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宏观经济学概述教学课件_第1页
第01章-宏观经济学概述教学课件_第2页
第01章-宏观经济学概述教学课件_第3页
第01章-宏观经济学概述教学课件_第4页
第01章-宏观经济学概述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7/22/20231时事案例分析课程导入7/22/20232教学目的把握宏观经济变量;明确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认识GDP的核算和恒等式。7/22/20233第一节宏观经济变量1第二节总供给和总需求2第三节

国民产出的核算34目录第四节

GDP核算的恒等式7/22/20234联系方式牛汉钟经济系国贸教研室副教授电话子邮件:KY3186126辅导地点:2号楼104国贸教研室7/22/20235学习方法课前预习1认真听讲2勤于思考3教学互动47/22/20236单独准备作业本,(薄)上交5次作业每次课布置课外思考题作业7/22/20237影响期末成绩不定期点名负责考勤的班干部每次课主动上报缺勤情况考勤7/22/20238参考书目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16-18版)。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3.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J.施瓦茨:《美国货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刘秀光:《宏观经济学》(第三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5.刘秀光:《西方经济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22/20239导言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察的是一幅“巨型图”,是对整个经济变量运行的研究。这些经济变量包括:国民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货币的供求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胀和失业、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7/22/202310宏观经济学自诞生之日就怀有两大抱负:降低由高通胀率和高失业率所带来的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提高国民产出和国民消费的增长率。7/22/202311宏观经济学以两大核心命题为主要线索:产出、就业和价格的短期波动,即商业周期(经济周期);产出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即经济增长。7/22/202312保罗·萨缪尔森说,“宏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政策灵感之源泉,又是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领域。”7/22/202313让我们“尽情地享用宏观经济学的盛宴”吧!能够从中感受到如同保罗·萨缪尔森所说的那样:“经济学竟然能够如此地意趣盎然”,经济学是一门“激动人心的学科”。7/22/202314“宏观经济学的守护神”——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7/22/202315凯恩斯(1883.6-1946.4.21)1883年6月5日出生于剑桥市,1902年被保送到剑桥大学纽卡斯尔学院学习数学,1905年为参加文官考试,师从马歇尔学习了一段经济学。1908-1915年在剑桥大学执教,此间还在印度任过职。1911年,28岁的凯恩斯在马歇尔的推荐下任《经济学杂志》主编。7/22/2023161914-19年间任英国财政部顾问,1929-33年担任内阁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二战期间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4年凯恩斯率团参加了在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会议,参与规划和创立了IMF和世界银行(凯恩斯方案、怀特方案)。7/22/202317自1921年起任国民互助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后来还经营过一家投资公司,从事过金融投机。凯恩斯“是一位精通投机赚钱之道的投资家”,他不仅为自己,也为他所在的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赚过大钱。还创建了剑桥艺术剧院。萨缪尔森称他“分身有术”。7/22/202318《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5年12月13日完稿,1936年出版。《通论》对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极具创造性的解释。美国的哈里斯(1953年)写道:《通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构成了过去100年中最重要的著作。7/22/20231930年代的大危机,证明古典学派的理论已经过时,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全新的理论,席卷了当时的经济学界,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家和政府关于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的思维方式。凯恩斯被誉为“宏观经济学的守护神”和“财政政策解决方案之父”。7/22/202320《通论》出版以后的十年,萨缪尔森和汉森将凯恩斯的理论正式引入了美国。“凯恩斯革命”一词的流行和认可,要归功于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克莱因在1947年出版的《凯恩斯革命》一书。7/22/202321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7/22/202322教学目的:把握宏观经济变量;明确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认识GDP的核算和恒等式。教学重点和难点:宏观经济变量GDP的核算7/22/202323本章主要说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以及决定这些经济变量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7/22/202324第一节宏观经济变量国民产出(重点);就业与失业;一般价格水平第二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总供求含义(重点);AD-AS曲线7/22/202325第一节宏观经济变量国民产出、就业、价格水平是宏观经济中最主要的经济变量。叙述三个经济变量的含义、变动及相互关系。7/22/202326这些经济变量的重要性在于,经济学家主要采用这些经济变量来判断和估价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围绕经济变量变动的研究而逐步展开的。7/22/202327一.国民产出

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物品和劳务构成国民产出的总量,它反映了该国的生产力水平。7/22/202328国民产出与广义的国民收入是同义词。不同:广义的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7/22/202329国民产出的物品和劳务的附加价值构成(广义国民收入的)价值的总和。“附加价值”是厂商的销售额同从其他厂商购买的原料和劳务的价值之间的差额。7/22/202330衡量国民产出或国民收入的指标涉及五个相关概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狭义的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I)。分别说明:7/22/2023311.国内生产总值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总产出最常用最全面的指标。GDP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一年或一个季度)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7/22/202332GDP是最终产品意义上的。“最终产品”(用于消费和生产)是对应“中间产品”而言的。“市场价值”一词,是表示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7/22/202333“生产的”是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和劳务(如,二手汽车)的交易。“总”是包含折旧。折旧是为了补偿“死亡”的资本。7/22/2023342)衡量GDP的两种方法名义GDP,用实际市场价格衡量,反映产量和价格的变动。实际GDP,按固定或者不变价格(美国使用1987年的价格)来计算,只反映产量的变动。国民产出的水平和增长速度是用实际GDP衡量的。7/22/202335经济学家的忠告经济增长总是以实际价格衡量的,假设你对价格变化无法控制,那么就根本无法在各年份之间作有意义的比较。请远离那些谈论名义增长的人。7/22/202336现实GDP指实际发生的GDP。潜在GDP又称潜在产出,是阿瑟·奥肯提出的概念,指资源在其正常使用强度下得到充分利用时的能够生产的总产值。生产力水平是缓慢而稳定增长的,潜在产出反映了国民产出长期增长的趋势。7/22/202337其公式为:式中,Y*为潜在产出或潜在GDP,N*为充分就业量,K、A分别为资本和技术。Y*是每个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时能够生产的产出水平,因而,Y*又被称作充分就业的产出。7/22/202338资料阿瑟·奥肯(1929-79年),被称为是战后最富有创造性的经济政策制定者之一。奥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后在耶鲁大学任教。1968年任约翰逊总统时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7/22/202339率先提出潜在产出概念,其主要理论贡献是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替换关系,提出了产出与失业关系的“奥肯法则”。奥肯的主要著作有:《繁荣政治经济学》(1971)、《公平与效率》(1975)。7/22/202340奥肯法则:奥肯法则指出,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每下降2%,失业率上升大约1%。如果初期GDP是潜在GDP的100%,实际GDP下降到潜在GDP的98%,失业率就会上升1%。7/22/202341较早估计比率为3:1。1950年奥肯根据对美国经济统计的分析,发现“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GDP就减少3%”的关系,即失业率和生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奥肯法则的重要结论:7/22/202342如果要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的同步增长。即GDP必须不断增长才能保证原有的失业率水平不变。如果要使失业率下降,实际GDP的增长要快于潜在GDP的增长。7/22/202343案例美国经济1979-82年经济停滞时期,实际GDP没有增长,而潜在GDP在这一时期每年增长3%,3年共增长了9%。奥肯法则认为,实际GDP相对潜在GDP每下降2%,失业率上升1%。因此,GDP下降9%,失业率会上升4.5%。1979年实际失业率为5.8%。7/22/202344奥肯法则预言1982年的失业率为10.3%,官方统计显示,1982年实际失业率为9.7%。说明奥肯法则可以用来预测经济周期中的失业率。7/22/202345这一法则只是对美国实际GDP与失业率的简单描述。用以分析其他国家的数据时,得到的结论与奥肯法则会略有不同。但法则表明了GDP变动与失业率变动之间的相关性是肯定的。7/22/202346现实GDP有时大于潜在GDP,有时小于潜在GDP,两者的差额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或奥肯缺口。用Y表示实际GDP,用Y*表示潜在GDP。GDP缺口=Y*-Y7/22/202347Y>Y*时,称“通货膨胀缺口”,需求过多,价格水平上涨。产生实际GDP大于潜在GDP的情况的原因是,工人可以加班加点,机器设备能超负荷运转,即超正常强度的使用。举例:7/22/202348案例经过多次衰退后进入60年代。肯尼迪总统及以后的约翰逊总统的顾问们主张扩张性政策。60年代早期GDP年增长4%,失业率下降,物价稳定,经济达到潜在产出。7/22/202349但越战使国防开支从1965-68年增长了55%,出现了严重通胀。约翰逊总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直到1968年增税等措施才出台,为时已晚。1966-70年经济在大大高于潜在水平,开始了从1966年持续到1981年的“通货膨胀时代”。7/22/202350资料约翰·肯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43岁时任总统。1963年11月22日,在其总统在任的第三年与约翰逊副总统去得克萨斯州准备进行总统竞选时被害。7/22/202351肯尼迪被称为最受美国人尊敬的总统之一。他开创了利用电视进行总统竟选辩论的形式;与苏联开通了热线电话;总统夫人在许多场合展示风采也首先来自肯尼迪时代。7/22/202352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这个国家为你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7/22/202353在Y<Y*时,GDP缺口称通货紧缩缺口,这时总需求不足,价格水平下降。凯恩斯认为,如果有效需求紧缩到满足充分就业所必须的水平以下,伴随着物价的降低,生产也将减少,即通货紧缩现象。7/22/202354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大意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就业量为有效需求。《通论》第三章《有效需求原理》,论述其有效需求理论。举例说明通货紧缩缺口。7/22/202355案例美国经济进入20世纪70年代的尼克松时期,由于石油涨价,使企业经营成本大为提高,导致了“滞胀”。经济经历了低产出和高价格的双重不良后果。1972-73年原料、燃料价格上涨幅度比战后至1972年整个期间涨幅还大。7/22/202356到1979年,经济的实际产出回归到潜在产出水平。但中东战争引起石油价格再度暴涨,从1978年的每桶14美元升至34美元,物价水平每年(1978-80年)上升12%。7/22/202357在沃尔克领导下,开出了货币紧缩的一剂猛药。利率大幅上升,股市下跌。到1982年底,产出降到低于潜在产出10%的水平,失业率在10%以上。7/22/2023581979年中东战争1979年爆发伊朗革命,伊斯兰精神领袖霍梅尼返回伊朗,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79年1月巴列维国王被迫流亡美国,伊朗新政权要求美国引渡前国王,被美国当局拒绝。伊朗与以色列宣布断交。1979年11月,留美的伊朗大学生挟持了52名美国人质,霍梅尼公开表示支持伊朗大学生,美伊关系更进一步恶化。7/22/202359实际产出持续1-2年下降,而潜在产出与实际产出之间缺口并不大时,经济下降称为衰退;当产出持续下降,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很大时,经济的下降为萧条。现在,一般认为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就是衰退。7/22/202360GNP和GDP区别:GNP是“国民”的概念,指国民在一定时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领土”或“地域”概念,指在一国范围内所有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关注资源的所有权,而GDP则关注在何处生产。7/22/202361在1991年11月前,美国是采用GNP作为对总产出的测量的指标,之后改用GDP。主要原因:①大多数国家均使用GDP。同时,由于国外净收入的数据不足,而GDP比较容易衡量。7/22/202362②GDP比GNP更容易衡量国内的就业水平。GNP和GDP之间会有差异。如果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国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外国国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GNP小于GDP时,情况相反。7/22/202363GDP的缺陷问题尽管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GDP存在着缺陷。一是GDP没有包括闲暇的价值。例如,1890年美国人每周工作60小时,而现在每周工作少于40小时。如果仍然工作60小时,虽然GDP增加了,但人们的福利却降低了,因为闲暇时间减少了。7/22/202364二是GDP没有对有些社会问题的变化做出调整。例如,如果社会的犯罪增加,而为解决犯罪增加需要增加警察等,这意味着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GDP,但犯罪的增加却会减少社会福利。7/22/202365三是GDP没有对环境污染等问题做出调整。例如,砍伐那些不宜再生的树林,但记入了GDP账户,表现为产出的增长;GDP指标无法解释酸雨的形成、温室效应等环境的退化等问题。7/22/202366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在《经济学》中写道:托马斯·库帕发明了室内卫生间之后,千百万人便不必在冬天里还顶风冒雪到室外去方便了,然而这种舒适程度的增加却是无法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来体现的。7/22/202367经济学家试图扩展传统账户的边界,使其涵盖一些非市场行为,并修正传统账户中包括的有害的经济活动。1994年美国商务部公布了扩充的国民账户,包括了环境账户(绿色账户),用以统计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对国民收入的贡献。7/22/202368例题说明下列各项是否应该计入中国的GDP?其理由何在?1.IBM设在中国的工厂所获利润。2.艺术品收藏家出售了一幅古画。3.购买了100亩土地。7/22/2023697/22/202370⒉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扣除了折旧以后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总”字是包含着折旧,而国内生产净值中的“净”字是扣除了折旧,这是二者之间的显著区别。7/22/202371⒊狭义的国民收入狭义的国民收入NI,指为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向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全部收入的总和,即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总和。7/22/202372GDP和NI有两个差别(NI中不包括的两个部分):(1)折旧费。在GDP中包含着折旧费,而厂商提供的折旧费却不能作为收入(工资、利润、租金)分给要素所有者。7/22/202373折旧是最终产品中不能成为收入的部分,不是当年新创造的价值,因此,不能成为国民收入。在计算GDP时,要排除中间产品。对于原材料,由于其价值将完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此,可将其看作中间产品而不考虑其价值。7/22/202374但对于机器设备等耐用生产资料其价值是逐年转移的,如果当成中间产品,从而不将其价值计入GDP,那么当年生产的新机器的价值就有一部分被排除,从而使计算出的GDP比当年实际生产的价值要少。7/22/202375所以,通常把当年生产的新机器设备当作最终产品计入GDP,而在随后的年份中把它们当作中间产品不再计算其价值。7/22/202376但是,企业在制定最终产品价格时,要把折旧费年复一年地加入最终产品的价格,这就使GDP中包含了折旧费。因此,机器价值就被计算了两次,即新生产出时的价值和若干年的折旧费。7/22/202377(2)间接税。间接税(对商品和劳务征收的,如销售税,是“间接”向个人征收的)是被政府拿走而不能成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间接税虽然提高了最终产品价格,但并不代表当年新创造的价值,所以不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7/22/202378例如,某种最终产品的价值共计为$1000亿,政府向厂商征收间接税$100亿,厂商还剩$900亿,国民收入为$900亿。因为,厂商会将$100亿的间接税加入产品价格,使实际计算的GDP为$1000亿,所以GDP大于NI。7/22/202379⒋个人收入PI是指家庭得到的收入总额,包括工资和薪金收入、租金、股息和利息收入、政府的转移支付。国民收入不全部归个人收入。要从国民生产净值中减去间接税。再减去公司未分配的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7/22/202380政府的转移支付(救济金、政府公债利息等,后面还将说明),虽然不包括在国内生产净值中,但成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所以,转移支付也是个人收入的一部分。7/22/202381⒌个人可支配收入DI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可以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储蓄。7/22/202382五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NDP=GDP-折旧NDP-间接税=NINI-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和公司未分配的利润+转移支付=PIPI-个人所得税=DI7/22/202383二.就业与失业

⒈就业人数指全日工作的成年人的数量,因病、因假或因罢工而缺勤者也算就业。成年人的年龄各国规定不同。美国为16岁以上。7/22/202384⒉失业人数指没有工作但在积极寻找工作(在最近4周里)的成年人的数量。对失业人数的统计通常指城镇失业者,不包括农村失业者。7/22/202385最佳求职策略:“搜寻理论”搜寻理论指出,最佳求职策略是不能接受第一个工作——可能是在附近的快餐店的工作。求职者应当进行权衡或比较,是现在就得到工作还是等待以后得到更好的工作,并且减去等待成本。例如,如果求职者马上可以得到一个每周350美元的工作,但是等待6周之后可能得到每周400美元的另一个工作,工资比第一个工作的工资高14%。同时,假定每个工作都是从现在起工作一年。7/22/202386做较低工资的工作,一年的总收入为350美元×52(周)=18200美元;而失业后等待6周得到更好的工作,总收入为400美元×46(周)=18400美元。可见,从计算得出的总收入看,等待更好的工作是有利的。7/22/202387但是,有许多因素决定着搜寻理论描述的最佳求职策略能否实现。第一,求职的成功率依赖于可以提供的工作岗位;如果求职者很多而新工作很少,那么求职者发现并得到新工作的概率就很小。第二,求职的成功率依赖于等待更好工作的成本。如果等待更好工作的成本很高,求职者一般希望接受第一个工作。7/22/202388⒊就业和失业与经济周期有关。经济繁荣时就业率上升,失业率下降;经济萧条时,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如美国在1933年大萧条时期有25%的失业率,1400万人;而英国有22.5%,275万人。7/22/202389三.一般价格水平

一般价格水平指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常用有重要影响的大类商品价格的指数来衡量。价格指数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紧缩指数(第八章第一节详细说明)。7/22/202390价格水平本身与价格水平的变动相比,价格水平的变动更为重要。因为,影响人们生活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动,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7/22/202391价格水平变动的程度称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水平从一年到下一年的升降率。其公式:

Pt为这个月的价格指数,Pt-1是上月或去年同月的价格指数。7/22/202392通胀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把这个月的价格指数与上个月的价格指数对比。例如,这个月为151.5,上个月为150,则通胀率为:(151.1-150)/150×100%=1%。如果这个月的通胀率持续一年,就是1%×12个月=12%;7/22/202393二是把这个月的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月的对比。例如,今年这个月为150,上年同月为132,则通胀率为:(150-132)/132×100%=13.6%,求得的通胀率是年通胀率。7/22/202394第二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一.总需求与总供给含义

1.总需求AD是指给定的价格、收入以及其他经济变量,消费者、厂商和政府想要支出的总额。7/22/2023952.AS指给定价格、生产能力和成本,所有厂商想要生产并出售的产品总量。3.AS和AD都有两个不同含义:①AS,一是物量概念;二是价值概念。7/22/202396②AD,一是指对总产品的需求量,是一个“物量”指标;二是指用货币表示的总需求,即总支出AE,是一个“价值”指标。7/22/202397二.AD和AS与D和S曲线区别

微观经济学的D和S曲线是指个别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是假定国民产出、其他商品的价格等因素维持不变。说明的是汽油税怎样影响汽车的购买量,是具体商品之间的关系等问题。7/22/202398宏观经济学的AD和AS曲线体现的是总产出水平和总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其假定前提是货币供给量、财政政策以及资本存量等因素维持不变。AD和AS曲线解释的是税收如何影响国民产出和所有价格的变动这类宏观经济问题。7/22/202399马歇尔把供给和需求比做是一把剪刀的两个刀片。萨缪尔森说,总供给和总需求像剪子的两瓣刀刃,应用总供求的两个刃,得到供求的均衡。7/22/20231000E023,00QADASBCP50150200100O30,000

33,00图1-1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7/22/2023101AD曲线表示对产品的需求总量和对应的价格水平的关系。AS曲线表示厂商生产的产出总量与对应的价格水平的关系。7/22/202310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三种“效应”决定的。7/22/2023103(1)庇古效应庇古指出,当物价下降时,货币实际购买力提高,从而鼓励人们更多地支出。消费支出的增加意味着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增加,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7/22/2023104(2)凯恩斯效应(利率效应)物价下降时,人们要减少相对增加的货币持有量,于是用超额的货币购买有利息的债券和存入有利息的储蓄账户,而银行用这些资金提供更多贷款,其结果是利率下降。7/22/2023105较低的利率又刺激厂商增加设备投资,以及家庭增加住宅投资。同时,物价下降从而降低了利率,又导致投资支出增加,最终是AD增加。7/22/2023106(3)蒙代尔-弗莱明效应当物价下降引起利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利率下降,投资者转向国外投资以寻求更高的收益,于是增加了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给,本币供给增加相对于外币就会贬值)。这种贬值刺激了对外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7/22/2023107AS曲线在短期向右上倾斜的原因(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错觉理论假设,物价水平降到低于预期的水平。当厂商看到其产品价格下降时,会错误地认为,他们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例如:7/22/2023108种小麦的农民在注意到其作为消费购买的物品价格下降之前,先注意到自己生产的小麦价格的下降,农民认为生产小麦的报酬下降了,于是将减少小麦的供给。7/22/2023109工人在注意到购买的物品价格下降之前先注意到自己的名义工资下降。工人认为工作报酬下降了,于是将减少劳动的供给。在以上两种情况下,低物价水平引起相对价格的错觉,使厂商和工人减少物品和劳务的供给量。7/22/2023110(2)凯恩斯主义粘性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名义工资调整的缓慢,即在短期内是“粘性”的(第三章第二节说明)。7/22/2023111假设,厂商按预期的物价水平向工人支付名义工资,如果物价水平降到低于预期物价水平,而名义工资仍然不变,这意味着较高的工资使生产成本增加了。于是,厂商会减少雇用劳动和减少生产的物品和劳务量。7/22/2023112(3)新凯恩斯主义粘性价格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即具有粘性的。假设每个厂商都根据其预期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它的价格。7/22/2023113在此之后,出现了没有预期到的通货紧缩,使物价下降。那些暂时不能调整自己的高价格的厂商销售量下降,从而厂商会减少其生产的物品和劳务量。7/22/2023114小结宏观经济变量;其中,GDP涉及的五个相关概念。总供给和总需求及其曲线;其中,曲线倾斜的理论来源。宏观经济变量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是内在联系。7/22/2023115第三节国民产出的核算GDP的统计方法;GDP的核算(重点)第四节GDP核算的恒等式GDP的恒等式;投资与储蓄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模型是重点)7/22/2023116第三节国民产出的核算一.两种统计方法和环行图

国民产出是通过国民收入核算进行定义和计算的。国民收入核算可以用两种完全独立的方法进行统计,即产品流量和收入流量来衡量。7/22/2023117假设一个简化的经济社会: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没有投资,暂时只生产消费品。注意:没有投资,就没有折旧;没有政府,就没有间接税。图1-2说明两部门的关系。7/22/20231187/22/2023119⒈产品流量法上半部分为产品市场,家庭用货币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家庭在消费品上支出AE代表产品的总流量。国民收入=(面包的价格×面包的数量)+(理发的价格×理发的数量)+……计入所有的最终产品。7/22/2023120⒉收入流量法或成本法下半部分为要素市场。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并从企业取得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等要素的报酬。要素报酬代表着收入的总流量,同时,这也是企业经营的成本。7/22/2023121比较两种方法:一定时期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是GDP,而在生产这些产品中产生的总收入就是NI。前者是经济的产出量,后者是收入量或成本量。两种方法的结果必然相等,即:GDP=NI7/22/2023122举例一个小餐馆经济。假定经营者除了支付自己的劳动之外没有别的开支。他提供10份早餐,每人收费$3,那么,经济的GDP就为$30。但经营者的工资和利润也正好为$30。7/22/2023123如果家庭将其收入全部用于消费,产品市场的AS=AD,最终产品市场全部出清。所以,在两部门条件下消费支出就是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支出。因此,最终产品市场出清的基本条件就是:NI=GDP=AE7/22/2023124二.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1.支出法或产品流量法支出法是根据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来计算GDP,即计算最终产品价值的方法。例如:7/22/2023125假设,棉花为中间产品,棉纱为最终产品。棉花价值1000万美元,棉纱2000万美元,两种产品价值为1000万+2000万=3000万。7/22/2023126这种计算出现棉花价值被“重复计算”问题。为避免重复计算,要减去中间产品的价值,才构成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作为最终产品的棉纱的价值应当是3000万-1000万=2000万。7/22/2023127一国经济(四部门)在购买最终产品上的支出总额叫做总支出AE。AE包括四大部分: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支出G、净出口(X-M)。具体说明总支出的四个部分:7/22/2023128(1)

消费支出C是指居民用于消费品的支出。消费品包括小汽车这类耐用消费品;食物这类非耐用消费品;医疗、理发这类劳务。7/22/2023129(2)投资支出I经济学家将投资(又称实际投资),定义为耐用资本品的支出,还包括用于购买新住宅的支出。7/22/2023130购买股票或开立支票账户等,称为“金融投资”。例如,将$1000存入银行,或购买政府债券,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并未有投资发生。只是将一种金融资产形式转为另一种金融资产形式。只有当有形的资本品发生时,经济学家才认为形成投资。7/22/2023131一定时期内的投资总额叫总投资。总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重置投资用于资本消耗的补偿,即为补偿磨损的机器设备等。净投资是总投资减去折旧。作为总支出或GDP一部分的是总投资,不是净投资。7/22/2023132(3)政府支出G是指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需要明确三点:①不能仅从最终产品的角度判断某些支出是否应计算,有的具有中间产品的性质,如控制污染。7/22/2023133②政府支出是根据成本,而不是根据市场价值计算的,如治安管理。③政府支出不包括在转移支付上的支出。它最终成为居民收入。7/22/2023134注意:不要将国民账户衡量政府支出G的方法与政府预算混淆。当财政部计算政府开支总额时,包括了在物品和劳务上的支出G,再加上转移支付。7/22/2023135例题分清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政府向一位军官支付薪水,是政府购买行为。政府向一位退休工人支付退休金,就是政府的转移支付。注意区别:是否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和劳务。7/22/2023136(4)净出口(X-M)X为出口,M为进口。进出口包括物品的进出口,还包括劳务和资本的输出和输入。注意:出口是从国外获得收入,进口是收入流到国外。一国的贸易盈余(净出口)看做是投资于海外,叫对外净投资。7/22/2023137对外投资与国内资本形式加总起来,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总量,即国民投资净额。这样,按支出法计算的GDP=C+I+G+(X-M)7/22/2023138⒉收入法或成本法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产生的收入流量角度核算GDP的,即计算全部收入的总和。要素的提供者获得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将各生产环节的增加值相加,同时扣除从其他厂商购进的原料和劳务的价值。7/22/2023139这样,所有厂商增加值(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后增加的价值)的总和必然等于全部收入的总和,因为厂商的增加值是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形式支付给要素提供者的。7/22/2023140假定,在棉花的增加值(成本为零)$1000万中,400万为工资,利息和租金各300万。假定在棉纱增加值1000万中,工资、利息、租金各占400、300、300万。将各项相加:[(400+400)工资+(300+300)利息+(300+300)租金]=2000万,即最终产品棉纱的价值。7/22/2023141可见,以上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至少在理论上是完全相同的,其公式:最终产品价值=产品增加值总和=全部收入总和。7/22/2023142第四节GDP核算的恒等式一.GDP的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