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_第1页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_第2页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_第3页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_第4页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4-页共11页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学生姓名:马如祥指导教师:张新平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出口额迅速增加,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贸易额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一般贸易占贸易额的比重不断提高,使用外资金额持续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增加贸易规模,调整贸易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关键词: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外贸产品结构一、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围贸易现状分析:1、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近年来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长率较高,绝对数增长额较大,但西部地区外贸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外贸在全国外贸中所占份额相当小,且有逐年下滑的趋势,而且西部地区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出口路线单一,出口依存度小,利用外资规模小。这说明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整体发展严重滞后,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1)近10年来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情况:虽然西部地区在发展外贸方面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地理位置偏远、资金缺乏、技术和观念落后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西部地区拥有自然资源、区位、民族文化、环境、要素成本、历史机遇等诸多优势,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提升空间相当大。其比较优势主要有:首先是能源、矿产、旅游、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目前中西部有120多种矿产资源,而全国已探明的有140种,一些稀有金属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前茅。其二,广阔的市场潜力优势。全国人口近四分之一居住在中西部,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规模。其三,社会经济发展特色明显。如云南生物资源丰富,四川加工工业相对发达,陕西高技术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新疆的"一黑一白"(石油和棉花)已初步形成优势等等。其四,中央的鼓励政策和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东部地区得机遇之先,已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中西部地区也基本实现了温饱,这使国家和东部地区完全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发展的支持力度。国家也十分重视西部大开发,制定了关于鼓励和扶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同时,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后发制人,吸收和借鉴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不断改善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吸引国内外客商来中西部地区开展互利互惠的经济技术合作,为扩大开放、发展经济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我国应运用多种灵活方式,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创造吸引外资的良好环境。行业协会方面,应完善自身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桥梁作用;利用信息优势和特殊地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创造条件,引导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企业方面要大力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因此,中央加大西部投资力度,止2009年,全年西部地区完成社会固定投资49662亿元,增长38.1%,高于各地区加总水平8.6个百分点,其中下达中央基本建设投资1589亿元,占总投资的42.3%;加大了财政转移力度,中央财政对西部转移资金10058亿元,增长26.8%,占中央对地方支付转移的44.1%,加大了项目投资力度,全年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18个,投资总规模达4689亿元。(2)西部地区外贸产品结构:基本确立了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构成;制成品出口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密集度的产品为主。虽然我国目前已实现了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结构,但总体而言,仍以纺织品、服装、鞋类及低级机电产品为主体;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口产品的迂回度低,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度不高;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呈垂直型的分工,只是分工的主要领域从原来在初级产品与制成品间的分工,转化为制成品的低级加工与高级加工的分工。中国向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和欧盟出口大量低级制成品,进口大量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工业设备。这表明我国产业在整体质量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贸易构成与发展中国家相近,低技术、劳动密集的出口产品将面临更大的挑战。2、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落后于中、东部地区:(1)外贸规模小于中东部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中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济贸易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上,同中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存在不小的差距。1999年1-11月,西部地区19个省区市的进出口商品总值210.8亿美元,仅占全国的6.5%;新批合2000~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在逐年增加,地区经济增长率从2001年9.60%上升到2008年21.71%,相比东部地区从2001年的10.57%到2008年的17.10%和全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从2001年的10.52%到2008年的16.85%,上升速度要快很多,这说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从绝对数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从2000年到2008年,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一直不超过东部地区生产总值的30%,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即使是最高年份,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也只占东部地区的28.31%,全国平均水平的19.38%。2、交通方面的原因:(1)地理位置西部地区除广西壮族自治区外,都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西南地区主要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所占据,土地资源缺乏,水资源匹配欠佳;西北地区水资源稀缺,多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和半荒漠。除成都平原和陕西关中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阻碍了经济发展。从区位优势上分析,西部地区没有有利的海洋运输条件,没有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所需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产品若要出口则必须穿过中部地区到达东部地区港口,使对外贸易成本大幅度增加,贸易量下降,从而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2)运输成本高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运输成本一般较高,由于它能够影响贸易产品的贵贱,因而会影响到一国或地区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格局。对于某一种产品而言,其运输费用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国际间生产成本的差异。若运输成本超过国际间生产成本之差异,该产品就不可能出口到别国,即其比较优势被运输成本所抵消,它就会由原先的贸易品变为非贸易品。从地理位置来看,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与边陲,疆域辽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虽然西部陆地边境线全长达两万公里,且连接多个贸易口岸,但与其接壤的大多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内陆型国家,因而其边贸层次就比较低。特别是从交通条件上来看,西部地区没有东部那种河道密布、面临大海所带来的发达且成本低廉的水上运输之便利,取而代之的则是地域广大、崇山峻岭、地势崎岖和交通不便,这就造成其运输方式多以陆上运输为主且处于运输成本颇高的劣势地位。由于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具有较高的运输成本,在生产成本相同的前提下,西部地区要将商品销往其他国家的难度就比较大。因此,运输成本因素也是造成东、西部对外贸易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3)周边国家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同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十三个国家接壤,这本应成为西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因素,然而,我们发现,同我国接壤的国家除俄罗斯外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收入水平低,对西部地区产品需求量少,导致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低。3、政策方面的原因:(1)国内政策性因素: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贸发展轨迹,中央政府在对外开放目标的设置、推进方式、政策倾斜和发展战略的制定等政策层面的差异是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进而贸易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1978年以来,我国以区位优势为基础实行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政策,沿海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被划定为率先推行改革开放的地区。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是逐步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进的,这就使得东部地区享受了诸如投资倾斜政策、财税包干政策、试验权政策等更多的政策优惠,并享有更大的政策运用灵活度和政策创新空间,加之中央政府对东、西部分别实施了不同的发展战略,这样便使东部地区处于一种相对优势地位,即能够更加容易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从而促进经济与贸易迅速发展;西部地区则处于一种相对劣势地位,不但没有享受上述政策优惠,而且长期以来仅作为东部地区资源的提供地,在国家价格计划管理负面影响下,造成“低价输出和高价输入”的双重利润流失,最终势必导致西部地区日益落后以及与东部地区经济与贸易差距的不断加大。(2)苛刻的贸易壁垒:贸易壁垒一直是西方国家采取的实现本国贸易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数量或是价格采取的贸易保护已经被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所代替,而技术落后正是西部地区的发展的“瓶颈”。各种技术标准,绿色标准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农产品和制成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范围之内,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大,表明该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大,经济外向程度越深,也就是该地区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和区外资源,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但当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这个范围时,它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即增大了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别国经济环境波动而波动的可能性,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必然使地区经济出现一些困难。权威观点之一,外贸依存度的合理值为地区GDP的1/3,按此观点,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显然还很低,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外资源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还很弱,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在尚未达到这个值之前,外贸依存度应越高越好。三、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1、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总结经验,要不断深入西部贸易开发,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要有紧迫感、责任感。加快西部地区外经贸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西部地区的外经贸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新机遇。西部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对外经贸交流与往来,及时获取国际市场发展变化的最新信息,促进当地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把发展的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为新世纪西部地区经济和对外经济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作为全国外经贸工作的主管部门,帮助和支持西部地区做好外经贸工作,既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在下个世纪由外经贸大国变为外经贸强国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外经贸部将组成专门调研组深入西部地区调查研究,加强对外经贸工作的指导;并针对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有利于西部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促进西部地区外经贸发展。2、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和经营公共设施建设,可采用BOT模式;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法规和制度保障,并在市场准入和土地政策、法制建设、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和行政效率提高等方面,鼓励西部地区进行创造性的探索。通过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外投资者,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人才,改善本地区产业结构、贸易进出口结构调整与优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3、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西部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一定要同当地的优势结合起来,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增加产品附加值。第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出口优势产业、扩大出口的战略和对策。如西部地区具有煤、油、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资源性商品绝大部分是从西部地区直接或间接出口。所以要改变粗放型开发经营矿产资源和盲目扩大出口加工工业生产能力的做法,更加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商品升级换代,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质量和附加值,使资源优势确实转化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优势,增加附加值;第二,要运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中西部有不少省区毗邻边境,且与周边国家接壤的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鼓励边疆地区发展同周边国家经贸往来,对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保持边疆的繁荣安定,增强民族团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友好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打通中西部地区通江达海、连接周边国家的运输通道,要认真落实边境贸易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开展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第三,要注重培育和形成新的外经贸增长点,发挥潜在优势的作用增加自己产品额附加值。4、建立自由贸易:在出口贸易中,改变以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大力发展深加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等自由贸易。坚持以质取胜,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调整出口结构,加快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附加值,努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出口。在进口贸易中,要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本,进口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大型高精尖设备,做好技术引进工作。这样,通过建立自由贸易进出口结构,也可大大减少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过程中因为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技术和绿色标准等贸易壁垒而造成的损失。5、加大政策扶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制成品和高新技术、信息、智能等“软件贸易”占的比重必将不断上升,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促进落后地区经济跳跃性发展的支撑点,将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充分用够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下给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技术创新,加大对新能源、材料新为主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扶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促进西部贸易转型升级要结合实际,不能搞“一刀切”。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综合指数已近90,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平均指数仅约40左右,中西部地区处于需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阶段。然而,仅仅以东南沿海的发展情况来指导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制定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从数字上看,截至2011年底,我国102个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76个,而中部地区仅有11个,西部地区仅有15个。因此,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应考虑到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现实,将原来东部沿海地区已享受的政策便利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对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要采取差异性加工贸易促进政策,鼓励东部地区“腾笼换鸟”,积极承接产业转型,以加工贸易的发展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应在国家统一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地方更多的决策权,由各个省市、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资源的开采使用情况、产业发展实际、劳动力成本优势等,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特色的加工贸易发展规划,量力而行,实施财税支持政策,产业引导政策等。总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现代化“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并明确提出:“要把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胡锦涛同志在西部大开发五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把西部大开发继续推向前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已经将西部大开发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国家正在加紧制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计划,已成立西部开发办具体组织实施。当前,外经贸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对于促进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加强对西部地区外经贸工作的研究和指导,促进西部地区外经贸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注释:①《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年版参考文献:林丽萍.论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产业优势培育[J].改革与战略.2007石碧涛等.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研究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李振唐.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N].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杨礼琼.我国西部开发中的对外开放战略问题探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6杜肯堂.区域经济管\o"理学论文"理学[M].\o"高等教育论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鲁玉芬.中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后记用一颗不平静的心,写完了这篇论文!本以为四年的时间学了很多,可当我对这个问题进行写作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肚子里空空如野”的感觉!这篇论文是对我大学四年理论学习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在学校里交的最后一份作业,所以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尽管我的理论知识还很肤浅,但经过我西部对外贸易现状做了很深入的学习及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后,使得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无论是对它意义的认识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对策都必须改变传统的模式,运用新的理论思想和观念才行。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这篇论文的完成得到了张新平老师的精心指导,在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