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实战培训教材_第1页
内审员实战培训教材_第2页
内审员实战培训教材_第3页
内审员实战培训教材_第4页
内审员实战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O9001:2015换版

内审员实战培训保持开放的心态分享与交流!遵守时间是我们的美德一次培训,全情投入!学习要求请保持手机处于振动或关闭状态程纲123456ISO9001:2015标准的变化与发展如何理解ISO9001:2015的管理精髓ISO9001:2015主要变化ISO9001:2015新版标准重点条款讲解CaseStudy--组织处境分析、利益相关方、过程描述、目标管理、风险识别、组织知识、绩效评价内审技巧和方法课大7认证审核安排ISO9001:2015标准的变化与发展2013~2016管理体系标准大改版时期标准根据高级结构已经换版2015年改版2016年改版2017年改版ISO27001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SO22000ISO22301ISO/TS16949ISO50001ISO13485XXXXXXISO9001修订的背景历史沿革ISO9001修订的背景产生过程WD(WORKDRAFT)工作组草案CD(COMMITEDRAFT)委员会草案DIS(DRAFTINTERNATIONALSTANDARD)国际标准草案FDIS(FINALDRAFTINTERNATIONALSTANDARD)最终国际标准草案IS(INTERNATIONALSTANDARD)国际标准ISO9001修订的背景与其他管理体系整合.

(例如:

QMS+EMS,QMS+EMS+OHSAS,…etc).为组织管理提供一种整合性方法(integratedapproach).

(例如:将质量管理整合到组织治理机制内[governance])提供未来十年的基础架构.因应日益复杂的组织运作环境.确保新版标准符合所有潜在使用群.加强组织满足客户的能力.ISODirectiveAnnexSL(高级结构)为了开发和维护国际标准及其他出版物,ISO/IEC需遵从ISO/IEC指令。它由两部分组成。即第一部分:技术工作程序和第二部分:国际标准结构和起草的规则。《ISO/IECDirectives,Part1,ConsolidatedISOSupplement,2013》该第一部分指令含有一规范附件SL(AnnexSL):管理体系标准建议。及其附录2(Appendix2):高级结构,等同的核心正文,共用术语和核心定义。这个《附件SL附录2》其实是一个管理体系标准(ManagementSystemStandard)的标准模板,即是一个标准的“标准”。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将来所有的ISO管理体系标准如能源、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环境、质量在今后修改时都要按照《附件SL》的要求重写。新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1:2015已经采纳了ISODirective附录SL这一高级结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附件SL》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各种管理体系标准的不统一状况。这不仅有利于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也为今后一致性的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建立标准模板。目前已经颁布的ISO14001:2015即采用了上述标准结构,与ISO9001:2015的标准章节内容完全一致!ISODirectiveAnnexSL(高级结构)ISO9001:2008ISODirectiveAnnexSL(高级结构)AnnexSL高级结构(highlevelstructure)提供共通的条文顺序、内文与术语新版标准会依据AnnexSL撰写章节框架会根据顶层结构提供相应的子条款所有的管理体系标准间使用统一语言注:

ISODirectiveAnnexSL:由联合技术协调小组(JTCG)开发,适用于所有管理体系高阶架构标准与相同核心文本最初为83号指南(DraftGuide83),2012年4月,被ISO指令(ISODirectives)作为附件(AnnexSL)ISO14001:2004ISODirectiveAnnexSL(高级结构)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组织的环境(Contextoftheorganization)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XX管理体系范围4.4XX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领导作用(Leadership)5.1领导作用和承诺5.2XX方针5.3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策划(Planning)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XX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变更的策划7支持(Support)7.1资源7.2能力7.3意识7.4沟通7.5文件化的信息8运行(Operation)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9绩效评估Performanceevaluation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10改进

(Improvement)10.1总则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注:AnnexSL是newhighlevelstructure,将提供所有的管理体系一个通用的格式条文架构改变–意图条文架构改变–对条文的冲击质量管理七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改进循证决策关系管理条文架构改变但PDCA原则不变顾客要求顾客满意产品

服务组织及其环境(4)变不变ISO9001:2015策划(6)绩效评价(9)支持和运作(7,8)改进(10)领导作用(5)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果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如何理解ISO9001:2015的管理精髓ISO9001:2015的管理精髓01基于风险的方法新版标准要求组织理解环境(4.1)和确定需要关注的风险和机遇在建立QMS及其过程和活动时,定性并根据组织环境定量的考虑风险03文件化信息用“文件化信息”替代了“文件化程序”、“记录”、“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质量计划等”02适用性由于组织规模、组织采用的管理模式、组织活动范围以及组织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的性质的差异,组织需要评审要求的适用性04组织知识保护组织的知识,以防止人员更换或分享不畅而导致组织知识的流失确保组织通过吸取经验、辅导、标杆比对等方法获取所需的知识ISO9001:2015主要变化Somechanges

部分变化Completereformattingtoalignwith“AnnexSL”全部重新调整格式与“附件SL”达到一致“Productsandservices”insteadof“product”用“产品和服务”替代“产品”Morerequirementsfortop(andother)management给最高(和其他)管理者提出更多的要求“Externalprovisionofproductsandservices”insteadof“purchasing”-includesoutsourcedprocess用“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替代“采购”-包括外包过程“Documentedinformation”insteadof“Documentedproceduresandrecords”用“文件化的信息”替代“文件化的程序和记录”Somenewrequirements......

一些新的要求Newclause4.1–“ContextoftheOrganization”新的条款4.1-“组织的环境”Whataretheexternalandinternalfactors?外部和内部因素有哪些?Identificationof“interestedparties”识别“利益方”Relevantneedsandexpectationsoftherelevantinterestedparties?相关利益方的相关需求和期望Customercontinuestobetheprimary(butnottheonly!)interestedparty顾客仍然是首要(但不是唯一的!)利益方“actionstoaddressrisks&opportunities”“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Organizationalknowledge组织的知识“Improvingproductsandservicestomeetknownandpredictedrequirement”“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已知的和预知的要求”Some"deleted"requirements......

一些被删除的要求Eliminationoftheterm“preventiveaction”去掉了“预防措施”这个属于Theconceptstillremains,andisactuallyreinforcedthroughoutthestandard

(byaddressing“risk”)这个概念依然存在,而且实际上在整个标准中得到强化(通过应对“风险”)Eliminationofspecific(prescriptive)requirementsfor去掉了针对以下各项的具体(规定性的)要求A“QualityManual”质量手册A“Managementrepresentative”管理者代表ISO9001:2015新版标准重点条款讲解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组织应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注1: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注2:考虑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注3:考虑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相关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MajorChange重大变化“Context

oftheorganization”

组织所处的环境Externalcontextincludes*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culture,social,political,legal,regulatory,financial,technological,economic,naturalandcompetitiveenvironment,whetherinternational,national,regionalorlocal;文化、社会、政治、法律、法规、财务、技术、经济、自然和竞争的环境,无论是国际的、国家的、地区的或本地的relationshipswith,andperceptions/valuesofexternalstakeholders与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感受/价值观Internalcontextincludes*所处的内部环境包括corporateculture;企业文化governance,organizationalstructure,rolesandaccountabilities;方略、组织结构、角色和责任policies,objectives,andstrategies方针、目标和战略resource(capital,time,people,processes,systemtechnologies);资源(资金、时间、人员、过程、系统技术)Informationsystems,informationflowsanddecision-makingprocesses(bothformalandinformal)信息系统、信息流和决策过程(正式及非正式的)

4组织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由于相关方对组织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b)这些相关方的要求。组织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MajorChange重大变化4组织环境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见4.1; b)相关方的要求,见4.2; 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本标准中适用于组织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全部要求,组织应予以实施。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加以保持。该范围应描述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类型,若组织认为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不适用本标准的某些要求,应说明理由。

那些不适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能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或责任,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Nothingreallynew没有新内容4组织环境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1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内的应用,且应: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有效控制;d)确定并确保获得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e)规定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责任和权限;f)应对按照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g)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h)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4.4.2在必要的程度上,组织应:a)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b)保留确认其过程按策划进行的形成文件的信息。MinorChanges微小变化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5.1.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b)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组织的业务过程;

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确保获得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f)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g)确保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h)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i)推动改进;

j)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

注:本标准使用的“业务”一词可大致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核心活动,无论是公营、私营、营利或非营利组织。MajorChange重大变化5领导作用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MinorChanges微小变化New新内容5领导作用5.2方针5.2.1质量方针的建立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

a)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

b)为设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5.2.2质量方针的沟通质量方针应:

a)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可获得并保持;

b)在组织内得到沟通、理解和应用;

c)适宜时,可向有关相关方提供。MinorChanges微小变化5领导作用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整个组织内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分派、沟通和理解。

最高管理者应分派职责和权限,以: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见10.1),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MinorChanges微小变化New新内容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到4.1所描述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b)增强有利影响;

c)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

d)实现改进。6.1.2组织应策划:a)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b)如何:

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见4.4);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注1:应对风险可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注2: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6策划MajorChange重大变化6策划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组织应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b)可测量;c)考虑到适用的要求;d)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e)予以监视;f)予以沟通;g)适时更新。组织应保持有关质量目标的形成文件的信息。6.2.2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组织应确定:a)采取的措施;b)需要的资源;c)由谁负责;d)何时完成;e)如何评价结果。MinorChanges微小变化6策划6.3变更的策划

当组织确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此种变更应经策划并系统地实施(见4.4)。组织应考虑到:

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b)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c)资源的可获得性;

d)责任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MinorChanges微小变化7支持7.1资源7.1.1总则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组织应考虑:

a)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约束;

b)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7.1.2人员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要的人员,以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7.1.3基础设施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过程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注:基础设施可包括:

a)建筑物和相关设施;

b)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c)运输资源;

d)信息和通讯技术。

MinorChanges微小变化7支持7.1.4过程运行环境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过程运行所需要的环境,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注:适当的过程运行环境可能是人文因素与物理因素的结合,例如:

a)社会因素(如无歧视、和谐稳定、无对抗);

b)心理因素(如舒缓心理压力、预防过度疲劳、保护个人情感);

c)物理因素(如温度、热量、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声等)。由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这些因素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MinorChanges微小变化7支持7.1.5监视和测量资源7.1.5.1总则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活动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组织应确定并提供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所需的资源。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a)适合特定类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b)得到适当的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组织应保留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7.1.5.2测量溯源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前提时,则测量设备应: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验证)依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b)予以标识,以确定其状态;c)予以保护,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劣化。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组织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MinorChanges微小变化7支持7.1.6组织的知识

组织应确定运行过程所需的知识,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在需要范围内可得到。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组织应考虑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更多必要的知识,并进行更新。注1:组织的知识是从其经验中获得的特定知识,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的共享信息。注2:组织的知识可以基于:

a)内部来源(例如知识产权;从经历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得到的经验教训;得到和分享未形成文件的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b)外部来源(例如标准;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MajorChange重大变化7支持7.2能力组织应:a)确定其控制范围内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这些人员从事的工作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确保这些人员具备所需能力;

c)适用时,采取措施获得所需的能力,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d)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人员能力的证据。注:采取的适当措施可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辅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或者招聘具备能力的人员等。Nothingreallynew没有新内容7支持7.3意识组织应确保其控制范围内的相关工作人员知晓:a)质量方针;

b)相关的质量目标;

c)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

d)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Nothingreallynew没有新内容7支持7.4沟通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

a)沟通什么;

b)何时沟通;

c)与谁沟通;

d)如何沟通;

e)由谁负责。MinorChanges微小变化7支持7.5形成文件的信息7.5.1总则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

a)本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b)组织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注:对于不同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的信息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不同,取决于:

——组织的规模,以及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的类型;

——过程的复杂程度及其相互作用;

——人员的能力。

7.5.2创建和更新在创建和更新形成文件的信息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

a)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

b)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如:纸质、电子格式);

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Nothingreallynew没有新内容7支持7.5.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7.5.3.1应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和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以确保:a)无论何时何处需要这些信息,均可获得并适用;b)予以妥善保护(如:防止失密、不当使用或不完整)。7.5.3.2为控制形成文件的信息,适用时,组织应关注下列活动: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c)变更控制(比如版本控制);d)保留和处置。对确定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来自外部的原始的形成文件的信息,组织应进行适当识别和控制。应对所保存的作为符合性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注:形成文件的信息的“访问”可能意味着仅允许查阅,或者意味着允许查阅并授权修改。Nothingreallynew没有新内容8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

组织应通过采取下列措施,策划、实施和控制满足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过程(见4.4),并实施第6章所确定的措施:a)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b)建立下列内容的准则:

1)过程;

2)产品和服务的接收。

c)确定符合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资源;

d)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e)在需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

1)证实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2)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策划的输出应适合组织的运行需要。

组织应控制策划的更改,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

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受控(见8.4)。MinorChanges微小变化8运行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2.1顾客沟通与顾客沟通的内容应包括:

a)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b)处理问询、合同或订单,包括变更;

c)获取有关产品和服务的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d)处置或控制顾客财产;

e)关系重大时,制定有关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

8.2.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在确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时,组织应确保:a)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规定,包括:

1)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2)组织认为的必要要求。

b)对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组织声称的要求。MinorChanges微小变化8运行8.2.3与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8.2.3.1组织应确保有能力满足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在承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组织应对如下各项要求进行评审: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组织规定的要求;d)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e)与先前表述存在差异的合同或订单要求。若与先前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存在差异,组织应确保有关事项已得到解决。若顾客没有提供形成文件的要求,组织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注:在某些情况下,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作为替代方法,可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进行评审。8.2.3.2适用时,组织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a)评审结果;b)针对产品和服务的新要求。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若产品和服务要求发生更改,组织应确保相关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更改的要求。MinorChanges微小变化8运行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3.1总则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设计和开发过程,以便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8.3.2设计和开发策划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及其控制时,组织应考虑:

a)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

b)所要求的过程阶段,包括适用的设计和开发评审;

c)所要求的设计和开发验证和确认活动;

d)设计和开发过程涉及的职责和权限;

e)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

f)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

g)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

h)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

i)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期望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

j)证实已经满足设计和开发要求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Nothingreallynew没有新内容8运行8.3.3设计和开发输入组织应针对具体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要求。组织应考虑:

a)功能和性能要求;

b)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

c)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承诺实施的标准和行业规范;

e)由产品和服务性质所决定的、失效的潜在后果。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完整、清楚,满足设计和开发的目的。

应解决相互冲突的设计和开发输入。

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形成文件的信息。Nothingreallynew没有新内容8运行8.3.4设计和开发控制组织应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a)规定拟获得的结果;

b)实施评审活动,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d)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要求;

e)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

f)保留这些活动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目的。根据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情况,可以单独或以任意组合进行。Nothingreallynew没有新内容8运行8.3.5设计和开发输出组织应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

a)满足输入的要求;

b)对于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后续过程是充分的;

c)包括或引用监视和测量的要求,适当时,包括接收准则;

d)规定对于实现预期目的、保证安全和正确提供(使用)所必须的产品和服务特性。

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出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8.3.6设计和开发更改组织应识别、评审和控制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期间以及后续所做的更改,以便避免不利影响,确保符合要求。组织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

a)设计和开发变更;

b)评审的结果;

c)变更的授权;

d)为防止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Nothingreallynew没有新内容8运行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总则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在下列情况下,组织应确定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

a)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

b)外部供方替组织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

c)组织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

组织应基于外部供方提供所要求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确定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并加以实施。对于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组织应保留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MinorChanges微小变化Previously“Purchasing”以前是“采购”8运行8.4.2控制类型和程度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组织稳定地向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组织应:

a)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

b)规定对外部供方的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控制;

c)考虑:

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2)外部供方自身控制的有效性;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MinorChanges微小变化Previously“Purchasing”以前是“采购”8运行8.4.3外部供方的信息组织应确保在与外部供方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充分的。组织应与外部供方沟通以下要求:

a)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b)对下列内容的批准:

1)产品和服务;

2)方法、过程和设备;

3)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c)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员资质;

d)外部供方与组织的接口;

e)组织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

f)组织或其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MinorChanges微小变化Previously“Purchasing”以前是“采购”8运行8.5生产和服务提供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a)可获得形成文件的信息,以规定以下内容:

1)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或进行的活动的特征;

2)拟获得的结果。

b)可获得和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资源;

c)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

d)为过程的运行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e)配备具备能力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格;

f)若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

和定期再确认;

g)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

h)实施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MinorChanges微小变化8运行8.5.2标识和可追溯性需要时,组织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输出,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

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输出状态。

若要求可追溯,组织应控制输出的唯一性标识,且应保留实现可追溯性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组织在控制或使用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期间,应对其进行妥善管理。对组织使用的或构成产品和服务一部分的顾客和外部供方财产,组织应予以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若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情况,组织应向顾客或外部供方报告,并保留相关形成文件的信息。注: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可能包括材料、零部件、工具和设备,顾客的场所,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8.5.4防护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对输出进行必要防护,以确保符合要求。

注:防护可包括标识、处置、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送或运输以及保护。MinorChanges微小变化8运行8.5.5交付后的活动组织应满足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在确定交付后活动的覆盖范围和程度时,组织应考虑:

a)法律法规要求;

b)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不期望的后果;

c)其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寿命;

d)顾客要求;

e)顾客反馈。

注:交付后活动可能包括担保条款所规定的相关活动,诸如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以及回收或最终报废处置等附加服务等。8.5.6更改控制组织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稳定地符合要求。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有关更改评审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MinorChanges微小变化8运行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组织应在适当阶段实施策划的安排,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被满足。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组织应保留有关产品和服务放行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形成文件的信息应包括:a)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b)授权放行人员的可追溯信息。Nothingreallynew没有新内容8运行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1组织应确保对不符合要求的输出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组织应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这也适用于在产品交付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输出:a)纠正;b)对提供产品和服务进行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c)告知顾客;d)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对不合格输出进行纠正之后应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8.7.2组织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a)有关不合格的描述;b)所采取措施的描述;c)获得让步的描述;d)处置不合格的授权标识。MinorChanges微小变化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

组织应确定:

a)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b)确保有效结果所需要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c)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

d)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组织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组织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9.1.2顾客满意组织应监视顾客对其需求和期望获得满足的程度的感受。组织应确定这些信息的获取、监视和评审方法。注:监视顾客感受的例子可包括顾客调查、顾客对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反馈、顾客会晤、市场占有率分析、赞扬、担保索赔和经销商报告。MinorChanges微小变化9绩效评价9.1.3分析与评价组织应分析和评价通过监视和测量获得的适宜数据和信息。应利用分析结果评价: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b)顾客满意程度;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e)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f)外部供方的绩效;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注:数据分析方法可包括统计技术。MinorChanges微小变化9绩效评价9.2内部审核9.2.1组织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提供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下列信息:

a)是否符合:

1)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本标准的要求。

b)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9.2.2组织应:a)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审核方案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b)规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c)选择可确保审核过程客观公正的审核员实施审核;d)确保相关管理部门获得审核结果报告;e)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f)保留作为实施审核方案以及审核结果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注:相关指南参见ISO19011。9绩效评价9.3管理评审9.3.1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保持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一致。9.3.2管理评审输入策划和实施管理评审时应考虑下列内容:

a)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实施情况;

b)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c)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下列趋势性信息:

1)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

2)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4)不合格以及纠正措施;

5)监视和测量结果;

6)审核结果;

7)外部供方的绩效。

d)资源的充分性;

e)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见6.1);

f)改进的机会。

9绩效评价9.3.3管理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下列事项相关的决定和措施:

a)改进的机会;

b)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

c)资源需求。

组织应保留作为管理评审结果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10改进10.1总则组织应确定并选择改进机会,采取必要措施,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这应包括:

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关注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c)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注:改进的例子可包括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变、创新和重组。MajorChange重大变化10改进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1若出现不合格,包括投诉所引起的不合格,组织应:a)对不合格做出应对,适用时:

1)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和纠正;

2)处置产生的后果。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1)评审和分析不合格;2)确定不合格的原因;3)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合格。c)实施所需的措施;d)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e)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f)需要时,变更质量管理体系。纠正措施应与所产生的不合格的影响相适应。10.2.2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下列事项的证据:a)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b)纠正措施的结果。MajorChange重大变化10改进10.3持续改进组织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组织应考虑管理评审的分析、评价结果,以及管理评审的输出,确定是否存在持续改进的需求或机会。MinorChanges微小变化CaseStudy案例讨论组织环境分析演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组织应确定内外部与组织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XX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能力的内外部事务。组织应监视与评审这些内外部信息。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

a)与XX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b)这些相关方对XX管理体系有关的要求组织应监视与评审相关方与其要求的信息。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在确定XX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标准4.1条款中提到的内部和外部事宜;b)标准4.2条款的要求;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4.4

XX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确定XX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每个过程所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processapproach)组织背景“组织处境”的分析企业文化、战略、组织结构、角色和责任、方针、目标和战略、资源(资金、时间、人员、过程、系统技术)、信息系统、信息流和决策过程(正式及非正式的)文化、社会、政治、法律、法规、财务、技术、经济、自然和竞争的环境,无论是国际的、国家的、地区的或本地的、与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感受/价值观“组织环境”的分析SWOT分析外部分析内部分析潜在机会O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丰富的人力资源强大的中国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本土化供应行业产品发展速度快潜在优势S设备先进产品技术含量高、档次高有集团产品战略优势的支持规模较大实力、成本优势明显国内营销网络健全品牌知名度高潜在威胁T新的国外竞争者抢占市场原材料资源紧缺国家取消出口税收政策与本地文化不太融合竞争对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潜在劣势W产品生命周期短海外市场营销能力较弱本地供应商及设备不足分包方管理水平较差专家级技术人才不足“组织处境”的分析SWOT分析检查表潜在内部优势

成本优势?

产品创新能力?

具有规模经济性?

适当的财务资源?

久经考验的管理人员?

买主对企业的印象良好?潜在内部劣势

设备老化?

产品线范围太窄?

研究开发工作落后?

缺少关键的技能或实力?

营销水平低于一般企业?

缺乏改变战略方向所必需的资金?潜在外部机会

市场增长迅速?

可以增加互补产品?

能争取到新的用户群?

进入新的市场或市场面?

多角化进入相关产品领域?

在同行竞争企业中业绩优良?

有能力进入更好的战略集团?

扩展产品线以满足更多用户需求?

其他潜在外部威胁

竞争压力增加?

不利的政府政策?行业有新的竞争者进入?

替代品销售额正在上升?

用户讨价还价能力加强?

用户需要与爱好有所改变?

易受衰退与商业循环影响?

人口统计情况的不利变化?

其他案例组织的处境分析案例——SWOT分析法S(优势)W(劣势)

设备先进产品技术含量高、档次高集团中成药战略,优势支持规模实力、成本优势营销网络健全品牌知名度高

竞争对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海外市场营销能力弱O(机会)T(挑战)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中成药市场成长迅速原材料出口取得成功,市场空间增大

外来竞争者抢占国内市场原材料资源紧缺

2015年取消出口税收政策进口关税持续降低SWOT扩展分析SWOT分析矩阵内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优势(S)S1S2S3劣势(W)W1W2W3S+W外部环境机会(O)O1O2O3SO组合WO组合(S+W)O组合威胁(T)T1T2ST组合WT组合(S+W)T组合O+TS(O+T)组合W(O+T)组合(S+W)(O+T)组合利益相关方演练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利益相关方需求(固有特性)期望(感知、更满意)客户员工供应商投资方股东政府行业协会社区媒体ProcessMapping演练什么是过程(process)?输入输出Process一组将输入转化成输出的相关联的或相互作用的活动Setofinterrelatedorinteractingactivitieswhichtransformsinputsintooutputs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从质量的观点看过程产品(过程的结果)输出输入(包括资源)过程(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监视和测量的机会(过程的之前、过程中和之后)做什么和如何做(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可能是文件化的也可能不是)过程的有效性=达到期望的结果过程的效率=达到的结果VS消耗的资源81过程的衡量效率效果TQC“顾客满意”“组织满意”过程与产品的关系为什么要管理过程?产品是过程的结果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只有把过程控制好,才能保证产品能满足要求产品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对过程的控制水平所以质量管理,实质上就是过程管理!!!我们的目标是——质量、交期、成本产品特性→过程特性→作业标准请按案例画出流程图由小组代表报告20分钟CaseStudy过程分析过程的特性输入:实施活动所必须的原材料、半成品、要求等;输出:活动完成后所产生的结果,如产品、记录、文件等;所有者:谁来实施这个过程,能力有何要求?方式:使用什么工具、设备、工装来完成?方法:用什么样的程序、方法或技术去完成?目标/KPI:过程要达成什么样的KPI?85过程方法

(ProcessApproach)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强调以下

方面的重要性:理解并满足要求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获得过程绩效和有效性的结果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入合格库供应商供货采购定单入原料库生产来料检验

过程方法市场/销售生产采购交付核心过程管理过程目标、内审、管理评审支持过程文件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安全描绘过程(ProcessMapping)请画出processmapping所分析的过程由小组代表报告45分钟CaseStudy目标管理演练目标的设定什么是要求?什么是目标??什么是指标???

KPI?目标设定考虑谁是您的顾客考虑以下二个方面:效果(Effect)效率(Efficiency)通常设定的三个方面的目标:时间(Time)质量(Quality)成本(Cost)目标管理组织目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职能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制定目标及目标实施途径(做什么及怎么做?)实现资源和活动的最佳配置(通过什么来做?)激励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如何做得更好?)衡量实际工作,矫正偏差(到底做得怎么样?)目标的设定愿景使命战略目标3~5年经营规划年度经营目标年度经营预算(收入、成本)过程目标部门目标、岗位目标目标管理中的目标链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分解手段保证班组目标手段保证分解个人目标手段保证分解利润指标(营业额、利润额、利润分配)费用指标(宣传费、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等)投资指标(投资项目、期限、投资额、资金来源)市场指标(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等)人事指标(员工数量、人员结构、薪酬水平、员工流动率、培训人数等)财务指标(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资产增值保值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金周转率、速动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其他指标(研发、合格率、设备完好率、能耗定额、事故次数等)企业目标管理参考指标97Specific 目标应具针对性,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Measurable 确定目标的考核方式Achievable 目标可达成Relevant 目标与组织和个人相关Time 设定目标的完成日期SMART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没有管理项目的工作是空谈没有目标的工作是懒惰例子:在年底之前针对首要的20个客户,把销售额由29.5%提高至34.5%

具体行动:提高首要的20个客户的销售额可衡量之成果:由29.5%提高至34.5%

是否具伸展性:是是否与公司目标相关联:是什么时间:年底之前目标制订的SMART原则这些目标是否SMART?在2015年期间完成第三车间装配工作针对制造成本、在2015年中取得20%的改进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士气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原材料采购产品合格率达到100%例子:请写出您公司目前的三个质量目标。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对你的学员所在的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否SMART给出评价。由小组代表报告45分钟CaseStudy风险识别演练“风险”概念3.09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Risk:effectofuncertaintyAnnexSL:6.1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策划XX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4.1和4.2的要求,确定需应对的风险和机会,以:-确保XX管理体系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实现持续改进。组织应策划:a)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b)如何-在XX管理体系过程中纳入和执行这些措施

-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注1:

影响是与期待的偏差-积极和/或消极注2:

不确定性是指,与事件和其后果或可能性的理解或知识相关的信息的缺陷的状态,或不完整。注3:

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它们的组合来描述。注4:

风险通常以事件(包括环境的变化)后果和发生可能性(2.21)的组合来表达。(节录自:GB/T24353-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ISO31000(GB/T24353-2009):风险处理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内容:a)通过决定不开展或停止产生风险的活动,来规避风险;b)为寻求机会,接受或提高风险;c)消除风险源;d)改变可能性;e)改变后果;f)与另一方或多方共担风险(包括合约和风险融资);g)通过有事实依据的决策,保留风险。风险定义风险管理风险处理ISO的相关标准和指南《ISODUIDE73风险管理词汇》《ISO31000

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南》《IEC/ISO31010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103

ISO31000:2009《ISO310002009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南》1范围2术语和定义(29)3风险管理原则(11)4风险管理框架5风险管理过程104105ISO31000:2009风险管理原则、框架和过程关系图105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管理过程是组织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嵌入在组织文化和实践当中,贯穿于组织的经营过程。风险管理过程由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监测和评审所描述的活动组成。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等三个步骤。沟通和记录,应贯穿于风险管理过程。常用风险评估技术从ISO/IEC31010《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标准选择3个常用的方法。情景分析FMEA风险矩阵常用风险评估技术

工具及技术

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后果可能性风险等级头脑风暴法

SAAAAA结构化/半结构化访谈SAAAAA德尔菲法SAAAAA情景分析SAAAAA风险矩阵SASASASAA

FMEASANANANANAHAZOPSASANANASA……

31种技术SA表示:非常适用A表示:适用NA表示:不适用风险处置过程情景分析(ScenarioAnalysis)是指通过分析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景,以及各种情景可能产生的影响来分析风险的一类方法。换句话说,情景分析是类似“如果-怎样”的分析方法。未来总是不确定的,而情景分析使我们能够“预见”将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用情景分析法来进行预测,不仅能得出具体的预测结果,而且还能分析达到未来不同发展情景的可行性以及提出需要采取的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1111、情景分析2.FMEA概念失效模式FailureMode失效原因FailureCausesFailureEffects失效后果Control控制113

什么是FMEA?

描述为一组系统化的活动,其目的是

认可并评价系统/产品/过程/机器/项目中的潜在失效以及该失效的后果

确定能够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机会的措施将全部过程形成文件

是一种分析方法,以确保在整个产品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和处理所有潜在的问题作为风险评估的工具,FMEA是一种方法以确定潜在失效后果的严重度,并提供输入以减少风险的对策可视的结果是把跨功能小组的知识收集文件化2023/7/11114FMEA好处预防以后的变更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可靠性缩短开发过程的周期时间降低成本改善沟通提高信誉2023/7/11115何时实施FMEA事件发生前新设计、新技术或新过程

对现有设计或过程的修改将现有的设计或过程用于新的环境、场所或应用

客户投诉2023/7/11116由谁实施FMEA设计工程师?过程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跨职能小组* FMEA是分享小组成员经验的催化剂管理层有责任和义务发展和保持FMEA

2023/7/11117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顺序子系统功能要求潜在失效模式潜在失效后果严重度S级别潜在失效起因/机理频度O现行控制预防探测度DRPN建议措施责任及目标完成日期措施结果采取的措施SODRPN功能、特性或要求是什么?会有什么问题?无功能部分功能/功能过强/功能降级功能间歇非预期功能后果是什么?有多糟糕?起因是什么?发生的频率如何?能做些什么?设计更改过程控制特殊过程标准、程序或指南的更改怎样能得到预防和探测?该方法在探测时有多好?预防探测2023/7/11风险矩阵(RiskMatrix)是一种将定性或半定量的后果分级与产生一定水平的风险或风险等级的可能性相结合的方式。矩阵格式及适用的定义取决于使用背景,关键是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合适的设计。1183、风险矩阵

识别过程风险部门:人力资源过程活动质量时间成本风险指数规划和计划3113员工招聘25440培训746168薪酬管理17749员工发展42216业绩考核53575职责权限663108质量:最好——1分;最差——7分时间:最短——1分;最长——7分成本:最少——1分;最多——7分组织知识演练知识:经验的积累与归纳、了解或理解、学问或科学事实Know-what数据客观原理和规律Know-why科学技艺、能力Know-how技能知道是谁Know-who人际信息技术系统(载体)知识系统(内容)学习型组织(文化)知识创新,满足相关方需要营造环境识别与转换积累与维护传递与分享有效利用3LevelsExpertiseKnow-HowSkills知识Knowledge信息Information数据Data组织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组织管理中的一种基础性实践活动;知识管理是一种将知识作为组织的重要资本并能够持久创造商业价值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也是一套能够促进组织知识创新、利用、获取、评估、共享知识的管理规范;知识管理的理解知识管理实施的步骤步骤一:知识管理规划步骤二:知识管理实施计划步骤三:选择试点部门进行实施步骤四:全面实施,搭建信息平台步骤五:绩效评估、持续改进知识管理实施的步骤步骤一:知识管理规划步骤二:知识管理实施计划步骤三:选择试点部门进行实施步骤四:全面实施,搭建信息平台步骤五:绩效评估、持续改进知识管理实施工具事后回顾(Afteractionreviews,AAR)实践社区(CoP)最佳实践(BestPractices)标准借鉴(Benchmarking)讲故事(Storying)VDA1质量证据-质量要求的文件化和存档指南VDA2生产过程和产品批准(PPA)VDA3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可靠性保证VDA4

失效树分析(FTA)VDA4

质量功能展开(QFD)VDA4

量产前的质量保证-实验设计(DOE)VDA4量产前的质量保证-工业公差过程VDA

4.3

量投产前的质量保证-项目规划VDA5测量过程能力VDA

6.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VDA

6.2

无形产品的质量体系审核,如针对服务类VDA

6.3

过程审核VDA

6.4

工装和设备的质量体系审核VDA

6.5

产品审核VDA

6.7

工装和设备的过程审核VDA7交流质量数据的基础VDA8拖车、车身与集装箱制造厂质量保证指南VDA9排放与油耗VDA13由软件控制的系统的开发对过程和产品的要求VDA14预防质量管理方法VDA16表面检测标准VDA17物流评审VDA19技术清洁度VDA知识系列绩效评估演练绩效管理的特点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强调企业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管理层和员工和谐的合作机制卓越绩效文化的体现良好沟通是绩效管理的保障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愿景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分解行动计划行动!行动!行动!行动!财务的如,较大的利润人员如工人技能提高流程如提高合格品率产品/客户如质量改进财务的如利润目标财务的如销售资产,吸引投资者产品/客户如改进设计产品/客户如引进技术人员如%高素质的技师人员如提高起点工资流程如提高%合格品率流程如开展QC小组活动战略目标与规划中长期目标;

年度目标

部门目标

小组/团队目标

个人目标中长期3-5规划年度预算年度部门预算小组/团队业务计划个人计划战略目标战略规划为何要进行绩效管理?传统上的财务目标的衡量,只会对改进和创新发出错误的信号采取措施改进运作表现,(比如生产周期、损耗率、产品合格率….等),财务结果才会跟着改进;绩效评估的设计是把人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为何要衡量绩效?没有衡量,就无法确认改进衡量绩效可以显示当前情况的准确状态可以明确目标指导改进方向可以创建企业表现的历史记录使改进的需求更视觉化推动客观的决策制定132不当的绩效评估推动错误的行为

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质量,不看成本只求利润,不看投入只求投入,不看效率个人考评vs.团队/组织的目标

只看形式,不求内涵与精神133衡量什么?1342.成本生产产出劳动生产率机器停工期能源与水消耗与浪费3.交付%按时交货率%顾客退货率质量%废品率%返工率顾客满意度4.士气与安全事故数量缺勤率离职率质量绩效的衡量135%缺陷率=检测到有缺陷的零件数量/总数×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