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卫生)规划(2021-2030年)_第1页
成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卫生)规划(2021-2030年)_第2页
成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卫生)规划(2021-2030年)_第3页
成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卫生)规划(2021-2030年)_第4页
成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卫生)规划(2021-203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卫生)规划(2021—2030年)

目录

一、规划背景4

(一)发展基础4

(二)问题与挑战5

二、总体要求5

(一)指导思想5

(二)基本原则6

(三)发展目标6

三、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7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成7

(二)资源配置8

四、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3

(一)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13

(二)强化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18

(三)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22

(四)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24

五、加强规划组织实施31

(一)加强组织领导31

(二)落实部门责任31

(三)加强要素支撑31

(四)动员社会参与32

(五)强化监督评价32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成都“2030”规划纲要》《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我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显著增加,卫生健康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截至2020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计11954个,其中:医院63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5个,镇卫生院264个。实际开放床位数15.37万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7.34张。卫生技术人员19.52万人;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药师(士)数分别为9.32人、3.46人、4.44人、0.45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3.38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落户我市,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84个、省级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263个;我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2岁,全市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到2.27‰和4.55/10万;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重大考验,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问题与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乙管”,但各类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加之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深,健康影响因素不断变化,人民群众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的大幅增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民健康的任务更加艰巨。但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已较为突出,原五城区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城市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心城区绕城外部分区域人均资源匮乏,郊区新城质量不优等问题,急需通过规划引领,推进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契合超大城市未来人口分布和城市产业发展需要,为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围绕产业建圈强链、“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智慧蓉城建设等重点工作,以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全面建设与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多元共建。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投入、服务、监管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服务利用中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需求导向,科学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的薄弱领域和环节,科学合理调整和布局医疗卫生资源。

——统筹发展,系统整合。适应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空间布局调整需要,统筹不同区域、类型、层级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在卫生资源城乡配置、医疗与公共卫生配置、基本医疗与高层次医疗服务配置方面充分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抓好统筹规划,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关口前移,医防融合。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提高早期预警、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各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协同发展,降低群众的疾病经济负担。

(三)发展目标

构建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健康需求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市医疗体系整合化、治理科学化、管理精细化、能力现代化、服务优质化,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优质高效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到2030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体指标详见附件1)。

三、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

优化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资源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市级及以上医疗卫生资源分区域统筹规划,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提高服务和保障能力。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成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组成。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精神卫生防治机构、院前急救机构/急救中心、卫生监督执法机构、采供血机构等。主要提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院前急救、采供血、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

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分为政府办医院(按举办层级分为部门办医院、省办医院、市办医院、县办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非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主要提供疾病诊治,特别是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突发事件医疗处置和救援以及健康教育等医疗卫生服务,并开展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医学科学研究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所)等,发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双引导”作用。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以及双向转诊等服务。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独立设置机构和接续性服务机构。根据本辖区居民健康需求和卫生资源情况,合理设置区域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血液透析等独立设置机构和护理机构、康复机构、安宁疗护中心等接续性服务机构。

(二)资源配置

1.床位配置

合理配置床位。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达8.30张,总体18.73万张左右;2030年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达8.80张,总体20.92万张左右。床位设置按编制床位为准,留观床不列入床位配置总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优化床位结构。增量床位优先向传染、重症、精神、康复、护理等紧缺领域倾斜。到2025年,按照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98张,每千人口精神科床位数达到0.80张,每千人口康复科床位数达到0.42张,每千人口重症床位数达到0.50张配置。到2030年,按照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1.00张,每千人口精神科床位数达到0.80张,每千人口康复科床位数达到0.45张,每千人口重症床位数达到0.50张配置。

提高使用效率。鼓励医疗机构成立住院服务中心,打破以科室为单位的资源管理方式,对全院床位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调配。原则上公立综合医院床位使用率低于75%、平均住院日高于9天的不再增加床位。

市办综合医院单体规模床位数量以1000—1500张为宜;县办综合医院单体规模床位数量以600—1000张为宜,50万人口以上的县可适当增加。专科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适当调整。

2.人力配置

到2025年,全市床人(卫生人员)比、床护比、床医比分别不低于1∶1.50、1∶0.69和1∶0.54。到2030年,全市床人(卫生人员)比、床护比、床医比分别不低于1∶1.60、1∶0.70和1∶0.55。

公共卫生人员配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应按照区域内人口数及承担的功能任务进行合理配备。到2025年,每万人口疾病控制人员配置数达1.7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低于85%,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70%;每万人口妇幼保健人员配置数达4.6人,县级妇幼保健人员原则上按照每万人口3.00人以上配置,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总人数的80%;每万人口卫生监督人员配置数达1.0人;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配置数不低于6.70人。到2030年,每万人口妇幼保健人员配置数达4.80人,县级妇幼保健人员原则上按照每万人口3.20人名以上配置。血站、急救中心人员应根据服务人口、年业务量等因素合理配备。

医疗机构人员配置。合理提高医生和护士配置水平,重点向基层倾斜。到202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00人(其中中医类别0.92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4.0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80人。到2030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50人(其中中医类别1.00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4.5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6.46人。承担临床教学、医学科研、支援基层、援外医疗、应急救援等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应适当增加人员配置。加强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配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原则上,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到2025年,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5%左右。到203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按服务人口1.0‰—1.5‰名的编制标准配备人员。引导和规范城乡、区域之间卫生人才合理流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名专业公共卫生医师,医务人员结构能够满足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

3.技术配置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照机构类别和等级要求,分类分级进行技术配置。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评估。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化、国际化的专病诊疗示范中心。在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领域实施一批高精尖医疗技术。

加强省(部)级、市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重点支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华西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职业病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到2025年,建设各级临床重点专科362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30个、市级125个、县级199个。力争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胸外科、感染科、精神科、皮肤科等专科方面有所突破;加强专科专病防治网络建设,聚焦肺病科、脑病科、脾胃病科、骨伤科、针灸科、康复科等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完善中医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推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建设。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疑难疾病诊疗中心,鼓励市级以上医院向现代化研究型医院转型,提升全市三级医院的国际化服务能力,使我市成为辐射西部、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医学中心。实施限制性临床应用技术备案管理。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强化中医药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医学园区、医学创新平台建设,支撑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大力促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支持医学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推进大数据、新材料、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挥市级业务龙头作用,积极提高检测服务能级,提升学科地区影响力,建立新技术平台,为精准处置提供前沿技术支持。

4.设备配置

设备配置以大型医用设备为重点,实行配置规划和配置许可证管理制度,根据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统筹规划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和布局。根据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需要,配置和更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验室检验检测、救治、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和信息化设施设备,承担重大传染病救治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医疗机构要加强体外膜肺氧合(ECMO)、移动CT、移动手术室、呼吸机、监护仪、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移动实验室等设备配置,完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等检验检测仪器配置,进一步提高快速检测和诊治水平。增强院前急救能力,完善急救中心(站)设施设备和急救车辆配置。到2025年,全市公共场所配置1000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全市用于日常院前急救的救护车达到每3万人口配置1辆,其中负压救护车比例达到40%,所有救护车辆纳入成都市救护车救援管理系统,建成智慧急救网络,融入智慧蓉城建设。

5.信息资源配置

按照全市一盘棋思路,以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为基础,以医联工程为抓手,融合智慧蓉城“1+4+2”建设总体要求,科学制定成都市卫生健康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化以应用场景建设为总指引,高质量统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就医场景一卡通”等5类惠民便捷就医场景、“数据可视化监管驾驶舱”“实时医疗行业综合监管”2项高效智慧管理场景和N个智慧蓉城支撑场景呈现,将单个场景融合汇聚为智慧医疗大场景,点状结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化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基础资源等核心数据库管理。推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大力发展智慧医疗,规范发展互联网医院,提升线上线下协同服务。到2030年,60家二级以上医院达到“智慧医院”评价水平。

四、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1.建设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明确职责定位。各区(市)县原则上只设置一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要求,履行监测预警、检验检测、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人群健康状况监测与调查、综合干预与评价、信息管理与发布、健康教育与促进、技术管理与指导等职能。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建立专病防治协作网络、推广专病防治适宜技术和管理模式等。上级疾控中心负有对下级疾控中心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的职责,疾控中心对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指导、培训和考核。

强化能力建设。加强市疾控中心能力建设,重点提升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害因素检测“一锤定音”能力,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及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和质量控制能力。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提升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等现场检测能力,县级疾控中心均具备独立开展核酸检测等能力,鼓励县级疾控中心提高多病原筛查、病原体基因序列测定等能力。推动建筑面积未达标的县级疾控中心重建或改扩建。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防控能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风险评估能力。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成都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站建设,建强公共卫生应急培训基地,加快推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三期项目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合理核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并足额配备。在市、区(市)县疾控体系实施骨干人才培训计划,实现骨干人才培训全覆盖。合理增加职业健康等工程技术人员比例。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疾病预防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开展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与评估,推动单病种监测向健康危险因素综合监测转变。

2.健全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体系

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为哨点,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部门横向联通,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加强全域监测和智能预警。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药店等哨点作用。健全网络直报、医疗机构报告、医务人员直接报告、科研发现报告、群众个人报告、舆情监测等多渠道信息综合监测体系,将监测防线前置到社区、企事业单位,上接国家、省,下连区(市)县,实现国家、省、市、区(市)县四级监测信息同步共享。

提高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规范处置原则和决策主体,明确各部门、机构的参与范围、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完善物资储备与保障措施,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确定市、区(市)县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并配备相应物资。建立全社会多部门的演练机制,定期开展突发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

3.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

优化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科学布局急救网络,构建以市急救指挥中心为中枢、网络医院和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站为重要补充的一体化急救网络。健全急救网络站点布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能力建设,全面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员全科医生达标培训,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筑牢院前急救网底,形成合理高效的院前急救空间布局网络,到2025年急救网点达到190个,力争2030年达到220个,实现城乡偏远地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全覆盖,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城区≤13分钟,农村≤18分钟。建成全域成都智慧急救信息网络平台,更新升级急救车辆装备。

健全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建成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为骨干,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感染科及感染病区、发热门诊和留观室为补充的传染病救治体系。加强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建设,将其建设为传染病救治、检测、科研、培训等基地。以平急结合为原则,加快成都市中心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东部医院)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快速转换为综合医疗救治的主战场,并满足特殊情况下大规模检验检测需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均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并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建立标准化的发热门诊,其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镇卫生院建立发热诊室,设置平急转换的应急物理隔离区和隔离病房(观察室),配备并储备必要的消杀防护物资,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及应急演练。

加强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在蓉优质医疗资源,做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医院。完善综合培训演练、专科建设、多学科联动协调,加强重症监护、抢救能力建设,加强重症抢救设备应急储备,提高重特大灾害事件批量伤病员和危重症伤病员的应急专业救治能力。科学规划构建陆空立体救援网络,加强航空急救网点和培训体系建设;建设辐射成都全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城市群的航空立体急救网络。建立市、区(市)县两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依托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市紧急医疗救援培训基地医院建设市紧急医学综合救援队,配备指挥通讯、专业处置、后勤保障、移动运输4个功能单元,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短途突击能力和野外自我保障能力;各区(市)县组建1支20人基层医疗救援应急小分队,负责突发事件的先期医疗救援工作。建设紧急医学救援物资储备库,各区(市)县救援队做好相应的物资配备和储备。加快实施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迁建项目,全面增强市级应急救援能力。

4.健全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

建立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体系。建设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中心,重点加强急诊科、肺病科、心脑病科、重症医学等科室建设,支持配置负压病房、负压救护车、实验室,全面提升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综合防治能力。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独立设置传染病病区,县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所有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能够发挥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测哨点功能。强化镇村、社区疫情中医药防控,推广行之有效的基层中医药防治方案。

加强中医药应急能力建设。支持建设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支持建设中医疫病防治队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不断规范完善中医医院急诊急救标准、流程,加强急诊急救设备配备和急救知识培训,提升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完善中医药应急机制,将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融入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推广中医药群体防治方案和防治技术。鼓励定点医院开展重点传染病中医药证候学信息监测。加强中药应急物资战略储备保障。

5.健全卫生监督执法机构

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构建市、区(市)县、镇(街道)三级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网络。实施执法队伍能力提升工程,打造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强化“两平台一中心”枢纽功能建设,拓展在线监测监控、风险预警提示、大数据智慧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应用范围,在医疗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领域推行非接触式智能监管。

(二)强化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

1.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强化医疗服务体系均衡布局。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支持部省级医院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老年疾病、妇产科、呼吸科、肿瘤科等实力突出、影响力强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落实市委“三个做优做强”重大部署,支持市级公立医院跨区域多院区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发挥市级公立医院在促进分级诊疗中的枢纽作用,支持托管经验丰富的市级公立医院牵头组建一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加快医联体规范化建设。支持国有企业办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统筹规划,鼓励国企创新办医模式,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强公立医院内涵建设。支持市级公立医院申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以及国家、省、市级重点中医专科。力争到2030年,建成一批覆盖中西医的心血管、肿瘤、呼吸、皮肤、精神等在内的专科专病集群,医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专科发展中的带头作用,鼓励市级公立医院以签订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落实成都名医工作室建设资助经费。深化医院内部管理改革,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医院经济和运营管理,推进医院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等方面的主导与核心作用。加强公立医院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和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力度,支持市级公立医院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建设。做好科研成果(专利)确权及评估,探索开展医学科研成果转化。

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探索开展公立医院人员总量控制管理试点,按照相关机构编制标准,科学合理核定公立医院人员总量控制数,健全各项配套保障机制,增强医疗卫生事业人力资源保障能力。深化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优化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管理动态调整机制,持续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科学量化绩效考核指标,绩效工资分配向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倾斜。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小步快走”,突出体现对技术劳务价值的支持力度,着力支持基于临床价值的医疗技术创新。

提升市级公立医院发展能级。支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医院跨越式发展。依托心内科、呼吸科、普外科等优势专科,支持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尽快跻身国内一流大型综合医院行列。支持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市级公立医院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公立医院,全面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医院管理整体实力,力争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中进入百强。

加强专科医院品牌建设,提升专科服务能力。鼓励高水平专科医院开办分院(新院区),合理扩大规模,依托一家市级公立三甲综合医院建设市级职业病防治院,各区(市)县至少确定1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举办专科医院,重点引导建设康复、口腔、老年病、护理院(站)、安宁疗护等群众有需要、市场发展有前景的专科医院,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推动省肿瘤医院质子治疗中心、成都医投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重离子质子)等项目建设。

2.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网络。优化完善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布局,提高服务供给可及性。原则上在每个街道范围或每3万—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鼓励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积极参与社区医院建设,到2030年底,打造50家社区医院。

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在每个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镇卫生院。优先支持辐射服务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的中心卫生院,参照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优化行政村卫生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办好1所达标村卫生室。

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按照二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在硬件设施、人才梯队和科室建设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建立市级医院对口帮扶机制,打造一批基层临床诊疗中心、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和基层医疗示范平台,逐渐形成以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机构联盟,有效辐射周边镇,分担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压力。到2030年底,建成5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以急诊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及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康复、护理、中医药、口腔保健等服务为重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门诊、住院诊疗服务和传染病防控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社区医院、中心卫生院等布局和建设100个基层临床特色科室。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到2030年,95%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及以上标准。

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围绕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通过整合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推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信息等统一管理,融合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服务职能,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到2030年,县域就诊率力争达到90%。

3.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推动非公立医院高水平、规模化、差异化发展。支持社会资本优先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等人口发展潜力大、医疗资源较薄弱的地区兴建高水平综合医院,完善市场准入、税收、监管等政策,规范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形成良性竞争的多元化办医格局。

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协调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可以自愿加入公立医院牵头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综合力量或者专科服务能力较强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牵头组建医联体,鼓励适度竞争。支持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组建专科联盟。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参加远程医疗协作网,提高诊疗服务能力。

(三)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1.加强公立中医医院建设

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骨科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协同发展,争创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强化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龙头引领作用,以中医区域指导中心为纽带,带动提升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延伸和均衡配置。原则上每个区(市)县办好一所县级中医医院,并力争达到三级设置标准。推进各区(市)县县办中医医院扶优补短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创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到2025年,力争新创三甲中医医院1—2家,到2030年,力争新创三甲中医医院2—4家。

2.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

扎实推动四川省中医药强县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十四五”提升工程,推进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推动“名医馆”“中医馆”“中医角”提档升级,支持2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强化中医馆内涵建设。到2025年,力争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社区卫生服务站、90%的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到2030年,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保持在55%以上。

3.大力发展社会办中医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大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鼓励连锁经营。实施传统中医诊所惠民行动,到2030年,发展传统中医诊所3000家。全面推进中医类诊所备案制管理,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诊所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4.加快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

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中西医结合“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工作机制。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医院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打造多学科中西医结合团队。鼓励科室间、院间和医联体内部开展中西医协作,针对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共同研究制定“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能力建设,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聚焦肿瘤、糖尿病、重症胰腺炎、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等重大疾病,完善中医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四)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1.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加强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与改造,重点依托社区综合体等多功能服务设施以及国有闲置资产发展社区托育园所,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支持社区以较低成本、较长租期将各类房屋设施用于嵌入式、家庭邻里式托育服务,建设家庭托育点。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区域性综合托育服务指导中心。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鼓励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互联网+托育服务”,开展在线父母课堂、育儿资讯等服务。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74个,全市普惠托位占比达50%。到2030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6.5个,普惠托位占比逐年提升。

2.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健全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为龙头,其他实力较强的省(部)、市级医疗机构为依托,覆盖区(市)县妇幼保健机构的整合型妇幼健康体系,通过建立规范化、同质化管理模式,依托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等方式促进部省市优质医疗保健资源下沉。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成都高新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到2025年,力争全市所有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均达到三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加强市级、片区、县级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健全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会诊、转诊网络。各区(市)县至少有1家符合质量评估要求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强化设施设备配备及医务人员培训,持续提升产儿科危急重症识别应对和救治能力,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全市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保持低位运行。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宣传动员和健康教育。进一步强化产前诊断机构、产前筛查机构、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分中心能力建设,各区(市)县至少设置1个独立开展产前生化免疫实验室检测的产前筛查机构。充分发挥成都市产前诊断质量管理中心作用,提升全市产前诊断(筛查)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

夯实儿童健康服务网络。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夯实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推进优质儿童医疗资源下沉,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名提供规范儿童基本医疗服务的全科医生,至少配备1名专业从事儿童保健的医生。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适儿化改造和建设,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医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3.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

完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老年人健康管理,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和健康指导。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达到60%。围绕老年人健康需求,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老年心理关爱等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引导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转型发展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及医养结合机构等,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采取签约合作、共建、托管等方式形成实质性的结合。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统筹民政部门的家庭照护床位、卫健部门的居家社区医养服务以及医保部门的长期护理保险,逐步推广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延伸服务,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及服务模式。开展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提升老年长期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水平。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护理院、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等,依规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长期护理服务。加强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稳步提升安宁疗护服务水平,推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设立安宁疗护病区或病床。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

4.强化职业健康支撑体系

提高职业病监测评估、危害工程防护、诊断救治技术支撑能力,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网络,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加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职业病危害监测及控制、职业病康复救治能力建设,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提升职业病防治评估技术支撑能力。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并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合理配置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检验检测、工程技术、临床医学、康复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推动专业技术人员占机构人员编制总额的比例不低于85%,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10%。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按照要求配置执业医师、护士、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提高职业病诊断救治能力。依托职业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和负有职业病诊断职责的疾控中心,承担本地区职业病诊断救治工作。鼓励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开展职业病患者康复工作。依托一家市级公立三甲综合医院建设市级职业病防治院,区(市)县根据需要单独设置或依托县级综合医院整合设置职业病防治医院,参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和床位。负有职业病诊断职责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规定,配置与开展诊断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场所、仪器、设备等。

5.完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

建设一批健康教育服务基地。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职能,鼓励各级各类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健康教育科(室),根据其工作范围和目标人群特点,开展个体化的健康干预、公众健康素养干预等工作,各级各类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配备2名专(兼)职人员从事健康教育。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充分发挥全媒体在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6.优化心理和精神卫生体系

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和综合医院精神科为主体,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为补充,优化心理健康及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支持常住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市)县建设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到2025年,100%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立家属课堂,到2030年,8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卫生院设立精神(心理)科门诊,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对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依托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成立公共卫生应急心理救援中心,组建心理救援专业队伍,加快实施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脑科学研究临床医院(成都市脑科学医院)建设项目。

7.加快发展康复服务体系

以四川省康复医院、各级综合医院康复科为主体,基层康复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为补充,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康复医疗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等应具备为妇女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的能力。加强康复医疗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力争到2025年,每12.00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