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学科高度融合,打造高效课堂”视频案例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2、5和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1、探索2、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5的倍数;理解奇数与偶数的含义。2、归纳并掌握2、5倍数的特征。教学准备:课件、百数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大型的集体舞表演(出示情境图),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五年级同学要排练的舞蹈。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交谊舞是2人一组,圆圈舞是5人一组,(你观察的很认真)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果让你当领导,负责选派班级同学参加表演,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注意问题的完整性)这个问题可以吗?(出示:交谊舞和圆圈舞可以分别选派多少人参加?)4、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交谊舞2人一组,你认为可以派多少人参加交谊舞表演?(20人,你是怎样想的?生:20是2的倍数)还可以派多少参加?(师相应板演:2、6、8、10、、、、、、)19人行吗?为什么?(指课件:2、4、6、8、10、、、、、)这些数都可以,为什么?(课件:是2的倍数)圆圈舞是5人一组,可以派多少人参加?10人?为什么?18人行吗?(课件:5、10、15、、、、、、)这些数有什么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课件:5的倍数)同学们看,参加舞蹈的人数必须分别是2和5的倍数才行,刚才我们列举了一些数,那2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2、5的倍数的特征)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一)2的倍数的特征1、上一节我们学了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你能快速找出2的倍数吗?可以怎样找?(乘法、除法))怎样找得快?(乘法:2×1、2×2、、、、、用2分别去乘1、2、3、4等)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借助百数表来研究,(课件:这就是1—100的百数表)请你打开书93页,在百数表中快速地圈出2的倍数,圈完的同学马上坐好。(生圈数)2、交流(课件演示)3、下面听老师的要求:仔细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可以横着看,也可以竖着看,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内交流),(全班交流)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都有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都是0、2、4、6、8,也就是说,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0或2、4、6、8,你们都同意吗?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展示)4、验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探究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了?凡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你有什么想法吗?(这个结论对吗?老师也有些疑问,刚才研究的只是100以内的数,那对于100以外的数也适用吗?我们说数学是严谨的,这就需要我们来干什么?对,举例验证一下,(课件)(生说数师板演集体验证)5、根据刚才广泛的举例验证,这回我们可以下结论了,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6、学习奇数、偶数(指课件)刚才我们知道了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两个新朋友,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指课件)齐读一遍(板书:偶数:是2的倍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像这些数都是偶数,自然数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分为两种情况,不是奇数就是偶数,其中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7、试一试:认识了奇数和偶数,下面老师考考你,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请举手,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请举手,学号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的同学请举手(没有),学号是最小的奇数的同学请站起来(1)8、总结方法刚才我们研究了2的倍数的特征,想一想,在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时我们进行了哪些活动?首先我们借助百数表列举找出了2的倍数有哪些,然后对这些倍数进行了观察,发现个位数字是0或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然后我们对这个发现进行举例验证,最后得出了结论。大家看,列举—观察—验证—结论。(课件)这一系列的活动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二)5的倍数的特征1、下面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探究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屏幕出示要求:1、把5的倍数用红色笔圈出来2、观察5的倍数的特征并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3、举例验证你的发现4、你得出了什么结论)2、学生探究{(1)你圈出了哪些数?课件相应展示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探究的?交流(2-3组):(2)我们组观察发现个位上是5或0的数都是5的倍数,然后我们每人举2个例子进行验证:150÷5=3800÷5=160、、、、、通过验证,发现它们都是5的倍数,最后我们得出了结论: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说的不错,哪个小组再交流一下?大家同意吗?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也都有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都是0或5,也就是说,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0或5,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展示)刚才,两个小组的同学举例验证了,谁能再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生举例师板演)3、得出结论(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4、试一试:学习了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我们来个抢答比赛:我说一个数,你们判断是否是5的倍数?先师说再生说(找一名同学说数,全班抢答)根据什么判断的又对有快?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刚才我们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指板书)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只看这个数的什么部分的数就行了?(个位)下面老师也出几道练习题考考你。1、按要求填一填:24303540121560187285902的倍数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真棒!这又是一个有价值的发现。2、火眼金睛辨对错。1.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2.偶数都是2的倍数。()3.在1~10的自然数中,一共有4个奇数。()4.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下面是“趣味行走”比赛报名统计表。哪些项目的报名人数分组后没有剩余?(你是怎样想的?要使分组后没有剩余,报名人数应该分别是2、3、5的倍数,然后进行判断)35÷2=17……145÷3=1550÷5=10答:“三人组”和“五人组”的报名人数分组后没有剩余。4、一筐苹果有若干个(100以内),2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这筐苹果可能有多少个?(如果在70---100之间呢)(可能是70个,也可能是80个、还可能是90个)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面、学习方法)五、布置作业课本95页第7题做到练习本上《2、5的倍数的特征》——学情分析2、5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方面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不容易。为此教学时要善于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探究规律,在学习与活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总结,启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2、5的倍数的特征》——效果分析本节课我以“知识建构”为核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经历探究“2、5倍数的特征”,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归纳及抽象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2、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分析2、5倍数的特征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呈现“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2和5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在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对于2、5的倍数的具体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评测练习1、按要求填一填:24303540121560187285902的倍数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2、火眼金睛辨对错。1.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2.偶数都是2的倍数。()3.在1~10的自然数中,一共有4个奇数。()4.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下面是“趣味行走”比赛报名统计表。哪些项目的报名人数分组后没有剩余?(你是怎样想的?要使分组后没有剩余,报名人数应该分别是2、3、5的倍数,然后进行判断)4、一筐苹果有若干个(100以内),2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这筐苹果可能有多少个?(如果在70---100之间呢)“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课堂反思表学科数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整节课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力求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通过平等对话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两个主体因素。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在本节课的教学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让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从而实现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感到课堂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大家庭,任何不成熟的想法在共同的交流中是可以成熟的,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行列中。3、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趣味性、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本节课我设计的练习题有巩固练习的基本题和利用2、5倍数的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