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实验探究设计说课-_第1页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实验探究设计说课-_第2页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实验探究设计说课-_第3页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实验探究设计说课-_第4页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实验探究设计说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小专题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实验探究林小青

2017.42015年:测定某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反应前总质量(克)275.58反应后总质量(克)274.92反应前后质量差(克)0.66容器内气体质量差(克)m2016年: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鸡蛋壳10克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时间(分钟)00.51.01.52.02.53.0产生气体质量(克)01.803.003.603.963.963.962014年:测定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温州近三年试卷分析从近几年中考卷发现1、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必考。往往是实验设计与计算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定量的实验设计理念。2、氢氧化钠变质问题无论在浙江省内的中考卷中,还是系列模拟卷中,频频出现。课题——熟悉“定性、定量实验”的设计理念基于核心知识,考察核心能力课程内容分析说课流程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一、课题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中考备考中的一节专题复习课,复习时间应设置在学生系统复习了初中化学模块相关知识之后。尤其是要熟悉把握酸、碱、盐三类物质的特性,以及熟知有关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等实验基础知识。本节课内容以氢氧化钠变质为切入点:1、复习氢氧化钠的变质原因、变质结果。2、复习以碳酸钠、氢氧化钠为代表的酸、碱、盐三类物质性质的综合运用。3、通过深度思考鉴别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存在,从而认识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节课容量大、方式活,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设计探究的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核心的知识核心的一种能力考试内容要求3、制定探究方案①针对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确定相关实验原理,列出探究实验所使用的相关材料,仪器、设备等,设计相关实验方案,画出相关装置图。③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行为),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④理解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ccb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要求掌握氢氧化钠变质原因,变质结果。2、能说出鉴别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3、逐步学会定性实验、定量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氢氧化钠变质与否,变质程度的思考与实验探究,提高运用综合酸碱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合理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2、渗透“转化法”即是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的、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定性、定量实验的设计探究,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2、养成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团队合作精神3、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依据课程标准重点:1、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其变质程度的鉴定方法2、认识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3、渗透“转换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难点:1、针对探究的目的,确定相关实验原理,设计相关实验方案,搭配选择相关装置图。2、通过深度思考,思维碰撞,学会设计与优化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1、学生已经熟知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2、对酸碱盐物质的转化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3、多角度见识过类似实验方案能力分析1、一轮复习后,已经具有一定的酸碱盐综合运用能力。2、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验探究能力。障碍分析1、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变质程度涉及较多的酸碱盐的反应,不易吃透题意,容易混淆题意。2、定量实验的设计理念没有一定的基础,渗透不容易。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上还比较缺乏。三、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将繁杂的化学实验设计流程简易化,清晰明了;增加课容量,提高教学效率。2、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分析、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应用学案、表格,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及时小结应用。解读考纲明确目标提出问题NaOH变质了吗NaOH是否完全变质NaOH有多少变质定性检测,利用CO32-、OH-的特性,将不可知的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从而鉴定的方法。初步纸上设计给出装置优化设计追加问题,阐明优化理由,落实教学目标采集数据,应用计算练习认识定量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四、教学过程一瓶NaOH样品,长期露置在空气中问题二、是否完全变质?问题一、变质了吗?检测Na2CO3检测NaOH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1、要求掌握氢氧化钠变质的具体原因,变质结果。一、提出问题,回顾核心知识二、独立思考,寻找解决方案实验序号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实验方案1

……

实验序号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实验方案1

……

设计意图:1、让学生的思维可见;2、通过表格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归纳概括鉴别物质的方法;3、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2:总结鉴别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方法问题一:变质了吗?——即检测样品中的

。问题二:完全变质了吗?——即检测样品中的

。检测Na2CO3检测NaOH展示学生的成果,归纳小结鉴别碳酸钠的方法Na2CO3+HCl+Ca(OH)2+BaCl2CO2↑CaCO3↓BaCO3↓NaOH+Fe3+

+Cu2++酚酞???小结:OH-离子的鉴别,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方法渗透:1、不同的鉴别方法,要注意试剂的选择,不能是同种物质类别。2、将不可感知的转化为可以感知的气体或沉淀。小结:CO32-的检验的常见方法设计意图:1、通过定性检测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存在,复习回忆酸碱盐之间的关联性质。从而提高综合运用酸碱盐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以呈现,可以及时整理归纳方法,提高他们分析归纳的能力。3、落实定性实验的设计理念:排除干扰,利用物质特定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的、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突出重点。

——达成教学目标之过程与方法的落实小组合作:讨论解题的原理思路,初步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并将实验设计流程简略记录在学案上。问题三、又有多少NaOH发生变质呢?再展示小组代表成果,教师小结获得定量检测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方法,归纳为气体法和沉淀两种设计意图:通过对前两个问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的区别。定量实验需要在定性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数据来鉴别物质的多少。三、小组合作,初步设计Na2CO3+HCl+Ca(OH)2+BaCl2CO2↑CaCO3↓BaCO3↓沉淀法气体法ACEBD水稀硫酸应用测定CO2气体体积的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简易装置流程图任务一、应用测定CO2气体质量的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简易装置流程图任务二、要求:1、先独立思考完成设计,并记录在学案上

2、组内相互评价,完成实验的优化设计四、共同思辨,优化实验碱石灰BDE稀硫酸气体法问题四:分析各处碱石灰的用途问题五:鼓入空气的目的?空气碱石灰碱石灰问题一:该装置是否会产生较大误差,如何改进?问题二: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设计意图:通过个人深度思考,再呈现思维,再组内相互评价,不断思辨,一起优化实验方案。在学生思维碰撞过程中,很好的达成了情感与态度价值目标,不仅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也能让他们再思辩中更好的成长。BCA碱石灰问题三:该装置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更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将20g样品样放入锥形瓶中③打开止水夹a,缓慢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④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B的质量,为50g⑤关闭止水夹a,缓慢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⑥打开止水夹a,缓慢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⑦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B的质量,为54.2g⑧重复步骤⑥和⑦的操作,直到干燥管B的质量基本不变,为54.4g请结合下面的仪器及试剂,应用测定CO2气体质量的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简易装置流程图(可重复使用,固定仪器略去):气体法测定碳酸钠的量质量法空气碱石灰碱石灰ABC问题六:该样品中有

gNaOH变质成Na2CO3。设计意图:通过一道题的计算,呈现完整的定量实验的流程,包括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让学生明确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的实验区别。被检物质抓住特有化学性质气体沉淀……转化为可感官的现象质量体积等收集数据求得具体量五、对比小结,领悟方法定性检测定量检测设计意图:通过流程图,简单明了概括和区别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的区别,基本上认识了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的基本思路。可实现对难点的突破。追踪练习(金华-33)工业烧碱中含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测定工业烧碱样品纯度:(1)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

。(2)若撤去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关闭c、打开a、b偏低某同学通过测定CaCO3沉淀质量的方法来测定固体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实验过程用流程图表示如下:干燥称量

(4)少许样品m1

加水溶解

(1)溶液一加入足量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