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_第1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_第2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_第3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_第4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编辑版ppt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为本病的病原体属于疱疹病毒,为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B细胞表面CD21受体与EB病毒受体相同)病毒进入口腔,在咽部淋巴组织内繁殖复制,后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主要累积全身淋巴组织及具有淋巴细胞的组织和内脏病因-EBV2编辑版pptEBV为本病的病原体病因-EBV2编辑版pptEBV的抗原成分衣壳抗原(VCA),可产生IgM和IgG抗体早期抗原(EA)核心抗原(EB-NA)淋巴细胞决定的膜抗原膜抗原病因-EBV3编辑版pptEBV的抗原成分病因-EBV3编辑版ppt病因-EBV4编辑版ppt病因-EBV4编辑版ppt呈散发性全年发病,以秋末至初春多见病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再次发病极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病毒主要在口腔分泌物中,口-口传播为重要的传播方式,飞沫传播有可能,偶有输血传播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流行病学5编辑版ppt呈散发性流行病学5编辑版ppt1、潜伏期:5~15天,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呈现多样性,可有乏力,头痛,畏寒,鼻塞,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2、发病期典型表现:1)发热,一般均有发热,无固定热型,热程大多1~2周。中毒症状不严重;2)咽峡炎:咽部,扁桃体,腭垂充血肿胀,可见散在出血点,伴有咽痛,少数可见溃疡和假膜形成;临床表现6编辑版ppt1、潜伏期:5~15天,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呈现多样性,可有乏3)淋巴结肿大:大多数患儿可有淋巴结肿大,在病程第一周就可出现。全身淋巴结均可受累,以颈部最为多见,肘部滑车淋巴结肿大常提示本病可能;肿大淋巴结直径很少超过3cm,中等硬度,无明显压痛和黏连,常在热退后数周消退;4)肝脾肿大:肝大者20%~62%,多在肋下2cm以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约50%出现轻度脾大,偶可发生脾破裂;临床表现7编辑版ppt3)淋巴结肿大:大多数患儿可有淋巴结肿大,在病程第一周就可出5)皮疹:非特异性,多见于躯干,皮疹大多在4~6天出现,持续1周左右消退;6)眼睑水肿,约15%~25%可出现;7)本病病程约2~3周;偶有复发,但病程短,症状轻;婴幼儿感染,因免疫发育不成熟,可无典型表现,但血清EBC抗体可阳性临床表现8编辑版ppt5)皮疹:非特异性,多见于躯干,皮疹大多在4~6天出现,持续IM三联征: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因IM发病初期,眼睑水肿比较多见,若出现,可考虑IM可能;临床表现-总结9编辑版pptIM三联征: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总结9编辑血常规:外周血象改变为本病的重要特征;早期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者偏低,后逐渐增高,高者可达(30~50)*109/L,白细胞分类早期中性粒增多,后期淋巴细胞可达60%以上,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或者其绝对值超过1.0*109/L,具有诊断意义;血小板计数常见减少;实验室检查—血常规10编辑版ppt血常规:外周血象改变为本病的重要特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10血清嗜异凝集试验患儿血清中出现的IgM嗜异性抗体,能凝集绵羊或马的红细胞,阳性率可达80%~90%;5岁以下小儿,多为阴性。实验室检查—HAT11编辑版ppt血清嗜异凝集试验实验室检查—HAT11编辑版ppt衣壳抗原VCA-IgM,1~2月消失,其阳性为新近EBV感染的标志;衣壳抗原VCA-IgG,可持续多年或者终身,不可区别新近感染和既往感染;早期抗原EA-IgG,病后3~4周达高峰,持续3~6月,其一过性升高为近期感染或EBV复制活跃的标志,具有诊断意义。核心抗原IgG,持续终身,为既往感染标志实验室检查—抗体检测12编辑版ppt衣壳抗原VCA-IgM,1~2月消失,其阳性为新近EBV感染高浓度的EBV-DNA,提示存在病毒血症。实验室检查—DNA检测13编辑版ppt高浓度的EBV-DNA,提示存在病毒血症。实验室检查—DNA异型淋巴细胞为诊断IM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在病后3d出现,第一周逐渐增多,第2~3周达到高峰。异形淋巴细胞不是IM的特异性表现,但EB病毒感染升高较明显。国内研究表明IM异形淋巴细胞>10%,仅占1/3;IM肝功能以酶学改变为主,ALT,AST,LDH均升高,临床表现明显者LDH升高更显著。其>1000u/L,为患儿发生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之一。实验室检查—总结14编辑版ppt异型淋巴细胞为诊断IM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在病后3d出现,第EBV-DNA负载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可以反映病毒感染的活动状况。EBV-DNA负载量>106拷贝/mL,提示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EBV-HLH可能存在对EBV感染的免疫功能的异常,不能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或抗体延迟出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出现VCA-IgM阴性,而EBV-DNA阳性。实验室检查—总结15编辑版pptEBV-DNA负载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可以反映病毒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机体耗氧量,避免心肌受累;抗菌药物对EB病毒无效,仅用于咽部或者扁桃体炎继发链球菌感染时,禁用氨苄西林或者阿莫西林(与本病免疫异常有关),可用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替代,注意肝损伤;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者半流食治疗16编辑版ppt一般治疗:治疗16编辑版ppt对因治疗—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20mg/kg.d,口服最大量为每次800mg,每天4次,共5d,有一定疗效;更昔洛韦10mg/kg.d,每天2次,静脉注射干扰素治疗17编辑版ppt对因治疗—抗病毒治疗治疗17编辑版ppt肝损伤:门诊口服葡醛内酯,静脉输液还原性谷胱甘肽脾大: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发生外伤引起脾破裂;肾损伤:轻症蛋白尿和血尿可予以肾炎康复片,重症按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处理;心肌炎,严重肝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出血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延至2周,剂量1mg/Kg.d,每日最大量不超过60mg,第二周减量停用。并发症及处理18编辑版ppt肝损伤:门诊口服葡醛内酯,静脉输液还原性谷胱甘肽并发症及处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噬血细胞综合征(HPS)肝脾破裂特殊危重指征19编辑版pp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特殊危重指征19编辑版pp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具备2组或以上,可诊断;每组指标只需达到1项循环功能障碍:1h内快速静脉注射等张掖40ml/Kg仍出现以下之一1)低血压2)需要血管收缩药物维持血压3)原因不明的代谢性酸中毒,动脉乳酸高于正常值高限2倍,少尿<0.5ml/kg.h等特殊危重指征20编辑版pp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特殊危重指征20编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具备2组或以上,可诊断;每组指标只需达到1项呼吸功能障碍:1)排除发绀型心脏病和肺部基础病后PaO2/FiO2<300mmHg2)低氧血症需要FaiO2/FiO2>50%以维持SaO2>92%3)PaCO2>65mmHg及ph<7.34)机械通气特殊危重指征21编辑版pp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特殊危重指征21编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具备2组或以上,可诊断;每组指标只需达到1项中枢系统:1)GCS<11分2)快速神志恶化,如嗜睡,惊厥,昏迷,同时较基础值降3分血液系统:1)血小板<80*109/L,或慢性患儿3d内急降50%2)国际标准化比值>2特殊危重指征22编辑版pp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特殊危重指征22编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具备2组或以上,可诊断;每组指标只需达到1项泌尿系统:1)血清肌酐高于正常高值2倍肝功能:1)血清胆红素总量>68.4umol/L,排除急性溶血,新生儿黄疸,原发性肝病2)ALT:高于正常上限2倍特殊危重指征23编辑版pp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特殊危重指征23编辑HPS诊断标准发热脾大血细胞减少(2系以上)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骨髓,脾,淋巴结中发现噬血现象而无恶性疾病证据NK细胞活性减低或缺乏铁蛋白>500ug/L可溶性CD25>2400IU/mL特殊危重指征24编辑版pptHPS诊断标准特殊危重指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