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保健与指导-哺乳期保健(母婴保健课件)_第1页
哺乳期保健与指导-哺乳期保健(母婴保健课件)_第2页
哺乳期保健与指导-哺乳期保健(母婴保健课件)_第3页
哺乳期保健与指导-哺乳期保健(母婴保健课件)_第4页
哺乳期保健与指导-哺乳期保健(母婴保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母乳喂养与哺乳期保健母婴保健目标1.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能合理安排乳母膳食。2.熟悉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3.了解母乳喂养的发展动态及宣传母乳喂养策略。4.学会母乳喂养技术及产前哺乳准备,能够指导哺乳期用药及避孕,具有哺乳期常见乳房疾病防治的能力。5.具有尊重母亲及婴儿,并愿意帮助他们的能力。第七章母乳喂养与哺乳期保健第一节母乳喂养第二节哺乳期保健3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按需哺乳

出生的前3个月应根据婴儿的需要,随时哺乳,每日不少于8次,每次间隔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

排空乳房

每一次哺乳时都应强调尽量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乳房。

按摩乳房

每次哺乳前可先热敷乳房,然后从乳房外侧边缘向中心乳晕方向轻轻拍打或按摩乳房。3.促进乳汁的分泌第一节母乳喂养

4.正确的哺乳方法(1)哺乳的姿势哺乳时姿势正确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坐位、卧位、站式及环抱式。母亲可依据具体情况随意选择,但以自己感到轻松舒适为宜。

第一节母乳喂养

在维持婴儿正确体位时应注意:

①婴儿的头部和身体呈一条直线;②婴儿的身体紧紧贴住母亲,使婴儿的头和颈得到支撑;③婴儿头部靠近乳房,鼻子与乳头相对。第一节母乳喂养

(2)婴儿正确的含接

正确的含接姿势指婴儿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婴儿的舌向前伸出,卷成勺状裹住乳头及乳晕,从前向后呈波浪式运动,硬腭充分挤压乳晕下面的乳窦,促使乳汁排出。第一节母乳喂养

(3)母乳是否充足的表现1)哺乳次数:按需哺乳。3个月以内的婴儿每天哺乳次数不能少于8次。每次哺乳前,母亲乳房有胀感,哺乳之后乳房有排空感。2)婴儿排泄次数与量:每天不少于6次的小便,并有少量多次或多量1次的大便。3)睡眠情况:两次哺乳间期,婴儿能安静睡眠1~3小时。4)体重变化情况:除出生后第一周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外,婴儿每周体重应增加。一个健康的婴儿每月体重的增加量为500~1000g,或者每周至少增加125g。第一节母乳喂养

(4)挤奶

挤奶对于母亲开奶和继续母乳喂养都是非常有益和重要的。每次挤奶前应洗净双手,选择舒适的体位,乳房靠近容器,大拇指与示指分开,分别放在乳头的根部上下2cm乳晕处,大拇指和示指向胸壁方向轻轻按压,通过挤压,使压力作用于乳晕下方的乳窦,反复的一压一放,依次按各个方向挤压乳窦,使乳腺管内的乳汁排出。第一节母乳喂养

需要注意,挤奶的时间应该持续20~30分钟,才可挤出足够的奶,特别是在分娩后的头几天,泌乳量非常少,时间更应达到所要求的长度。挤出的母乳应尽早使用。第一节母乳喂养

5.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1)母亲方面1)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乳腺炎、感冒、产褥感染等。此类疾病均可以继续哺乳。继续哺乳能使婴儿从母乳中获得相应的抗体。2)重要脏器疾病:如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疾病,此类疾病需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母亲的体力,应听取专科医生的意见。3)其他的一般性疾病,几乎都可继续哺乳。第一节母乳喂养

(2)婴儿方面1)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尽早哺喂,因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更适合未成熟儿,并且能够提高婴儿机体抵抗力。2)发热、腹泻及上呼吸道感染:婴儿患这些疾病期间更应继续母乳喂养。第一节母乳喂养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母乳喂养的发展动态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一、哺乳期营养(一)哺乳期营养对乳汁的质和量的影响在影响泌乳的众多因素中,乳母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乳母的营养是乳汁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乳母营养状况良好,才能够分泌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乳汁。第二节哺乳期保健第二节哺乳期保健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为保证母亲乳汁的质量,大多数营养素的摄入量都应增加。(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素需要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1.能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哺乳期妇女在产后1~6个月时能量供给应在孕前基础上再额外增加2093kJ/d。增加能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各营养素之间比例的适宜,应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之比分别为15%、25%、60%。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2.蛋白质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哺乳期妇女每天应额外供给蛋白质20g,其中一半应为优质蛋白。膳食中优质蛋白主要来自于动物性食物、大豆及其制品。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3.脂类脂类与婴儿脑的发育密切相关,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例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婴儿中枢神经的发育及视觉发育非常重要。哺乳期妇女饮食中脂肪的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影响着乳汁中脂肪的含量及组成。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4.维生素哺乳期妇女各种维生素均应增加摄入量。5.无机盐哺乳期妇女乳汁中钙的含量比较稳定,当哺乳期钙供给不足时,机体就会动用母体储备的钙,导致母体骨密度降低,严重时可发生骨软化症。因此乳母摄入充足的钙可对母体的骨密度起到保护作用。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6.水分哺乳期妇女的饮食中需要增加水分摄入量,因每天水分可通过乳汁排出约750ml以上。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三)哺乳期妇女的膳食哺乳期妇女的膳食除了要满足自身的需求外,还应满足正常的泌乳及承担哺育婴儿的重任,因此,这个时期乳母应摄入更多的营养,并给予合理的安排。在哺乳期间,应注意以下膳食要点: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注意营养均衡预防贫血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及海藻类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乳汁分泌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二、哺乳期用药哺乳期妇女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治疗,当必须使用时应首选对婴儿影响小、作用时间短的药物,避免药物在血液中的累积;服药时间上选择哺乳时或哺乳后,以避开在血药浓度高时喂奶。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一)药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1.抑制泌乳的药物(1)溴隐亭:可抑制催乳素分泌,使泌乳减少。(2)呋塞米:可使泌乳量减少。(3)雌激素:可抑制腺垂体催乳素的释放,使泌乳减少。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2.增加泌乳或促进乳房发育的药物(1)西咪替丁具有抗雄激素作用,促进泌乳和乳房发育。(2)舒必利及氯丙嗪

减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促进泌乳。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不同药物在乳汁中浓度不同,因此对婴儿的影响也不同。

(二)哺乳期药物的选用

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抗癌药、磺胺类药物、氯霉素、锂剂、抗凝血药、可卡因、异烟肼、汞制剂、大剂量水杨酸盐和放射性药物等

类固醇激素、巴比妥、水合氯醛、他巴唑、四环素、洁霉素、避孕药、抗癫痫药、抗组胺药、麦角、利血平、呋喃坦丁和咖啡因等

肾上腺素、胰岛素、地高辛、地西泮以及一般抗菌素母亲应慎用的药物母亲可以服用的药物母亲禁止服用或服用后停止喂奶的药物第二节哺乳期保健乳头皲裂乳腺炎母乳性黄疸三、哺乳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乳汁淤积

表现为乳母在婴儿吸吮时感到乳头的疼痛,并可见乳头皮肤皲裂。

表现为乳房肿胀、疼痛,皮肤紧张,表面的静脉扩张充血,乳汁流出不畅。

表现为局部乳房出现红肿发硬,疼痛异常,体温升高。

因婴儿肠道当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酶含量高,使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四、哺乳期妇女的避孕指导哺乳期妇女,尤其是产后3个月以上者,大多卵巢已恢复排卵功能,如果不进行避孕就可能会出现怀孕,此对母亲和婴儿均不利。因此在产后第一次恢复性生活时就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防止计划外妊娠。第二节哺乳期保健

(一)哺乳期选择避孕原则1.不能影响乳汁的分泌。2.应适合哺乳期妇女生理,如月经未复潮,阴道分泌较少等特点。3.作为男方应多承担责任,男用避孕法为主。第二节哺乳期保健宫内节育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