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研究_第1页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研究_第2页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研究_第3页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研究_第4页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72例儿童急性ITP患儿的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并分析相关因素与患儿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①泼尼松组显效率66.6%,有效率78.6%;无效9例(21.4%);而丙种球蛋白组(丙球组)显效率90.0%,有效率96.7%,无效1例(3.3%);丙球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丙球组(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起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的时间和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儿童急性ITP患者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特别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明显促进血小板的早期恢复,减少转为慢性ITP的可能性,应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关键词】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预后

Theefficiencyofdifferenttherapyonacuteidiopathicor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anditsrelevantprognosticfactorsinpediatricpatients

HUANGXiao-hong.DepartmentofPediatrics,BoaiHospitalofZhongshancity,Zhongshan528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iciencyofdifferenttherapyinpediatricpatientswithacuteidiopathicor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andinvestigateitsrelevantprognosticfactors.MethodsDataof72pediatricpatientswithacuteITPwhohad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January1,2022toDecember31,2022wereanalyzed.Thepatientsweredividedintotwogroups:humanimmunoglobulinforintravenousinjection(IVIG)groupandprednisone(Pred)group,accordingtothetreatmentprotocolswhichpatientshadaccepted.Wecomparedtheearlyefficiencyofthetwotherapiesandanalyzeditsrelevantprognosticfactors.Results1.TheexcellencerateandtheeffectiverateinPredgroupwas66.6%and78.6%,respectively;andtheseinIVIGgroupwas90.0%and96.7%,respectively.SotheIVIGgroupwasmoreefficientthanthePredgroupinthepatients′earlyreaction.2.InIVIGgroup,timetoplateelevation,timetoattainingthemaximumofplateandtimetoplatenormalizationwereallshorterthantheseinPredgroup,whiletheplatelevelatthe7dayoftreatmentwashigherthanitinPredgroup,whichexhibitthesuperiorityofIVIGintheearlyevaluationofplate.3.Afteramedianfollow-upof56months(range:12~70months),atotalof60patientswerecuredand12patientsconvertedtochronicITP,andtherewasnostatisticdifferenceinthepatients′prognosis(P>0.05)betweenthetwogroups.4.The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demonstratedthattimetoacceptingtreatment,timetoplateelevationandtimetoplatenormalizationwereallassociatedwithpatients′prognosis.ConclusionInpediatricpatientswithacuteITP,earlydiagnosisandtreatmentwereveryimportant,especiallytheearlyuseofIVIG,whichcouldevaluatethelevelofplaterapidlyandreducetheconvertratioofchronicITP.

【Keywords】Pediatric;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Therapy;Prognosticfactor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or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国外统计每年儿童ITP的发病率4.8/10万[1],国内统计显示ITP占儿童出血性疾病的25.1%。患儿临床上多以皮肤黏膜出血为症状,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小板明显减少。80%的患儿发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史,少数患儿原因不明。部分急性ITP可转为慢性ITP,此类患儿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而目前有关影响儿童ITP预后的因素尚不十分明确[2,3]。为了分析儿童ITP的治疗情况,并探讨相关的预后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ITP的患儿7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儿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临床资料儿童急性ITP病例72例,符合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其中男40例,女32例;发病年龄介于1月至13岁之间,中位年龄64个月。患儿发病2周前有病毒感染史者58例,无明确病毒感染史者14例。

1.2血象及骨髓象患者就诊时中位血小板数为32(2-78)×109/L,中位血红蛋白值为118(82-132)g/L,中位WBC数为8.95(3.1-22.6)×109/L;共65例患者进行了骨髓检查,全片巨核细胞数为中位数189(8-789)个,原始和幼稚巨核细胞比例中位值为48%(29%~86%)。根据2022年国际儿童ITP研究组(IntercontinentalChildrenITPStudyGroup,ICIS)的分级标准[5],Ⅰ级16例;Ⅱ级53例,Ⅲ级3例。

1.3治疗情况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组(皮质激素组)42例,静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丙球组)30例。具体用法为:丙种球蛋白0.4g/(kgd)静脉滴注×5d,期间不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皮质激素组予口服泼尼松1~2mg/(kgd),总疗程3~4周。

1.4疗效判定和随访每周常规进行血常规检查2次,参照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进行疗效判定:分为显效、良效、进步和无效。全部患儿随访至2022年8月,根据患者随访时的情况分为治愈组和未治愈组进行预后分析。

1.5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按治愈与未治愈分组,分别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起病至开始治疗时间、是否有病前感染、起病时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巨核细胞数、原始及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数、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第7天血小板水平、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之间的区别。Logistic回归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影响ITP患儿预后的有关因素。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完成。

2结果

2.1不同治疗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血象及骨髓象等方面两组具无明显差异。

2.2不同治疗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不同治疗组血小板开始上升,第7天血小板水平,血小板恢复正常和血小板达峰值的时间的结果统计如表2

2.3全组患者中位随访56(12~70)个月,治愈患者60例(其中泼尼松组35例,丙球组25例),转为慢性12例;不同治疗组远期预后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2.4预后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论何种治疗组,患儿性别、年龄、有无感染病史、起病时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巨核细胞数、原始及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数对预后无明显影响,而起病至开始治疗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和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均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具体结果见表3)。

3讨论

在儿科血液病中,ITP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研究证实该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免疫紊乱,产生血小板抗体,血小板破坏加速导致患儿外周血小板数量减少,而血小板恢复得越晚,患者可转变为慢性ITP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及早治疗非常必要,而早期提高血小板是关键。

在ITP的治疗中,不管是急性ITP还是慢性ITP,在行骨髓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作为首选,不但可以改善出血症状,而且可改善巨核细胞的成熟障碍,一般来说,泼尼松是首选之一。本组30例患儿使用常规剂量泼尼松3~4周,显效率66.6%,有效率78.6%,疗效与国内外文献一致[1-3]。

关于静脉丙球提升ITP患儿血小板的机制,目前认为是单核-巨噬系统封闭学说,即增加的血清IgG与血小板结合的IgG竞争单核细胞Fc受体,造成Fc受体与血小板结合力降低,从而使血小板破坏减少,其次IVIG可抑制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也是发挥疗效的重要机制。本项研究显示静脉丙球治疗儿童TIP,不但用药后的反应率和疗效优于常规泼尼松,而且在血小板回升时间、近期血小板升高幅度等方面明显优于泼尼松。冯永旗[6]等的研究也有类似结论。因此,静脉丙球的治疗大大降低了ITP急性期出血的危险性,当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危及生命以及需紧急手术时丙球治疗尤为适用。另外,对一些用糖皮质激素无效的急性ITP,用丙球常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经过对本组72例ITP患儿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TP患儿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患儿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开始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关。就诊时间越延迟,转慢性的可能性越太。故此时间可作为判断患儿预后的因素之一。Eden[7]等也观察到类似结果,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改善预后的措施之一。目前常用于治疗ITP的药物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尤其是联合应用时可以缩短ITP患儿急性期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但关于ITP治疗的疗程目前尚不明确,尤其是如果过长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患儿罹患柯兴氏综合征,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诱发或加重感染等,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笔者分析结果表明,选用何种治疗方式对患儿的远期预后无影响。另外,患者激素治疗4周时的血小板计数若尚未升至正常则提示预后不良。Robh[8]等研究289例患儿表明,治疗后的血小板数和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可作为预测慢性化的指标,治疗反应时间越长,慢性化的可能性大,本项研究结果与其一致。而且本项研究还发现血小板开始上升的时间也和预后有关,血小板开始上升的时间和血小板升到正常的时间越长,则提示预后越不佳,转慢性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对于儿童ITP患者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特别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可以及时控制出血,明显促进血小板的早期恢复,同时考虑到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患儿潜在的不良影响,在治疗中应当首先考虑应用丙种球蛋白,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

参考文献

[1]ZellerB,RajantieJ,Hedlund-TreutigerI,etal.ChildhoodidiopathicthrombeytopeniepurpuraintheNordiccountries:epidemiologyandpredictorsofchronicdisease.AetaPaediatr,2022,94(2):178-184.

[2]李婉丽,郑敏翠,宋国才,等.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新医药杂志,2022,3(4):46-47.

[3]马广伟,岳智慧,孙良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