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案内容_第1页
祖父的园子教案内容_第2页
祖父的园子教案内容_第3页
祖父的园子教案内容_第4页
祖父的园子教案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祖父的园子1.认识“蚱、啃”等10个生字,会写“蝴、蚱”等15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11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4.能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能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品词析句诵读感悟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执行时间:月日执教:1.认识“蚱、啃”等10个生字,会写“蝴、蚱”等15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11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园子的多姿多彩。4.找出关键句,从写景的部分中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板块一了解作者,激发兴趣师:童年往往意味着快乐、纯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祖父的园子》,讲述的是萧红的童年往事。课前我们已经查找了资料,对萧红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介绍介绍?(出示课前预学单第5题)生:萧红是中国近代女作家,黑龙江呼兰(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31岁时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生: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师:看来大家都预习得不错。《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就节选自《呼兰河传》这本书。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这位传奇女作家的脚步,走进祖父的园子。(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文题目,对于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出示课前预学单第4题)生:我想知道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作者在园子里干了些什么。师:你就文章的内容提出了问题。谁来继续说一说?生:作者为什么要写祖父的园子?师:你关注的是写作意图。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吧!板块二掌握字词,整体感知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思考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如,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我”在园子里干了些什么等。(学生自由读课文,并作好圈点批注。)师:边读边圈画是个好习惯。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1.认读下面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蝴蝶蜻蜓蚂蚱圆滚滚明晃晃啃树皮樱桃蚌壳瞎闹锄头毛嘟嘟承认倭瓜下雨啰随意(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师:你读得字正腔圆。这些词语的读音有什么要注意的吗?生:“蚂蚱、樱桃、下雨啰”都是轻声词,最后一个字都读轻声。师:你关注到了词语的轻声,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生齐读)师:你们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生:我不知道“倭瓜”的意思。师:有谁知道?生:“倭瓜”是方言,它就是南瓜。师:你真是见多识广。那我们再来看看“倭”字的字形。生:“倭”字很好记,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委屈”的“委”。师:我们也可以看图识字,比如“蚌壳”。(课件出示蚌壳的图片)师:这些词语中,“明晃晃”的“晃”是一个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读第三声huǎnɡ,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生:晃(huànɡ)。师:可以组什么词?生:摇晃、晃动。师:预学单上的这道题,你们是怎么做的?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晃眼(huǎnɡ)虚晃一刀(huǎnɡ)摇头晃脑(huànɡ)(指名读)师: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多音字的读音,“晃”表示“明亮、光芒闪耀或很快地闪过”时读第三声huǎnɡ,表示“摇动、摆动”时读第四声huànɡ。请大家读一读这组多音字组的词。(生齐读)师: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你们都会写了吗?请大家拿出课前预学单第3题,我们来看一下写这些字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出示课前预学单第3题)师:本课会写字中,“承”的笔顺要注意,请大家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横撇、竖钩、横、横、横、横撇、撇、捺,其中第6画横撇和第8画捺要写得舒展。(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师:再看“拔”,另一个字“拨”和它长得非常像,只有一个笔画不一样,你发现了吗?(教师范写,用红色笔标出“拔”右边的笔画横、“拨”的笔画撇折,学生书空。)师:在书写本课的会写字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生:“樱、锄、瓢”这三个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些,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师:说得真好。请同桌互相检查一下课前预学单第3题,写得不规范的字自己订正。(同桌互相检查)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下面这道题,你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吗?活动一: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②)①蝴蝶碟片②拔打拨河③水瓢飘动生:答案是②,正确的书写是“拨打、拔河”。师:同学们,生字词都掌握了,接下来请你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我”的感受是怎样的?活动二:提炼信息,整体感知。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我”的感受是怎样的?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快乐的。师:谁来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答案并指导)生:园子里的动物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生:园子里的植物有樱桃树、李子树、榆树、花、草、小白菜、韭菜、狗尾草、谷穗、黄瓜、倭瓜、玉米等。生: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教“我”区分谷子和狗尾草、浇菜等。生:“我”在园子里栽花、拔草、溜土、铲地、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浇水,还用草帽遮脸睡觉。师:同学们都找得很准确。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感受?生:“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师:看来大家读得很仔细。你们能结合活动二的思维导图,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吗?生:第1~3自然段是第一部分,主要写园子里的景物;第4~14自然段是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第15~19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再次写了太阳下园中的景物。(板书:景物活动)师:非常准确。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生:文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里的景物以及“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我”在园子里特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师:你的回答不仅简洁准确,还说出了作者在园子里的感受。(板书:感受)板块三聚焦景物,体会情感1.范例引路,理解关键句中蕴含的情感。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生:园子里的昆虫很多,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师: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生:样样都有。师:可见园子里的昆虫很多。这些昆虫都是什么样子的呢?生:有不同的颜色,比如蝴蝶有白的、黄的、大红带着金粉的,蜻蜓是金色的,蚂蚱是绿色的。师:真是多姿多彩!生:蜜蜂飞来飞去,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的。师:这样的蜜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生:从“胖乎乎、圆滚滚”这两个词中我读出了蜜蜂的可爱。师:真厉害!你通过一些关键词感受到了园子里昆虫们的可爱。作者把园子里的蝴蝶、蜜蜂写得这么细致、这么可爱,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生:作者观察得很仔细,很喜爱园子里的这些昆虫,正是因为喜爱,她才能把这些昆虫写得这么可爱。师:看来,你已经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是啊,她是多么喜爱这园子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采花蜜的蜜蜂,欣赏着各色蝴蝶,好奇地追着绿蚂蚱,她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明媚。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一读第1自然段。(生齐读)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大花园?生:仿佛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大花园。师:作者没有直接写祖父的园子是多么美丽,在园子里的“我”是多么自由快乐,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方式就叫寓情于景。(板书:寓情于景)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句子。句1: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师:请你读一读这个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指名读)师:“健康、漂亮”一般用来形容什么?生:形容人。师:是啊!而且大树、土墙本来是不会发出声音的,这里作者却说它们仿佛能够发出声响,这是作者的想象,说明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园子的什么感情?生:喜爱。(板书:喜爱)师:谁来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名读)师:你把“凡是、都是、都会”等词语重读了,读出了喜爱之情。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大家一起来看看下一句。(指名读)句2: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师: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感受呢?生:我感觉园子里的黄瓜很自由,想怎样就怎样。师:是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板书: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你从哪些关键词里体会到了这种自由?生:从“愿意……就……”中体会到了。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生:作者把黄瓜当作了人来写。因为作者在园子里感觉很自由,所以觉得园子里的黄瓜也是自由的。师:这两个例句,作者都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了园中的景物上。我们可以通过圈画关键词,关注表达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情感。2.学生自主体会景物中蕴含的情感。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和第三部分(第15~19自然段),找一找类似的将思想感情寄托在园中景物上的语句,圈画关键词,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活动三:品词析句,体会景物中蕴含的情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和第三部分(第15~19自然段),找一找类似的将思想感情寄托在园中景物上的语句,圈画关键词,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句子(略写)关键词你的感受小组交流后补充(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师:哪个小组来说说?生:我们小组找到了第一部分中的句子:“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从这些句子中,能感受到“我”很喜欢园子和园子里的景物。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喜爱”的?生:“明晃晃、新鲜漂亮”写出了花园颜色的艳丽鲜亮;还有“呼叫、冒烟、发光、闪烁”这几个动词,写出了榆树的生机和活力。师:你们小组通过找关键词,体会到了蕴含在文字里的情感。还有哪个小组想分享?生:我们找到的句子是“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从“胖乎乎、圆滚滚”这些叠词中,能感受到作者对园子的喜爱。师:叠词“胖乎乎、圆滚滚”很有画面感,可见作者对园子的记忆十分清晰,从中能看出作者对园子的喜爱。谁来读一读刚才的几个句子,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师:重读了关键词,注意了停顿,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还有哪个小组来说说?生:我们找到了第三部分中的句子:“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这几句话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师:老师同意你们的说法。“就像”后面的内容是作者的想象,作者赋予花、鸟、虫子以灵性,表达出了喜爱之情。生:我们也找到了第三部分中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太阳也不知道。”这段话中,我们找到了“愿意……就……”这组关键词,愿意怎样就怎样,可见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中可以体会到在园子里作者的身心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师:你们抓住了关键词,读出了文字里的情感。作者为什么把园子里的一切写得这么自由?生:因为作者在园子里感受到了自由,所以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生:作者向往自由,把这种向往寄托到了景物中。师:是啊!这就叫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寓情于景)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16自然段,读出作者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齐读)师:在大家富有节奏的朗读中,老师也有了一种自在、愉悦的感觉!很多作家都擅长在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感受,比如老舍的《草原》、朱自清的《匆匆》,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看看能否体会作者的情感。(出示第1课时课后拓学单)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祖父的园子,通过抓关键词句、诵读感悟的方法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游览祖父的园子,看看作者是如何寓情于事的。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在整体感知过程中,学生不容易把握,因而在教学的第二板块,我引导学生根据景物、活动、感受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然后再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既较快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学习了新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已经查找了萧红的相关资料,课堂上以此导入,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设计意图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字词学习已经不是难点,因此生字词教学只针对课前预学单中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这一板块的重难点是解决课后习题的第一题,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再归纳主要内容是最简单的方法,要对学生在方法上进行引导。第2课时课型:新授执行时间:月日执教:1.品读课文第二部分,感受作者蕴含在事情中的情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链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板块一聚焦活动,趣中品乐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萧红笔下祖父的园子,体会到作者将情感寄托在园内景物上,那儿的一花一草都是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第4~14自然段),看一看祖孙二人在园子里的活动是怎样的。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做的哪些事很有趣?为什么?活动一:品读语言,感受乐趣。自学要求:A.读一读,找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画出相关的句子。B.画一画,圈画关键词语。C.写一写,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批注。导说小贴士:当我读到“__________”时,我觉得十分有趣,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先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师:谁来说说?生:我们小组找到了这几句:“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反而把它踢飞了。”当我读到“东一脚西一脚、瞎闹、踢飞”时,我觉得十分有趣,我仿佛看到了小萧红在园子里快乐玩耍,我感受到了小萧红的调皮。师:假设你现在就是小时候的萧红,请你来做做“东一脚西一脚、踢飞”的动作。(生表演)师:跟在祖父身后瞎闹的“我”此时是什么心情?(板书:“我”——瞎闹)生:开心、快乐。师:请同学们读出这种开心、快乐来。(生朗读)师:多开心呀!多有趣呀!哪个小组继续说?生:我们找到了课文第5自然段写“我”铲地的内容。当我读到“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时,我觉得十分有趣,我仿佛看到了小萧红铲地时胡闹的样子,我感受到了小萧红的调皮可爱。师:想象一下,年幼的孩童拿着锄头的“头”,伏在地上乱钩一阵,把不该铲的铲掉了,该铲的却都留着,有趣不有趣?生:有趣。师:除了抓住关键词,我们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可能会有更多收获。接下来,请你边读第5自然段边想象画面,读出“我”的调皮可爱来。(指名读)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调皮可爱的小萧红正在铲地呢!哪个小组再来说说?生:我们找到了这几句:“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小萧红根本不是在浇菜,而是在玩水,把水往空中泼,还说在下雨。可见小萧红很调皮,玩得很开心。师:是啊!这哪里是浇菜,分明是在畅快地玩耍嘛!请你读一读,读出“我”的欢畅来。(生读)生:我们找到了第13自然段的这几句:“黄瓜还没有吃完……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当我读到三个“又”字时,我觉得十分有趣,我仿佛看到了小萧红在园子里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好像很忙碌一样,我感受到了小萧红在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师:你们可真会读书。在祖父的园子里,“我”想吃黄瓜就吃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起读一读第13自然段。(生齐读)师:在祖父的园子里,不管是栽花、拔草、溜土、铲地,还是浇菜,作者都是在瞎闹。这样的园子,你觉得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生:自由快乐的园子。板块二研读课文,笑中悟爱师:为什么“我”可以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呢?生:因为祖父很宠爱“我”。(板书:祖父——宠爱)师: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祖父对“我”的宠爱呢?默读课文第4~14自然段,标出能体现祖父对“我”很宠爱的词句。(生默读课文)师:谁来说说?生:“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从这里可以看出祖父很宠爱“我”,为了“我”改造农具。师:你真是善于发现,关注到了这个细节。还有没有哪里呢?生:“我”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祖父一点儿也不生气。师:面对“我”的这种瞎闹行为,祖父的反应是?生:祖父大笑起来,还耐心地给“我”讲解谷子和狗尾草的区别。师:这下,我们完全明白了:“我”在这园子里拥有的快乐和自由,都是源自祖父的爱。难怪“我”那么依恋祖父,像祖父的小尾巴一样。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生齐读)师:谁能仿照这个句式,再说一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快乐时光?生:祖父种菜,我也种菜;祖父浇水,我也浇水。生:祖父休息,我也休息;祖父大笑,我也大笑。(师生合作朗读)师:“我”就像祖父的小小跟屁虫,祖父的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童年时的“我”。通过描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表达出“我”对祖父的依恋以及对童年园子里生活的怀念,这就是寓情于事。(板书:寓情于事)板块三对比阅读,再悟情感师:作者在园子里可真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啊!作者的童年生活这么快乐、自由、无拘无束,她长大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呼兰(今哈尔滨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她幼年丧母,18岁那年,祖父去世了,19岁时她被迫离开家,四处漂泊。萧红的童年其实并不快乐,幼年丧母,家人重男轻女,只有祖父格外疼爱她。1940年萧红在香港完成《呼兰河传》。1942年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生默读)师:了解萧红的生活经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她的作品。请大家再读读《祖父的园子》和课后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活动二:对比阅读《祖父的园子》与课后的“阅读链接”。景物人物情感相同点都提到了蝴蝶、蚂蚱、蜻蜓、黄瓜、倭瓜都有祖父和“我”都表达了“我”对祖父的爱和依恋,对园子的喜爱不同点课文充满了生命力“我”年纪小,祖父六七十岁开心、自由“阅读链接”也许完全荒废了,也许根本没有了祖父死了,“我”逃荒去了悲伤(生对比阅读,并试着填空。)师:谁来说说?生:都写到了园子中的景物,提到了“我”和祖父,情感上都有对园子、对祖父的爱。师:你发现了两者的相似之处。那不同之处呢?生:“阅读链接”中提到的景物不再是那种充满生命力的感觉,而是说也许完全荒废了,也许根本没有了。提到祖父和“我”时,课文是快乐的,而“阅读链接”中却说祖父死了,“我”逃荒去了。师: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