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_第1页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_第2页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_第3页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_第4页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第1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脑部结构硬膜

:由2层纤维膜组成,紧贴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软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第2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4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什么是脑脊液?脑脊液是充满于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无机离子、葡萄糖和少量蛋白,细胞很少,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第5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脑脊液的作用是什么?其功能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营养、运输代谢产物以及维持正常颅内压的作用。脑脊液总量在成人约150ml,它处于不断地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其途径如下:第6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脑脊液循环路径怎样?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道,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使脑、脊髓和脑神经、脊神经很均被脑脊液浸泡。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颈内静脉)中。如在脑脊液循环途径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第7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脑脊液循环机制

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液。正常400~500ml/日第8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9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大脑半球的上缘附近、蛛网膜形成许多绒毛状的凸起,为蛛网膜颗粒。它们都突入上矢状窦内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顶部,硬脑膜中线,是硬脑膜内外两层形成的管道一方面接受大脑半球浅部的静脉血回流一方面又吸收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第10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脑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100mmh20)颅内容物由颅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第11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硬膜外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由脑膜血管、静脉窦和板障血管的破裂而引起。十分常见,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左右。第12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临床表现

硬膜外血肿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典型:昏迷清醒昏迷血肿对侧肢体出现无力,甚至瘫痪、失语。患侧瞳孔散大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第13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硬膜外引流硬膜外血肿:血液聚积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当脑外伤后,一般成人幕上血肿>20ml幕下血肿>10ml即可引起颅内高压症状,一旦确诊立即行血肿清除术第14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硬脑膜下血肿

硬脑膜下出血指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出血,因常易聚积而习惯称之为硬脑膜下血肿。根据其受伤后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头部受伤后3天以内出现的颅内血肿称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3天至3周出现的颅内血肿为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3周以上出现颅内的血肿称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第15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原因,主要是颅脑外伤,有的仅有轻微头部外伤史,尤以额前或枕后着力时,脑组织在颅腔内的移动度较大,最易撕破自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其次静脉窦、蛛网膜粒或硬膜下水瘤受损出血。非损伤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十分少见,可能与动脉瘤、血管畸形或其他脑血管病有关。第16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大多数血肿主要来源于脑皮质挫裂伤灶中的静脉和动脉受损伤出血,常常发生在外伤着力部位以及对冲部位的颅骨骨折致脑表面的动脉或静脉破裂而形成硬膜下血肿。第17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硬膜下血肿约1/3同时合并有颅骨骨折。范围广泛,可跨越颅缝,但不越过中线。硬膜下血肿形态为弧形、新月形或半月形。第18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硬膜下引流管硬膜下血肿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占颅内血肿的10‰,特点:外伤轻微、出血缓慢、缓解期时间长CT一旦确诊伴颅内高压症状立即行:颅骨钻孔引流或血肿清除引流术第19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目的为预防开颅术后产生硬膜外血肿,常规置入直径2㎜引流管于硬膜外,与颅骨内板相贴,外接引流袋.硬膜外引流在引流组织液、血液及血性分秘物的同时也可引流出部分脑脊液,此时引流液性质应为血性脑脊液第20页,讲稿共22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管道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管道、标记醒目体位:术后头低足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