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第一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浙科版拔高训练_第1页
2019-2020年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第一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浙科版拔高训练_第2页
2019-2020年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第一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浙科版拔高训练_第3页
2019-2020年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第一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浙科版拔高训练_第4页
2019-2020年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第一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浙科版拔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概述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利用浙科版拔高训练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纤维素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

B、纤维素酶包括C1酶、C2酶和葡萄糖苜酶等

C、纤维素酶能与刚果红结合成红色复合物

D、纤维素酶将纤维素最终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

D

【解析】:

[解答]解:A,纤维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B、纤维素酶包括Ci酶、Cx酶和葡萄糖首

够,B喻;

C、纤维素能与刚果红结合成红色复合物,而不是纤维森酶,C错误;

D、纤维素酶将纤维素最终分解成葡萄糖,D正确.

龌:D.

【分析】1、纤维表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i酶、Cx酶和葡萄糖首酶,前两种酶使纤维表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

糖分解成葡萄糖.但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并不和水解后的产物发生这种反应.2、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

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表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

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表分解菌.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需要设置对照的是()

A、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

B、用菠菜的绿叶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C、观察DNA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

D、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答案】:

A

【解析】:

【薛答】A.分离微生物时,需要设置不接种的培养基与实验组一起培养做空白对照,目的是HE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

果的干扰,A符合题意;

B.色羲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B不符合题意;

C.观察DNA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坏符合题意;

D.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宙度不需要设置对照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探究牛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

脸.

实验变量是指在一组实验中,我们所要探究的另必'因素,就叫做变量.

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

实验组:制探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应不断通入无菌空气

B、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平板划线法

C、通过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制备标准显色液

D、利用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提取DNA

【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A,果醋的制作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应不断通入无菌空气,A正确;B、在土壤中

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错误;

C、在泡菜制作完成后,通过比色法来检测亚石蹦盐含量需要制备标准^色液,C正确;

D、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据此可以提取DNA,D正确.

aS6zt:B.

【分析】果醋的制作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

板划线法,但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亘用于微生物的计数.实验室用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制备标准显色液.DNA和蛋

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应不断通入无菌空气

B、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平板划线法

C、通过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制备标准显色液

D、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答案】:

B

【解析】:

【解答】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萌分离实验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种,故B错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分离,意在考

查考生育缰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第5题【单选题】

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A、KH2PO4.Na2HP04、MgS04?7H20、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O4、MgSO4?7H20,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O4>MgS04?7H20、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O4、MgS04?7H2。、牛肉膏、蛋白陈、琼脂、水

【答案】:

【解析】:

【解答】解:A、该配方中尿素是唯一氨源,A正确;B、该配方缺少尿素为唯一限源,B错误;

C、该国方缺少碳源,C错误;

D、该配方不是选择培养基,不能筛选尿素分解菌,D错误.

:A.

【分析】1、微生物的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2、微生物筛选的关键是选择培养基的使用,通

过选择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筛选尿素分解

菌的培养基中必须使用以尿素为唯一甄源的选择培养基,用酚红指示剂进行鉴定.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培养基成分中能用于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是()

A、KH2Po4、Na2Hpe)4、MgS04?7H20、牛肉膏、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O4、MgS04?7H20、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e)4、MgS04?7H20、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答案】:

【解析】: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KH2Po4、Na2HPO4.MgSCX^H2g无机盐,还要水、碳源和氮

源,葡萄糖可以为叱供碳源,但是其氮源只能是尿素.

蝇:C.

【分析】微生物培养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碳源、题源和生长因子.

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耐:培养基的血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眼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CR试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HI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版试剂

【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要鉴定分解尿羲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血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

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表.故选:A.

【分析】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眼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题源的培养基中

力叭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第8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菌落的特征可以作为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B、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菌落

C、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D、S型肺炎双球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

【答案】:

C

【解析】:

【解答】A,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鉴定有重要意义,A正确;

B、蕾落是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B正确;

C、每个菌落由大量同种细菌组成,C错误;

D、S黝市双球菌由于菌体外有期,可哪磔面光滑的菌落,D正确.

Sd^:C.

【分析】菌落是指由一W^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

胞群落.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牛下形成固定的菌落

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鉴定有一百义.

第9题【单选题】

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A、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

A

【解析】:

【解答】液体培养基有利于纤维素分解菌大量繁殖,从而获得大量菌体.

故答宠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选择培养基的作用,液体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其中的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只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很

好地生存,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同时振荡培养可以保证充分供氧,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

第10题【单选题】

下内所注的酶不属于纤维素酶组分的是()

A、麦芽糖酶

B、C1酶

C、Cx酶

D,葡萄糖甘酶

【答案】:

A

【解析】:

【薛答】纤维素酶,是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一个复杂酶系,自然界中很多真菌都能分泌纤维素酶;主要包括:J酶、Cx酶、葡

酶,,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理清纤维表酶的组成,纤维森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i酶、Cx酶和葡萄糖昔酶.

第11题【单选题】

生活在反刍动物胃内的纤维素分解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

A、自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自养厌氧型

【答案】:

B

【解析】:

【解答】动物胃内没有氧气,所以生活在反刍动物胃内的纤维素分解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微

生物的代叫型,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识记能力.

>第12题【单选题】

鉴定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要用刚果红染色,加入刚果红的操作可在()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

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④⑤

D

【答案】:

C

【解析】:

【解答】加入刚果红的操作有两种: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冈庠红进行颜色反应,即⑤正确;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冈原红,即③正

确,故选: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刚果红的使用方法,意在强化学生相关实验操作的过程,提高实验技能.

>第13题【单选题】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出多种具有较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其中有真菌和细菌,试分析此类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下列哪种生物类似()

A、硝化细菌

B、蓝藻

C、蚯蚓

D、兔子

【答案】:

C

【解析】:

【解答]解:A,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A错误;B、蓝藻属于光能目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

统中的生产者,B错误;

C、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正确;

D、兔子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要者,D错误.

8Jd^:C.

【分析】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并将其分解为无机物,所以纤维素分解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据此分析

田.

>第14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实践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基应先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培养中加入适量的抑菌剂有利于抑制杂菌污染

C、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用刚果红染色法

D、菊花的组织培养可以不添加植物激素

【答案】:

C

【解析】:

【解答】解:A、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倒平板,A错误;B、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抑菌剂不一定抑制杂菌生长抑制

杂菌的生长,还有可能抑制目的菌生长繁殖,B错误;

C、刚果红能鉴811纤维素,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C正确;

D、菊花组织培养中需要添加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D错误.

5X^:C.

【分析】1、培养基的配制、接种、和培养的过程.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

烧,接种时划编t作是在火焰边进行;每一种细菌都有最适的生长温度,需要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刚果红染液可以与

纤维森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在培养基中进入刚果红染液可以鉴SU纤维素分解菌,其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葡

萄糖而使其菌落周围出现透明搠.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其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

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植物激素的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及用量的比例等,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

用量比值高时,有f吁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

形成.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为: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第15题【单选题】

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答案】:

D

【解析】:

【解答】解:A、为防止土壤浸出液浓度过高,不能获得单菌落,要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谷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防止偶然因素对实脸结果的影响,B正确;

C、可以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C正确;

D、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题源的选择培养基,D错误.

ffii®:D.

【分析】本题是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菌的操作,根据选项涉及的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分忻判断.

第16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平板划线法

B、制作果醋时应不断通入无菌空气

C、通过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制备标准显色液

D、利用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提取DNA

【答案】:

A

【解析】:

【解答】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A错.制作果醋与醋酸菌相关,酸酸菌为好氧

菌,在有氧下生成醋酸,B正确.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制备标准显色液,与样品颜色变化比较,找出与标准液最相近的颜色,

记录对应亚硝酸盐含量,进行计算,C正确.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溶解度不同,选择适当盐浓度就能使DNA

溶解,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达到分离目的,D正确.【分析】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实践相知识,意在考专考生能理解所学

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第17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还需进一步鉴定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消耗的纤维素进行定量的测定

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答案】:

C

【解析】:

【解答】A、刚果红染液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在培养基中进入刚果红染液可以鉴§!!纤维羲分解菌,箕产生的纤

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而使其菌落周围出现透明鼠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A;F符合题意;

B,如果在鉴SII培养基观察到产生透明圈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

纤维表酶的实验,B不符合题意;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巨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c符合题意;

D、纤维森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C1S§.Cx酶、葡萄糖甘酶,D不符合题意.

am班:c

【分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的,主要包括:Ci酶、Cx酶、葡萄糖甘酶,它能够把纤维素分解为不被刚果红染色的葡萄糖,在

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由于刚果红染液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磁I色的复合物,所以当有纤维表分解酶存在时,会出现不被染

色的透明圈,据此看判断是否有纤维素分解酶存在.实验室测定纤维表酶的含量过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造纸等纤维表

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第18题【单选题】

根瘤菌是一种固氮微生物,其生物学特征之一是()

A、在土壤中独立生活时能够固氮

B、需氧的异养细菌

C、所需能量由自身的线粒体提供

D、单细胞真核生物

【答案】:

B

【解析】:

【分析】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其中由植物给它提供现成的有机物,因此它不能独立固氮.根瘤菌是一种需氧的异

养细菌.根密菌属于原核细胞,会淤休.

>第19题【填空题】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

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

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

(3)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若获得纯净

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操作时采用灭菌的方

法;还可用方法操作.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

【第1空】纤维素

【第2空】翊

【第3空】邮

【第4空】刚果红

【第5空】蝴环

【第6空】m

【第7空】稀释涂布平板

【第8空】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解析】:

【解答】(1)要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应使用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力叭纤维表作为唯一的碳源,能在此培养基

中存活的微生物就是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2)刚果红可以和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羲酶分

解纤维素,从而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3)获得纯净的菌株有两种方法,即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融作时所用的接种环,每次接种之前都要灼烧,

这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海1作者.

【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

能生存的.筛选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选择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应该为纤维素.纤维囊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鉴定.获得纯净

的菌株有两种方法,即平板划段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避免细菌污

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第20题【综合题】

地球上植物产生的纤维素中有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并研究这些微生物

有利于人们更有效地利用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请回答: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宜从的土壤中取样。纤维素分解菌之所以能够利用纤维素,是因为其细胞

内含有o

【第1空】富含纤维菽(或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或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

【第2空】纤维素酶

培养基除含有碳源、氮源、水和多种无机盐外,还应含有。其中,碳源主要为。对配制

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目的是。

【第1空】某些特殊营养物质(或生长因子

【第2空】纤维表

【第3空】杀死细菌的芽抱

纤维素分解菌纯化培养中常用的接种方法«在添加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可通过是否产生______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第1空】平板划■去和解涂布平也去

【第2空】透明圈

从纤维素分解菌中提取纤维素酶,可采用方法,如果采用法对该细胞菌进行固定,也可

不经过酶的提取和分离等繁杂操作即可实现纤维素发酵。

【第1空】电泳法(或凝胶色谱法)

【第2空】包埋

【答案】:无

【解析】:

【解答】(1)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较多;细胞内含有纤维素酶,就可以利用纤维素.(2)培养微生物时,

除了有碳源、甄源、水和无机盐外,常常要加入生长因子;培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时,培养基中的碳源是纤维素;培养基采用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目的不仅可以杀死细菌,而且可以杀死细菌的芽抱.(3)微生物纯化培养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纤维素能被刚果红染成红色,因此微生物分解纤维表后,就会在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4)提取分离

蛋白质时可以采用电泳法或凝胶色谱法;固定化细胞技术有吸附法和包埋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包埋法.【分析】本题考查微生

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分离、DNA和蛋白质技术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有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酬识间的内在联

系的能力.

>第21题【综合题】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石油危机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乙醇作为代替燃料,生产中玉米和麦草的

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已知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人们首先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纤维素分解菌多分布在富含的土壤中.

【第1空】会素

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

【第1空】邮

【第2空】翊

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

特殊染料是,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当利用涂布

器涂布平板之后需要对涂布器进行处理.

【第1空】刚果红

【第2空】透明圈

【第3空】灭菌

产生葡萄糖后需要用到(微生物)发酵产生酒精,还可以使用检测产物是否为酒精,该

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反应,溶液呈灰绿色.

【第1空】艇菌

【第2空】重铝酸钾

【答案】:无

【解析】:

【解答】(1)富含纤维森的地方纤维素分解菌较多.

(2)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性而设计,用于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

要使用一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3)刚果红和纤维素结合能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红色消失,形成透明圈,为避免杂菌污染,在实睑前要进行灭

菌处理.

(4)豺牛下,酵母菌进行发酵可产生幅,睛与^.

故答窠为:

(1)纤维素

(2)邮,弼

(3)刚果红,透明圈,灭菌

(4)酵母前,重铝酸钾

【分析】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

菌需要使用一纤维表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刚果红和纤维素结合能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而分

解纤维表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所以可以用刚果红鉴811纤维素分解菌.酵母菌无氧发酵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馅酸钾检

睑,呈灰绿色.

>第22题【综合题】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为从土壤中微生物筛选到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成分如

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分泌酶,能将尿素分解成。

【第1空】眼

【第2空】氨

培养基中为"目的菌"生长提供氮源和碳源的物质分别来自和。为了满足图示锥形瓶中目的

菌对氧气的需求,在培养时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

稀#倍皎为的速管

IttJJ

:•

一■.第养H

【第1空】尿素

[第2空]葡萄糖

【第3空】振荡培养

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应采用法接种以获得单个菌落。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

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鉴定方法是检测初步筛选目的菌种培养基的pH,若pH(降低/不变/

升高),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第1空】稀释涂布

【第2空】

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有同学认为造成A同

学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培养基被杂菌污染。为了证实该说法,则进一步实验的操作思路是«

【第1空】将A同学的培养基在不力口土样的情况下,设置空白对照

【答案】:无

【解析】:

【解答】(1)分解尿表的细菌能分泌腺酶,能将尿表分解成氨.(2)培养基中加入尿蓑和葡萄糖的目的是为目的菌提供氮源

和碳源.为了满足图示锥形瓶中目的菌对氧气的需求,在培养时应振荡培养,增大溶氧量.(3)转入固体培养基常采用平板划

线法蝇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初步筛选目的菌种培养基的pH,若pH升高,说明该苗种能够分解尿素,因为尿森分解后产生的

氨呈碱性.(4)为了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应将A同学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设置空白对照,观察实验结果.

【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培养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育缰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蝴识的

网辐构;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

>第23题【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尝试从土壤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流程见下图),并进行计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

题:

IOBLlOal.

阳法

培养皿灭菌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

A\u5e72\u70ed\u706d\u83cc\u3001\u6e7f\u70ed\u706d\u83cc\uff08\u9ad8\u538b\u84b8\u6c7d\u706d\

u83cc\uff09

B\u7528\u725b\u76ae\u7eb8\u5305\u624e\u5668\u76bf

【第1空】干热灭菌、湿热灭窗(高压蒸汽灭菌)

【第2空】用牛皮纸包扎器皿

将采集的土样加入装有50ml以为唯一碳源的(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按步骤

①玲③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震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

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

A\u7ea4\u7ef4\u7d20

B\u6db2\u4f53

C\u589e\u52aO\u57f9\u517b\u6db2\u4e2d\u7684\u6eb6\u6c27\u91cf

【第1空】绍ft森

【第2空】液体

【第3空】增加培养液中的溶

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防止.

A\u57f9\u517b\u57fa\u8868\u9762\u7684\u83cc\u60ac\u6db2\u4fla\u51fa\u73b0\u79ef\u6db2\uff0c\u5

bfc\u81f4\u83cc\u4f53\u5806\u79ef\uff0c\u5f71\u54cd\u5206\u79bb\u6548\u679c

【第1空】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的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划线,原因是.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

基应该进行处理后,才能倒掉.

A\u7ebf\u6761\u672b\u7aef\u7ec6\u83cc\u7684\u6570\u76ee\u6bd4\u7ebf\u6761\u8d77\u59cb\u5904\

u8981\u5cll

B\u9632\u6b62\u51b7\u51dd\u540e\u5f62\u6210\u7684\u6c34\u73e0\u6ef4\u843d\u5728\u57f9\u517b\

u57fa\u4e0a\u6c61\u67d3\u57f9\u517b\u57fa

C\u706d\u83cc

[第1空]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

【第2空】防叱球形蝌弼端在培养基上污礴养基

【第3空】灭菌

【答案】:

【解析】:

【解答】解:(1.)灭菌常用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等,培养皿常用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将培养皿

放入灭菌锅之前通常用牛皮纸或报纸包^避免灭菌后的再次污染.

(2.)题干中说“尝试从土塔中箍选出纤维素分解菌”,故将采集的土样加入装有50ml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

按步骤①一③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震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3.)由于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因此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液量

不宜过多.

(4.)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的过程中,由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所以在做第二;欠以及其后的划编t作

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湍开始划线;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

污染培养基.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以免造成污染.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翻)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癣菌的主要步骤.其中步骤①一③的培养过程

中,培养液中加入纤维端乍为唯一碳源,目的是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该过程还需将推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目的有两个,一

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的过程中,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和接种结束后都要通过灼烧来灭菌.

>第24题【综合题】

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病

毒的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

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

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如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

图中,不可能由该方法得到的是.

有误

【第1空】稀释涂布平标去

【第2空】D

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对照组?.为什么?

【第1空】需要

【第2空】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美团回代团9§回美回回36回团出”a^,aS-eEIEIe;回美月史一回ae”回9团-爸回囱%回台回者回%回》9»团4团团9”“9033团%团>启回。旬13者回哈回》9回订

%团含固9回》36£团©一团9也[。3§9”11313团告回.q®ii%RIa回C3®13岸E)ae“133%34RBq回回告RBaeRIEIT%回合因工土上国可回aelfae一回qEBseET

i%能回能;050-e005EEae0_M

【第1空】③

【第2空】®0

已知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现提供足量的已灭菌的乳糖蛋白陈培养液和具塞试管,应如何

判断待检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

【第1空】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fS待测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学做蛋白陈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

37℃恒温箱培养24h.若试管内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

【答案】:无

【解析】:

【解答】(1)桁不同稀降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一过程是稀释涂布

平板法.据图分析:A、B,C属于铜译涂布平板法种得到的平板,D平板有明显的划线痕迹,故选:D.

(2)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统计样本菌落数时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

格).

(3)无菌操作中,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需要进行灭菌,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

消毒.

(4)待检水样中大肠杆菌的判断方法是: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待测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学雇蛋白陈培养液将试

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h.若试管内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

故答案为:

(1)稀释涂布平板法;D

(2)需要;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前是否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