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5“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61.1项目提要………..6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7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1.4综合评价与结论…….………8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92.1项目由来与形成……….……92.2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9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意义………..9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123.1自然地理条件………………….123.2社会经济条件………………133.3林业生产管理条件………..…143.4土地资源条件………………….153.5劳力资源条件……………….…163.6种苗供应分析…………….……163.7基础设施条件……………….…17第四章建设方案………..184.1项目指导思想及原则……184.2项目区范围……………………...184.3项目建设规模…………………..194.4建设布局………….194.5项目建设内容…………………..204.6营林技术措施………………….20第五章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225.1森林管护…………225.2环境保护…………23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256.1经营管理形式…………………256.2项目管理机构……………….…256.3项目管理…………………..…..25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77.1投资估算原则…………………277.2投资估算依据………………….277.3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77.4资金筹措………………..……….27第八章项目建设进度…………………288.1项目建设期限………………….288.2建设进度安排…………………..28第九章效益分析与评价…………..….299.1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299.2社会效益分析评价……………299.3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309.4综合评价……….…31第十章项目建设保障措施…………..3210.1政策支持保障措施…………..…………….3210.2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措施………………3210.3施工组织保障措施…..……..3210.4信息管理、科技推广与服务保障措施……………..3310.5项目经营保障措施……………..…………..3310.6其它保障措施……………….33主要附表和附图一、附表1、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项目建设内容、进度一览表3、种苗需求量表4、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明细表二、附图1、项目区森林资源现状图2、项目建设总体布局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石嘴山市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石嘴山市惠农区林业局殷建军1.1.3项目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1.1.4项目性质新建1.1.5建设目标及宗旨目标:2005-2007年,利用3年的时间,建设农田防护林16017亩,使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进一步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宗旨: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利用国家投资优势,结合本区自然条件、森林资源现状,以营林为基础,以完善提高平原绿化水平为重点,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进一步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1.6项目区范围项目区位于惠农引黄灌区,东临黄河,西至黄河贺兰山东麓,南接平罗县,北至惠农区城市区外围,总土地面积85万亩。1.1.7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造林16017万亩,林种为农田防护林,树种以耐盐碱、抗天牛性强为首要选择条件。规模:耕地区内以沟、渠、道路为依托,栽植2-4行,宽度为4—8米;宜林盐碱荒地连片造林,片林最小30亩为一单元。1.1.8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期限:2005-2007年。进度:项目建设共计造林16017亩,计划2005年造林5901亩,2006年造林5887亩,2007年造林4229亩。1.1.9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67.8万元。1.1.10项目效益项目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家生态环境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原则: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坚持造管并重,立足长远发展;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坚持国家营林经济技术标准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整地:20元/亩;栽植:25元/亩;灌水:15元/亩;苗木:105元/亩;抚育:7元/亩;管护:13.3元/亩;1.4综合评价与结论本项目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产生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建设符合本地实际,适宜社会发展需求。项目可行。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的由来和形成惠农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北端,属黄河中上游地区,东临黄河与内蒙乌海市接壤,西屏贺兰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大门。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建设“二代”农田防护林以来,全区引黄灌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立地条件较好的沟、渠、路均建设了窄行防护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3%。但是,由于本地恶劣的立地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再加上光肩星天牛的再次危害,现有林分质量不高,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尚有大片的农田没有防护林带。新的惠农区成立后,确立了完善和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目标,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新增农田防护林16000亩,使全区90%以上的农田得到保护,70%的宜林荒地得到改良利用,进一步改善引黄灌区的生态面貌,实现农业的稳产、高产,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2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项目区占惠农区总面积的49%,是农业生产区,森林覆盖率13%。项目区地下水位高,盐碱化程度重,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大量的农田无防护林带,农田四周分布着大片的盐碱荒地,蒸发强烈,降雨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有霜冻、干旱、冰雹、干热风、沙尘暴等。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地意义2.3.1必要性:2.3.1.1引黄灌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惠农区引黄灌区分布着6个乡镇、42个自然村、6.1万农业人口,是惠农区的粮、油种植区和畜禽养殖区,在本区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引黄灌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成灾害频繁发生,干热风、沙尘暴、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造成粮食低产,是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严重制约因素。虽然国家每年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综合治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快建设农田防护林是当务之急的大事,不仅可以改变引黄灌区的生态面貌,而且对整个惠农区的经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3.1.2搞好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是生态环境的需要。引黄灌区面积大,但森林资源总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匀,起不到应有的整体防护效应。干旱、少雨限制作物种植,盐碱化造成大量弃耕地,沙尘暴、干热风直接影响农业产值和人民生活环境。因此,急需建设防护林带,增加林木数量,改善生态环境。2.3.1.3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需要。农业是基础,水利是命脉,林业是屏障。搞好防护林建设对发展农业经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防护生态屏障,可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多年实践证明,林网可降低风速,抵抗风沙危害,夏季可降低气温,减少蒸发量,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含水量,减轻干热风危害,促进农作物增产。针对项目区内灾害性天气种类多且发生频繁的状况,建立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更具有重大意义。2.3.1.4搞好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是加快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惠农区引黄灌区分布着6.1万人,人均收入2850元,主要产业以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为主,人均耕地1.8亩,产品结构单一,畜牧以散户粗放为主,效益偏低。尽快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改良盐碱土壤,增加耕地面积,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2.3.2目的意义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增加森林覆盖率,加强农田保护,减少灾难危害的发生,有效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活、生产正常秩序,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3.1行政区划,地理位置3.1.1行政区划、地理位置惠农区地处宁夏银川平原最北端,位于东经106°13—106°51,北纬38°40—39°23之间,东临黄河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隔河相望,南与平罗县相毗邻,西屏贺兰山与大武口区相连,北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接壤,东西长大约51公里,南北宽37公里,总土地面积1088平方公里,海拔在1070—1300米之间。全区辖三乡三镇42个行政村,六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委会,二个工业园区及区市直属三个农场。3.1.2自然条件惠农区境内按自然要素组合为贺兰山山地、山前洪积扇台地和黄河冲积平原三部分,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40.3%、25.2%、34.5%,地势平坦。区境内有四条黄河支流,南北分布,灌区内干、支、斗、农四级渠道纵横,渠系发达,灌溉便利。干、支、农沟与渠道递次相邻,排水畅通。水资源主要有三部分。天然降水量总量约1.17亿立方米/年,利用率低。黄河径流平均每年过水量为301亿立方米,实际引入量为2.3亿立方米,是农田主要灌溉用水。地下水约1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的约0.2亿立方米,是贺兰山洪积扇内主要水源,也是旱地造林的主要依靠。惠农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按国家气候分区为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风沙大、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昼夜温差大,自然灾害频繁。太阳辐射量达145.8千卡/cm2,全年日照时数为3083.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0%,居宁夏之冠。年平均气温为8.2℃,极端最低气温为-29.8℃,年平均日较差为8.5—14.7℃;年降水量171.9—270mm,年蒸发量749.4mm,且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风大沙多,全年大风日数55.3天,主风向为西北风,主要集中在3—5月;自然灾害以干旱、风沙及沙尘暴、干热风、霜冻、山洪、河水侵蚀、冰雹、日烁等最为常见。土壤主要类型自西向东分别是淡灰钙土、草甸灌淤土、灌淤土,主要以灌淤土为主。植被分三个层次,贺兰山前坡地主要有沙蒿、红砂、酸枣、四合木等多年生旱生灌、草,覆盖度约为20—30%。黄河滩地主要以野生次生红柳、人工造乔、灌木、杂草为主,覆盖度95%。中部黄河灌区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主栽树种有新疆杨、白蜡、臭椿,森林覆盖率13%。3.2社会经济条件3.2.1面积、人口及其结构总土地面积108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28.4万亩。总人口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万,非农业人口14.1万。3.2.2工农业生产情况,人均产值、收入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玉米、油料、脱水蔬菜、无公害枸杞种植和畜禽养殖业为主,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禽肉蛋生产重点地区;工业以煤炭开采加工、冶金、化工、建筑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属镁、碳化硅、活性炭、脱水菜等产品享誉国内外。截止2003年底,国内生产总值231000万元,人均农业总产值1690万元,人均工业总产值21887万元,人均耕地1.19亩,人均粮食产量304.3公斤,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人均5700元,农业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3.3林业生产管理条件3.3.1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机构、人员技术力量惠农区林业生产主要以防护林建设和发展枸杞产业为主,其中防护林建设包括:贺兰山东麓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封育治理;黄河灌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村庄绿化;黄河滩地营造黄河护岸林。枸杞产业以发展无公害名牌枸杞为主。惠农区设林业局,林业局下设三站一个中心,分别是林业站、枸杞站、森防站和生态林业开发中心,现有人员28人,其中林业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12人,技术员4人。乡镇设有林业工作站,人员22人。3.3.2生态公益林建设成就,经验及问题成就:惠农区现有森林资源面积14.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1.06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4万亩,河滩红柳2.3万亩,黄河护岸林3万亩,绿色通道0.5万亩,基本形成了以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型森林结构。经验:以全民义务植树为主要形式;坚持“适地适树”,科学布局;坚持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坚持以干、支沟、渠确立框架,农沟、渠构筑小网格的模式;坚持以项目为载体,科技为支撑;问题:林业工程造林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本区立地条件差,树种选择局限性较大;由于受光肩星天牛等危险性病虫害危害,小径材利用率低,群众无法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造林积极性低;林地区划不明确,林地林权无法确定,民营造林难以开展。3.4土地资源条件3.4.1各类土地面积惠农区总土地面积1088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38.6万亩,林业用地28.4万亩,园区地4.5万亩,牧草地71.6万亩,村镇建设用地2.9万亩,独立矿用地1.5万亩,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0.1万亩,城镇建设用地1.9万亩,其它用地区8.2万亩,未利用地区5.4万亩。3.4.2营造生态公益林的土地资源分布状况生态公益林林地分布有三块:一是沿贺兰山东麓沙荒地;二是灌区内各级道路、沟、渠、以及村庄;三是沿黄河冲积滩地。3.4.3造林地数量及立地条件分析林地总面积28.4万亩。贺兰山洪积扇林地面积14万亩,土质良好,但灌溉困难,主要以提取地下水为主,多选择抗旱耐风沙的乔、灌木造林,如刺槐、沙枣、柠条、紫穗槐等;引黄灌区林地面积4.4万亩,灌溉便利,但地下水位高,盐碱化重,多选择抗天牛耐水蚀树种造林,如杨树、白蜡、臭椿等;黄河滩地林地面积10万亩,土质瘠薄,盐碱化重,杂草丛生,选择耐水蚀的沙枣、白蜡、樟河柳结合封育造林。3.5劳力资源条件惠农区现有人口20.2万,其中农业人口6.1万人,非农业人口14.1万人。农村现有劳动力34522人。项目区内可供营造林生产的劳动力32154人,主要以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农村青壮劳动力为主,90%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造林技术,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植树造林活动。3.6种苗供应分析3.6.1现有种苗供应能力及潜力惠农区多年来实行合同育苗,基本可以满足造林需苗。现已培育两个育苗基地,分别是区苗木场和马家湾种苗繁育基地,基地面积2500亩。2004年现存育苗面积1100亩,主要树种为刺槐、臭椿、白蜡、银中杨、河北杨、水曲柳等。今后的造林中,依靠育苗基地和各乡镇育苗散户,完全可满足造林苗木供给。3.6.2外调苗木的可能性及经济合理性分析在今后的造林中,外调苗木量很小。主要原因:一是本区育苗可满足工程造林需要;二是外调苗价格普遍高于本区价格;三是自给育苗可增加部分农户的经济收入。3.7基础设施条件3.7.1交通、运输条件惠农区境内有109国道、110国道、包兰铁路及石中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全区100%的乡镇和88%的行政村有柏油路通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惠农区地处通衢要道,靠近大武口区、平罗县及内蒙古乌海市,距自治区首府银川88公里,距河东机场120公里,距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的沙湖48公里。3.7.2通讯条件惠农区已开通程控电话、计算机网络、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开办了邮政特快专递业务。通讯方便、快捷、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第四章建设方案4.1项目指导思想及原则4.1.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以建设农田防护屏障、减少自然灾害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以政策和投资为保障,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的,加快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步伐,加速培育森林资源,增加森林覆盖度,最大限度的实现林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改变引黄灌区生态面貌,促进农村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4.1.2项目建设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坚持公益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列入国家及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坚持全民义务植树的造林机制;4.2项目区范围项目区东临黄河,西至贺兰山东麓,南接平罗县,北至惠农城市区外围,土地面积85万亩。4.3项目建设规模计划造林16017亩,耕地区内以沟、渠、路为依托,栽植2—4行,宽度4—8米;宜林盐碱荒地连片造林,片林最小30亩为一单元。4.4建设布局4.4.1建设布局的依据4.4.1.1地形地貌:项目区为平原,地势平坦。4.4.1.2依据气候水文条件、合理挖掘自然潜力,有力的提高防护效应。4.4.1.3项目区干旱少雨,盐碱化重,干热风、沙尘暴、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应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合理挖掘社会潜力,做到地尽其力,人尽其责、物尽其用。4.4.1.4由于农田较集中,林木分布不均,防护效益偏低。应农田防护、土壤改良、盐碱地合理利用综合考虑。4.4.2项目布局方案(一般公益林)4.4.2.1项目区划项目建设造林16017亩,林种为农田防护林,造林单位涉及礼和乡、园艺镇、庙台乡、尾闸镇、红果子镇、燕子墩乡。造林地均为集体林地,统一规划,统一造林,权属归集体。4.4.2.2项目区布局项目建设涉及6个乡镇、42个行政村,其中:礼和乡2080亩,庙台乡1780亩,红果子镇4180亩,燕子墩乡7400亩,园艺镇128亩,尾闸镇449亩。4.5项目建设内容计划造林16017亩,其中:农田林网2867亩,主要栽植臭椿、白蜡、河北杨、水曲柳四个树种;插花盐碱荒地13150木,主要栽植红柳、枸杞两个树种。4.6营林技术措施4.6.1树种选择主栽白腊、臭椿、河北杨、水曲柳、红柳、枸杞六个树种,以耐盐碱、抗天牛为首要选择条件。4.6.2苗木白腊:苗龄两年以上,胸径1.5cm以上,苗高2.0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臭椿:苗龄二年以上,胸径3.0cm以上,苗高3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河北杨:苗龄二年以上,胸径2.0cm以上,苗高2.5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枸杞:扦插苗,苗龄一年以上,地径0.5cm以上,苗高0.5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红柳:扦插苗或移植苗,苗龄一年以上,地径0.5cm以上,苗高0.4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4.6.3整地带状整地(盐碱荒地内):为方便灌溉,根据地势高低梨沟整地,沟宽50cm,深40cm。穴状整地:栽植穴规格50×50×50cm。4.6.4树种配置乔、灌木带状、株间混交。4.6.5造林方法植苗造林4.6.6初植密度株行距3×4米,亩栽55株(穴)。乔木1株1穴,灌木3株1穴。4.6.7幼林抚育土壤管理:除草松土、灌溉。幼树管理:平茬、截干、除蘖、修枝。4.6.8幼中林抚育间伐补植、修枝、间伐、平茬等措施调节树种密度,清理林间杂物,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增加通风透光,减轻林木竞争,促进林木生长,使林带早日成为遮天蔽日的森林。一年实施两次。第五章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5.1森林管护5.1.1森林防火主要措施5.1.1.1项目区(盐碱荒地)内设置8米宽防火阻隔带,林带边缘预留6米宽防火道路。5.1.1.2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专职护林员,负责综合管理和护林防火工作。5.1.1.3购置风力灭火器25台,简易扑火工具60套用于预防和补救森林火灾。5.1.2森林病虫害防治主要措施5.1.2.1苗木出圃前加强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禁带虫(病)苗木栽植。5.1.2.2树种配置以乔灌、乔乔混交为主,提高林分整体抗逆性。5.1.2.3配备病虫害防治器械,开展常规性的食叶害虫防治工作。5.1.2.4加强光肩星天牛、白蜡木蠹蛾、臭椿沟框象等危险性病虫害的监测,定期发布测报信息,适时开展防治。5.1.2.5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投放药饵防治鼠害和兔害。5.1.3森林管护主要措施5.1.3.1利用散发宣传单、签定护林责任书、刷写标语等方式加强《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5.1.3.2配备专兼职护林员,常年坚持巡护,杜绝人为及牲畜毁坏树木的行为。5.1.3.3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偷伐、破坏林木等违法行为,坚决打击涉林违法分子。5.2环境保护5.2.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通过犁沟整地和穴状整地,使雨水进入灌溉沟和树穴,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给树木补水。农田防护林带的建设,可绿化荒地,美化环境、吸取工业烟尘、净化空气。采取乔、灌木株间混交和行间混交,可有效提高林带减缓风速的功能,同时避免树种单一而造成病虫害大发生。每亩55株的栽植密度,可迅速提高林带郁闭度,促使林带尽早发挥防护作用。农田防护林带的完善和提高,可降低地下水位,缓解盐碱程度,同时可预防和减轻干热风的危害。防护林带不需施用化肥,喷施农药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所以对环境无影响。5.2.2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措施5.2.2.1成片林区内采取禁牧、禁猎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可促进林区内生物多样性。5.2.2.2盐碱荒地造林前避免大规模全面整地,尽量保护原生植被不受破坏,减少水土流失。林带内严禁樵采枯枝落叶,枯枝落叶的沉淀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6.1经营管理形式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是社会性很强的生态公益林,实行政府管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行政村按照生态公益林管理有关办法进行管理。6.2项目管理机构6.2.1机构设置项目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6.2.2机构职责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协调、解决项目执行重大问题,筹措资金,审查项目重要文件,审定项目实施方案等。项目建设办公室:编制项目规划、文件、实施方案,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制度和奖罚条例。组织实施项目、落实资金、总结项目执行情况。6.2.3人员设置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共设7人,设组长1人,副组长3人,成员3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4人,设主任1人,其它工作人员3人。6.3项目管理6.3.1工程管理工程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有关规定执行,采取工程管理系列,实行按规划定项,按项目管理,按设计施工。重点工程内容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考核验收制。6.3.2资金管理资金严格执行项目工程有关规定,做到专户储存、单独建帐、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杜绝挪用、截留、串用现象的发生。每项工程完工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帐支付。6.3.3信息管理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资金使用动态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对各类信息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档案实行微机管理,建立造林资料(包括树种、种苗规格、造林方式、立地因子等)及资金使用情况档案。同时注意收集各类信息,总结推广先进的造林经验。6.3.4技术管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建设的苗木选择、造林方式、栽植密度等环节上都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并建章立档。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投资估算原则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其投资应根据国家现行投资政策和能力及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7.2投资估算依据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和群众投工投劳为辅,并以引黄灌区实际情况所确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为估算的依据。7.3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的估算总投资为167.8万元,其中造林工程103.3万元,后期综合管理64.5万元。7.4资金筹措7.4.1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资金167.8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投入134.2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自筹33.6万元,占总投资的20%。第八章项目建设进度8.1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3年,即2005—2007年。8.2建设进度安排项目建设共设计造林16017亩。2005年建设5901亩;2006年建设5887亩;2007年建设4229亩;第九章效益分析与评价9.1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9.1.1提高森林覆盖率。农田防护林的完善和提高,将使惠农区森林覆盖率提高2.5个百分点。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引黄灌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对促进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9.1.2庇护农田效益。大型防护林建成后,不仅可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同时由于林木自身的生物物理作用,通过森林调节气候,以及对土壤养分,蓄水保土、保肥作用的发挥,极大的改善农田小气候,从而有效的减轻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促进农业发展。资料表明,农田防护林可减少风速30—40%,提高空气湿度10—20%,减少地表蒸发30%,增加土壤含水量20—30%,防护林保护农田增产幅度一般在5-15%。9.1.3调节气候效益。由于森林所特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向空气中蒸发水分,降低大气温度,对大气环境具有调节气候、降温增湿、缓解热燥的作用。9.1.4其它生态效益9.2社会效益分析评价9.2.1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由于森林所产生的巨大生态效益,给人类生存提供碧蓝的天空,洁净的空气,爽心怡意的视野,提高人类生产、生活环境质量。9.2.2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农田防护林带的建成,可保护交通水利等社会基础设施,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森林的形成,为本地招引资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促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9.2.3提供社会就业机会。工程建设期间,需0.5万个工日从事造林,抚育、灌水、森林保护等项劳动,可间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部分群众经济收入。9.2.4促进防护林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高。该工程建设为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公益性综合防护林体系,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造林技术,可促进今后防护林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高。9.3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9.3.1直接经济效益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带建成后,估计到2020年,林木总蓄积量可达到1.5万立方米,按每立方700元计算,立木贮备价值可达1050万元。9.3.2间接经济效益防护林建成后,可增加地下水储备总量。9.4综合评价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工程符合本地实际,适宜社会发展要求。项目建设具有较高的生态。项目可行。第十章项目建设保障措施10.1政策支持保障措施惠农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工程,把实施该工程作为发展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工作列入工作日程,从可行性研究、申报、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将该建设项目工程列入“十一五”林业规划中的重中之重,成立专项工作领导组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动员全社会投身造林绿化运动。10.2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措施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工程需要大量投入,应本着国家投入为主,地方自筹为辅的原则,广开资金渠道,增加工程投入。除国家支持和地方配套处,一方面用足用活国家为了支持和促进林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发展林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发动全社会各部门支持防护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要统筹安排,本着重点优先的原则,对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工程的资金使用要优先安排。10.3施工组织保障措施惠农区政府分管区长担任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林业、土地、财政等部门分别担任副组长和成员,分头工作,各负其责。林业局抽调业务能力强、工作干练的技术人员组建施工小组,在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实施工程,确保各项工程质量和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10.4信息管理、科技推广与服务保障措施在工程建设中,确保信息畅通,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研究、反馈,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并进行推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科技兴林的方针,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认真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把科技、生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与协同攻关,大力推广开沟造林技术,APT生根粉技术,着力解决灌溉难题,使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工程尽早发挥生态效益。10.5项目经营保障措施项目经营严格执行单位法人责任制、重点子项目招投标制、工程预决算制和资金专项专户制等经营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避免出现管理混乱,保障项目建设有序进行。10.6其它保障措施在农田防护林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是要严格按照基本程序办事,认真搞好造林总体设计,使规划落实到实处;二是要强化工程技术管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标准和措施,并严格按技术规定实施。实行全过程造林质量监督检查,严把质量关;三是抓好种苗工程,要有计划的安排好育苗工作,保证工程造林育苗,做到良种化、标准化、杜绝用不合格苗造林。目录第一章总论 3一、项目摘要 3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3四、问题与建议 3第二章项目背景 3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3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第三章建设条件 3一、项目概况 3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3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3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3一、建设单位概况 3二、研发能力 3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3一、市场分析 3二、产品生产方案 3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3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3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3一、项目建设任务与规模 3二、建设规划与布局 3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3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3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一、投资估算范围 3二、投资估算的依据 3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3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3第八章财务评价 3一、经济评价原则 3二、基础数据 3三、总成本费用分析 3四、产品销售收入及损益 3五、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3六、项目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 3七、财务评价结论 3HYPERLINK"file:///H:\\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