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_第1页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_第2页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_第3页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_第4页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在本标准中,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简称伤害)和急性中毒(简称中毒)。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伤害分析包括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其中,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伤害程度分类包括轻伤、重伤和死亡。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死亡指因伤害或中毒导致死亡。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包括轻伤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和死亡事故。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死亡事故指因伤害或中毒导致死亡的事故。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企业工伤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中毒前臂腕及手下肢踝及脚致害物建筑物及构筑物化学品煤石油制品粉尘梯木材工作面环境动物伤害方式碰撞撞击坠落跌倒坍塌锅炉、压力容器大气压力淹溺灼烫注意:以上内容中存在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段落缺失,需要进行修正和补充。中毒前臂致害物腕及手下肢踝及脚建筑物及构筑物化学品煤和石油制品粉尘梯木材工作面环境动物伤害方式碰撞撞击坠落跌倒坍塌锅炉、压力容器大气压力淹溺灼烫注意:以上内容是安全事故分类的主要内容,包括中毒、前臂、致害物、腕及手、下肢、踝及脚、建筑物及构筑物、化学品、煤和石油制品、粉尘、梯、木材、工作面、环境、动物、伤害方式等方面。其中,伤害方式包括碰撞、撞击、坠落、跌倒、坍塌、淹溺和灼烫等。在安全管理中,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5.08火灾、5.09辐射、5.10爆炸、5.11中毒是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中毒分为吸入有毒气体、皮肤吸收有毒物质和经口三种途径。化学品也是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酸、碱、氢、氨、液氧、氯气、乙炔、火药、炸药、芳香烃化合物、砷化物、硫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含氰物、卤化物、金属化合物等。防护不当也是机械安全事故的常见原因,如搅拌机、送料装置、农业机械、林业机械、铁路工程机械、铸造机械、锻造机械、焊接机械、粉碎机械、金属切削机床、公路建筑机械、矿山机械、冲压机、印刷机械、压辊机等。其中,缺乏防护罩、防护装置调整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安全间距不够等问题都需要引起关注。6.02.1.4缺陷的拦车网6.02.1.5工件存在锋利毛刺和毛边6.02.1.6设施上存在锋利倒梭6.02.1.7其他缺陷6.02.2.1机械强度不足6.02.2.2绝缘强度不足6.02.2.3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6.02.2.4其他强度问题6.02.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包括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等6.02.3.1设备带病运转6.02.3.2超负荷运转6.02.3.3其他非正常运行问题6.02.4维修、调整不良,包括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等6.02.4.1设备失修6.02.4.2地面不平6.02.4.3保养不当、设备失灵6.02.4.4其他问题7.01操作错误和忽视安全行为7.01.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设备7.01.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出信号7.01.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7.01.4忘记关闭设备7.01.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7.01.6操作错误,包括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7.01.7奔跑作业7.01.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7.01.9机械超速运转7.01.10违章驾驶机动车7.01.11洒后作业7.01.12客货混载7.01.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7.01.14工件紧固不牢7.01.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7.01.16其他操作错误7.0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包括拆除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效、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等7.02.1拆除了安全装置7.02.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7.02.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7.02.4其他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的问题7.03使用不安全设备,包括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等7.03.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7.03.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7.03.3其他使用不安全设备的问题7.04手代替工具操作,包括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等。本标准由劳动人事部提出,经过三年的征求意见活动和多方支持,最终制定而成。我国劳动保护工作已有三十余年历史,但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伤亡事故统计工作达到科学化、标准化,适应我国劳动保护实际情况,仍需经过艰苦的努力。为了深刻了解“分类”的规律和重要性,我们从剖析本省事故资料做起,查阅了全省历年伤亡事故。在此感谢所有给予帮助的单位和个人。为了更好地了解南方省份伤亡事故的特点,我们选定了四川省,查阅了近三年的伤亡事故档案。通过调研,我们意识到制定标准的现实意义。在查阅案卷中,我们发现现行统计方法的弊病,因此结合我国事故调查分析规律,参照了其他国家的资料,编制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现就主要问题说明如下:1.现行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现行统计制度主要问题包括调查方法不够完善、不够科学,对事故原因分析缺少科学的方法,一般只用领导是否重视、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工人是否违犯操作规程三个方面去衡量事故。这种方式缺少专业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复杂的事故面前越来越暴露出缺点。企业主管部门、劳动部门多数人忙于事故常规处理,只有少数人负责资料统计。现行制度对报告材料的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用这些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费时甚多,收效很少。因此,现行统计方法只能完成单纯的报表,不能发挥资料的应有作用。2.分类标准的制定本标准的制定经过了调研和参照其他国家的资料,旨在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伤亡事故统计工作达到科学化、标准化,适应我国劳动保护实际情况。标准的制定对于深刻了解“分类”的规律和重要性具有现实意义。3.标准的应用本标准的应用可以使伤亡事故的统计工作更加科学、标准化,为劳动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分类和评价事故的方法。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一张表格来确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物质或物体,以便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和实施安全措施。然后,我们可以根据事故报告的分类编码,将事故分为七大类,包括受伤性质、受伤部位、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起因物和不安全行为。这些类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分析事故。然而,现行的事故分类方法并不是理想的分类。它们按专业、受伤性质、致害物和爆炸原因进行分类,缺乏统一的要求,难以确定其作用。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讨论按什么原则划分事故类别。最后,我们介绍了三种评价劳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包括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和伤害平均严重率。这些方法可以用来表示企业安全工作的成效或安全状况,以及鉴定安全措施实施的效果。这篇文章介绍了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和伤害平均损失工作日等安全指标的计算方法。虽然伤害频率是常用的计算方法,但它并不是衡量安全工作优劣的绝对参数,需要兼顾其它因素。伤害严重率能用数值区别事故严重程度,但个别严重伤害会对计算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小企业的反应。伤害平均损失工作日反映了每次伤害导致的损失工作日数,能显示出严重事故和一般伤害事故控制的效果。千人死亡率、千人负伤率易于统计,但不利于综合分析。百万吨××死亡率、万米木材死亡率适用于“月报表”和综合分析。为了制定易于掌握、实施的标准,我们考虑了国内劳动安全工作的现状和安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反复酌量标准的科学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