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培英学校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培英学校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培英学校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培英学校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培英学校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培英学校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鸡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斑纹(b)为显性,B和b这对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鸡的毛腿(A)对光腿(a)为显性,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毛腿芦花鸡雌雄各一只,其杂交雄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和光腿芦花鸡,雌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光腿芦花鸡、毛腿非芦花鸡、光腿非芦花鸡,则杂交子代中只出现光腿和芦花两种性状中的一种的概率为

)A.3/8

B.5/8

C.1/2

D.3/16参考答案:B2.在退耕还草后的15年里,青藏高原的高寒干旱草甸发生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此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升高B.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物总量减少C.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D.再经历十几年演替会发展到茂密的森林阶段参考答案:A【分析】在退耕还草后的15年里,青藏高原的高寒干旱草甸发生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演替的趋势是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详解】A、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升高,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正确;B、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随着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有机物总量增加,错误;C、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也增强,错误;D、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受到气候条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甚至有些生态系统最终也不能演替到森林阶段,错误;故选A。3.下列四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四种情况。若在Ⅹ点加入需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参考答案:C4.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d后进行第二次注射: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于第二次注射后三组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速率下降不同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组兔子由于注射了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率最慢B.A组兔子由于注射了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所以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率最快C.B组兔子由于注射了促甲状腺激素,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所以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率最快D.C组兔子由于注射的是生理盐水,所以下降速率不变参考答案:B5.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参考答案:A解析: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aabb产生的配子是ab,又因为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l,由此可见亲本基因型应为AABb。6.潮间带常见的浜螺捕食多种藻类,尤其喜食竞争力强的浒苔。据图1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浜螺捕食浒苔,其它藻类能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B.浜螺的种群密度越大,越容易维持藻类的多样性

C.若潮间带没有浜螺,其藻类多样性会下降

D.浜螺的种群密度对藻类的多样性有调控作用参考答案:答案:B7.将有关生物组织结构为实验材料,直接制作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绿色的叶绿体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原生质层清晰可见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多个蓝绿色的线粒体D.花生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参考答案:A【考点】2F: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P:检测脂肪的实验;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题干中的“直接”两字是本题解题的切入点。生物实验观察中,很多都需要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如:线粒体、染色体、DNA和RNA等。【解答】解:A、叶绿体是绿色的,不需染色,并且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A正确;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具有紫色的大液泡,原生质层是无色的,因此观察到的只能是紫色的液泡,B错误;C、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C错误;D、脂肪鉴定需要染色,D错误。故选:A。8.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来自丙酮酸C.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D.影响图1、2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参考答案:C9.下列有关首次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科学家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斯,因其观察到肺炎双球菌存在转化现象,且“转化因子”不是蛋白质B.格里菲斯,因其发现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后,培养基中会出现S型菌菌落C.艾弗里,因其发现肺炎双球菌可以在小鼠体外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是DNAD.艾弗里,因其发现S型菌的DNA能使死亡的R型菌转化为活的S型菌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详解】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这种转化因子是DNA,也没有证明“转化因子”不是蛋白质,A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发现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后,培养基中会出现S型菌菌落,B错误;1944年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发现了肺炎双球菌可以在小鼠体外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是DNA,C正确;死亡的R型菌不能转化为活的S型菌,D错误。【点睛】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0.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参考答案:B11.在生物体中脂肪比糖类更适宜做储能物质的原因不包括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

B.必要时脂肪可直接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C.脂肪不能被氧化分解,这样有利于长期保存D.脂肪疏水,而糖类亲水,故前者在细胞中占体积小参考答案:C12.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参考答案:D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的糖蛋白,结果使白细胞黏着,A正确;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均是耗能过程,消耗ATP,B正确;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化等13.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说明甲溶液吸水,即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丙溶液失水,则丙浓度<细胞液浓度,据此答题【解答】解:A、根据试题分析,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浓度<细胞液浓度,则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C、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有渗透作用引起的,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故选:D.

14.人口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环境污染加剧.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2)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4)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5)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都成了能源,给环境带来了压力.【解答】解:①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①正确;

②人口增长过快,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②正确;

③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③正确;

④人口增长过快,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④正确.故选:D.15.下列关于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核细胞可以分化成巨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抗原B.该过程抗原分子被降解成氨基酸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不能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参考答案:C【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解答】解:A、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地吞噬抗原,A错误;B、该过程抗原分子被降解成氨基酸后不能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B错误;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先呈递给T淋巴细胞,再呈递给B淋巴细胞,C正确;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存在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D错误.故选:C.16.把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做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依据是(

)A.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容易获取B.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物质C.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细胞器D.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有膜细胞器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结构。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成熟后,已经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其他的细胞器。用这样的细胞获得的是较纯净的细胞膜,没有细胞核核膜以及其他膜性细胞器的干扰。错题分析:本题错选其它选项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是真核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器(包括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主要原因是对一些特殊的细胞结构没弄明白。17.下表列出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外分泌细胞的膜结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

B.细胞乙为胰腺外分泌细胞C.甲乙细胞基因相同,但表达基因都不相同D.肝细胞内质网面积小于胰腺外分泌细胞参考答案:C18.(07海南卷)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激素溶液后,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所注射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抗利尿激素

D.胸腺激素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说明小鼠体内代谢活动减慢,血糖降低,而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19.右图表示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关于该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合成场所在核糖体

B.含有两条肽链C.R基中共含18个氨基

D.共有128个肽键参考答案:C20.现有三粒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植株的种子,其中正常株高植株(A)对矮生株高植株(a)为显性,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这三粒正在萌发的种子后,分别得到基因型为AAaa、aa和AA的三棵植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AAaa、aa和AA的三棵植株形成过程中,秋水仙素起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

B.将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aaa=1:2:1

C.若已知在未用秋水仙素处理前,该二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将题干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基因型为AA的植株,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11D.在C选项的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正常植株或矮生植株参考答案:D21.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与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形状未改变.【解答】解:A、AB段细胞液浓度下降,说明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因此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A错误;B、B点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但由于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限制了植物细胞继续吸水,B错误;C、BC段细胞液浓度不断升高,说明BC段细胞开始失水,而质壁分离复原时细胞吸水,C错误;D、从细胞液浓度因吸水而下降,后又升高来看,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为背景,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22.绿硫细菌能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与绿色植物不同的是供氢体是H2S,而不是H2O。有关此细菌的光合作用,错误的说法是(

)A.能合成有机物

B.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C.不产生O2,而产生S

D.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参考答案:B略23.蓝藻细胞不能进行哪项生理活动

A.无丝分裂

B.有氧呼吸

C.光合作用

D.基因突变

参考答案:A24.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B.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和核膜均可以发生周期性变化C.在所有的真核细胞内,均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大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参考答案:A【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孔、染色质和核仁。【详解】核膜为双层膜结构,外层核膜上附着有很多核糖体,A正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分裂,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真核细胞,但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C错误。核孔具有选择性,不是所有的大分子任意通过的通道,DNA不能通过核孔出来,D错误。【点睛】核孔实现了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具有选择性,RNA可以从细胞核出来到细胞质中,DNA不能出来,某些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2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分泌蛋白质需要高尔基体参与B.所有蛋白质都要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出细胞膜C.唾液腺细胞和肝脏细胞中均含有控制合成淀粉酶的mRNAD.决定蛋白质分子特异性的是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参考答案: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又由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因此它通过胞吐的形式进出细胞。26.如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C.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参考答案:B27.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E五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此五项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是.(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过程.(3)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期.(4)在高等真核生物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参考答案:(1)ABCE

D

(2)稳定性差异

(3)间(4)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其中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历程,而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解答】解:(1)对于人体来说,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对有机体是有利的,而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形成的,对有机体不利.因此,A、B、C、D、E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A、B、C、E.其中细胞癌变过程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即遗传物质发生改变.(2)B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3)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即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故答案为:(1)ABCE

D

(2)稳定性差异

(3)间(4)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点评】本题结合细胞生命历程图,考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癌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和细胞癌变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8.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胚胎工程中,通常选取原肠胚的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B.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C.外源DNA需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可能表达D.只要改变目的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就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参考答案:C29.凝乳酶能催化乳汁的凝固。图甲表示研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表格乙是实验结果。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回答:(1)右图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C0表示实验开始时未凝固的乳汁浓度,四条曲线中的某些曲线可能表示装置A、B、D、G的反应规律。

①表示装置D的曲线是

,表示装置C的曲线是

;②表示装置G的曲线是

,若将装置G的温度降到装置D的温度后,可用曲线

表示。(2)若要进一步探究凝乳酶的最适温度(要求误差在20C,需要的实验材料均满足),请你简要叙述改进方法:

。(4分)(3)根据表格乙中的数据分析,本实验的结论是:

。(4分)参考答案:(1)①Ⅳ

②Ⅱ

Ⅱ(2)在300C—500C之间设置温度梯度为10C的实验温度,重复以上操作,观察记录乳汁凝固时间。(3)酶的催化活性有最适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高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30.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参考答案:C31.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参考答案:B32.下列活动中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A.思维 B.感觉 C.非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参考答案:C【考点】DA:脑的高级功能;D3:反射的过程.【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与大脑皮层有关,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低级中枢.【解答】解:A、思维属于脑的高级功能,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B、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C、非条件反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低级中枢,C正确;D、条件反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故选:C.33.下列哪项不属于无机盐的功能(

)A.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B.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C.维持生物体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等稳态

D.作为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参考答案:D34.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的CO2含量较低

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参考答案:BCD35.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C.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免疫系统的功能,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机体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各种理化性质相对稳定,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内环境的pH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正确;内环境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免疫系统能识别自己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之一,D正确。36.如图为某动物细胞正在进行分裂的图像(简图)。下列关于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该细胞中此时共有3对同源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6个四分体C.该动物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最多可存在12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D.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该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图示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据此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A、D项错误;该细胞中此时共有3对同源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3个四分体,B项错误;分析图示可知,该动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当处于后期时,最多可存在12条染色体,处于前期和中期时,可存在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C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7.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B.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参考答案:C38.让小白鼠吸入放射性的18O2,该小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细胞结构和化合物是A.细胞质基质和CO2

B.线粒体和H2OC.细胞质基质和丙酮酸

D.线粒体和乳酸参考答案:B39.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示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微生物B.若图示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C.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能量循环利用D.若乙为初级消费者,则乙的有机物总量比甲的少参考答案:D40.—个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3.8%。则该DNA分子中A+C的含量占A.47.6%

B.50%

C.23.8%

D.52.4%参考答案:BDNA分子中A=T,G=C,A+C=A+G=C+T=50%。【点睛】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基本关系式:(1)嘌呤=嘧啶=总碱基的1/2;(2)不配对的两个碱基所占比例之和=总碱基的1/2。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10分)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正常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于____________调节。(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的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4)图中的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它们的作用相互___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其主要的靶器官是一,若胰岛B细胞受损人会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免疫系统是通过它的____________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参考答案:答案:(1)(负)反馈(2)b

(3)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4)拮抗

肝脏

胰岛素分泌减少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能力减弱,从而血糖升高,表现为糖尿(5)神经—体液—免疫

防卫、监控和清除42.下图为苹果醋的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实验室分离、纯化发酵菌的方法步骤。请回答以下问题:纯化发酵菌的方法步骤: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1)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破坏DNA的结构,也能使蛋白质___________。(2)上图中①过程与②过程需要接种的发酵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计划统计食醋中该发酵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涂布,每种稀释液都设罝了3个培养皿。从对照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同一浓度的发酵菌稀释液,分别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若不存在实验误操作,则前者的数量___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小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变性(空间结构破坏)酵母菌和醋酸菌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多于有些菌落连接在一起,计数偏小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活菌计数法,注意要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在接种时还要设置空白对照。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

(1)微生物培养时,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对于培养基和培养皿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人的双手需要消毒处理;空气中的细菌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