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深处理与回用_第1页
污水的深处理与回用_第2页
污水的深处理与回用_第3页
污水的深处理与回用_第4页
污水的深处理与回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7—1二级处理水深度处理的目的、去除对象和所采用的处理技术与工艺流程臭氧氧化、消毒(氯气、次氯酸钠、紫外线)细菌、病毒微生物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电导度Na、Ca、Cl离子溶解性无机物

无机盐类金属盐混凝沉淀石灰混凝沉淀晶析法生物除磷PO4—PT—P磷生物脱氮吹脱、折点氯化脱氨、生物脱氮T—NK—N

NH3—NNO2-—NNO3-—N氮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BOD5COD

TOCTOD溶解状态快滤机、微滤机、混凝沉淀SSVSS悬浮状态采用的主要处理技术有关指标去除对象处理目的防止富营养化再用微量成分植物类营养盐排放水体再用有机物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颗粒分离技术一览表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

(1)SS的组成生物絮体:数mm到10μm胶体颗粒(未被凝聚)(2)SS的有机化颗粒几乎全是有机物BOD:50-80%来源于这些颗粒

7.2.2SS的去除技术由SS的状态和粒径而定d>1μm,一般用砂滤;微滤机等。胶体状——混凝沉淀。1、混凝沉淀(1)常用技术:去除微小悬浮状态的有机物和无机污染物、胶体.也可去除:Mg,As(溶解态)、N、P、及细菌、病毒(2)特点:①二级出水——胶体和菌胶团微粒;而天然水主要是针对泥砂等7.2悬浮物的去除

7.2.1概述SS特点:②不同于给水处理的混凝主要原因是:污水中有生物微粒的存在,这种微粒与药剂的亲和力强,进而投药后混凝过程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3)药剂

①传统药剂:Al2(SO4)3,聚合氯化铝,及助凝剂(活化硅酸等)“七.五”开发药剂——聚合氯化铁(PFC),降低了铁盐的酸性并清除了残余亚铁及色度.②新型药剂:对浊度、色度、除磷效果明显天津大学:(PDM)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高效脱色、浊度低于5度后来发展PDMMC(唯一达到4万个分子量);中科院:AL13纳米絮凝剂。

(4)工艺形式①沉淀池——平流、辐流、竖流、斜管压力溶气气浮DAF(DissolvesAirHotation)

涡凹气浮③气浮池—CAF(CavitationAirHotation)

引气气浮IAF(InducedAirFlotation)空气在分散于水中叶片、轮盘等吸入(5)混凝机理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②过滤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加药剂胶体过滤难于去除,浊度上升,需投药剂溶解性有机物——用活性炭吸附③反冲洗难度大,需水气同时冲洗气:20l/m².s;水:10l/m².s;④滤料粒径适当放大。(2)过滤作用

SS、BOD、重金属、细菌①去除各类污染物化学絮凝产生的Al、Fe盐及石灰等沉淀物去除化学除P时,水中不溶性P②活性炭或离子交换:预处理设施,可以节省后续的活性炭费用;③克服生物、和化学处理的不稳定性,提高回用的连续性和可靠性。2、过滤①给水过滤技术不宜简单的直接应用于污水处理。原因:a、滤池截留的污泥粘而易碎,污泥在滤池表面积聚形成滤膜b、如果加大水头,污泥又很容易穿透滤层。(1)特点拍卖预展龙威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废水过滤——有机物絮体给水过滤——无机泥砂对二沉池出水过滤——隔滤被认为是去除悬浮固体的主要机理(3)过滤机理

区别:强度不一样,穿透滤料的性能不同①隔滤a、机械隔滤:粒径大于滤料孔径的颗粒被滤料滤去;b、偶然隔滤:粒径小于滤料孔径的颗粒由于偶然接触而被截获。②沉淀在滤料内部,颗粒可以沉淀在滤料上;③碰撞:较重的颗粒不随水运动;④截获:随水流运动的颗粒与滤料表面接触时被去除;⑤粘附:当絮凝颗粒通过滤料时,它们就会附着在滤料表面⑥化学吸附:a、键吸附b、化学的相互作用;a、静电作用⑦物理吸附:b、动电作用c、范德华力对其吸附⑧絮凝:大颗粒与小颗粒接触时,形成更大颗粒;⑨生物繁殖:生物滤池内繁殖可使滤料孔隙减少。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4)进水特征①特征(※)a、悬浮固体浓度(二级处理水中,SS:6-30mg/l)以浓度监测过程b、粒径大小:(双峰分布)(混合10d的活性污泥出水)

c、絮体强度:与处理方法及操作方式有关生物处理化学沉淀该值下降泥龄长但超过15d下降

较小粒径:1-15μm较大粒径:50-150μm双峰分布——影响过滤机理——二级过滤d、双峰图(5)深度处理滤池设计①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滤池之间,通常增设混凝沉淀(澄清或气浮池)对比试验直接过滤:简单、但COD、TP去除率不高,运行复杂微生物絮凝过滤:去除率高,但周期短,冬季2-4h絮凝沉淀:过滤周期长,17h以上,全年水质合格纪庄子污水厂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②滤速(V)——重要参数,决定滤池面积絮体强度:其值低时,滤速上升会使絮体颗粒遭受破坏,污物穿透滤池,使出水不能达标;生物絮体牢固(4-11m/h不影响),化学絮体强度较弱。

双层滤料:5-10m/h取决于滤池型式单层滤料:4-6m/h压力滤池:24m/h③生物繁殖:滤池内生物繁殖可使滤料孔隙减少④水头损失——取决于滤速和滤料的截污能力,滤料的组成和尺寸对水头损失影响大。Ht=H0+∑(hi)ti=1--nHt——t时间的总水头损失,mH0——开始过滤时,清水总水头损失(管道,闸门,仪表,弯头,下部排水系统,滤料,构筑物),m(H0)t——滤层内第I滤料在时间t时的水头损失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7.3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

丹宁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木质素等难降解有机物里腐酸从技术、经验、工程实践中,活性炭和臭氧氧化法适应

1、活性炭吸附——由煤或木等材料经一次炭化制成,高温下,用CO使其活化,使炭形成多孔结构。7.3.1活性炭吸附2、活性炭技术指标碘值、亚甲兰值、糖蜜值3、活性炭孔的分布大孔(100-1000nm)、过渡孔(100-2nm)、微孔〈2nm〉4、活性炭吸附处理二级处理水的特点(1)对分子量〈1500(道尔顿)的环状化合物,不饱和化合物效果好;对分子量〈3000的直链化合物(糖类)效果好;(2)吸附时有微生物存在——提高处理效果(对有机物)但可能有生物泄漏的问题(代谢产物有毒性)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活性炭指标测定值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BCEDA五种活性炭的扫描电镜照片(×3000)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四种炭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照片BCDE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1、目的(二级出水回用)

7.3.2臭氧氧化处理去除残余有机物、脱出污水的色度、杀菌消毒。2、去除有机物的特征(1)能够氧化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木质素、腐殖酸);(2)氧化有机物并易形成中间产物(甲醛、酸等)可生化性好;(3)氧化效果与PH值有关,PH高,效果好,(OH-)羟基自由基由臭氧分解产生(4)臭氧化的副产物问题,溴酸盐上升,浊度上升,AOC升高。3、脱色效果砂滤前处理+臭氧脱色效果好4、消毒效果砂滤后+O3消毒效果好5、O3混合形式扩散板式(反应为主)、喷射式(扩散为主)、机械搅拌式。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1)富营养化——N、P引起,藻类问题(滇池,太湖);(2)

提高制水成本——应用水,污水消毒时,增加投氯量;(3)污水回用填塞管道——NH3-N可促进设备中微生物的繁殖;(4)

农业灌溉——TN不大于1mg/l,否则对农作物有影响。2、氮的存在形式(1)有机氮(2)氨态氮(NH3—N、NH4+—N)(3)NO2—N、NO3—N(4)N2凯式氮3、二级处理技术的局限性※合成代谢对氮磷的去处率低,水中氮磷过剩nCxHyOz+nNH3+n(x+y/4-z/2-5)O2

(C5H7NO2)n+n(x-5)CO2+n/2(y-4)H2O7.5脱氮技术7.5.1概述1、氮污染的危害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1、原理7.5.2氮的吹脱去除(1)NH3+H2ONH4++OH-PH=7时,以NH4+存在PH=11时,90%NH3存在PH升高,去除NH3上升T上升,去除NH3上升(2)脱氮塔脱氮塔技术的特点除氮的效果稳定操作简便,容易控制NH3二次污染(可回收)使用CaO易结垢(改用NaOH)水温下降时,效果差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②水温——水温升高,效率升高③布水状态——滴状下落最好,膜状下落,效果大减④布水负荷率——填料6m高以上时,其值不超过180m³/m².d⑤气液比——填料6m高以上时,2200-2300以下为好。活性污泥法的传统功能——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N、P只满足生理要求即可,因此对二者去除率低,仅为20-40%;5-20%1、氨化反应与硝化反应7.5.3生物脱氮原理(1)氨化反应

RCHNH2COOH+O2RCOOH+CO2+NH3(3)脱氮塔工作影响因素与设计参数①PH值——PH升高到10.5以上,去除率增加缓慢氨化菌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3)硝化菌的特点①硝化菌——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统称;②硝化菌属于——化能自养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可生芽孢的短杆状细菌.

NH4++2O2NO3-+H2O+2H+-△F(△F=351kj)(4)硝化反应的控制指标※硝化菌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极为敏感NH4++3/2O2NO2-+H2O+2H+-△(△F=278.42kj)NO2-+1/2O2NO-△F(△F=72.27kj)硝化菌亚硝化菌(2)硝化反应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④温度——适应20-30℃,15℃时硝化速度下降,低于5℃完全停止⑤有机物——BOD应低于15-20mg/l⑥污泥龄(SRT)——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θc)N>(θc)Nmin,硝化菌最小的世代时间(θc)Nmin⑦重金属机有害物质重金属对硝化反应抑制

高浓度NH4+—N,高浓度NOx-—N有机物、络合物阳离子①溶解氧——氧是电子受体,DO不能低于1.0mg/l硝化需氧量(NOD)——4.57g(氧)/g(N)②碱度——7.1g碱度(以CaCO3计)/1g氨态氮(以N计),一般碱度不低于50mg/l③PH——对PH变化敏感(硝化菌),最佳值8.0-8.4,效率最高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①反硝化菌属于异养型兼性厌氧菌;②以NO3—N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碳为电子供体,不能释放更多的ATP,合成的细胞物质较少。(2)反应过程

(3)反硝化反应的控制指标

污水中的碳源,BOD5/T—N>3-5时,勿需外加外加碳源,CH3OH(反硝化速率高生成CO2+H2O),当BOD5/T—N<3-5时适当的PH值(6.5-7.5)——主要的影响因素PH>8,或PH<6,反硝化速率下降①碳源②PH值(1)反硝化菌的特点2、反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指NO3—N和NO2—N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成气态N2的过程。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2HNO32HNO22HNO2NH2OH2NH3NON2NO3-NO2-NH2OHNO2-N2O有机体(同化反硝化)N2(异化反硝化)反硝化过程式上式的简化式同化反硝化+4H+2H-2H2O+2H-2H2O-H2O异化反硝化图7-14反硝化反应过程(同化反硝化、异化反硝化)+4H+4H-2H2O-2H2O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表7-4生物脱氮反应过程各项生化反应特征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

0.5mg/l以下,厌氧、好氧交替的环境,如存在氧,会抑制反硝化菌体内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或氧成为电子受体阻碍硝酸氮的还原,但另一方面,某些酶系统还需有氧才能合成;④温度最适宜的温度是20-40℃,低于15℃时代谢速率下降;⑤冬季低温季节提高SRT,降低负荷率,从而提高污水的HRT。1、活性污泥传统脱氮工艺Barth工艺,氨化由三个反应过程建立硝化反硝化7.5.4生物脱氮技术③溶解氧

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一级”曝气池:去除COD、BOD,BOD<15-20mg/l有机氮转化为NH3NH4+;“二级”硝化曝气池,NH3、NH4+生成NO3—N,碱度下降;“三级”反硝化池——厌氧、好氧交替运行。投甲醇时,CM=2.47N0(初始NO3—N浓度)+1.53N(初始NO2—N浓度)+0.87D(初始DO浓度)(2)优缺点去除效果好各类菌类环境条件好设备多,造价高,能耗大(1)流程说明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3)改进的二级生物脱氮系统BOD去除和硝化两个反应合并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2、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O工艺(1)工艺特征80年代开创,前置反硝化——不加碳源,外加碱度,降低负荷设内循环产生碱度,3.75mg碱度/mgNO3—N勿需建后曝气池回流水含有NO3—N(沉淀池污泥反硝化生成)要提高脱氮率,要增加回流比(2)影响因素与主要工艺参数水力停留时间:3:1;循环比:200%;MLSS值:大于3000mg/l;污泥龄:30d;N/MLSS负荷率:0.03gN/gMLSS.d进水总氮浓度:小于30mg/l。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内循环(硝化液循环)原污水反硝化反应器(缺氧)BOD去除,硝化反应反应器(好氧)碱沉淀池处理水剩余污泥回流污泥N2图7-17分建式缺氧-好氧活性污泥脱氮系统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2)P<0.5mg/l,能控制藻类的过度生长;(3)P低于0.05mg/l时,藻类几乎停止生长。2、磷的存在形式(1)有机磷酸盐——存在有机物和原生质细胞如:葡萄糖—6—磷酸,2—磷酸—甘油,大量胶体和颗粒状,可溶性占30%。(2)磷酸盐——H2PO4-、HPO4-、PO43-,其中[PO43-]正磷酸盐(3)聚磷酸盐——焦磷酸盐—P2O74-三聚磷酸盐—P3O105-偏磷酸盐—PO3-7.6除磷技术7.6.1概述1、富营养化的限制因素(1)P>0.5mg/l,促进富营养化;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磷---不同于氮,不能形成氧化体和还原体,但有固态和溶解态转化的特点。4、去除方法化学除磷法-----混凝沉淀和晶析法除磷生物除磷法——设想是由Greenburyg于1955年提出的,60年代人们对上述方法广泛应用。

3、其他生活污水中的含磷量:10-15mg/l,70%为可溶性;经过二级处理进水中,90%左右的磷以磷酸盐存在。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聚氯化铝(PAC),反应相同与Al2(SO4)3,但pH值不下降;铝酸钠(NaAlO2)

化学法除磷:使用Al盐注意事项注意PH值,介于5-7之间无影响,无需调整PH降低,应注意排放水对PH的要求沉淀污泥回流,污泥中有Al(OH)3,能提高对磷的去除率(2)铁盐除磷7.6.2混凝沉淀除磷技术1、金属盐混凝沉淀(1)铝盐除磷Al3++PO43-(正磷酸离子)AlPO4(难溶)

PH值上升,溶解度上升Al2(SO4)3+2PO43-2AlPO4+3SO42-Al2(SO4)3+6HCO3-2Al(OH)3+6CO2+3SO42-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pH值,如P<1mg/l,二级出水PH>9.5;原污水PH>11磷的形式(3)石灰混凝沉淀除磷处理流程(自学)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快速搅拌池缓慢搅拌池沉淀池(2)除磷效果影响因素正磷酸盐(PO4)聚磷酸盐(焦磷酸盐(P2O74-)<三磷酸盐(P3O105-)<偏磷酸盐(PO3-))(去除难易程度)原水中Ca2+的浓度2、石灰混凝除磷5Ca2++4OH-+3HPO42-Ca5(OH)(PO4)3+3H2OPH升高,P的含量下降,(对数降低的趋势)(1)石灰与磷的反应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生物除磷——就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的微生物,能够过量的,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形式贮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外,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1、生物除磷机理(1)好氧吸收(聚磷菌对磷的过量吸收)ADP+H3PO4+能量ATP+H2O(2)厌氧释放厌氧条件下(DO=0,NO3-=0),ATP+H2OADP+H3PO4+能量上述两反应为可逆反应7.6.3生物除磷原理霍米尔(Holmers)提出活性污泥的化学式C118H170O51N17P或C:N:P=46:8:1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ADP

ATP

ATP

ADP

ADP

ADP

ATP

ATP

释放有机磷无机磷

聚磷

无机磷

有机磷

聚磷菌+Poly

聚磷菌合成

降解PHBPHB无机物溶解质

进水

污泥回流

剩余污泥(高磷)

厌氧段

好氧段

释放的少

摄取的多

聚磷酸ployPHB:聚—β—羟基酸盐生物除磷几乎全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很少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聚磷菌---甲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起主要作用,15%--20%;不动杆菌属:储存聚磷的能力最强;某些反硝化菌:也能超量吸收磷;发酵产酸菌: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低分子脂肪酸类基质;2、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1)溶解氧厌氧段控制在0.2mg/l以下,好氧段控制在2mg/l左右;(2)厌氧区硝态氮(3)温度其影响不如生物脱氮过程明显,5—30的范围内效果均可;(4)pH值6---8范围内比较稳定;(5)BOD负荷和有机物性质BOD/TP要大于15,才能保证聚磷菌有足够的基质需求;(6)污泥龄一般控制在3.5—7天,厌氧段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1、弗斯特利普工艺(1)工艺过程1)含磷废水进入曝气池同步进入的还有聚磷菌污泥,聚磷菌过量地摄取磷,去除有机物,还能出现硝化作用;2)从曝气池流出的混合也,进入沉淀池,在这里进行泥水分离,含磷污泥沉淀,上清液排放;3)含磷污泥进入除磷池4)含磷上清液进入混合池,投加石灰,化学除磷;7.6.4生物除磷工艺(2)弗斯特利普除P工艺的特点1)出水含磷量低于1mg/l;2)SVI值小于100,丝状菌难于增值,污泥不膨胀;3)可根据BOD/P调节回流污泥与混凝污泥的比例。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本文档共43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二\2点42分(1)ηN’=Q(r+R)/(1+R+r)Q×100%ηN’——除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