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门_第1页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门_第2页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门_第3页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门_第4页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软体动物门(Mollusca)软体动物种类繁多,生活范围极广,海水、淡水和陆地均有产。已记载的种类有11万5千余种,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的第二大门。本门动物体外大都覆盖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

真体腔不分节的动物当前第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软体动物

第一节软体动物的结构特征一、身体分部左右对称真体腔动物,不分节或假分节,有头部、足、内脏团三部分组成。

头部足内脏团当前第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软体动物头部位于身体前端,发达程度不等,通常有口、眼、触角和其他感觉器官。头部当前第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软体动物足部位于头后,内脏团之下,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足富于肌肉,因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其形状也有较大差异,也有一些营固着生活的种类足部退化。足部当前第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软体动物内脏团位于身体背面,内部器官的场所。除某些腹足类外,一般为左右对称。内脏团(躯干部)当前第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软体动物外套膜:由身体背侧皮肤褶壁向下伸延而形成,包裹整个内脏和足部。外套腔: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鳃、排泄孔、生殖孔、肛门通常开口于腔中。

2.外套膜mantle外套膜外套膜当前第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软体动物外套膜解剖结构外表皮细胞:分泌珍珠质;结缔组织:由纤维、基质、细胞组成,为珍珠形成的部位;内表皮细胞:具有纤毛的黏液细胞,不具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外表皮细胞结缔组织内表皮细胞当前第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软体动物外套膜的作用

1、外套膜表面密生纤毛,膜内又富于血管,通过水流的流动与鳃进行气体交换;2、头足类外套膜可以压迫水流从漏斗喷出,使动物肌体做反向运动;3、外套膜可以分泌形成贝壳,保护身体。当前第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8软体动物

3.贝壳shell

绝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在柔软的身体外覆有1个、2个或多个形状不同的贝壳。

当前第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9软体动物贝壳的组成及结构贝壳的成分:95%碳酸钙:水体中的CO2形成CO32-,进入肌体成为与钙结合形成碳酸钙,5%壳角蛋白(贝壳素)及其他有机物:外套膜分泌形成壳角蛋白。当前第1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0软体动物

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珍珠形成中贝壳的结构:由外到内通常可分为3层,角质层:贝壳素构成,能耐酸耐腐蚀,色泽多样而薄,起着保护贝壳的作用;棱柱层:为壳层,柱状的方解石构成;珍珠层:为壳底,叶状的霰石组成,光滑,具珍珠色彩。

当前第1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1软体动物珍珠的形成

珍珠:珍珠贝、三角帆蚌等外套膜分泌物包裹膜与壳间的异物形成的。其性质和形成机理与珍珠层相似。当前第1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2软体动物珍珠形成的原理天然珍珠形成:当异物侵入时刺激外表皮细胞,外表皮细胞就包住异物陷入到结缔组织,形成珍珠囊,在珍珠囊内外表皮细胞分泌层层珍珠质,3-4年长为珍珠。有核珍珠:异物是人工制作的小核形成的珍珠;无核珍珠:异物为珍珠贝外套膜外表皮制成的细胞小片形成的珍珠。当前第1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3软体动物不同的瓣鳃纲动物育成的珍珠

当前第1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4软体动物珍珠养殖和加工当前第1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5软体动物珍珠产品应用:医学、生物制药、化妆护肤等方面。碳酸钙——转化为乳酸钙易于吸收,中和胃酸等;牛磺酸——对神经有抑制作用,可镇痛、镇静作用;珍珠粉——美容、抗炎、明目等功能。当前第1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6软体动物头足类的贝壳和骨骼鹦鹉螺的贝壳是外壳;其余种类为内壳,即海螵鞘,或退化和消失。贝壳由外壳到内壳的进化过程:生活方式由不活动向活动变化,适应固着生活作保护用的笨重的贝壳逐渐包入体内成为支持身体和帮助浮游的内壳,属于外骨骼。保护脑、腕、鳍、闭锁器的软骨是中胚层产生的内骨骼。当前第1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7软体动物江静波《无脊椎动物学》p218-220刘凌云《普通动物学》p224-225当前第1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8软体动物鹦鹉螺的贝壳在外面,是左右对称的螺旋形,分为多个室。当前第1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19软体动物中国枪乌贼Loligochinensis

短蛸Octopusocellatus

内壳:贝壳包入外套膜皮肤内,具有支持和减轻体重的功能。当前第2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0软体动物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口、咽、胃、肠、肛门4、消化系统当前第2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1软体动物

口腔发达的种类,口内齿舌。齿舌位于口腔底部舌突起的表面,齿舌上有许多小齿,小齿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变化大;但各类群较稳定,为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瓣鳃类及腹足类的个别种类无齿舌。齿舌的表面结构当前第2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2软体动物消化腺体:肝脏、唾液腺及胰腺。草食性的软体动物,常有特殊的晶杆,由具有消化酶的胶状物质组成,它自晶杆囊中伸至胃内,有助于食物消化。

肝脏唾液腺胰腺当前第2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3软体动物气体交换过程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有鳃、外套膜或外套膜形成的“肺”。水生的种类用鳃呼吸,鳃由外套腔内壁伸张而成,称为本鳃。陆生种类无本鳃,以密布微血管的外套膜当作“肺”进行呼吸。5、呼吸系统

当前第2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4软体动物多数软体动物为开放式,头足类接近闭管式。心脏位于背侧围心腔中,由1心室或1~4个心耳构成;6、循环系统当前第2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5软体动物开放式循环系统:血流自心室压出后送至动脉,再进入组织问的血窦中,经肾脏及呼吸器官汇集于静脉中,最后回流至心耳,进入心室。

当前第2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6软体动物头足类的闭管式循环系统当前第2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7软体动物管状的肾脏,一端开口在围心腔,叫肾口;另一端开口在外套腔,叫排泄孔。肾脏除输送收集围心腔内的废物外,其管壁的一部分是腺质细胞,(围心腔腺)能吸取血液中的代谢产物。7、排泄系统当前第2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8软体动物多数种类:集中为脑、足、侧和脏4对神经节。各神经节之间以神经索相联,并各自发出神经通到身体各部。少数种类:梯形神经系统8、神经系统当前第2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29软体动物腹足纲神经系统脑神经节侧神经节脑神经节脏神经节脏神经节侧神经索足神经节当前第3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0软体动物

脑神经节:调控头部与体前端,司感觉功能足神经节:分布于足部,司运动和感觉功能;侧神经节:分布于外套膜和鳃;脏神经节:分布于消化管和其他脏器。当前第3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1软体动物瓣鳃纲的神经系统:侧神经节和脑神经节愈合。当前第3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2软体动物原始的双神经纲种类:为分散的梯状神经,当前第3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3软体动物头足纲的神经系统

头足类具有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神经系统:其主要的神经节集中在食道周围,有软骨包围,形成一个“脑”。头足类的眼,构造上与脊椎动物相类似,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视觉器官。当前第3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4软体动物软体动物多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软体动物少数为直接发育,大多数为间接发育。发育期经担轮幼虫期。有些种类还有第二幼虫期,即面盘幼虫,继续以发育即变态为稚贝。9、生殖与发育当前第3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5软体动物软体动物门特征身体分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有外套膜结构;具贝壳,起保护作用;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呼吸器官有鳃、外套膜或外套膜腔壁形成的“肺”;多数软体动物为开放式循环,头足类接近闭管式;多数种类集中为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和脏神经节4对神经节;多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当前第3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6软体动物第二节软体动物的分类根据贝壳的数量、位置、形状和足的特征,本门动物可分为7纲:无板纲(Aplacophora)多板纲(Polyplacophora)单板纲(Monoplacophora)掘足纲(Scaphopod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或斧足纲(Pelecypoda)腹足纲(Gastropoda)头足纲(Cephalopoda)。当前第3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7软体动物有利方面:多数种类可食用、药用;部分软体动物具有净化水质的能力,可用在污水处理上;有些种类对环境的变化反映敏感,可用于环境质量监测。有些美丽的贝类如宝贝还是史前社会的货币,故汉字中与钱有关的字如贵、贱、赔等都有贝字。有些贝类可用于生产珍珠。有害方面:如船蛆和凿石虫能钻入木材和岩石中,破坏木船和港湾的建筑。部分软体动物种类是人类和动物寄生虫的中间宿主。第三节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当前第3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8软体动物软体动物门小结贝壳和外套膜(来源、结构和作用)珍珠的形成原理了解外骨骼和内骨骼的概念当前第3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39软体动物第七章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据记载,现存的节肢动物己达110万种,约占动物界总数的84%,生活环境极其广泛,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也很密切。异律分节有节肢的原口动物当前第4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0软体动物

第一节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异律分节身体分部明显,昆虫:头、胸、腹;蜈蚣:头、躯干两部分虾:头胸部、腹部,大大地加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头胸腹当前第4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1软体动物体节的分化导致机能的分化

分为头、胸、腹3部分的昆虫,头部司感觉、摄食,胸部司运动,腹部司营养、生殖。当前第4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2软体动物2.外骨骼

来源:节肢动物的体表覆盖着由表皮细胞分泌形成的外骨骼。当前第4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3软体动物蜡质外层:可防止外界水分的渗入或内部水分的蒸发几丁质内层:复杂的含氮多糖类,其分子式为(C32H54N4021)x,是外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外骨骼的结构刚毛棘蜡质膜几丁质层表皮几丁质层蜡质膜表皮基膜当前第4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4软体动物

1、保护身体,抵抗化学和机械损伤。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接受外界刺激。3、和附着的肌肉产生强有力的动作。4、存在蜕皮,促进生长。

节肢动物能适应多种生活环境,特别是对陆上生活环境的高度适应能力,具有外骨骼是主要原因之一。外骨骼的作用当前第4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5软体动物附肢上的肌肉连接内骨骼与肌肉外骨骼与肌肉当前第4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6软体动物蜕皮及其特点

脱皮过程:

表皮细胞分泌几丁质酶,角质层破裂,个体钻出重新形成外骨骼。当前第4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7软体动物蜕皮特点蜕皮时,易受伤害,是杀灭虫害时机或易感染时期。甲壳类动物蜕皮直至死亡,昆虫蜕皮至成熟。蜕皮受到激素的双重调控。当前第4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8软体动物3.附肢具关节节肢动物具分节的附肢,与环节动物的疣足不同。结构:节肢动物的附肢与身体相连的地方有关节,附肢本身也具若干关节,并形成不同形状。功能:感觉、运动、捕食、咀嚼、呼吸、生殖都与附肢有关。当前第4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49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疣足:体壁的突起,呈叶状构造,没有分节,疣足与身体相连的地方也没有关节。当前第5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0软体动物有关节的附肢:外骨骼在关节的地方变成薄膜状,通过肌肉把相邻的外骨骼联系起来,使关节间能做各种活动(灵活性和多样性)。

当前第5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1软体动物昆虫的附肢类型行走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前跗节跗节胫节腿节转节基节抱握足当前第5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2软体动物开放式循环:心脏和背血管在消化管的背面,血液由心脏流出,经血管至血窦,再经过呼吸器官汇入围心腔,复经心孔流回心脏,故称此为开放式循环。4.血液循环大动脉心孔心脏当前第5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3软体动物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关系若呼吸器官只局限在身体的某一部分(如虾的鳃),循环系统就比较复杂;若呼吸系统分散在身体各部分(如昆虫的气管),循环系统就比较简单。小节肢动物靠全身体表进行呼吸,循环系统完全退化。如剑水蚤、恙螨和蚜虫等。当前第5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4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节肢动物也有各种消化液。

5.消化系统当前第5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5软体动物前肠和后肠是外胚层向内凹陷而成,肠壁上也有外骨骼,研磨或滤过食物。

中肠由内胚层形成,吸收和消化的地方。

口唾液腺咽嗉囊前胃马氏管胃小肠直肠胃盲囊当前第5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6软体动物蟋蟀的消化系统当前第5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7软体动物口器:节肢动物头部的附肢,变成咀嚼器或帮助抱持食物的构造,与头的一部分合称口器。当前第5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8软体动物6.呼吸系统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较小的节肢动物如剑水蚤,蚜虫或恙螨,靠全身体表行呼吸,水生种类有鳃和书鳃;陆生种类有气管和书肺。当前第5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59软体动物鳃:体壁向外的突起,鳃上的皮肤薄,便于血液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书鳃:腹部附肢的书页状体壁外突;在水中的呼吸器官都是体表外突而成,以便增加和水的接触面积。

当前第6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0软体动物虾的呼吸系统鳃当前第6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1软体动物

气管:由体壁内陷而成的管状构造;书肺:书鳃内陷而成。在陆上生活种类的呼吸器官都是体表内陷而成,可增加体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还可使体壁上的水分不易蒸发。气管当前第6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2软体动物蚂蚁的气管蝗虫的呼吸系统气管微气管气门当前第6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3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主要有两种类型:肾管演变而成:末端有端囊,是退化了的体腔,排泄管通到体外。如甲壳纲的绿腺或颚腺,蛛形纲的基节腺及原气管纲的肾管等。马氏管:大小肠交接处肠壁向外突起而成,其排泄物须经消化管从肛门排出体外。如昆虫或蜘蛛。7、排泄系统当前第6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4软体动物

绿腺马氏管端囊排泄管当前第6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5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属于链状神经系统。8.神经和感官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模式图当前第6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6软体动物脑胸神经节腹神经节神经索神经纤维当前第6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7软体动物蝗虫的神经系统模式图当前第6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8软体动物复眼的结构

感觉器官:节肢动物的感觉器官相当复杂,有司平衡、触觉、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的感觉器官。

当前第6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69软体动物一般为雌雄异体,异形。有直接发育,也有间接发育。间接发育的种类有一至几种不同的幼虫期,具有变态现象;9.生殖与发育当前第7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0软体动物雌性生殖系统系带卵巢输卵管卵萼总输卵管生殖孔受精囊腺受精囊副性腺生殖腔当前第7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1软体动物雄性生殖系统睾丸输精管储精囊副性腺射出管阴茎生殖孔当前第7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2软体动物变态(Metamorphosis)发育1、变态的概念指动物个体整体形态的重大改变,并常伴随有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的变化。2、变态的规律幼虫的特殊结构被放弃,如蝌蚪的鳃和尾。适应性调整组织并保留到成体时期,如NS。成体特有结构的发育,如昆虫的翅、两栖类的肺。

当前第7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3软体动物

不全变态:有三个虫期,卵期、幼虫期、成虫期。包括渐变态和半变态渐变态:幼虫翅未长成,其他特征与成虫差异不大,这种幼虫称为若虫。半变态:幼虫和成虫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差异大,幼虫称为稚虫。完全变态:具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期,幼虫和成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不同。3、变态发育的类型当前第7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4软体动物egglarvapupaadult完全变态egg不完全变态渐变态nymphadult当前第7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5软体动物蝗虫的半变态发育当前第7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6软体动物卵幼虫蛹成虫蝴蝶和蚊的完全变态发育当前第7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7软体动物4、昆虫变态的激素调控昆虫变态受激素的双重调控保幼激素(juvenilehormone):幼虫期:抑制蜕皮发生,防治幼虫变态形成蛹。成虫期:为促性腺激素,刺激性腺发育。蜕皮激素(ecdysone):促进幼虫新壳的分泌、硬化和蛹壳形成等蜕皮相关的生长和分化,刺激蛹变成成虫。蜕皮激素是一种激素原,活化后才具功能。当前第7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8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门结构特征异律分节高度发展;具外骨骼,分节的附肢;开放式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比较完全,分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呼吸器官水生种类有鳃或书鳃,陆生种类有气管或书肺;排泄系统为马氏管或后肾管;神经系统属于链状结构;一般为雌雄异体,有直接发育,也有间接发育。当前第7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一\15点79软体动物第二节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类群

本门动物可分为3个亚门7个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的种类多,分布广,某些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