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张宏杰全新增补版)_第1页
曾国藩传(张宏杰全新增补版)_第2页
曾国藩传(张宏杰全新增补版)_第3页
曾国藩传(张宏杰全新增补版)_第4页
曾国藩传(张宏杰全新增补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曾国藩传(张宏杰全新增补版)读书笔记模板01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目录分析内容摘要精彩摘录作者介绍目录0305020406思维导图曾国藩版人生太平天国张宏杰圣人观念大清曾国藩湘军总督李鸿章恩怨人生官场大事何桂清大清皇帝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他出身平常,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可谓典型的小镇青年。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他一生崇尚笨拙,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他踌躇满志进京,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入自卑和焦虑。三十而立,他立志学做圣人,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京期间飞速升迁。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天下大乱之际,一介书生独创湘军,统率群雄。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47岁时更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低谷。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他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翻开本书,看曾国藩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意犹未尽。读《曾国藩传》,得出两个字——悟,友。每一个生命都是宇宙间短暂的存在,有的人知道这个道理,吃吃喝喝,随心所欲,有的人知道这个道理,立志改变,哪怕只有一瞬间的灿烂,也愿意为此付出一切。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晚清的最后一丝曙光,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由他一手挖掘然而再好的水手都救不了一艘破船,毕竟掌舵之人心无点墨所以任人唯贤何其重要,若张居正上位,明朝不至于亡若曾国藩能带领湘军披荆斩棘,华夏不至于被日寇屠戮,时也命也。一个平常人通过意志力达到的最高高度,曾国藩正是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榜样,为人、事业、家庭等方面是成功的。曾国藩,古今万人。读书将军,入阁封疆,位极人臣;大儒风范,百折不挠,精神典范。总结:1、与上级交往注意分寸,选边站等举动要尤其注意,因为这个人倒台你也有受牵连的风险。4、遇事多从反向去思考,想想别人为什么会失败,避免这些可能失败的方面你就能成功。水至清则无鱼正是这个道理。精彩摘录精彩摘录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曾国藩这个人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很高。曾国藩的智商平常,一个秀才考了七次。身体禀赋很差,一生与多种严重疾病相伴。出身也很平常,祖上几百年间都是平头百姓。年轻的时候,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目录分析第一章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第二章为什么要“学做圣人”第三章惊人的进阶之道第四章从前的官场愣头青第一卷京官时代第一章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1.父子双双去“赶考”2.老曾家有个科举梦3.生平第一次大挫折4.越笨拙越努力第二章为什么要“学做圣人”1.京官曾国藩的自卑与焦虑2.三十而立,学做圣人3.脱胎换骨的开始:写日记第三章惊人的进阶之道1.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2.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3.深得道光皇帝欣赏第四章从前的官场愣头青1.郁闷的“副部长”2.开罪咸丰皇帝3.北京,生命中的艰难时刻第五章“曾剃头”的长沙之辱第六章湘军为什么牛气第七章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第八章江西困境与“大悔大悟”第二卷湘军崛起第九章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第十章与何桂清的恩怨纠葛第十一章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第十二章“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第二卷湘军崛起第五章“曾剃头”的长沙之辱1.赴任江西遭遇家庭变故2.为什么出山?3.在长沙,成为众矢之的4.遭遇真正挫折:差点儿被兵痞杀了第六章湘军为什么牛气1.创建湘军的苦心与良心2.与咸丰帝的博弈3.曾国藩的第一次自杀和湘潭大捷4.湘军团队是这样设计出来的第七章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1.把保卫长官当作一项制度2.这句话改变了曾国藩命运3.曾国藩的敌人4.湘军的整体计划为何被打乱?第八章江西困境与“大悔大悟”1.九江大败后差点儿自杀2.曾国藩与胡林翼3.被皇帝拿掉兵权4.蛰伏两年,完成“脱胎换骨”第九章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1.曾国藩的二次出山2.和胡林翼联手攻占安庆3.湘军的战术:“结硬寨、打呆仗”4.命运之战第十章与何桂清的恩怨纠葛1.成为大清帝国最有权势的人2.慈禧与奕䜣发动宫廷政变3.清除何桂清集团党羽第十一章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1.著名的“天京”攻坚战2.曾国藩人生最焦灼的四十六天3.恩将仇报的沈葆桢第十二章“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1.朝廷的两记闷棍2.曾国荃的“经济问题”3.自剪羽毛,让曾老九离职4.与左宗棠的恩怨情仇第十三章两江总督的清与浊第十四章洋人也是人第十五章与接班人李鸿章共同“剿”捻第十六章天津教案:曾国藩是怎么成为“卖国贼”的第三卷总督生涯第十三章两江总督的清与浊1.不准大排场,只收小礼物2.总督的“养廉银”与“裁撤陋规”3.曾国藩的“小金库”第十四章洋人也是人1.蛮夷之人,居然也有信义2.师夷长技以制夷3.三个与众不同的外交观念第十五章与接班人李鸿章共同“剿”捻1.妙手:裁湘留淮2.曾国藩的人才大计:塑造李鸿章3.将河墙战法进行到底第十六章天津教案:曾国藩是怎么成为“卖国贼”的1.升任直隶总督,对官场痛加整顿2.导火线:武兰珍迷拐案3.曾国藩调查“挖眼剖心”事件4.疆臣新领袖李鸿章第十八章曾国藩的遗产第十七章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第四卷曾国藩的最后岁月第十七章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1.这个王朝已经不可挽救了2.为国家办最后一件大事3.虽油尽灯枯,仍然勤奋有恒4.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第十八章曾国藩的遗产1.不给子孙留遗产2.曾氏家风成就后人3.办洋务的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