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视听语言_第1页
第一部分视听语言_第2页
第一部分视听语言_第3页
第一部分视听语言_第4页
第一部分视听语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第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看什么(影片怎么拍摄?由哪些元素组成?)怎么看(如何发现并欣赏影片的“美”)怎么写(怎么来表达这种能给人感动的美)第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部分

电影视听语言(看什么)电影视听语言包括三部分1、影像2、声音3、剪辑

镜头电影是视听艺术。电影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第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看什么)第一章镜头形式第一节物理镜头常识第二节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拍摄方法)第三节变速镜头(拍摄放映速度处理)第四节其它特殊镜头第五节拍摄角度(俯仰平)第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看什么)第一节物理镜头常识(拍摄工具)1光圈口径2焦距3定焦与变焦4按变焦分类的镜头第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拍摄时谈到的“镜头”:指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第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口径小口径1光圈口径第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大口径的优势:

便于在暗弱光线下用现场光拍摄;

便于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

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大口径镜头制造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口径大一档,价格翻一番)快速镜头与慢速镜头:指的是有效口径的大小大口径镜头又称快速度镜头

第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定焦镜头:焦距固定不变的镜头变焦镜头:焦距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世界上第一只摄影用变焦镜头问世于1959年第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①变焦镜头的优缺点:避免频繁更换镜头

减少镜头数量,方便携带

方便构图

有效口径小

取景屏不如定焦镜头明亮,聚焦不便

成像质量较定焦镜头差

第1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②变焦镜头的种类:

手动与自动

单环推拉和双环转动

恒定光圈和非恒定光圈

第1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③变焦镜头的选择:

变焦范围:

变焦倍率(最长÷最短)

如果配备一只变焦镜头,通常宜选择包含广角、标准与中长焦的镜头(28-70、35-70、28-135、35-135、28-200)如果配备两只变焦镜头,注意不要使两只镜头的变焦范围有过多的重复

第1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镜头的种类1、标准镜头焦距与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相接近

不同片幅的相机所对应的标准镜头的焦距也不一样(135相机-50mm;120相机-75mm)视角为45度左右

成像效果与人眼观看效果相似(范围、大小、透视感),更真实更亲切成像质量相对于其他焦距的镜头更好

第1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广角镜头:焦距小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视角大

景深大

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收缩比例强烈,带来很强的画面透视感

影像畸变大,有明显的失真变形感。尤其在画面边缘部分

第1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长焦镜头焦距大于而视角小于标准镜头的镜头视角小

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影像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更紧凑,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影像畸变像差小,适合肖像拍摄

第2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特殊镜头:指具有特殊功能的镜头,可以得到特殊的画面效果

鱼眼镜头:16mm,180度柔焦镜头:一实一虚两重影像移轴镜头:可校正线条汇聚的现象微距镜头:供超近距离摄影时使用远摄镜头:

拍摄距离远又不易靠近的情况下使用,必须配合三脚架使用第2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鱼眼镜头拍摄效果第2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鱼眼镜头拍摄效果第2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微距镜头拍摄效果第2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正常镜头与移轴镜头的比较第3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远摄镜头的拍摄效果第3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复习第3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摄影机的运动方式称为摄法,摄法决定画面是静止还是运动,以及摄影机如何运动。(视频)(《阳光灿烂的日子》)固定机位:作用包括停顿、暂停以及对视听节奏的改变和引起注意力集中等等。运动机位:表现视线、主体运动和情绪。常识:上世纪20年代,德国导演茂瑙为了达到心理和主题上的表现效果,开始在拍摄中移动摄影机。第3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A固定镜头指摄像机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任何运动时所拍摄的画面。那种机位不变,而摄影机有变焦或摇的运动拍摄的镜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固定镜头。固定摄影是最古老但仍大量采用的摄法,其特点为冷静客观,不强加于人,并善于表现静止的人和物。通过内部调整,固定摄影也可获得较多的构图与景别。

固定摄影的局限性:长时间摄影易呆板,做作;难以表现运动;剪接时有一定困难。第3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B运动镜头(推拉摇移跟)1、运动的构成电影运动主要由两方面组成:被摄对象运动;摄影机运动。电影的运动又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①被摄对象运动;②摄影机运动;③综合运动;

第3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摇动摄影摇动摄影是指摄影机机位固定,机身成一定角度摇动的摄法,包括空摇和跟摇(无主体和有主体)两种。其优点包括:每一次摇摄可以形成两个构图;摇可以表现空间变化的连续性。局限性:空摇表现性很强,导演手法外露,叙事段落中不宜多用。跟摇在空间中往往是过渡,下面应接对切镜头。第3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移动摄影移动摄影:机身固定,机位沿一定轨迹运动。1.跟移-有被摄物①可以模拟接近的感觉-人的运动。②跟推可保持运动被摄物在画面中位置不变。2.弧移-圆弧运动①从微观到宏观,信息量不断增加。②一组大景别镜头结束。3.横移-摄影机沿着水平线做横向运动。①表现运动中被摄物的侧面轮廓线。②展现横向的空间变化。第3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升降摄影升降摄影:通常,升降摄影是将摄影机固定在一个专门设备上,在制作当中有两种基本方式-杠杆式,液压式。升降的过程也是前景变化的过程,含有丰富的前景可使镜头内增色不少。第4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此角度的大小标志着未来取景的范围5镜号标在起幅位置摇移推拉变焦推拉升降第4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摄影机运动的主要方式(推拉摇移跟)⑴推镜头①推镜头的两种情况: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短焦调至长焦。②推镜头的作用:A、把观众带进故事环境。B、把被摄主体(人或物)从众多的被摄对象中突出出来。C、突出人物身体某一部分的表演,如脸、手、眼睛等D、强调、夸张某一被摄物体的局部。E、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F、代表人物的内心感受。

第4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⑵拉镜头①拉镜头的两种情况: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长焦调至短焦。②拉镜头的作用:A、表现被摄主体与他所处环境的关系。B、结束一个段落或为全片结尾。

⑶摇镜头(甩镜头)①定义:在拍摄一个镜头的时候,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做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②摇镜头的作用:A、介绍环境B、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C、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D、代表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E、抒情。

第4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⑷移动镜头

①定义:摄影机沿水平方向做各方面的移动。(升、降是垂直方向。)

②移动镜头的两种情况:

A、人不动,摄影机动;

B、人和摄影机都动。(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样。)

⑸跟镜头

①定义:摄影机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

②“跟”和“移”的不同之处:

A、摄影机的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速度一致;

B、被摄主体在画面构图中的位置基本不变;

C、画面构图的景别不变。

第4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⑹重要的两点说明:

①在一部影片的实际拍摄中,推、拉、摇、移、跟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②要树立大的运动观念。并不是每一个镜头都有解释根据的,电影创作有感性和直觉的成分。3、运动(摄影机运动)在电影中的作用①是影片形成一种“动”的美感,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使影片富于变化,避免了呆板和僵化。②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自然界万物,特别是人,主要是以动的形态存在的。所以,摄影机的运动使电影更接近人的生活中的自然形态。③“运动”能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所以,他是商业片实现票房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很多商业片种就是建立在运动元素的基础上的,如武打片、警匪片。④最重要的一点是摄影机的运动是实现“长镜头效果”的重要手段。而长镜头效果又可以使影片具有纪实主义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魅力。

第4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变速镜头(拍摄放映速度处理)1、常速镜头:胶片、24帧(格)处理2、变速镜头A、慢镜头(也叫升格,每秒拍50帧,以每秒25帧放映,1秒的动作2秒完成让时间变慢)

摄法:正常拍慢速放,快速拍正常放

效果:表达技术动作,让人看清

强调关键,引人注意

表达情调,强烈抒情第4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B定格(类似播放录像时的暂停效果)

效果:表示拍照

抓关键,让观众看清人物表情或动作

留下悬念C快镜头(又叫降格,慢拍正常放映,类似“快进”效果)

摄法:正常拍快速放,慢速拍正常放

效果:加速画面节奏

营造具有冲击力的画面

表达夸张喜剧效果等等D倒时镜头(又叫“倒带”)第4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四节其它特殊镜头1、长镜头(视频)(《人山人海》)

并不是一种精确的镜头形式,根据巴赞的“长镜头理论”第4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A概念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有的长达10分钟),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这样命名主要是相对短镜头来对称的。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一个时间超过1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是相对于‘短镜头’的讲法。第4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B类别1.固定长镜头:机位固定不动、连续拍摄一个场面所形成的镜头,称固定长镜头。最早的电影拍摄的方法就是用固定长镜头来记录现实或舞台演出过程的。卢米埃尔1897年初发行的358部影片,几乎都是一个镜头拍完的。2.景深长镜头:用拍摄大景深的技术手段拍摄,使处在纵深处不同位置上的景物(从前景到后景)都能看清,这样的镜头称景深长镜头。例拍火车呼啸而来,用大景深镜头,可以使火车出现在远处(相当于远景)、逐渐驶近(相当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都能看清。一个景深长镜头实际上相当于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组合起来所表现的内容。3.运动长镜头:用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拍摄的方法形成多景别、多拍摄角度(方位、高度)变化长镜头,称为运动长镜头。一个运动长镜头可以起到一组由不同景别、不同角度镜头构成的蒙太奇镜头的表现任务。第5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C美学特征(作用)

长镜头用尊重时空的连贯性来减少摄影机和创作者对事件的主观干预巴赞批评蒙太奇理论使电影丧失了真实。在巴赞看来,蒙太奇在拍摄中把一定的事件分割为若干片断,当把它们重新组织起来的时候,不论个别镜头是如何现实主义的,但叙述的实质和思想主要是从这些片断之间的(剪辑)关系中产生的,这个结果的本源在任何具体的因素中都是找不到的。巴赞认为,蒙太奇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电影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是被动的,他们的思路,基本受导演的支配。因此他主张电影照搬、复制生活,不应受到人的干预;反对传统的戏剧化,主张生活化;不追求曲折的故事情节,人为强化矛盾,而注重表现日常性的生活、人物和事件,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反映生活。为了真实自然,在影片创作过程、尽量采用实景(常常直接将摄影机搬到街头去拍实景),启用非职业演员,使用长镜头,使用无技巧的画面转换。因此巴赞理论也叫记录派、写实派、再现派。第5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主观镜头

摄像机代替影片中某个角色的视线,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增强观众与影片、导演的共鸣,让观众直接进入影片。3空镜头

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风景和道具。用于介绍风光、交代环境、调节情绪、形成过渡和隐喻象征第5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反打拍摄: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5变焦拍摄(焦距):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第5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影评片段练习——镜头语言《阳光灿烂的日子》《花样年华》《让子弹飞》(见影评)第5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节拍摄角度(俯仰平)镜头的角度是指摄影(像)机镜头与被拍摄物体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镜头角度的类型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第5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镜头的角度平视镜头指镜头与被拍摄物体保持基本相同水平的镜头。这种镜头比较接近于常人视角,画面效果也接近于正常的视觉效果。俯视镜头指镜头低于水平角度,从上向下拍摄的镜头。使被拍摄物体呈现一种被压抑感,使观众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觉心理,展示比较开阔的场面和空间环境。仰视镜头指镜头高于水平角度,从下向上拍摄的镜头。使被拍摄物体更加高大、威严,观众会产生一种压抑感或崇敬感,也可以创造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效果,有时候也被用来模仿儿童的视角。第5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5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看什么)第二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景别第5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景别的划分如何划分景别,讲法很多。我觉得应该主要把握以下两点:①、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是被摄主体;②、通常的作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的标准。远景:广阔的场面,画面中如果有人,那么,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全景:成年人的全身。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特写:成年人肩以上的头,或被摄主体的细部。景别第5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概念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大小不同的范围主要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第6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远景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如果以成年人为尺度,人在画面中所占的范围非常小,几乎成点状。第6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红高粱》截图远景景别第6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红高粱》截图大远景景别第6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远景表现广阔场面的电影画面。如果画面中有人,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作用:1、介绍环境。2、抒情。主要是空镜头:蓝天、白云、鹰击长空、大雁南归……我认为作用如下:

①、常规电影:电影的开头起始于远景。电影的结尾收结于远景。

②、远景的契机:3、远景的“魂儿”与张力:好的远景不应为介绍而介绍,显得单调而呆板;同时,好的远景也不应为抒情而抒情,象个嗲声嗲气的造作的女孩。好的远景应该是浑然的,它既有介绍又有抒情;好的远景应该是有“魂儿”的。一般来讲,拍好远景起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季节因素:同一场景,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会有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②、时间因素:同一场景,早晨、中午、晚上,不同的时间,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③、天气因素:同一场景,晴天、阴天、风天、雨天,不同的天气,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④、机位、光线因素:摄影机不同的机位,所拍到的场景会有不同的光效效果。一般来讲,拍远景应尽量避免顺光,应采用侧光、或侧逆光。使景物具有层次感和表现力。由于远景包括的内容较多,观众看清画面的时间也应相对延长。故远景镜头的长度一般不该少于5米,即10秒。(1呎=0.305米,1秒=1.5呎)4、境界与升华第6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全景

•全景主要用于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要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全景与远景相比,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第6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空战英豪》截图全景景别第6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中景中景用于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既能看到人物的部分面部表情,又能看到部分身体动作与姿态第6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这个杀手不太冷》截图中景景别第7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新闻联播》中主播的景别是标准的半身中景镜头第7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近景近景用于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的局部画面。与中景相比,近景的电视画面表现空间进一步缩小,画面内容更加单一,环境和背景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是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物形象和被摄主体。

人物处于近景画面时,通过面部表情刻画人物性格,眼睛成为重要的形象元素,第7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空战英豪》截图近景景别第7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全景、中景、近景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第7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全景、中景、近景这三类镜头是一部电影中的骨干镜头,或者说是常用镜头,在整部影片中它们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上到人与人的交流,下到一个人的表情变化,一般都用它们进行表现。处理这些常用镜头需要注意的是:①、这三类镜头中,全景往往是拍摄一场戏的总角度。它制约着这一场戏中的所有的分切镜头的光线、影调、色调、以及被摄对象的方向和位置。所以,在一场戏中,全景无论最后剪辑的时候它是接在前面还是接在后面,实拍的时候,都应该先拍。另外,全景镜头的长度一般不应少于3米。②、由于中景是表演场面中的常用镜头,所以全景、中景、近景这三类常用镜头中,中景又是“常用中的‘常用’”。所以,处理中景镜头时,要使人物和镜头调度富于变化,同时还要使构图新颖完美。所以,在一部常规影片中,中景处理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这部影片影像成败的关键。第7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特写特写用于表现成年人肩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突出特定局部、特定细节,创造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第7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红高粱》截图特写景别第7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空战英豪》截图特写景别第7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空战英豪》截图特写景别第7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特写指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特写是电影元素中的一种特殊元素,它多用来表现人的头部,和被摄主体的细部。特写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1、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2、特写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划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巴拉兹讲:“我们能在电影孤立的特写里,通过面部肌肉的细微活动,看到即使是目光最敏锐的谈话对方也难以洞察的心灵最深处的东西。”让·爱浦斯坦在《你好,电影》一文中讲:“特写镜头通过近在咫尺的印象增加戏剧性。心中的痛苦也仿佛伸手可及。如果我伸出双臂,我就会碰到你,感到不安。我悉数着根根痛苦的睫毛。我简直可以感到你的泪水的滋味。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脸这样贴近我的脸……”3、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和对生活的认识。巴拉兹讲:“一个蚁堆从远处看来仿佛是静止的,但是走近一看,这里却是一片忙碌的活动。如果我们能够很仔细地通过特写来观察灰暗、沉闷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微的戏剧性现象,我们便不难发现其中是有着许多非常动人的事情的。”巴拉兹讲:“我们对生活面貌认识模糊不清,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感觉迟钝、眼光短浅和观察不深。我们只是滑行在生活的表层。摄影机已经为我们揭示出作为一切重大事件产生根源的各个重要问题的内核:因为最重大的事件只不过是各个微小因素运动的最后结合。一连串的特写可以使我们看到一个整体变成各个个体的那一刹那间。特写镜头不仅扩大了而且加深了我们对生活的观察。”4、特写与“好莱坞的介绍方式”特写其实是把一些平时我们肉眼不易察觉的东西,放大、夸张给我们看。放大和夸张固然是好,但是,如果都是放大和夸张其实也就没有放大和夸张了。特写如同音乐中的高音,音乐中不可能都是高音。其弊病是:①、由于都是“突出”,结果到了真正应该突出的地方也不能“突出”了。②、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不重要的人物和细节上去,干扰了影片的叙事和主题。所以,特写镜头不能滥用。第8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一般来讲,在大全景中,环境是主要的拍摄对象;在全景与中景中,环境与人的比例较为均衡;在近景和特写中,人物是主要的表现对象第8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景别元素的简单评价我认为:在一部影视作品中,表面上看,就象我们前面所讲述的那样:景别决定了被摄主体在画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所以,不同的景别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换句话说景别是电影影像语言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述语言。但是,如果我们作更进一步地分析,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我们还应该对景别建立以下认识:①、景别的主观性:在电影的诸多视听元素中“没有比景别再主观的东西了”。这其实是说:景别集中地体现了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创作者想让他的观众在观看他的作品的时候,到底要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形象一点说,创作者是在“叫你看什么!”,还是在“随你看什么。”一般来说,较小的景别,由于被摄主体在画格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或者说在画格中被强调、被夸张、被放大处理,所以,它往往是创作者带有较强指令性地在“叫”欣赏者来观看被摄对象,即所谓的“叫你看什么!”或者说是“你们看看呀,这是一张多么沧桑的脸呀!这是一只多么动人的手呀!你们看看,一颗多么晶莹的泪珠现在流出了这双美丽的眼睛呀!……”②、景别决定影片和导演的风格:与第一点相关联,在一部电影中,它的景别元素的运用,直接决定了这部影片的风格特征。如戏剧性因素较强的影片,(不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它们必然要运用或者说是依赖近景、特写等较小的景别,来突出其戏剧化特征,来把观众带入其波澜曲折、催人泪下的戏剧化情境;与它相反,戏剧性因素较弱,追求生活化的电影,它们则也必然更多地使用全景、远景等较大的景别,来减弱人为的戏剧化的倾向,把观众带入那种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非戏剧化情境。第8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镜头拍摄切换时,切忌“三同镜头”

1、上下同景别画面大小

2、同背景画面

3、同角度人物和内容

一场戏中必须设计和具备的镜头

1、表现环境渲染气氛的镜头,交代时代背景、地点、季节的镜头,迅速把观众带入影片的戏剧规定情境2、交代人物的镜头。3、交代情节、讲述故事的镜头。4、关系镜头。5、刻画人物情绪和内心的镜头。6、表现重要细节的镜头7、导演特殊处理的镜头

“三镜头”法则1、代表上帝万能视角,即客观视角。2、半主观镜头3、主观镜头。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电影的轴线和离轴镜头。

第8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景别的作用:景别最基本的作用,是叙事。(《巴顿将军》)★一些特殊的景别,或特殊的景别组合,可以抒发特定的情感,表现特定的视角。(《无间道》)★不同景别的组合运用,决定了影像的风格、作品的风格、导演的风格。(侯孝贤)各个景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共同构成叙事空第8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看什么)第二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景别第二节构图第8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构图含义:为表现某一特定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对象以及画面内造型素材有机的组织、分布在画面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形成元素有: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构成元素有:主体,陪体,环境,空白第8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构图的意义使画面构图准确传达形象特征、形式感、美感-----造型性突出主体形象——叙事性(合理处理主体与陪体和背景的关系)制造画面的隐喻效果-------象征性1、位置原则(中间权威、威望、庄重神圣,边缘渺小,无力量。下方具有从属、脆弱无力的特征)2、面积原则(面积大重量大,突出重要)第8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常见的构图方法1、“黄金分割”构图亦称“黄金律”、“黄金段”。即把一直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的比率等于其余一部分对于这部分的比率,约相当于5:8,这样的分割称为“黄金分割”。第8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九宫式构图”(视觉中心)又称“井”字构图,即在画面上横、竖各两画条与边平行、等分的直线,将画面分成9个相等的方块,称九宫格。人们发现在九宫格的4条线交汇的4个点是人们的视觉最敏感的地方,在国外的摄影理论里把这4个点称为“趣味中心”。事实证明,当被摄主体处于或发布在这4个点附近最容易得到“眼球”。第8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3、几何中心画面两条对角线交点或对边中线交点优点:使画面均衡对称庄重但显呆板。第9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构图规则1、对比(动、静,色彩冷暖,光线明暗)2、均衡(上留天、下留底,不能顶天立地3、对称,左右分量形成对称,给人稳定,庄严和谐的感觉《大红灯笼高高挂》对称构图描写了陈府大院压抑的气氛。4、集中,通过色彩光线等手段将视线集中到主要对象上第9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色彩色彩的重要性色彩无疑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绘画中,凡高认为色彩高于一切。乔治·里埃说:“处理主题,应着眼于色调,而不是主题本身。”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的问世,是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彩色电影之前的黑白电影是“实际上是一个用光线进行绘画的过程。”那么,黑白电影之后的彩色电影准确地说应该是“它不仅是用光线,而且是用色彩进行绘画的过程。”第9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总的色彩风格根据影片的风格,确立色彩的风格。A、纪实风格:①、影片的总的色调、和被摄物的局部色相,应该与生活中的自然形态一致。②、不要滥用艳丽的色彩,以刺激观众的视觉,因而造成人为的痕迹。(总之,要尽量让观众觉不到“色彩”的存在。)B、浪漫、夸张的风格:色彩上没有特殊的要求。可生活化,也可五彩缤纷、绚丽夺目。C、商业片:色彩要艳丽,要具有强烈的、形式上的视觉美感。总之,要漂漂亮亮,女主角起码要换二十套衣服,要使人赏心阅目。第9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色调根据影片主题和影片风格的需要,设计影片的色调。如:①、整部影片用一种色调贯穿。A、冷峻的主题──冷色调。B、温暖的主题──暖色调。C、不冷不暖的主题──不冷不暖的色调。D、或者为了表现主题,为影片专门设计一种色调。②、不同的段落用不同的色调,(一部影片由不同的色调组成)。第9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彩色片、黑白片交替出现出于结构的需要,或者是出于主题的需要是否在影片中安排彩色片、黑白片交替出现。5、特殊处理出于影片的主题和风格的需要,是否选用特殊的电影胶片进行拍摄,或者在洗印的时候,对底片进行特殊的处理。《教父》6、无色彩我们要树立一种大的色彩观念。那么,黑白片也是一种“色彩”。《泥之河》:88年出品①、日本暗淡的历史时期;②、影片本身朴实无华的风格。第9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看什么)第二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景别第二节构图第三节色彩第9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三节色彩色彩是光的属性,色彩是相对的。色彩是依附在形状上的视觉元素,但人们对于色彩的生理、心理感受却不尽相同。色彩对人们情感的作用是直接的,如白色使人安静,红色使人兴奋。这种作用不仅仅是联想的产物而且还有生理、心理源。视觉艺术一直把色彩放在创作和审美的中心。色彩不仅能体现自然物的客观属性,还能唤起情绪,表达感情,传达意义,渲染气氛,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第9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红色:生命、热情、兴奋、炽热、奋进、积极、吉祥、警示、战争。橙色:温和、晨光、轻松黄色:富贵、荣耀、地位、光辉、快乐、统治绿色:春季、青春、鲜活、生机、安全、平静、和平、希望青色:深远、淡雅、冷漠、消极、寒冷蓝色:深邃、无限、幽静、冷静、自由紫色:华贵、神秘、娴静、柔和黑色:沉默、肃穆、神秘、悲哀、恐惧、死亡、黑夜、诡秘、阴郁、压抑白色:纯洁、明快、冷清、寒雪灰色:忧郁第10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色彩的造型作用Ø

色彩营造基调色彩基调是指色彩在画面中表现出来的全片的总的色彩倾向和风格。整部作品往往以一种或几种相近的颜色作为影片的主导色彩,在视觉形象上营造出一种整体的气氛、风格和情调。Ø

色彩形成构图色彩构图是指电影画面中色彩的组合及其关系构成而形成丰富的表意性,不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且自身也成为抒情表意的视觉符号。这也是对色彩的局部表现力的营造。Ø

色彩参与结构有些电影还通过色彩的变化与对比来结构整部影片。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辛德勒名单》《英雄》等。第10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电影色彩2色调(影调)——色彩倾向3局部色相4彩色、黑白交替1色彩风格第10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电影创作中的色彩处理1、总的色彩风格根据影片的风格,确立色彩的风格。A、纪实风格:①、影片的总的色调、和被摄物的局部色相,应该与生活中的自然形态一致。②、不要滥用艳丽的色彩,以刺激观众的视觉,因而造成人为的痕迹。(总之,要尽量让观众觉不到“色彩”的存在。)B、浪漫、夸张的风格:色彩上没有特殊的要求。可生活化,也可五彩缤纷、绚丽夺目。C、商业片:色彩要艳丽,要具有强烈的、形式上的视觉美感。总之,要漂漂亮亮,女主角起码要换二十套衣服,要使人赏心阅目。第10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电影色调及划分电影色调是电影的色彩基调,即影片的主要色彩倾向,是整部电影总的视觉氛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并形成影片情绪基调的主要视觉手段。一组色彩关系在一幅画面、一场戏、乃至全部影片中形成的色彩倾向,展示色彩的总体特征称为色调。第10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色调是摄影师的一种造型手段,在影片中起着传达信息、表达情绪、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展现不同空间时间以及地域感和时代感等作用。它影响着影片基调的形成和影片风格的展现,与影片基调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与其他造型手段相结合表现影片的节奏和旋律。第10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按色性划分:暖调和冷调一般来说,暖色指的是黄、橙黄、橙、红橙、红、红紫;冷色指的是黄绿、绿、蓝绿、蓝、蓝紫、紫。然而,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有一个比较的尺度。比如,红色和蓝色相比属于暖色,而与橙色相比,红色则带有冷的意味。同理,青色同蓝色相比,就属于暖色。第10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色彩出现在影视中的几种情况和作用1、色调:彩色电影画面总的色彩组织和配置。它往往以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倾向。第10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色调出现在影片中的几种情况:(1)整部影片:根据主题需要,一种色调贯穿整部影片;(2)一个段落:根据主题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段落;(3)一个场景:根据主题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场景;(4)一个镜头:根据主题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镜头。第10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①、整部影片: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整部影片。《鸟人》,写浪漫,用蓝色的冷色调贯穿全片。《好男好女》,写绝望,全片冷色调。《黄土地》,写对土地的爱,桔黄色的暖色调贯穿全片。《金色的池塘》:写黄昏之恋,黄色的暖色调贯穿全片。第10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②、一个段落: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段落。③、一个场景: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场景。《日瓦格医生》:帕沙和拉拉在小屋的火边,桔黄色的暖色调。全片则是冷色调。④、一个镜头: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镜头。第11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色调在电影中的作用:①、喧染环境,营造氛围,表现人物的心境。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鸟人》蓝色冷色调表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日瓦格医生》、《悔悟》中偏蓝的冷色调,体现了红色俄国对人性的极大的压抑。《黄土地》中桔黄色的暖色调,则反应出了创作者对我们这块土地的深厚的情感。③、表现作者的诗意和浪漫、抒情的色彩。《鸟人》:“鸟人”在海边的蓝光中“飞翔”。④、形成影片特殊的风格和韵味。第11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黄土地》:红盖头、红被、红衣、红对联、红标语……《红色沙漠》:红墙、红机器、红木板、红色的火焰,女人的绿衣……《爱情的故事》:女主角詹妮开始她的帽子是玫瑰红,她到男主角奥利弗的家的时候,四处都是大片的纯红色。后来,詹妮得了白血病,红色也逐渐减弱,最后,只剩下病房中一簇紫红色的花簇。《鸟人》:主人公蓝色的服装表现他的浪漫。同时,鸟人服装的蓝色也有变化。开始是蓝色格子上衣,后来衣服是全部蓝色。《罗拉快跑》:影片的制作者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为了把他衷爱的主人公罗拉从影片众多的人物中突出出来,影片红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致。第11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黑炮事件》:该片的影评中大多评论的是影片中的黑白对比:会议室中一切都是白的:白墙、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钟面、白窗帘、白桌布、白玻璃杯子、白开水、白色的椅子套等等。只有人的头发和挂钟的刻度和指针是黑色的。其实,《黑炮事件》是一部政治电影。影片中制作者的真正用意是贯穿全片的红色:红色本身在中国就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颜色。首先它在中国是革命的颜色、中国共产党的颜色(红旗、红色政权、红色江山),而红色本身的色彩指向则是鲜血、危机、危险、和暴力,故十字路口有红灯,公路上红色的路标表示着“停止”。《黑炮事件》就是聪明地利用了红色的这种复杂性。主人公赵书信的身边,总是伴随着红色,而且出现得比较自然,不易被人觉察。邮电局:高男人的红背心,女人的红伞,警车的红灯、红轿车、红裙子、红路标、红机器、“阿里巴巴”的红光……党委办公室的红色桌布。结尾的红太阳的特写。第11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局部色相画面中某一具体物体的颜色。如一朵红花,一件女人的白裙等等。局部色相在电影中的作用:①、主题作用。如果说色调的作用主要是表现作者的情绪、作者的诗意、并使影片形成一种独到的韵味和风格的话,那么,局部色相的作用,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主题方面。②、剧作作用。局部色相是电影叙事的主体和核心。第11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局部色相①、为了表现主题刻意赋予某人物(往往是他们的服饰)以特殊的色彩。②、为了表现主题刻意赋予某物体以特殊的色彩。《红色沙漠》中的红色机器、红墙……《黑炮事件》中的红色雨伞、红色出租、红色桌布……赋予某人物或者物体以特殊的色彩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两点:A、尽量使它出现的自然,不露或少露人为的痕迹;B、注意作为背景或陪衬的周围环境人或者物的与这些特殊色彩的搭配,使画面均衡、协调,符合构图美的要求。《鸟人》现在时空中人物的服装都是冷色调,作为陪衬的周围环境人或物没有一点艳丽的红色,显得非常地和谐。第11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黑白片、彩色片交替出现

黑白片、彩色片在电影中交替出现的作用:①、表现人物的心境:②、表现作品的主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三种:黑白、彩色、桔红。用“黑白”来批判战争;用“彩色”来赞美和平;用桔红色来表现一种非现实的、浪漫的幻觉和想象。③、剧作结构的处理:《我的父亲母亲》:彩色:电影……(银幕上的、理想化的、艺术的)黑白:现实……(生活中的、非艺术的)第11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1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1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2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2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色调根据影片主题和影片风格的需要,设计影片的色调。如:①、整部影片用一种色调贯穿。A、冷峻的主题──冷色调。B、温暖的主题──暖色调。C、不冷不暖的主题──不冷不暖的色调。D、或者为了表现主题,为影片专门设计一种色调。②、不同的段落用不同的色调,(一部影片由不同的色调组成)。第12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局部色相①、为了表现主题刻意赋予某人物(往往是他们的服饰)以特殊的色彩。②、为了表现主题刻意赋予某物体以特殊的色彩。《红色沙漠》中的红色机器、红墙……《黑炮事件》中的红色雨伞、红色出租、红色桌布……赋予某人物或者物体以特殊的色彩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两点:A、尽量使它出现的自然,不露或少露人为的痕迹;B、注意作为背景或陪衬的周围环境人或者物的与这些特殊色彩的搭配,使画面均衡、协调,符合构图美的要求。《鸟人》现在时空中人物的服装都是冷色调,作为陪衬的周围环境人或物没有一点艳丽的红色,显得非常地和谐。第12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5、特殊处理出于影片的主题和风格的需要,是否选用特殊的电影胶片进行拍摄,或者在洗印的时候,对底片进行特殊的处理。《教父》6、无色彩我们要树立一种大的色彩观念。那么,黑白片也是一种“色彩”。《泥之河》:88年出品①、日本暗淡的历史时期;②、影片本身朴实无华的风格。第12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看什么)第二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景别第二节构图第三节色彩第四节用光第12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四节光光是视觉语言的重要元素,光不仅有造型功能,更重要的是光作为一种语言在摄影作品中能参与艺术创作。自然光和人工光构成了光线的两种进本形态。对创造影像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光的相对强度、光的方向、光的性质这样三个基本元素。第12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光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底光造型作用、构图作用、戏剧表现第12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光线照明种类

1、按光源划分:自然光:日光和天空的照明光照范围大,普遍照度高,明朗均匀。难以人工控制适合现实主义创作(朴素自然)人工光:灯光照明在光照范围内,强度及显色不及自然光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自由控制混合光:不同光源同时使用多用来造成特殊效果要注意亮度平衡第12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按光线的性质划分:散射光(软光)直射光(硬光)3、按造型的性质划分:主光:a、照明被摄物的主要光线,它决定着该场景中的总的照明的格局;b、多用硬光,并且它使被摄物有明显的阴影。副光:a、它是辅助主光的光线,它主要用来对主光照明被摄物所产生的明显的阴影提供适当的照明(注意不应把阴影全部消除,还应使被摄物的阴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b、多用软光(散射光)

第12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按光位划分:a、顺光(正面光)优点:易于较完整的交代一个平面形象或者细节缺点:呆板,无变化b、侧光:电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使被摄物富有层次感。c、逆光:从背面打光。强烈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突出,可怕;柔弱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神秘动人。d、顶光:头顶上垂直照下来的光线。往往会使被摄对象丑化,亦称骷髅光效;若选择散射光,可模拟上帝的视角,形成某种超脱、宿命的意味。e、底光:从人的脚下垂直照上来的光线。往往会使被摄对象显得残暴,亦称魔鬼光效。第13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光线照明在影视中的作用1、曝光作用:照明使电影的底片获得准确的曝光量,使底片在冲洗之后,能得到正常的底片密度;2、造型作用:照明使二度空间的画面根据摄影艺术创作的要求,恰当的呈现出被摄对象的质感、立体感、空间感等艺术效果;3、构图作用:照明产生的明暗效果可以突出主体,并且平衡画面的构图,使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第13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戏剧作用a、描写、表现环境b、表现人物心境c、塑造、刻画人物d、表现主题e、作为重要的情节因素f、表现独到的生命体验g、渲染、升华、象征h、作为叙事主体与核心第13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3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3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3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3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3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13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部分视听语言(看什么)第三章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第一节声音类别第二节音画关系第14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听觉元素人声音响音乐对话、独白、旁白、解说词环境音响、动效录制方式同期录音、后期配音音画关系音画同步音画平行、音画对立音画对位第14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有声电影的出现(一)有声电影的诞生1927年10月6日,纽约的观众在观看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乐歌手》(一译《爵士歌王》)时,突然听到主角开口说了话:“等一下,等一下,你们还什么也没听到呢。”这一句话,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根据资料来看,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片是华纳公司1929年的《纽约之光》1936年,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标志着无声片的寿终正寝。第一节声音类别第14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有声电影对电影发展的影响1、对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影响2、即兴表演几乎完全消失3、戏剧电影牢固确立了发展优势4、歌舞片的出现5、影响了好莱坞电影的扩张

第14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今天的电影声音1、录音方式当代电影的录音方式包括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两种方式。两种录音方式可以共同使用,现在很多电影正是这么处理的。2、创造声音随着录音技术的进步和数字音乐的兴起,音效师不但能够让观众倾听日常生活里不可能亲耳听到的音响,甚至可以为影片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音效。特别是在科幻片、灾难片等电影中,数字技术不仅仅用在画面上,也用在了声音上。

第145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声,也称“人物语言”。影视作品叙述形象的主体是人,或者拟人化的动物。无论是电影刚刚获得声音的时候还是现在,人声都是电影中最主要的声音。1、台词人声多为台词,由对话、独白、旁白组成。能够起到叙事、描写、议论等各种作用,再与表情动作相结合,还能反映丰富的内心世界。台词成为影视声音中最积极、活跃、信息储量最大的因素。

人声第146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⑴对话对话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反映到电影中,对话在影片所有的人声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对话”又称“对白”,是指剧情中人物之间用语言相互交流。人物对话在剧情片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第147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影片中运用对话的原则是:Ø

服从于画面Ø

富有动作性Ø

展现人物性格Ø

贴近生活第148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⑵独白(《重庆森林》)独白又称“内心独白”,从技术上看,声源来自画外,而从叙事上看,则是来自画面中某个人物的内心,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披露。这种披露在现实中当然是不可能出现的。显然,电影中的“独白”和人物的自言自语不同,后者是确实发出声音的。因为独白是与之同步的画面中某个人物“发出”的,所以总是“现在进行时”,即:它表现的是该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心活动。应用时应注意语言的性格化并赋予它丰富的潜台词。第149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⑶旁白(《阳光灿烂的日子》)旁白是电影独有的一种人声运用手法,由画面外的人声对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心理加以叙述、抒情或议论。通过旁白,可以传递更丰富的信息,表达特定的情感,启发观众思考。旁白也是画外音的一种。

旁白追求书面语言那种较为紧密的语法结构和逻辑性,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应用时避免与画面内容的同意重复和对主题的直接宣说;在风格上则与剧作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

第150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旁白和独白的区别首先,独白是“现在时”,发出者的影像表现和心理活动同步,旁白则不同步。其次,独白的发出者一定是影片中的某个人,旁白则既可以是剧中人,又可以是完全独立的局外人。第三,独白主要是披露人物此时此地的心理,伴随着人物强烈的情感波动;旁白则往往以时过境迁或超然事外的姿态来讲述,从而造成了很强的间离效果。第151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台词中的方言在电影中恰当地使用方言,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并可以强化影片的风格。第152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音响也称为音响效果或自然音响广义:泛指广播、电视、电影及舞台剧中的一切声音形态。狭义:指广播、电视、电影及舞台剧中的自然音响,即除了有声语言和音乐之外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声音形式。在影视作品中,除了语言音响以及音乐音响之外的一切自然界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统称音响。音响第153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环境音响与动效影视艺术中的音响包括“环境音响”和“动效”环境音响:指处在背景层上的一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声音。动效:即动作音响的听感效果,指被拍摄对象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声音。第154页,课件共1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者的区别仅体现在艺术创作的需要:除非是表现化的用法,否则环境音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