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定稿_第1页
走近鲁迅定稿_第2页
走近鲁迅定稿_第3页
走近鲁迅定稿_第4页
走近鲁迅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鲁迅定稿第一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个人概况中文名:周树人别

名:周樟寿(曾用名鲁迅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第二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的笔名一字笔名有16个:卂飞树俟独洛干豫L干敖隼旁迅直庚;二字笔名有116个:翁隼唐俟旅隼朔尔家干苇索杜斐何干一尊等。

三字笔名有37个:华约瑟齐物论唐丰瑜唐元期周樟寿

黄凯音戛剑生康伯(白)度隋洛文葛何德董季荷敬一尊朝花社编辑者孺子牛;四字笔名有5个:宴之教者宴之敖者ELEF旅沪记者楮冠病叟;五字笔名有7个:朝花社同人中国教育社奔流社同人诸夏怀霜社译文社同人铁木艺术社旅沪一记者;六字笔名有1个:上海三闲书屋。第三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鲁迅生平

鲁迅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周福清是进士,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私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大舅的家中避难。祖父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他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少年时家道中落第四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图片展示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鲁迅纪念馆祖父周福清及家人第五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鲁迅生平

出生于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的鲁迅,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学多才,课余喜读各类书籍,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给鲁迅很大的影响。

第六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生平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童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都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

第七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鲁迅在俄文版《阿Q正传》的序文里写到:“我于1881年生在浙江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在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被称为乞食者”。这个“变故”,指的就是他的祖父周福清,为他的父亲周用吉科场作弊的事。

第八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重要事件

日本留学

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南京路矿学堂求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这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解析: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渴求通过学习获得改变旧中国的现状的能力。第九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影像资料第十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社会背景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其一是读书作官,再者,当不上官去做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现在却不同了,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重要事件

弃医从文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图片展示令人深受刺激的幻灯片

解析:上课时日本老师和同学观看的幻灯片令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做俄国人走狗的中国人一群中国人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生平回国后的生活

1909年鲁迅结束了长达七年之久的留日生涯,回到故乡。1912年5月,鲁迅北上,开始了北京长达十四个春秋的生活。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27年许广平认识了鲁迅。1929年生下儿子周海婴。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生平1921年12月,他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生平

1912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生平1935年,鲁迅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加上国内斗争日趋紧张。苏联作家几次邀请鲁迅先生去黑海养病,鲁迅都拒绝了:“我并不怕敌人,敌人怕我。我离开上海到莫斯科,只会使敌人高兴。我知道苏联同志爱惜我,但我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就这样鲁迅先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生平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1936年10月22日举行鲁迅丧仪

胡风、巴金等16位作家扶灵柩上车。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的家人两个妻子第一任妻子

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朱安

祖上做过知县一类的官。虽是鲁迅的妻子,但却有名无实,不被鲁迅认可,1936年鲁迅去世也没给朱安留下有个自己孩子的希望。1947年6月29日凌晨69岁时,孤独离世,身旁无一人。

鲁迅发妻朱安

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番禺一个败落的官僚家庭,祖籍福建,1926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毕业。

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两人相识;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确立关系;1929年,生子周海婴。1932年12月,通信集《两地书》出版。

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第二任妻子许广平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的家人唯一的儿子---周海婴周海婴,男,1929年9月生于上海,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代表作品:《我与鲁迅七十年》、《鲁迅家庭大相簿》。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

2011年4月7日凌晨在北京逝世。周海婴夫妇共育有四个子女:长子周令飞,从事大众传播工作;次子周意飞(周亦斐),在私营公司工作;三子周令义(周令一),在日本广播学会北京办事机构担任摄像;女儿周宁,远嫁日本。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的家人在上海与许广平结婚,并生下周海婴。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周海婴的图片鲁迅的子孙合影周海婴喜欢摄影周海婴和妻子在鲁迅墓前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三兄弟老大周树人老二周作人老三周建人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老二

周作人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鲁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在1945年12月在北京以汉奸罪名被判14年,1949年南京解放前不久,周作人获释,1967年5月6日,周作人死於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老三周建人周建人(1888~1984),原名松寿,乳名阿松,字乔峰,笔名克士、高山等,鲁迅三弟,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48年4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浙江省省长。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的主要作品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

野草回忆性散文:

朝花夕拾

论文和讲义:坟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诗文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篇其他作品:鲁迅自然科学论著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两地书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格言鲁迅的名言很多,至今仍不断被引用。下面列举一些: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鲁迅格言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11、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1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第三十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当代青少年应该学习鲁迅哪些精神?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广为传诵的名句,正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