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向世界大战_第1页
三、走向世界大战_第2页
三、走向世界大战_第3页
三、走向世界大战_第4页
三、走向世界大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

不需要的战争!“(TheUnnecessaryWar)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丘吉尔当前第1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

★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反法西斯国家力量薄弱和未形成统一的反法西斯力量(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当前第2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

★法西斯破坏凡—华体系,侵略进一步加剧日本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干涉西班牙内战德国1)1935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2)

1936年开进莱茵非军事区;3)

1936年干涉西班牙内战;4)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5)

1938年9月割占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6)

1939年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7)

1939年9月侵占波兰,二战爆发。当前第3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德英、法苏美弱小国家和地区当前第4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德国莱茵区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东普鲁士

德国通过电话就接管了奥地利;该事件在国际联盟中竟未被提起

1938年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当前第5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

慕尼黑阴谋

—张伯伦(英国首相)“这份文件保证了我们时代的和平。”当前第6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1936ADOIF·HITLER别担心,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

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是一项损人不利己的政策,绥靖政策的推行者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当前第7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1.名词解释★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大国为保住既得利益和自身安全,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并试图将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的强权政策。当前第8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

★法西斯

日本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国1)1935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2)

1936年开进莱茵非军事区;3)

1936年和意干涉西班牙内战;4)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5)

1938年9月割占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6)

1939年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7)

1939年9月侵占波兰,二战爆发。★西方绥靖政策2.表现英法1)偏袒日本2)名不副实“经济制裁”4)纵容,“不干涉”3)德国破坏《凡》,英法没有抗议5)绥靖政策顶峰6)“奇怪战争”、“静坐战”---绥靖政策的尾声当前第9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美国:30年代中期的“中立”政策。(如对德干涉西班牙)苏联:1939年的中立自保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西方绥靖政策2.表现英法当前第10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材料一

英法尽管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材料二《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了德国方面的不满,而且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中造成了一种负罪感。它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了一种理解的态度,对30年代德国的违约行动采取了一种容忍的立场。3.原因思考:结合材料分析英法等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有哪些?英法经济军事地位的削弱,存在畏战情绪一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一定负罪感当前第11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材料五

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

材料四

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这样,“反共”就成了他们结盟的最好招牌。材料三: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人民正常生活。因此战后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经济危机使英法政局动荡,内阁更替,很难实行坚定和连续的政策。希特勒竭力造成似乎唯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相信这点。一战的残酷性使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对苏联社义的仇视和对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的蔑视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当前第12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3.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①英法对战争的抵触

实力:地位削弱,忙于经济危机,畏战

思潮:和平主义思潮

利益:得利者,不想破坏“凡——华体系”的,②对德负罪感一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③对苏联社义的仇视和对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的蔑视④对法西斯认识不清,其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㈠英法当前第13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①忙于恢复经济,无暇顾及(同英法)②孤立主义思潮,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③外交需要: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㈡美国(“中立政策”)3.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㈠英法当前第14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学思之窗】法西斯国家的实力远不像西方国家想象的那样强大。希特勒承认:“进入莱茵河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墨索里尼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我就不得不在一周内从埃塞俄比亚撤退”。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绥靖政策的影响当前第15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1、时间:1938年9月2.原因:德国—侵略捷克?英法—绥靖政策?当前第16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材料1

捷克斯洛伐克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力排在第七位,并在意大利之上,绝非弱国。材料2

德军在捷克斯洛伐克可布置43个师,而捷当时有45个师,近百万人。材料3

捷同法国有着同盟关系,有着训练有素的军队和重要的军事工业,还有防御德国的坚固工事,这些工事正好设置在苏台德区。根据材料1、2、3,概括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经济发达军力较强战略地位重要当前第17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阴谋----祭坛上的牺牲品当前第18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3.内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给德国1、时间:1938年9月2.原因:德国—侵略捷克?英法—绥靖政策?当前第19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

慕尼黑阴谋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张伯伦(英国首相)“这份文件保证了我们时代的和平。”当前第20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

①材料中“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指的是谁?②为避免卷入战争,张伯伦是怎么做的?③与之前对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绥靖政策相比有什么变化?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法西斯“制裁”“不干涉”公开出卖结合张伯伦(英国首相)的谈话回答问题:④为什么说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在慕尼黑阴谋中,英法出于对战争的恐惧,不惜从幕后走到前台,抛开当事国,公开地把捷送到法西斯铁蹄之下,这是大国强权主义和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当前第21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签署《慕尼黑协定》后,张伯伦回到伦敦当前第22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德国独裁者没有从饭桌上抓取食物,而愿意让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他——这就是首相为捷克斯洛伐克所获得的一切。——丘吉尔当前第23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4.影响:⑤对世界:不利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加速了二战的爆发。①对捷克:牺牲了捷克的利益,严重违背了国际惯例,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最终导致捷克被德国吞并。②对英法: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而英法在二战中首先遭到了德、意等国的进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③对德意: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增强了他们的侵略力量。④对苏联: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促使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推行祸水西指的中立自保政策。当前第24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牺牲德国苏联祸水东引纵容签定《苏德互不侵犯约》慕尼黑会议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当前第25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5.绥靖政策的危害⑴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爆发⑵英法忽视了战争的准备,导致战争初期受到严重损失⑶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⑷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团结对敌

6.教训: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希特勒用鲜血重新粉刷地球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②1940年春,德国进攻法国,丘吉尔上台,张伯伦下台。(彻底破产)7.绥靖政策的破产当前第26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集体安全:是一种以集体方式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和原则。它与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是完全对立的。

(苏联从1933年起,就积极倡导建立集体安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要求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就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具体体现)当前第27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①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欧洲战云密布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③国际联盟未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④英法和苏联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战争威胁1.背景2.目的①第一阶段: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由于英、法缺乏诚意最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失败原因:英、法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根深蒂固)三.集体安全的落空为扭转不利处境,建立集体安全和共同防范侵略3.概况当前第28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英法苏三国谈判材料(摘录)英法和苏联向对方提供军事援助上承诺:苏联向英法承诺:一旦战争爆发,可出动120个步兵师、16个骑兵师、5000门重炮、9000--10000辆坦克、5000--5500架飞机。苏联要求,英法必须派出相当于苏联上述军事力量的70%参战。英国承诺:计划动员16个师,但目前只有5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师可参战。苏联当前第29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1.背景2.目的①第一阶段: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由于英、法缺乏诚意最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失败原因:英、法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根深蒂固)②第二阶段:1939年8月23日,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苏联转而与纳粹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三.集体安全的落空3.概况当前第30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荒唐的伴侣”当前第31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一\23点4.《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对苏联:①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②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与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无别。对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加速二战爆发③玷污了国际形象,应予否定⑴原因:①慕尼黑阴谋使苏联更加不信任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