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母亲的对话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_第1页
70后母亲的对话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_第2页
70后母亲的对话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70后母亲的对话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魏南枝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观察者网2023-03-09• 无论是还在上大学的女生,还是已入职场正在恋爱论婚嫁的职场新鲜人,又或者是事业有成的单身精英,或者已有儿女或第三代的母亲,中国几代女性的婚育问题,既是个人和家庭选择,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意志的影响。• 从建国初的“人多力量大”,到80年代的“只生一个好”,再到21世纪以来的鼓励二胎三胎,婚育政策随着中国的剧变不断调整,女性地位和自我意识也在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观察者网:这些年人口老龄化以及负增长问题日益凸显,整个社会很焦虑。促进生育的政策不断出台,但效果并不明显。两会上各种相关提案花样百出,“降低结婚年龄到18岁”,“建议对2024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免除学费、课本费,直至大学毕业。”最终直指一个问题,女性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您怎么看的?• 魏南枝:我个人不接受“女性不愿意生孩子”这个简单化标签:第一,现在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内的很多年轻人对结婚的兴趣都不高;第二,不仅仅是一些女性不愿意生孩子,不少男性也不愿意要孩子。• 那么我们就需要挖掘,出现这两个问题的共同原因在哪里?• 我认为有成本、收入和生活方式三方面原因,第一是因为当前婚恋生育成本很高;第二,相当比重的年轻人的工作收入甚至全家的积蓄继续都难以支撑婚恋生育成本;第三,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线下社交了,很多年轻人宁愿跟手机“结婚”,与虚拟世界为伴,也不愿意找个人结婚,因为手机可以自己自由控制,远比有个现实世界的家庭让自己更容易获得快乐。所以,如果把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标签只贴到女性头上,我认为这是片面的。我们得承认,在中国,宅男宅女已经成为年轻人中间较为普遍的现象。宅男宅女现象背后必然是不婚不育比重的上升,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些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甚至不愿意谈恋爱了。因为从恋爱到结婚,责任和压力会随之增大,那更不会选择生孩子。• 某种程度上,最好的“绝育药”是经济社会运行的过度资本主义化、高速膨胀的大城市化,以及就业方式的灵活化。所谓灵活就业的另一面是高度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不能把人口负增长、生育率低这些问题的责任推给年轻人,我更不愿意让我们的年轻女性背负这么一个巨大的包袱。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苦痛,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但是我在跟90后和00后年轻人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自己能否有和父辈一样向上流动的机遇是不确定的。对这个现象,有一个比方:60后是跑着走的,因为这代人的个人发展机会最多,特别是大学生能够快速实现向上社会攀登;70后是走着走的,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机会也还比较多;80后基本上是爬着走了,向上爬升的通道已经变窄了;到了90后了,基本上是挤着走了;到00后,很多人就躺着不走了,号称“躺平”拒绝“内卷”等。这里我指的是普通的大多数人,不包括各年龄段最优秀的那少部分人。• 讨论女性问题我们一定要看代际因素。解放初期的那一代女性是非常自豪的一代人,她们无论进工厂还是在农村,或多或少受到“妇女能顶半边半边天”口号的感召。妇女解放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这一阶段农村土地是按人进行分配的,城市女性和男性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工资收入,因而家庭中所有成员的权利是平等的,中国妇女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 从生育问题的视角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托儿所数量剧增。那时候,生完孩子56天就都可以有单位、街道或生产大队的托儿所帮忙照看孩子。因为当时处在一个熟人社会,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父母对托育服务人员的信任度很高。有了国家托底,大量女性可以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东西,其实是经过几代人的牺牲和拼搏奋斗得来的。像咱们的父母辈,40后50后那一代人,什么都没有,真的叫做一穷二白、从头开始,咱们的母亲们为了生育孩子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她们没有什么个人享受,也很难追求多高的生活品质,能够在干好工作的同时把孩子带大已经是很不错了。这一代年轻人不一样了,他们一出生就认为很多东西是天经地义。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指责年轻人,这些不是天经地义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一些年轻人难于有成就感、陷入“内卷”或“躺平”的残酷现实。最根本的逻辑是,资本天然的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监管,获得最高的利润,必须得承认这是其本能。• 女性怀孕了要做产检,生完孩子要休产假,孩子小的时候,容易生病必须请假照顾孩子,这都是常态。但是对于企业老板来说,他们从企业理性、资本本能出发,是不愿意承担这些成本的。生孩子不是为了企业生孩子,孩子成长后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也不是企业来享受,他们认为这是社会的事。所以,这就造成一个给女性的产假越长,生育福利越多,企业越不愿意雇佣女性的现象。甚至在提拔晋升各方面,会给女性设置更大的障碍,这是国内外很多企业的常态,哪怕部分国企都是一样的。• 观察者网:即便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无法避免是吧?• 魏南枝:是的。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可避免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国资委每年对我们的国企进行考核,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会考核这些企业扩招了多少女职工,提供了多少职工生育福利保障等。我不是谴责这些企业,我的意思是,企业认为他们没有义务承担保障和鼓励女职工生孩子的社会责任,实际上现有相关法律政策和考核标准等也不足以推动企业承担这些社会责任。• 20世纪90年代开启的市场化改革高歌猛进,特别是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领域都被不同程度产业化了。当民生领域最重要的三大领域被产业化之后,社会问题就会随之产生。如果说养老相关领域的产业化非常残忍,我用更残酷的一句话来解释,它是在消化人口的存量;那么教育产业化、住房产业化、医疗产业化,其中包括相关的托育功能的产业化,其实把我们的未来产业化了,就是把我们的人口的增量给产业化了。• 我们进行反思,并不是轻飘飘地批判一下资本主义就完了,而是必须要明白,这些民生领域的过度产业化是导致社会问题积累的主要原因。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很多因素相互制衡、相互牵制,如果整个经济社会政策只有一个衡量维度的时候,必然会导致其他地方出现问题,低生育率问题,就是后果之一。• 这种对保障基本社会运行的民生领域行业的过度产业化,不是透支未来,而是扼杀未来。不仅仅体现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