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齐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论北齐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论北齐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论北齐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论北齐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北齐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理论与实践

现在,如何将全球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中心要素之一。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主题以齐鲁文化与第11届全运会的互融为研究对象。1.2学习方法1.2.1有效问卷的回收问卷分为公众问卷和专家问卷两种类型:公众调查问卷共发放1200份,回收问卷1074份,其中有效问卷985份。经计算,本调查的置信度为95%,抽样误差e=0.067。专家调查问卷,共发放30份,回收问卷30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1.2.2实地调查法1.2.3专家的组织管理先后访谈第11届全运会组委会办公室、竞赛部、大型活动部、群体部(全民健身处)、志愿者工作部、场馆建设部(工程建设处)市场开发部(综合处)等部门的专家25人次;访谈了来自高校、党校、社科院、企业、新闻媒体等部门的专家23人次。1.2.4层次分析法运用层析分析法(AHP)中的群组决策法,建立评价模型,对齐鲁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融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2结果与分析2.1齐鲁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方式及路径——怎样融(1)建立专家论证小组。为充分地将举办地的文化与全运会互融,第11届全运会组织委员会组织建立了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论证小组,论证小组由文化学、社会学、体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家构成。重点论证齐鲁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全运会需要齐鲁文化的那些内容,这些内容通过什么方式与11届全运会互融。(2)挖掘论证齐鲁文化精髓。针对全运会举办过程中已出现的文化缺失现象,密切结合第11届全运会的文化需求,论证认为与全运会有关的齐鲁文化内容主要有:“和谐”、“诚信”、“以人为本”、“系统思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大公无私”、“礼”、“仁”等(3)规划融入路径。在第11届全运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齐鲁文化的这些核心内容可以通过办会理念、会徽、吉祥物、奖牌设计、火炬设计、场馆及城市市容、市貌建设、开、闭幕式、赛场文化、志愿者、接待服务、市场开发、群众体育工作等途径融入。2.2齐鲁文化与第11届全球博览会的要素相结合2.2.1根据该会议的理念和主题口号,将齐鲁文化元素整合到办公理念和主题口号中经过组委会的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最终将办会主题口号确定为“和谐中国、全民全运”2.2.4“云纹”图案设计背景的齐鲁文化特色以来源于山东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玉璇玑”和中国传统纹样中的“云纹”图案为设计背景的第11届全运会奖牌“璇宝”,具有着浓厚的齐鲁文化特色。玉璇玑选用的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独有的尖角玉璇玑样式,是山东古代独有的礼器,亦称牙壁2.2.5“国泰民安”之火:“国泰民安”圣火台火炬“如意”外形由中国传统吉祥器物象征祥瑞的“如意”演变而来,取其“如意和谐、吉祥美好”之寓意。火炬“如意”的整体造型是从历代的如意造型中提炼升华而来,高度为69厘米,外壳由金银两色组成。正面上方为花团锦簇的第11届全运会会徽“和谐中华、活力山东”的图案,会徽两侧采用的是汉代柳叶纹饰装饰,出火口图案借鉴了元代青花瓷的荷花纹饰,由四个如意纹饰组成一朵盛开的荷花,凸显出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城市景观特色第11届全运会圣火火种在泰山之巅采集,体现了“国泰民安”的美好寓意和圣火天上来的创新意境。取火地点选择泰山的太平顶,据研究泰山历史的专家考证,太平顶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在此采集“国泰民安”之火,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圣火台是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文化的瑰宝—日晷为造型,以泰山石材加工制作而成。火种灯采用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宫灯”为设计元素,顶部采用荷叶纹饰造型处理,提手处用如意纹饰装饰,造型古朴典雅,与“如意”火炬相得益彰。调查结果显示,大众对第11届全运会火炬“如意”融入齐鲁文化评价为很高和较高的比例为71.2%。2.2.6城市嘴唇与东南角文化墙的设计(1)主场馆设计理念演绎济南风情。济南作为一座拥有众多人文景观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佳句,形象准确的概括了济南的地域人文特征,奥体中心正是基于这一特征将其通过现代建筑语言进行演绎。西区的体育场,以济南的市树柳树为设计构思起点,钢结构在建筑师巧妙的创意下构成了柔美飘逸的柳叶,成组有韵律地排布在主体育场的外围;在东区的场馆布局上,体育馆、游泳馆与网球中心以济南的市花荷花为母题,体育馆呈现出荷花状层叠的造型,两翼的游泳馆与网球中心宛若荷叶环绕,由此形成了“东荷西柳”气势恢弘的建筑景观(2)全运村设计体现好客理念。全运村设计与建设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理念,本着“当好东道主、办好全运会”的宗旨,努力为运动员和媒体记者打造了温馨之家—全运村(3)市容建设凸显齐鲁人文风采。全运会期间,济南市一面面色泽鲜艳、内涵丰厚、富含泉城历史文化底蕴及全运内容的文化墙,令人耳目一新。三大主题的文化墙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全运文化、孝文化、泉文化、廉政文化、美德教育、后现代、泉城风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地域文化在对城市市容、市貌建设中体现齐鲁文化特色程度的调查中,经过交叉分析显示,不同城市市民的评价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济南市民在评价中认为体现齐鲁文化特色的程度“很大”的占到47.5%,“较大”的占35.9%,共计83.4%;其他城市的高程度(指评价为“很大”和“较大”)评价依次为:青岛79.4%,泰安74.5%,德州73.4%,济宁67.4%,菏泽67.2%,日照62.9%2.2.7第11届全运会开、展开展文化元素第11届全运会开幕式的大型文艺演出名为《和谐盛世齐鲁情》,共分为4大部分,分别包括序《紫气东来》,第1篇章《齐鲁魂》,第2篇章《和谐风》和第3篇章《祖国颂》。泰山、孔子、黄河、奥帆环环相扣扑面而来,潺潺泉水、碧叶荷花、鸢飞凤鸣温婉而至,这些璀璨旖旎的齐鲁文化元素与全民全运的体育盛况一起勾勒出全运会的崭新面貌。“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对齐鲁文化的精辟概括,因此也就成为开幕式上的重要元素。风筝作为山东的文化符号之一,也被精心的安排在开幕式中等。闭幕式名为《辉煌的记忆》,通过《泉水》、《四季》、《奔跑》、《跳跃》4个篇章将第11届全运会精神与齐鲁文化以新角度细腻的展示出来。《泉水》中,通过“三滴水”融入山东文化。山东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泉水、黄河水和海水的省份,“三滴水”成为了代表齐鲁文化的最佳缩影。用三滴水—一滴泉水、一滴黄河水、一滴海水,分别代表了“生命之水”、“文化之水”、“理想之水”,从中以小见大,运用独特的视角呈现出山东丰富的历史文化。调查显示,84.7%的人认为以《和谐盛世齐鲁情》为主题的开幕式文艺演出富有齐鲁文化特色;在对闭幕式的评价中,对于齐鲁文化的展现认为“非常好”的占64.9%,认为“比较好”的有25.4%。2.2.8树立“大金观”的理念,强化大赛的竞技能力,建立一个良好的竞技平台赛风、赛纪方面融入了以诚信为本,忠诚守信、厚道谨慎的行事风格,这与全运会赛场上公平、公正的要求不谋而合。山东省体育局制定了“大金牌”观并将夺取“大金牌”的理念贯彻到本省运动员的参赛要求中,严格确保“干净”参赛,充分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要做到胜有风度、虽败犹荣。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市民对第11届全运会赛场文化的好评度达到了86.7%。2.2.9山东女:全运更策略本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待客文化传统,用“微笑、专业、精细、主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的“山东标准”。第11届全运会的志愿者精神确定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主题为:和谐中国、志愿全运;服务口号为:我热诚,我参与,我奉献,我成长;服务活动主题为:“有我,全运更精彩”“拥抱全运、志愿齐鲁”。集中体现了山东儿女热情、好客、自信、真诚的精神面貌。志愿者服装服饰中,领口采用了传统旗袍的低领设计,在领口的直盘扣中进行了改造,添加了以济南市花荷花为原型的刺绣图案,上身由一组单个回纹图案与汉代柳叶纹饰构成据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有关第11届全运会公众满意度的调查显示,99%的省外来宾对志愿者服务表示满意,称赞他们用热情与大方演绎微笑服务,用豪迈与纯朴诠释了齐鲁礼仪风范下的“好客山东”。2.2.1第11届全运会接待4个月的情况“和谐全运”手礼是借鉴孔子标准像的手礼手位,体现了齐鲁服务文化和服务礼仪。本次全运会餐饮以鲁菜为主,将济南菜、胶东菜、曲阜孔府家菜作为代表,共同体现了灿烂的齐鲁饮食文化。齐鲁文化中规范、细致、周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第11届全运会接待服务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调查结果显示,省外来宾对吃、住、行及安保服务保障满意度分别达93.8%、99%、92.3%、93.8%,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好客山东”。在进一步的问卷调查中,对第11届全运会接待菜品中鲁菜的评价,好评度(指评价为“很好”和“较好”)达到81.0%面临高难度的市场开发,在组委会积极应对、创新决策的情况下,齐鲁企业大力参与与支持,赞助企业签约总额超6亿元,社会捐赠超5000万元,现金捐赠超3000万元,这一可喜成绩正是现代儒商精神的真实写照第11届全运会特许商品前期开发历时约1年,所有商品都以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旅游特色及各地的地方特产为主打理念。根据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在对第11届全运会市场开发中展示齐鲁企业风采及文化程度的评价中,认为展示“很多”和“比较多”的分别为34.7%、42%,两者合计76.7%。、2.2.1齐鲁特色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借第11届全运会承办之机,结合地方特色,山东打响全民健身的“特色”组合拳,全省各地逐渐形成“一市一品牌”的特色全民健身活动问卷调查显示,有45.4%的市民认为齐鲁特色群众体育活动“很好”的参与到了第11届全运会中,认为“较好”的为35.4%,合计好评度为80.8%。2.3专家问卷的分析对齐鲁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评价采用了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诸多专家问卷的分析采用层析分析法(AHP)中的群组决策法,再通过加权几何平均,以期获得科学、理想的评价效果2.3.1齐鲁文化融入的程度与开发阶段的关系经过对齐鲁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专家问卷递阶结构模型中准则层B1、B2权重的计算,得出就第11届全运会筹办和举办两个过程而言,齐鲁文化融入举办过程中的程度略高于筹办过程。这与两个过程中融入的齐鲁文化的外显文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即对精神、理念、外观等的知晓度与关注度。由于筹办过程中本身的限制性及宣传范围的局限性,使其受到的关注度要低于举办过程,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专家对其的评价;在主观方面,不同专家参与第11届全运会程度及对齐鲁文化认知度的不同,也成为对其进行评价的影响因素。2.3.2融入的齐鲁文化元素融入不够深入(1)服务接待和媒体宣传方面融入齐鲁文化的程度最高。就第11届全运会的12个层面融入齐鲁文化的程度大小而言(见表1),志愿者礼仪、行政接待、新闻媒体和志愿者服装、服饰方面排名前4位,这4个方面在对准则层的隶属关系中存在重复交叉,即在筹办和举办中均有融入。其中志愿者礼仪的权重最高,为0.1235,这与省外来宾对志愿者礼仪服务给予的高度评价相对应,第11届全运会志愿者的礼仪服务,尽显出齐鲁儿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热情好客精神;行政接待的权重为0.1232,排名第2,本次全运会首创的全运村及全运接待的吃、住、行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肯定,从中看出山东举全省之力办全运的魄力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齐鲁文化影响下山东人民以诚相待、周到细致的接待文化。权重排名第3、第4的为新闻媒体和志愿者服装、服饰方面,分别为0.1200、0.1048。(2)齐鲁文化通过形象、标识、文字、影像等具体的物质形态进行融入展现,效果明显。除排名前4项的元素外其余的方案层元素只隶属于一个准则层,即只在筹办中或举办中融入。开、闭幕式,会徽、会标、吉祥物和场馆建设中融入的齐鲁文化程度权重分别为0.0848、0.0759、0.0698,占总排名的第5、6、7位,在这三个方面中,齐鲁文化通过形象、标识、文字、影像等具体的物质形态进行融入展现,效果明显。山东在第11届全运会开、闭幕式舞台上结合体育、艺术等形式通过高科技手段对齐鲁文化进行了集中展现。在会徽、会标、吉祥物设计乃至场馆建设中,均采用文化包装的战略,形成了一系列如“泰山童子”、“东荷西柳”等形象与地理标识,成为宝贵的全运会文化遗产。火炬传递、群众体育工作中融入齐鲁文化的程度权重分别为0.0677、0.0668,占总排名的第8、第9位,其中群众体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得益于第11届全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主题理念的确定。全民健身活动成为全运会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共享全运”主题活动,对全民健身月等项目精心编排,各市轮流作为主会场,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全省联动的大型活动,2007至2009年以来,山东省市体育系统组织开展大型健身活动多达2006项,为齐鲁文化特色群众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利良好的平台。(3)赛场、竞技和市场开发的文化融入有待加强。赛场文化、竞技文化及市场开发中融入齐鲁文化的程度权重分别为0.0637、0.0503、0.0496,与其他元素比较来看偏低。齐鲁文化的精神内涵如“诚信”、“创新”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第11届全运会的赛场文化、市场开放等方面,但就单纯的竞技体育、经济领域方面来看文化的外显较少,人们对其文化的发掘也相对不足,缺乏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的文化开发。3齐鲁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程度评价结果与分析(1)齐鲁文化在第11届全运会主题理念,会徽、会标、吉祥物,场馆及市貌建设,火炬设计及传递,志愿者礼仪、服装,行政接待,开、闭幕式,赛场文化,群众体育等多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融入。启示我们:鲜明的山东元素可通过会徽、会标、吉祥物、场馆建设等“硬件”上充分表达,而热情好客、周到细致的齐鲁精神则可渗透到行政接待等“软件”中被自然的体现出来。(2)在对第11届全运会各层面融入的齐鲁文化的程度评价中,市民选择的高融入程度平均达到了七成以上,省外来宾对第11届全运会齐鲁文化融入的各方面的好评度均在87%以上,反映了第11届全运会进行文化品牌建设的显著成效。启示我们:第11届全运会作为齐鲁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同时,齐鲁文化也为打造全运会赛事品牌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说明通过有效地开发,将全运会融入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全局既有必要又有可能。(3)在齐鲁文化融入第11届全运会的程度大小排名中,志愿者礼仪、行政接待、新闻媒体、志愿者服装位于前4名,凸显出齐鲁文化精神在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