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件_第1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件_第2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件_第3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件_第4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成员上午6h上午10h中午12h下午2h傍晚6h晚上9h母亲37.0℃37.2℃37.3℃37.4℃37.2℃37.1℃父亲36.8℃37.0℃37.1℃37.3℃37.1℃36.9℃自己(成年)37.1℃37.3℃37.4℃37.5℃37.3℃37.1℃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结论: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处于动态平衡中。结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温度外,还有渗透压、酸碱度,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否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特点:〔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2〕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机体是如何通过调节作用实现内环境的稳态的呢?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各器官系统为什么可以协调一致?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法国贝尔纳:神经系统的调节美国坎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结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根底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结果。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响、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中毒等。发高烧: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响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响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病症大局部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空调病: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枯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外表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响;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枯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血钙过高那么会引起肌无力等病症。思考与讨论提示1.病人感觉头晕、厌食、恶心。正常体温是生化反响最适温度,高烧影响酶活性,导致各种反响出现紊乱,使机体功能异常。应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来退烧。P92.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此时内环境的水较多地渗入细胞,造成肿胀,使细胞代谢紊乱。出现疲倦、不适、恶心、厌食、皮下组织肿胀等病症。

3.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使体内缺氧。说明外界环境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新陈代谢包括了许多酶促反响,而酶促反响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如温度、PH等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响才能进行。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破坏细胞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举例:血液中缺钙、磷,影响骨组织的钙化成年人患骨质软化病、儿童患佝偻病血液中高钙肌无力等疾病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1.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响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实战演练3.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泼的局部物质氧化细胞外液细胞内液肺水蒸气皮肤排出肾尿胃肠道饮料食物水粪便①②③④⑤4.下面为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途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答复:1.胃肠道的水分通过①_________方式进入内环境。2.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②_________的形式进入胃肠道内。3.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③_________作用成为_______的主要成分,其中大局部的水分又通过④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4.内环境的水分通过皮肤的⑤________结构排出体外。5.如内环境的浓度升高,细胞内液的水分________。渗透消化液滤过原尿重吸收汗腺外渗5.以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据图答复:ABC细胞循环系统养料废物O2CO2DEF1.虚线框内的局部总称为,其中A代表,B代表,C代表,2.图中D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