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即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2023/6/119第九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在细胞遗传上可以根据各对同源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予以编号,以便识别和研究。例如,水稻和玉米可按各对染色体长度和着丝点的位置而编号列于表1-1,根据长臂与短的比值,可在细胞分裂后期看到染色体形态的不同,凡比值接近1的,染色体呈v形;比值接近或大于2的,将呈L形;比值更大,将呈棒状。2023/6/1110第十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近年来由于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发展,可以更确切地鉴定各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分带技术开始于1969年,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它使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产生明显的染色的色带(暗带)和未染色的明显相间的带型,形成了鲜明的染色体个体性。因此,可作为鉴别单个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一种手段。同时,对研究染色体结构和功能,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023/6/1111第十一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023/6/1112第十二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染色体分带技术有下列几种方法:(1)荧光显带法

(2)吉姆萨(Giemsa)显带法

(3)反带(reverseband)法

(4)末端(termind)显带法

(5)C-带法

2023/6/1113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荧光显带法本法是最先用于分带技术的。动、植物染色体都可用荧光染料奎吖因(quinaerine),染液处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明暗不同的带区。由于用奎吖因处理后才显带的故称Q带。其缺点是不能制作永久标本片。2023/6/1114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吉姆萨(Giemsa)显带法本法将材料经过处理后,进行Gimesa染色,最后能做成永久的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为它是用Giemsa染色体显带的,故称G带。一般讲G带与Q带是一致的。2023/6/1115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黑麦(Secalecereale,2n=14)染色体GiemsaC-带2023/6/1116第十六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反带(reverseband)法应用本法染色后所显示的带与其他带型相反,如用Giemsa染色显带的地区,即G-带,用反带法则相反,成为明亮区,故称R-带。本法可用吖啶橙染色,也可用Giemsa染色,但染色程序与G-带的方法不同。2023/6/1117第十七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末端(termind)显带法本法是对染色体末端区的特殊显带法,能产生特殊的末端带型,故称T-带。对分析染色体易位时有一定价值。2023/6/1118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C-带法本法专门为显示着丝点区附近的结构异染色质的,故称C-带。此法先用现酸(HCL)和硷(NaOH)作变性处理,最后用Giemsa染色。(和显G-带的方法也不同)2023/6/1119第十九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常规染色技术与显带技术的结果2023/6/1120第二十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根据各对染色体上表现出琐的染色带型或萤光区域,从而可以在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随体有无等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染色的显带表现区分出各对同源染色体,予以分类和编号。例如,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2n=46),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为性染色体。2023/6/1121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目前国际上已根据人类各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及其染色的显带表现,把它们统一地划分为7组(A、B......G),分别予以编号。这样把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称为组型分析或称核型分析。

2023/6/1122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中间着丝点染色体中间着丝点染色体(M,metacentricchromosome)的着丝点位于染色体中部,两臂长度大致相等;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牵引着丝粒向两极移动,染色体表现为“V”形。2023/6/1123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近中着丝点染色体近中着丝点染色体(SM,sub-metacentricchromosome)的着丝点偏向染色体的一端,两臂长度不等,分别称为长臂和短臂;在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呈“L”形。2023/6/1124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近端着丝点染色体(ST,sub-telocentricchromosome)的着丝点接近染色体的一端,染色体两臂长度相差很大。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近似棒状。2023/6/1125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端着丝点染色体端着丝点染色体(T,telocentricchromosome)的着丝点位于染色体的一端,因而染色体只有一条臂,细胞分裂后期呈棒状。但是有人认为真正的端着丝点染色体可能并不存在,人们所观察到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可能只是由于短臂太短,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而已。2023/6/1126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颗粒状另外,还有一种形态比较特殊的染色体,称为颗粒状或粒状染色体。其两条臂都极短,所以整个染色体呈颗粒状。2023/6/1127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染色体的形态示意图(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臂长度和着丝粒的位置是染色体识别与编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2023/6/1128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染色单体(chromatid)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sisterchromatid)。在有丝分裂中期所观察到的染色体是经过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均包含有两条成分、结构和形态一致的染色单体。2023/6/1129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染色体的形态示意图(有丝分裂中期)2023/6/1130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染色体的一般结构染色体的结构是单线还是多线,这也是长期争论的问题,目前来看,侧向于单线说,一般都认为在间期核S期中,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染色线。每一条染色线含有一个DNA分子,称为染色单体,每条中期染色体上可清楚地看到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在染色线上还可以看到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在染色线上还可以看到染色很深的颗粒称为染色粒。染色粒的大小不同,在染色线上有一定的排列顺序。一般认为它们就是由于染色质线反复盘绕卷缩形成的。在染色质线的周围,过去认为存在着基质,并在基质表面还可能有一层表膜。但是,根据电子显微镜等方面的研究没有能够证实基质和表膜的存在。2023/6/1131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染色体的超徽结构染色质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故也称为染色质线。它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其中DNA的含量约占染色质重量的30-40%,是最重要的遗传物质。组蛋白是与DNA结合的硷性蛋白;它与DNA的含量比率大致相等,是很稳定的,在染色质结构上具有决定的作用。2023/6/1132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染色体的结构是单线还是多线,这也是长期争论的问题,目前来看,侧向于单

线说,一般都认为在间期核S期中,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染色线。

每一条染色线含有一个DNA分子,称为染色单体,每条中期染色体上可清楚地看到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2023/6/1133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在染色线上还可以看到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在染色线上还可以看到染色很深的颗粒称为染色粒。染色粒的大小不同,在染色线上有一定的排列顺序。一般

认为它们就是由于染色质线反复盘绕卷缩形成的。在染色质线的周围,过去认为存在着基质,并在基质表面还可能有一层表膜。但是,根据电子显微镜等方面的研究

没有能够证实基质和表膜的存在。

2023/6/1134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节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根据染色的反应,染色体中的染色质可区分为两种: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是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段,这称为异染色质区;常染色质是染色很浅的区段,称为常染色质区。据分析,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在化学性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核酸含量上的不同。并且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二者在结构上是连续的。2023/6/1135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在细胞分裂间期异染色质区的染色质线仍然是高度螺旋化而紧密卷缩的,故能染色很深。而常染色质区的染色质线是解脱螺旋而松散的,故染色很浅,不易看到。这种染色体的某些部分与所有其它部分不同步的成螺旋现象称为异固缩2023/6/1136第三十六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