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_第1页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_第2页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_第3页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_第4页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什么是传播引例;1•人类离不开传播蹟语言能力来自传播还是遗传(100个婴儿死亡实验)蹟无传播环境对人智力的影响(博士生黑屋实验)无传播状态一恐惧一传播消除恐惧2•系统论:传播是社会系统的重要部分,系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

受各部分影响,部分间是有联系的。丹尼斯勒那:“传播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助推器。”1•传播的种种定义及其简评⑴(1)共享说:传播者与受者间信息的共享称为传。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增值的过程。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a.理想型,规范化的定义:同一是共同追求目标,意向是行为前决定。b.以理解接收,并产生共鸣为前提。信息的核心是意义,符号是承载形式。(2)影响说(劝服说):传播者试图通过传播过程影响受者。应用型,功利色彩(尤体现在广告,政治性宣讲中)未能包含所有人类传播现象,只是其中某些现象的一种形式。自我传播也需要传播信息。前提:告知,信息对称,相互间的联系。⑶联系说:将生命世界不相连的东西联系起来的过程叫传播。缺点:认识空泛。“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一一郭庆光二.传播的分类。五种基本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自我传播:社会个体对信息于人体内部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以眼面相见的交流为基本形式,延伸而来是非当面交流亦有肢体表现。空间距离体现人际关系。群体传播: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群体动力学。(陪审团效应)组织传播:有一定结构的群体,群体的角色认识。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目的的传播形式。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厂非人类传播(\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传播人类传播I群体传播社会传播组织传播社会传播三•传播学的特点。1•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信息的流动,信息是传播的具体内容,接收储存发布是其基本过程。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在一定社会关系体现。沟通交流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传播是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建立与维持都依靠与传播。。关系是一种期望,角色意义,产生于相互作用。最理想的传播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是双向的交流。信息的流动是在传播者和受传者间进行的。传播发生的前提条件:传播者与受传者要有共通意义,空间(符号大致接近)大体一致或接近的共同经验和文化背景,符合双方有交集利益兴趣。(有共同之处但不完全重合)传播是分层次的,更高层的传播包含了较低层次的传播,最低层次的传播是基础。传播既是行为,又是过程(典型有将传播看成线性过程),亦是一个系统。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传播的产生和发展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一)信号时代:类人猿到人猿时期。靠动作、表情或简单的音节来传递信息,协调狩猎活动。(二)口语传播时代:九万年到四万年以前优点:★信息内容丰富★环境对信息传播的限制被打破,具有把声音同它们所指的对象分离的特征。缺点:★较多受到人的社会地位和所处地域的限制★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影响信息的客观性★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缺乏保证★信息保存能力差(二)文字传播时代:五千到三千年人类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具有将信息准确可靠固定的作用使今后历史有了可靠记录,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宣告结束(三)印刷传播时代:公元四百五十年改变了文字传播的传统社会结构打破了少数人通过文字垄断进而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进行垄断的状况提供了面向全社会同时大规模传播信息的可能印刷术的使用和相同内容书籍的副本的增加为人类保存信息提供了可靠手段(四)电子传播时代:19世纪30年代后传播速度进入了同步化时期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多样化、通俗化、公开化广播、电视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广播、电视等媒体特殊的传播形式使人类形成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五)网络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演变规律(一)传播手段与媒介随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种微加速度,另一种为叠加式发展。(二)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第二节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一、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Lasswell,1902-1980)美国政治学家主要贡献:★战时的宣传研究★5w内容分析三大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主要著作:《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二、库尔特•卢因(kurtLewin)(1890-1947)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贡献: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群体动力学、场理论战时食物习惯研究提出"把关"(gatekeeping)理论代表作:《解决社会矛盾》《个性的动力理论》《拓扑心理学原理》《社会科学中的场论》三、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FelixLazarsfeld)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主要贡献:★首先开始了传媒效果的定量研究★1940年伊里调查,提出几个重要的传播学概念:“舆论领袖”、“两级传播”,击破“魔弹论”。★确立了实地调查法主要著作:《人民的选择》四、卡尔霍夫兰(CarlHovland)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主要贡献:★说服心理学研究、耶鲁计划★二战期间军事教育影片的宣传效果研究★一面说理还是两面说理,诉诸感情还是诉诸理性,明示结论还是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研究方法——控制实验法主要著作:《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的研究丛书》五、大众传播研究的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W订burSchramm)美国传播学家主要贡献:★1942:在俄亥俄大学建立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培养计划1947:在伊利诺伊大学建立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终身致力传播学研教育1948:编写第一本传播学专著主要著作:《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传播学概论》思考题:1、人类社会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传播学的四大奠基者和学科创始人是谁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第三章传播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模式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要素I960年美国传播学家伯洛从理论上系统提出了传播过程观点。传播的基本要素(也可参见教材58-59页)一•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运用一定的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启动传播过程的最初动力因素,信息的搜集者、加工者、制作者和传递者。库尔特•卢因1947年《群体生活渠道》提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受传者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受众是传播活动中主动的“觅信者”传播效果的鉴定者和回馈者受众是传播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讯息传播者和受传者共同指向的核心内容分析领域讯息一一由一系列有序性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符号系统)四•传播媒介传播或负载符号的物质实体五•反馈第二节传播的基本模式一、模式的含义及类型模式:是用文字、图表或数字形式描述某种结构或过程,以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传播模式是利用图表和文字构筑的功能性模式二、卡尔•多伊奇在《政府的神经》中论述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模式的主要功能优秀传播模式的五种功能:★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引导功能★简化功能★预示功能三、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线性传播模式1、亚里士多德演讲的三要素一一说话者、听者、话题(3W)2、拉斯韦尔模式《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5W”模式3、申农一韦弗模式(数学模式)信息传播过程完成的五个正功能,媒介被细分为(信源、发射器、接受器、信宿、信道)和一个负功能(噪音)(二)双向传播模式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三)系统传播过程模式1、赖利夫妇模式1959年美国社会学研究者赖利夫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中提出。将传播过程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又置身于包罗万象的社会总系统之中。在传播系统中又包含着许多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有着各自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与其它子系统又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即人际传播。同时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也相互影响。研究者第一次考虑到了传者与受者的复杂性,有可能是单个群体、多个群体或社会组织。优点:彻底按弃将传播过程孤立于社会系统之外的研究方法看到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加以研究。(门德尔松称其为“大众传播新面貌”的创始人)缺陷:模式过于笼统,仅是一个揭示了框架的工作模式,需进一步细致分析。思考题:☆什么是传播模式☆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优秀传播模式具有哪些基本功能☆赖利夫妇模式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第四章传播效果分析一、“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认知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三、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美国学者赛弗林和坦卡特提出传播效果发展四个阶段★枪弹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强大效果论(一)★魔弹论,盛行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大众传媒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是消极、被动的,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是“枪弹论”的理论支柱。(二)★有限效果论:20世纪4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进入第二个时期一一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是有限、间接和有选择的,它往往受到媒介的性质、个人差异、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远不是威力无比、不可抗拒的。(三)★适度效果论:大众传媒的效果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分悲观的,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四)*20世纪70年代提出传播的强大效果论,即新强效力论。认为如果媒介传播的内容、方式能按照传播学的原理精心设计,大众传播可以取得强有力的效果。四、传播流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1944年)★卡茨的《个人影响》(1955年)★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1962年)1、拉扎斯菲尔德与《人民的选择》重要的理论假说(参见教材195-197页)(1)“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媒介向“意见领袖”(舆论领袖)进行第一级传播,意见领袖再向选民们进行第二级传播。【大众媒介一一意见领袖一一社会公众】★意见领袖特征:人数不多,只是公众中一小部分成员。只是某方面的专家,非在所有方面都能担当起领导舆论重任。上通媒介,下连公众,二者缺一不可。★两级传播理论是分主次的,强调第二级,即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人际传播的效力要大于大众传播。★两级传播理论缺点:1.简单化和片面化。大量信息都由大众媒介直接流向社会公众,不经过“舆论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将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截然分为主动与被动、活跃与呆板、领导与追随两类人,即“舆论领袖”与芸芸众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信息的传播可以是多级的,存在N级传播情况。(2)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指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既有倾向指数(伊里调查中,研究人员根据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居住区域设计IPP指数)★IPP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那些原来具有支持共和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共和党候选人的票(67%),原来具有支持民主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民主党候选人的票(74%)★结论:人们就选举或其它政治问题做出的决定,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政治态度。(3)选择性接触假说(政治既有倾向很大程度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结论:受众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强化他们原有态度,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无变化小变化“强化”效果一一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加强,是大众传播最主要的效果。“结晶”效果一一使原来意向未明者的态度明确起来。“改变”效果一一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这种效果不常见。拉氏认为在说服人们改变态度方面,大众传播不如人际传播有效。2、1960年纽约大学教授霍普.克拉伯《大众传播效果》提出“五项一般定理”,对有限效果论进行系统总结。★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它只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传播效果的产生,①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受到媒介本身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3、说服性传播效果分析霍夫兰纪录片研究:影片《我们为何而战》劝服艺术的四个命题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倾向于反对传播者的观点,那么把正反两面的意见都提出来就比只谈一面之词更为见效。如果受众原来就倾向于接受传播者的观点,那么只讲正面就比正反两面都讲更好。对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应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一并陈述。在宣传正面主张的同时,举出主要的反面论点,并进行分析与反驳。对教育程度较低的受众,最好是只说一面之词。因为把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摆出来,会使他们感到混乱,迷惑不解。。先说后说孰更有利:如果目的在于让人了解自己的观点,那么先说为好;如果想让人记住它,那么后说为佳。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结论之中”:传播者究竟应该把自己的结论明明白白地说清楚,还是应该含蓄地暗示,让人们根据已摆明的事实自己得出那个结论★一般结论: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4、理智型劝服与情感型劝服劝服类型★理智型劝服是以充分的事实根据、周密的逻辑推理、冷静的分析论述为特点。作用的是认知成分,认知的变化并不一定导致态度的变化。★情感型劝服是通过调动人的感情,打动人的内心,煽起人的情绪来达到目的。作用的是态度中的情感部分。★理智与情感:劝服的效果就比单纯的理智或情感要大得多⑵恐惧诉求:在劝服信息中夹杂有威胁性成分,使受众产生惧怕心理,借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问题:威胁性成分是多多益善,还是适可而止最轻微的恐惧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还是只有强烈的恐惧才能触动受众,从而使他们的态度发生转变⑶接种免疫论:站在受众的立场,着眼于如何抵御传播者的宣传与劝服,如何保持原有的态度。有意识地向受众灌输一些反面的信息,使他们的思想先对这类反面信息产生抵抗性,这样一旦当他们真正面临反面信息的大规模侵袭时,便不会轻易发生动摇。(三)适度效果论1、使用与满足论(1944年,赫塔赫佐格写成研究报告一一《我们对白天连续节目的听众究竟知道些什么》)收听产生的使用与满足:1•感情释放2•愿望的想象3•有用的建议社会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对纽约8家主要报纸的罢工进行了调查。“不过是不太高级的通俗文化的一种形式。首要目的不是改良社会、解决问题或提高受众的艺术品位,而是为电子媒体的投资者服务的,那种认为它们能够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的观点存在疑问。”“使用与满足”理论缺陷:①没有冲破收集数据这一方法的束缚,仅止于数据的罗列,缺乏严密的理论思考。运用自我汇报以判断受传者动机的方法显得过于简单。人类动机是复杂的,难以把握。过分张扬,可能成为“低劣”内容制造者的借口。议程设置理论(参见教材213-218)1922年美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舆论学》中提出“拟态环境”,M.E.麦库姆斯和D.L.肖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理论的内容“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论题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而那些得到较少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这两方面则相应地下降。”,而且,“受到某议程影响的受众成员会按照该媒介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整自己对问题重要性的看法。”人们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大众传播通过调动受众的注意力,安排问题的轻重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的观点和思想的目的。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着眼点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以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评价重新揭示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重要作用。重新提出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a时空因素b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和倾向c传播学者自己发现的理论只强调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未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不应把它的效果绝对化。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怀疑和争论议程设置理论只重视媒介的告知和安排议程的作用,而将行为效果问题排除在外。由于系列中介因素的引入而导致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所谓“不确定”的怀疑和争议。媒介的社会控制,即权力与媒介的关系问题。究竟是媒介的议程决定了公众的议程,还是公众的突出议论决定了媒介的议论重点(四)强大效果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识沟”假说"培养分析"理论(一)“沉默的螺旋”理论1、理论的提出德国社会学家诺尔•诺伊曼于1972年正式提出这一理论假设。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理论》推出这一效果理论2、这个理论由以下几个假设构成:⑴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⑵个人经常恐惧孤独,个人出于安全的考虑,常常要在“表达”与“沉默”之间作出选择,其行为结果呈现的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⑶对孤独的恐惧感使个人不断估计民意状况和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个人判断意见环境的主要信息源有两个:所处的社会群体、大众传播。在超出人们直接感知的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强大。⑷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不仅影响和制约舆论,还形成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传媒揭示的“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3、沉默螺旋理论的基本含义⑴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舆论的形成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⑵媒介中的观点一一多数人意见一一获得安全感一一避免孤立和损失⑶大众媒介具有三种特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共鸣效果)、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累积效果)、抵达范围的广泛性(遍在效果)4、对沉默螺旋理论的基本评价★对意见形成过程中的其它社会影响因素关照不够,特别是对受传者周围的社会团体等压力性因素考虑不够。★该理论过分强调受众惧怕孤独的社会心理因素,忽略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受众中多数意见的压力根据不同的问题性质类型应有程度上的差异。★这种理论是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存在疑问。★忽略了舆论变化过程中少数派的作用。对其学术背景提出质疑,研究是建立在为纳粹进行战争动员基础上的,对人类社会有较大的反作用。(二)培养分析理论1、培养分析理论的提出20世纪60年代末期提出,格伯纳、格罗斯理论代表作是《与电视相处》2、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主观现实、客观现实和媒介现实的互动过程。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客观现实。★研究媒介现实在促使人们主观现实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蹲研究经过媒介现实作用以后,人们如何将客观现实以特定的标准或倾向转化为主观现实。蹲人们对世界的全面认识,依赖社会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媒介是提供这一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媒介表现的现实一一认识事物的客观现实★媒介的是非标准一一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传媒扮演着社会控制代理人的角色,受众的错误观念源自传媒。★媒介发挥了固化、加强、改造原有价值体系的作用,媒介使人们认识世界的心理过程被涵化了。★培养分析理论对人们的影响是在人们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媒介参与人的社会化过程,并在其中起巨大作用。媒介内容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对受众的影响,受众很难将虚构环境同客观现实区别开来,★只能把虚构当作现实来接受。3、培养分析理论的批判★媒介的影响会在多大的社会层面起作用。★与人们的生活经历、经验、文化水平高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有关,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受到媒介的“涵化”。★在研究中所选取的样本是否真正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广大受众的实际情况,并无明确说法。★影响人们形成对世界看法的因素很多,大众媒介只是其中之一,媒介正向普通受众可以控制的方向发展。★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同环境并不矛盾,各个国家的媒介都是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文化武器”。(三)知识沟理论(knowledgegaptheory)1、知识沟理论的提出美国政府推出补充教育计划,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制作一部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信息流的增长往往产生负效果。信息沟将会出现或扩大一个社会群体与另一个社会群体之间在某一个特定问题上的知识距离。“明尼苏达三人小组”蒂奇诺、多诺霍、奥里于1970年发表研究论文《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的增长》提出假说。“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一一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特(《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知沟”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获得信息,两者之间所形成的有日益扩大趋势的知识鸿沟。并不是信息量的不足。2、知沟形成的原因★受众角度★传播技能社会经济状况好的和差的人在此方面存在差异。★原有信息储备一一在现存的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相关的社会交往一一社会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选择性接触、理解与记忆一一经济状况差的人找不到与之价值观协调的信息,于是对此不感兴趣。★媒介角度一一印刷媒介作为公共事务的主要发布渠道,主要迎合高经济地位群体的兴趣和口味,从而成为知沟现象的一大成因。3、上限效果假说(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假设)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速度快,其上限到来早,经济地位低者虽知识增加慢,但随时间推移最终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上限效果假说的三条论据:(1)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⑵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⑶现有知识已达到上限4、知沟理论在现阶段的意义信息社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有者(information-rich)和信息贫困者(information-poor)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5、1974年卡茨曼提出“信息沟”理论⑴新的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⑵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⑶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积蓄能力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先进机器,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特点:老沟未填平,新沟又出现,在新媒介采用过程中尤为明显。信息沟和知沟理论的应用领域: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6、评价:★研究焦点只局限于社会危机和冲突上,对怎么理解常态问题,它的影响表现不强大或体现不出来。★站在发送者角度来理解媒介效果,将责任归咎于个人环境或个人因素,批评蒂奇诺问错了问题。★上限是不是存在人的知识会不会饱和为什么会有鸿沟的出现上限效果不能解释这一点。知沟研究将信息接受差距限定在高低社会经济地位人之间过于简单化(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民族、国家、文化等)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应从知识的性质上来做区别,而不是把受教育程度作为研究基础。知沟研究只在探讨受众是否获悉某一主题,而没有探讨对某一主题的了解程度。知沟理论并不适合解释短期的社会变动,仅仅适合于在一个固定的社会中进行研究,适应面相对狭窄。思考题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哪些含义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面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是什么拉扎斯菲尔德“伊里调查”得出的重要理论假说是什么什么是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如何评价“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简析“沉默的螺旋”三个基本命题,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评价是什么简述“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评价是什么什么是知识沟简述“知沟”的基本内容。如何评价“知沟”理论“上限效果”假说是什么它提出的三条论据是什么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第五章大众传播的传播者一、传播者的分类1•直接传播者、间接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2•普通传播者、专职传播者、辅助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二、传播者的权利1、采访权:传播者利用各种合法手段向有关对象收集、寻访信息的一种权利。2、编辑权:传播者对接收到的含有语言、文字和图像等符号的作品在其交付印刷或播出前进行整理加工的一种权利。3、发表权:从事新闻工作的传播者享有发表新闻的权利,即他们采写、拍摄的新闻被大众传播媒介刊登和播出的权利。4、版权(著作权):知识产权指传播者依法对自己的著述、创作和通过自己劳动所获得的其他原创性信息所享有的处置权。版权分为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两部分。5、秘匿权:“取材秘密权”或“消息来源保密权”,即传播者、新闻机构有对消息提供者的情况实行保密的权利。6、安全保护权:传播者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一种权利。三、大众传播的把关理论(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首先提出T“把关人”概念。(二)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研究(三)麦克内利的新闻把关模式(对怀特单一“把关”说的修正与发展)缺点与不足:它把各个环节的作用看成是同样的,事实上这些环节是有主次之分的,于是便有了巴斯的“双重行为模式”。(四)巴斯的“双重行为把关模式”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部分:新闻采集阶段新闻加工阶段第二部分的把关即新闻加工比第一部分的把关即新闻采集更具有决定性。把关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实际上等于宣告了西方新闻传播界盛行的客观原则论(即所谓“镜子”理论)的终结。思考题:传播者的主要权利有哪些第六章传播媒介分析一、什么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中介性物质实体。(狭义)二、传播媒介的进化史★15世纪40年代,德国人谷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摇式印刷机,印刷媒介的时代。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流传送声音的先河。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兄弟发明电影摄影机,电影诞生。1920年,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广播时代开始。1936年,BBC(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三、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一)报纸优点:1•保存性强2•承载的信息量大,且能传递深度信息。信息获取的选择性强。缺点:1•报纸的时效性差。2•要求读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而限制了读者的范围。3•报纸信息的感染力比广播、电视弱。(二)广播的特点优点:1•声情并茂,真实感人。2•时效性强。3•影响面广,渗透力强。缺点:传播的信息保存性差、选择性弱。(三)电视优点:1•现场感强,形象真实,可信度高。2•说服力强,感染力强。3.时效性强。缺点:1•历时性媒介,限制观众对信息的主动选取。2•电视信息易流于表面化和浅薄化,不适合表现过于复杂的内容。3•更适合于向受众展示、告知信息,而不适合对信息进行分析、解释、说理。四、麦克卢汉的学术遗产及媒介研究媒介“三论”1•媒介延伸论(媒介的功能)2•媒介冷热论(媒介的分类)3•媒介讯息论(媒介的本质、核心和出发点)(一)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帝国与传播》《传播中的偏倚》偏倚时间的媒介:耐久性、易于保存(如羊皮纸、石刻、钟鼎、金字塔等)偏倚空间的媒介:不具耐久性,易腐烂变质,但较轻便,易传送运输的媒介.(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的作用与传播信息无关,而只与延伸人体及其功能相连。即媒介不是传播信息的渠道,而是延伸人体的器官。★凡具有延伸人体功用的东西都属于媒介。★每一种媒介即每一种人体的延伸都将改变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从而也就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强调和突出媒介本身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而这种作用同媒介所传播的具体信息无关,或关系甚微。★麦克卢汉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演变,把人类社会分成三个主要时期:口语传播时期文字印刷时期电子传播时期部落文化:人类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彼此十分接近,用口头方式进行传播。脱离部落文化:人类用印刷文字进行传播,思维也随之变得具有线性的、连续性的特点。重归部落文化:电子计算机、电视及其他电子传播媒介使人类又重新接近。2、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每一种媒介发出的讯息,都代表着或是规模、或是速度、或是类型的变化,所有这些都会介入到人类的生活中,因而这里的“讯息”,即从技术的特征上看,甚至会显得比内容更重要。★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播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变革。★传播技术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轨迹与特征,具有支配性力量的是传播技术本身,而不是它所传播的内容。★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3、冷热媒介说冷热媒介划分并不绝对,而是相对的。冷热的判断标准:信息的清晰程度,人的参与程度。如不清晰,需发挥想象力,付出很大努力才能理解,此为冷媒介。手稿、电话、电视、口语、漫画、交谈、讨论会、卡通画、象形文字、发展中国家、农村、电子时代等)如清晰度高,直接被人理解,则为热媒介。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影、照片、书籍、演讲、报纸、发达国家、城市、机械时代等)4、地球村:1980年与同事鲍尔斯合著的《地球村》一书中提出。★对麦克卢汉的评价优点:将媒介的概念扩大,不仅仅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的媒介,而且包括了人际互动的所有介质。★将媒介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情境中研究,使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纵深的品质。这些认识角度和方式开拓了媒介研究的眼界与范围,真正看到了媒介作为客观存在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正确肯定了传播媒介具有重大社会历史作用,揭示了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对于人们充分认识各种传媒的出现给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缺点:★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走向了技术决定论的极端,把媒介看作唯一能动的变革力量,无视和否认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对传播媒介的制约和控制作用。★麦氏的晦涩文风也引起很大争议。他极力贬低印刷媒介那种直线的、逻辑的表达方式,而采用一种跳跃的、不连贯的方式写作,使观点变得难以捉摸。而且,他的学术态度有些故弄玄虚,发出的信息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不少学者批评他的理论欠周密、缺乏客观性。★对有关“冷”、“热”媒介的学说,微词颇多。认为这种划分方法既不科学,也不实用。思考题:☆论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何评价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第七章大众传播的受众一、受众的权利★知的权利★传的权利★讨论的权利★监督、批评的权利二、关于受众的理论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中归纳为四种。(一)个人差异论(二)社会范畴论美国学者约翰•赖利(《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马蒂尔达•怀特★社会范畴论的主要观点:1•媒介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性地接收和选择这些信息的。人们选择接收和揭示媒介提供的各种信息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2•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而社会群体类别又是以年龄、性别、工资收入、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作为分类界限的3•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左右着人们注意媒介提供的信息和反应的形式,从而使每一社会群体类别成员对此做出一定程度上大致相同的反应。(三)社会关系论(来自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和卡茨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社会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媒介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的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的。★社会成员对媒介信息有选择地接受和解释,其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具有独特形式的社会影响。★当个人对大众传播信息做出反应的决策受到家庭、朋友、熟人或是其他人的影响时,就表明上述社会关系在产生作用。★个人对媒介内容注意和反应的形式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