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校园霸凌行为的研究现状_第1页
国外校园霸凌行为的研究现状_第2页
国外校园霸凌行为的研究现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校园霸凌行为的研究现状

一、从定义的角度,进行界定国外最常用的“车轮”定义来自olvius。他强调,“一个或多个学生重复了长期的负面行为。”。”校园暴力、校园攻击、校园欺凌、校园欺负等是国内学者常使用的译文,其中“欺凌”是对“bullying”一词的英文翻译,从属于暴力。研究者常用“攻击”一词描述欺凌现象,认为“攻击”与“欺凌”是两个相关的概念,而事实上,攻击行为指一种或多种力量均衡的个体参与伤害性的游戏争斗,却很少引发道德冲突。“攻击”与“欺凌”的区别在于,欺凌双方的力量是不对等的,不管是身体还是人格的力量;攻击的对立双方存在一定的力量均衡,甚至会出现“以弱胜强”的局面,并且欺凌一般是多次的,而攻击不强调行为的重复性。词源学考证的结果表明,欺负现象的界定性特征是双方间力量的不均衡性,而不是重复性,这一点与“bullying”的定义不同。基于欺凌与暴力、攻击的从属关系,欺负和欺凌的含义有限,因此本文倾向于将“bullying”译为“霸凌”,“霸”强调了这一行为中存在的力量不均衡,“凌”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这一行为的方式和后果。因此,我们将“校园欺凌”重新定义为“校园霸凌行为”,其中的参与主体是在校学生、教师或学校管理人员。以往对欺凌的定义包括以下特征:1.一次或多次;2.有意性或习惯性;3.体格或人格等方面的不对等;4.造成身心的不良影响;5.个人或群体参与。鉴于以上特征,还需考虑霸凌者利用别人或通过网络进行欺凌行为,考虑异性间非性暴力行为以及霸凌角色的相对性。在校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或家长以个体或群体的角色,亲自或指使他人凭借体格或人格的强势一次或多次对一个或多个同性或异性,通过言语、非言语、社交排斥等方式在隐蔽的场所或网络对其进行身心伤害的行为(除异性间的性暴力),即为“校园霸凌行为”。二、校园欺凌行为与校园欺凌行为的比较(一)联“系”面向国外研究者倾向于将“欺凌”的概念默认为“校园欺凌”,将其主体视为学生,例如上文Olweus对其的定义。有些研究者只是简单地在定义中提及“施暴者”和“受害者”,例如Haynie等人给出的欺凌定义是,一个或多个个体从身体上、言语上等伤害一个弱者(二)发生原因分析教师作为校园中的强势者也会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欺凌定义中的“力量不均衡”不只存在于双方的力量和权利的不对等,还存在于性格或意志力的不对等。力量不均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具体概念,更应该对其抽象化理解。具体或抽象的力量特点决定校园欺凌定义中所涉及的消极影响不仅是身体上的,而且是心理上的。Tattum认为,欺凌给受害者造成的伤害,不仅来源于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还有所引发的威胁和恐惧。作为欺凌现象的参与者,男生之间的欺凌大多通过身体上的较量来争夺群体中的权力,而女生之间的欺凌通过对目标对象交往排斥来实现关系的远近。所以,男生与女生的欺凌目的和方式不同。有研究者认为,欺凌的结果必定是有危害性,这意味着欺凌的发生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图。欺凌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欺凌者想让受害者“长点记性”或维护自己的利益。在现实中,还有一种暴力成瘾的学生,以欺凌所谓的弱者来找寻生活的乐趣,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属于“没事找事”型(三)生成形式和频率和Olweus一样,Smalmivalli等人也认为欺凌的发起者是一个或多个学生三、校园欺凌行为的新内涵(一)真实欺凌者的角色精明的犯罪者往往是不需要亲力亲为的。有的欺凌者会凭借友好的社交能力,将自己对某人的痛恨移情到同伴内心,引导同伴完成对某人的欺凌。参与欺凌的施暴者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欺凌者,欺凌行为中的欺凌者也许是背后真实欺凌者的“受害者”。一些欺凌者经常背负着矛盾的“欺凌角色”和“防御角色”。Boulton和Smith认为,校园中的受害者和欺凌者都存在巨大的稳定性,原因是受害者和欺凌者的年龄、体格等几乎同步增长,受害者始终不如欺凌者。欺凌角色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角色:欺凌/受欺者。他们先是欺凌行为中的受害者,但因为他们不像一般的受害者那样选择容忍,而是勇于反抗曾经欺凌自己的实施者,从而使自己演变为欺凌者。所以,欺凌行为中的角色是否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与受欺者的个性品质有一定的联系。(二)对欺凌的定义学生、教师等与欺凌现象密切相关的群体对“欺凌”的定义和研究者对其的理解大相径庭。与研究者相比,学生更关注明显的欺凌行为,比如直接的言语和身体虐待,而忽视间接欺凌和欺凌的重复性和有意性。这往往也与大人关注的重点有关,孩子所受到的直接伤害更易引起大人的重视,而看不到的伤害会被大人误解为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欺凌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低年级的学生认为身体强壮是欺凌同伴的必要条件;中等年级的学生倾向于社交排斥;高年级的学生则有可能借助网络对目标对象进行伤害。一项关于教师对欺凌定义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欺凌的形式仅仅是身体和言语上的,忽视了起绰号、传播谣言、社交排斥等形式。教师对欺凌的理解更倾向关注欺凌所带来的直接伤害,而研究者的理解则更具体,更广泛。由此可见,校园霸凌行为的理解会因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身份而大相径庭。(三)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比较进入20世纪以来,“网络欺凌”作为一种新型的欺凌方式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而青少年成长在技术变革的中期更是将手机和网络看做他们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相比,强调的是方式与手段的不同,但着重点都是“欺凌”二字,即不管是传统欺凌,还是网络欺凌均给受害者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总的来说,校园欺凌的主体是与学校有关的人员,发生的地点多在校内,发生时间多为课下,而网络欺凌具有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时间和空间广泛等特点,校园欺凌与网络欺凌有一定的交叉,但不是完全重合。四、重视对受害者的心理保护近几年,国内外的校园欺凌案件屡见不鲜,让人瞠目结舌。2015年,一则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因校园欺凌被判处终身监禁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家长也因企图用金钱摆平一切受到法律制裁。立法层面上,美国绝大多数州通过不断立法和修正相关法律(包括未成年人的校园霸凌行为)来约束和惩治校园霸凌行为,在法律完备性和实施有效性上走在前列,而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校园霸凌行为检查小组和帮扶团体,在惩治校园霸凌行为发起者的同时,也注意保护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重视对受害者的心理保护。家庭层面上,在美国,学生校内欺负同学,家长必须接受教育或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德国从根源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美国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再教育,孩子犯错,家长必须为之付出代价;家长也必须提高对孩子的要求,防止孩子进一步犯错。而德国关注父母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从根本上杜绝孩子恶性行为的发生,不给校园霸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学校层面上,美国联邦政府要求学校对霸凌事件必须勤举报、严调查、重干预,从政策上对校园霸凌行为进行严格管制,帮助教师识别和干预校园霸凌行为,发挥教师在学生思想和行为教育方面的作用。德国有些学校通过让学生学习拳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并且所有学校都必须安装警报装置。相比之下,国内倾向于“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