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现代回忆性散文怀念萧珊_第1页
第九章现代回忆性散文怀念萧珊_第2页
第九章现代回忆性散文怀念萧珊_第3页
第九章现代回忆性散文怀念萧珊_第4页
第九章现代回忆性散文怀念萧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当代回忆性散文——《怀念萧珊》1/14婚姻是什么?.ppt2/14哀悼亡妻历史名篇(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山云雨.ppt取次花丛懒回忆,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缜·离思

[注]取次:走进。

诗采取巧比曲喻手法,淋漓尽致地体现对失去心上人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云、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3/14哀悼亡妻历史名篇(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

字字浸着血泪,深含锥心裂肺恸哭之声。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4/14你永远是我神,跟我心同在。我目光永远地跟伴随你。我心里永远有你。在艰苦中,我会叫着你名字。你懂得我陪你走这一段路程有多么幸福吗?——萧珊

萧珊原名陈蕴珍(1918-1972),1941年读西南联大时两个住在一起女友叫她“小三”,后来刊登作品以“萧珊”谐音为笔名。

……在我丧失工作能力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骨灰同她搀和在一起。——巴金构造.ppt越南痴情男抱妻尸.ppt哀悼亡妻历史名篇(散文)5/14玫瑰铺就回家路

骨灰双合撒东海2023年10月25日上午,文坛巨匠巴金和妻子萧珊骨灰撒放典礼在上海举办,遵从巴老生前愿望,两人骨灰被混合在一起,拌着红色玫瑰花瓣,伴随巴老生前喜欢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撒进了长兴岛附近东海海域。巴金散文\钢琴协奏曲.wma6/14一、巴金生平与著作(1904·11-2005·10)中国当代作家。籍贯: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1929年后来使用笔名。另外尚有佩竿、余一、王文慧、欧阳镜蓉等笔名。巴金作品被译为20余种外国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国际笔会主席、六至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2年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202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光荣称号。巴金于2023年10月17日在上海去世。巴金视频.flv7/14巴金主要作品⒈激流三部曲:《家》《春》《秋》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⒊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8/14

1977年5月,巴金刊登散文《一封信》,此后又刊登多篇创作回忆录和散文。1978年终至1986年7月写成5集150篇《随想录》后辞别文坛。

二、写作背景

《怀念萧珊》写于1978年8月至1979年1月,是一篇悼亡之作。9/14

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多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思想却始终在一种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裔再遭灾受难。..\文革中疯狂场面.ppt

——《随想录》合订本新记

《随想录》真实统计“文革”给巴金和他家人及朋友带来身心摧残,揭示“文革”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伴随它结束而消失,他以恶梦中与鬼怪搏斗场景不停向人们警醒,反复呼吁“建立一种‘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见证。

《随想录》创作原因10/14三、文章构造与分析第一部分:萧珊参与陪斗,写她走在路上“总也抬不起头”,为保护丈夫而挨打。第二部分:萧珊病后还操心下乡儿子,写她关怀着丈夫“检查”。第三部分:萧珊住院情景,写她“担心输血较多付不出医药费”,等等。第四部分:回忆生平,相识、相爱、相濡以沫历程。11/14《怀念萧珊》是一篇用血和泪写成至情至性之文!写到萧珊开刀后躺在病床上样子巴金.ppt

体现作者愧疚、痛苦和无可奈何。

作品现有对生活琐事回忆,对风暴袭来时萧珊痛苦安静,对她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所受种种折磨和摧残回叙,及至对她临终前那双“很大,很美,很亮眼睛”着意描写等,都是巴老发自内心,出于自然肺腑之言!巴金2.ppt

如此真情流淌、自然本色文章,自能感人心弦,赢得读者与作者“同声一哭”审美效应。

12/14

我从巴金和萧珊身上看到是他们对人生、对生活、对爱情态度和责任心,而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缺乏。在巴金和萧珊平凡而伟大爱情面前,一切“泡沫爱情”都黯然失色。——读后感13/14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这是苏轼同妻子生死离别十年后,哀悼亡妻之作。

阅读下列材料,以“我爱情观”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议论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