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路艰险 风光却无限_第1页
跋涉路艰险 风光却无限_第2页
跋涉路艰险 风光却无限_第3页
跋涉路艰险 风光却无限_第4页
跋涉路艰险 风光却无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跋涉路艰险风光却无限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者开始重视幼儿园主题墙创设在主题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实际教学中,主题墙创设还存在着几大问题:模棱两可、华而不实、本末倒置、依葫芦画瓢。直视误区,找准主题墙创设的定位,认真找寻主题墙创设的策略,力求达到“让孩子真正与墙面对话”的教学效果,让主题墙成为幼儿的“自助大餐”。

关键词:主题墙;创设;策略

所谓“主题活动中的主题墙”是指教师围绕既定的主题及发展目标,鼓励幼儿表达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提出大胆的想法和观点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把它们呈现在活动室的墙面上,它既可以是固定的一面墙,也可以是教室所有的墙面。针对主题墙存在的问题所在,使墙面具有教育价值,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应创设不断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主题墙,让主题墙与幼儿“对话”。这不是仅仅让幼儿参与或部分的把主题墙交给孩子布置所能实现的,而应将主题墙与课程主题联系起来,并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一、把握原则,呈现三性

1.突出适宜性原则,体现幼儿的发展性

(1)从年龄入手,有的放矢

主题墙的内容要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并考虑他们的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的差异。如,对小班幼儿来说,直观、简洁、鲜艳的图像更适合他们,内容不宜过多、过杂;对中大班幼儿来说,教师在选定主题后可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要不断增加内容、扩展画面,设计和布置以幼儿为主,教师进行引导、补充。

(2)以价值引路,“精”当点拨

在“种豆子”主题活动中,在孩子们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种子,给自己的种子宝宝找到合适的“家”后,便开始细心呵护种子宝宝的成长:种子烂了,种子发芽了,种子长出第一片小绿芽了,小绿芽掉了,绿豆种子发芽了,蚕豆种子还没有发芽……孩子们给自己的种子宝宝写下了成长观察日记,墙面上一幅幅长长的“日记”卷,记载了孩子们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心情变化的历程。

(3)问题探究,由表及里

在探索“有趣的昆虫”主题中,孩子们对蝴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产生了许多有关蝴蝶的问题,“蝴蝶的触角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蝴蝶的一生是怎么变化的”“蝴蝶为什么喜欢在花丛里”“蝴蝶是怎么传播花粉的”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形成了“我们的问题”,随着主题的行进,孩子们通过观察、讨论、探索、发现,由浅入深地化解了这些疑问。

2.突出整体性原则,体现幼儿的参与性

在“走近小学”主题活动中,创设了“我觉得小学生是……”“小学的校园”“我当一天小学生”“哥哥姐姐本领大”“小学生守则”“我心中的小学”等板块,让幼儿走近小学生、了解小学生活。接着创设关于铅笔盒、卷笔刀的探索板块;创设整理书包、学习系红领巾板块;设计小学生一日活动计划表等。通过一系列的探索,突出整个主题的整体性原则,全方位地促进孩子对小学生一日生活及特点的学习。

3.突出动态性原则,体现幼儿的探究性

在“动物王国”主题中,活动前我让孩子们收集各种与动物有关的资料。单屹正带来一本恐龙的书籍,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有关恐龙的自发生成的问题一一出现,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十分有教育价值,于是让他们都来收集与恐龙有关的材料,“消逝的恐龙”的主题活动生成了。

二、明确线索,凸显脉络

1.解读目标,确定价值

教师在设计主题墙面之前,首先必须吃透教材,在对本主题内容和教学目标全面学习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本班幼儿的现有知识经验,提炼出具有递进关系的板块内容,也就是说主题墙面的框架由教师搭建,确定主题墙设置的核心价值,具体内容用幼儿的表现、表达填充。

2.根据价值,体现脉络

如:在《小水滴旅行记》主题墙面上可设计四个知识板块:一是哪里有水?幼儿收集到江河湖海里有水、家里有自来水、游泳馆里有水、下雨的时候有雨水、冰雪融化时有水、洗澡时蒸汽会变成水滴、人的身体里有水等等,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二是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教师根据自来水的生产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将水从水库引出、经过消毒过滤净化处理、最后从家里的水龙头流出来的全过程表现出来,使复杂的知识图示化,也让幼儿感到水来之不易。三是水有什么用途?幼儿发现:人和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人的生活离不开水,如:洗澡、做饭等;四是我们的一天离不开水。让幼儿画一画或说一说一天中用水做的事情。幼儿在主题学习中知道了人类与水的关系,并从力所能及的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去爱惜每一滴水。这样的主题墙面能根据核心价值,确定主题墙发展网络图,体现主题发展脉络,它注重的是幼儿在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符合《幼儿园指导纲要》倡导的课程精神。

3.展现线索,清晰思路

随着主题活动的展开、主题的深入,会不断地展现出新的内容,从中体现出主题展开的线索。在展现主题活动内容和进程的同时,墙上的内容又会引发新的问题产生,促使主题的深入。

三、自主学习,推进能力

1.留白策略――此时无声胜有声

主题墙的创设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教育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教师自己把主题墙面布置得满满的并不代表墙面内容有多么丰富,在主题墙的创设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真正的目的不是展示而是推进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提倡教师根据主题内容设计出问题板块之后适当“留白”。采用“留白”艺术,构成主题墙的“阴晴圆缺”,让幼儿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找到的办法记录在留白处,使版面不断丰富起来,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动地探索、思考、发现。

(1)部分留白

在主题推进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幼儿经验相对缺乏的主题,可采用部分留白的策略,即教师主导、幼儿辅助参与的互动方式,教师根据主题核心目标创设相应的主题墙饰,适当留白,让孩子在与既定墙饰互动后,呈现自己的兴趣、问题与猜想,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或进行实践操作,提出探索后的发现等,发展查找资料的能力、表达合作能力等。

(2)全部留白

对于一些与孩子生活经验比较贴近、兴趣又较浓厚的主题,可采用全部留白的策略,即幼儿主导、教师协助的互动方式。让孩子根据主题自己商定主题墙内容,教师的角色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观察、关注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的问题,发动他们讨论,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自信心和审美情操均得到发展。

2.追随策略――最是橙黄橘绿时

主题墙的创设是一种创造性和学习性很强的信息反馈活动,教师的作用是“抓住机会,适时推进”,教师要随时做一个有心人,关注幼儿在创设中散发出来的信息,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探索、操作过程,及时捕捉幼儿的闪光点或者是教育的契机,创设和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良好环境和富有刺激性的材料,给予适当的推进,促进其自主学习活动得到最大可能的成功。

综上所述,主题墙以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幼儿,它能够促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能为幼儿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更好地引发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