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与新闻职业道德美国新闻传播与公民隐私_第1页
个人隐私与新闻职业道德美国新闻传播与公民隐私_第2页
个人隐私与新闻职业道德美国新闻传播与公民隐私_第3页
个人隐私与新闻职业道德美国新闻传播与公民隐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隐私与新闻职业道德美国新闻传播与公民隐私

美国是一个拥有相当发达大众媒体的国家。媒体关于隐私的报道一直是焦点。新闻实践中最敏感的是对个人隐私问题的处理。哪些涉及公民隐私问题可以报道,哪些不能报道;新闻采访可能侵犯个人隐私行为有哪些,到底有多大程度等,“往往是衡量传媒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规范,也是新闻传媒与社会困惑多年的难题”。隐私问题与新闻职业道德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近100年以来的事。1890年,美国两位法学家兼律师华伦和布兰蒂斯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隐私权》一文前,隐私并不是一个权利。此后,隐私问题及其重要性才被重视并加以保护。虽然美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写明有关隐私的条款,但从21世纪以来,法院逐步接受这样一个概念:“即公民有权利不受别人打扰和干涉。”宪法第4修正案规定“人民有保护其身体、住所、文件与财产的权利;不受无理拘捕与扣押,此为不可侵犯的权利。”以保护个人不被干扰的隐私。1908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首任院长奥尔特·威廉主持制定了《记者守则》,系统地提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其中规定“作为报人,凡是人家不愿谈的,就不应把它写出来”。在美国颇有影响的“社会责任论”认为:“新闻媒介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时,恪尽对社会和公众的义务和责任。”社会责任论的基本精神,就是实行新闻媒介的道德自律,也就是“新闻自律”。所以有关专家认为隐私问题是大众传媒最容易反映新闻职业道德的窗口,也是社会场所侵犯公民隐私权最频繁的地方之一。美新闻学和法律专家指出,传媒在实际操作中判断记者是否侵犯个人隐私,实际上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道德问题而非法律问题。事实上司法界和传媒对多以法院判例和新闻记者守则等为依据,来衡量记者的行为是否违反了职业道德,侵犯了个人隐私(权)。不得侵犯义务法学家和司法界认为,隐私权是人格权,其性质是绝对权。任何人相对于他人的隐私权,都是义务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违反这样的义务,造成权利人隐私权的损害,就构成侵权行为。美国法院隐私案例还表明,行使隐私权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是不得违背公共利益。同时,也认为对公众人物,维护公共利益、正当行使知情权等,都是对隐私权的限制。符合这些要求的,不是侵害隐私权的行为。1、主体价值原则所谓“公众人物”除了指社会知名人士(完全公众人物)外,还包括自愿跻身重要公众辩论中希望影响舆论的人。公众官员和各类公众人物总称为“公众人士”。由此,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为了保障宪法的权利,公共官员起诉新闻媒介诽谤案,不仅要证明普通法要求的有关内容已经发表,给自己造成了损害,而且要证明被告具有“实际上的恶意”,方有可能胜诉。所谓实际上的恶意,包括两种心理状态:即明知内容虚假或者毫不顾及内容的真假却轻率予以发表。这个原则意味着对于官员起诉的诽谤案,在实体法上把诽谤的成立限制在故意的范围内,在程序法上则把新闻事实的举证责任转移到原告方面。在1967年的两个判例中,最高法院把“实际上的恶意”原则推广到“公众人物”上,美国媒介法学者认为,“时报判例”意味着在美国确立了一种“新的宪法性的诽谤法”,新闻媒介从此在报道和评论官员和“公众人物”时被赋予宪法特许权,这是基于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公民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原则,对公民批评或评论“公众人士”的言论予以宽容。从那时起,新闻媒介在诽谤诉讼中就处于非常有利和主动的地位,甚至一度完全摆脱了诽谤指控的威胁。据统计,1982年—1988年涉及新闻媒介的614件诽谤案件只有10%的原告获得胜诉,33个原告(占5%)获得金钱赔偿。著名的新闻诽谤案如:1984年前美国驻越军司令威斯特穆兰将军诉CBS诽谤案因不能举证而被迫撤诉,1985年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诉《时代》周刊诽谤案以被告不具有“实际上的恶意”而被判败诉。在西方,新闻报道的“显著性”是作为判断新闻价值的一条最基本原则。因此传媒通常认为社会大众对头面人物的兴趣要大大高于平民百姓。从这种观点出发,美国传媒对公众人物(政府官员、明星、运动员等)隐私的披露要大大多于普通人。传统上,美国新闻界对政府官员的详细情况经常追根刨底。其主要理由是基于宪法所保障的“新闻自由对政府掌门人的监督。”2、把公众人物作为传播人物来对待与传媒相关的隐私问题在民法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涉及暴露个人情感的出版物;二是涉及侵犯个人的隐私;三是由不正当的途径泄露不正确的个人生活内幕;四是不经授权对个人真实身份的随意侵占;有关公众民意调查也显示赞成这样的观点。但在一定程度上,当普通人成为媒介报道的人物时,记者在处理报道时,往往趋向于把他们当公众人物来对待。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公开事件中的受害者,公众往往因而受到伤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今日可口可乐》新闻编辑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妇女被前夫绑架,罪犯与警察对峙达两个半小时。最后,县司法官员冲进房子,把只用一小块毛巾遮挡其身体的妇女带出来(其前夫已自杀)。编辑部决定在封面上刊登该妇女获救时的照片。那位妇女后来控告这家报纸侵犯了她的隐私,结果赢得一万美金的伤害赔偿金,但远远低于她要求的700万美金的赔偿。她上诉时被法院驳回。理由是,报纸的报道是具有新闻价值和真实的。并且,州和美国最高法院拒绝重新审理此案。美新闻和法学家认为,新闻侵犯公民隐私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有关,有时甚至报道越真实,对报道对象的侵犯越严重。个人客观事件一些新闻和新闻选题对那些想公开私人事务的记者会造成特殊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新闻包括像同性恋、强奸和其他性犯罪及青少年犯罪、自杀等。但这仅是记者在报道中较容易注意的领域。1、把握艾滋病受害者的身份,避免家庭暴力同性恋的社会现象在美国有增无减,有关这样的话题对编辑记者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鉴于艾滋病在公众的心目中是和同性恋联系在一起的疾病,新闻处理要很小心地不要报道艾滋病受害者的明确身份。由于大多数艾滋病是通过非正常性接触感染的,所以新闻媒介在报道时要考虑患者的家庭承受力。媒介要从社会道德角度出发而不能一味地迎合少数猎奇受众的需要。2、对受害者的保护这是在新闻报道中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新闻界的传统做法是除非受害者是知名人士或受害者已经被谋杀,一般拒绝透露强奸受害者的身份。理由是受害者可能遭受双重的不幸。但是,这种旨在保护妇女免受更大伤害的传统正受到一些记者的挑战。最为明显的例子是1985年美国佐治亚电视台播出一名青年强奸受害者的名字。当受害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时,美国最高法院坚决认为传媒不能被由此认为侵犯隐私,而受害者姓名是从法庭记录上获得的。但从官方机构得到的信息是否可以公开报道,一直是美国媒体和公众争论不休的问题。3、对自杀报道的探讨在美国大多数人似乎认为这件事是重要的,即他们的亲属及朋友能够被允许体面地离开人世。新闻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记者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有关死者的新闻一般是通过报纸广播告知,但和死者相关的公众新闻在什么情况下报道是记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自杀更是给媒介出了一个难题。一些相关研究显示,在《纽约时报》1版刊登有关名人的自杀消息随着美国自杀率的上升而增加。有关人士认为,自杀新闻的渲染对一些有自杀倾向的人具有模拟效果。为此,报纸开始用常规死亡的报道而不点出“自杀”来处理。宾西法尼亚先驱报的主编詹姆斯拉伯说:“如果有人从桥上跳下或一位官员自杀,那么我们必须报道这件事。但是作为一张报纸还得考虑具有同情心并且意识到这件事造成死者家庭的不幸。”4、保密的方式在新闻事件中,像年龄这样的问题当事人会把它看作是个人的私事,因而也会激起一些人的抱怨。美国的一些小报似乎在这个问题上受到更多的指责,尤其是对一些年龄大的妇女的批评。牵涉住址的披露也经常被认为是公民的私事,特别是那些曾经饱受盗窃之苦或者遭受罪犯攻击的人,倾向于对住址的保密。除法庭特别要求外,犯罪受害者和证人的住址、电话号码应该保密,因为,这很容易导致事后受到暴力犯罪的威胁和骚扰。报纸已经开始用“靠近彼得大道、埃尔姆斯地区5400米公寓”等这样笼统的方式,表述受害者迷惑不清的地址。但是,新闻记者时常不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