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导入】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通货的一种。俗称金钱。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课标: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Contents目录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商秦早期汉唐北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海贝铜铸币半两五铢钱交子开元通宝宝钞白银法币、金圆券人民币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国古代1.先秦时期: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夏朝商朝后期春秋战国秦朝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自然货币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仿制贝开始出现铜铸币人工货币为什么商代出现铜铸币?①生产力的提高(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对流通货币的需求量增大;②金属铸造技术也日渐成熟;③海贝不易保存。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国古代1.先秦时期: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夏朝商朝后期春秋战国秦朝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自然货币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仿制贝开始出现铜铸币人工货币多种样式铜铸币铲形农具(晋韩赵魏)战争武器(齐燕赵)仿制贝壳(楚国)玉璧、纺轮(列国均有)天圆地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多元货币币制混乱统一货币币制统一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1.先秦时期: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夏朝商朝后期春秋战国秦朝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自然货币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仿制贝开始出现铜铸币人工货币多种样式铜铸币圆形方孔钱(半两钱)多元货币统一货币思考:为什么秦始皇要统一货币?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国古代1.先秦时期: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2.秦朝: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的演变原因:①战国时期货币混乱,阻碍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②秦朝完成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③捍卫王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思考:统一货币有什么影响?影响①经济:加强中央财权,便于国家赋税征收,有利于建立稳定的货币体系和统一市场,便利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②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促进文化认同与各民族团结。③圆形方孔奠定我国古代货币两千多年统一形制的基础。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国古代3.汉朝: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

——宏皓:《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荚钱(重3铢);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钱,也就是一些人将秦半两钱剪下钱上的一圈青铜,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剪下12铢青铜,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汉代五铢钱重量准确,钱文秀丽,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铜钱。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24进制的纪重货币:钱体上铸有标明钱币重量的文字24锱=1铢24铢=1两五铢钱原因:①货币制度混乱;

②私铸钱现象十分严重,通货膨胀影响民生;

③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影响:①统一货币发行,有利于稳定社会金融秩序,促进经济发展;②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③有利于增加中央政府的收入。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国古代4.唐朝:货币名称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进(吉祥语)5.宋朝: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贾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宋代交子思考:北宋为何出现交子?商品经济发达,需求量大钱荒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纸币更轻便易携带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中国古代纸币发展史宋代交子元代宝钞明代宝钞清代宝钞北宋的交子,现今没有实物留存,文物界也只剩下了一块北宋钞版。,中统元宝交钞便是中国现存最早官方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国古代6.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代宝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7.明朝:白银逐渐货币化演变:明初:铜钱与宝钞(纸币)并行——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大明元宝8.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清初碎银评价: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课堂探究】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②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进③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④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⑤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演变⑥白银货币化思考:明清时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原因:①纸币和铜钱的弊端;②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和易于分割的优势。③民间和官方的认可使用;④政府一条鞭法赋税制度改革的推动;⑤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⑥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使用量增大;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国近现代梳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主要货币形式及其演进历程晚清民国初期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开始铸造银元1912延续清朝,银元是法定货币国统区解放区民国银元(袁大头)民国银元(孙小头)1935法币改革: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白银收归国有。抗战、解放战争:滥发纸币,法币贬值、彻底崩溃1948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金圆券崩溃,民间重新使用银元政府发行银圆券失败解放战争顺利进行各解放区连成一片急需统一的货币1948年12月1日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发行法币的积极影响:①改变中国币制混乱的局面;②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贸易发展;④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⑤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发行法币的消极影响:①强化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②为战争大量发行法币,掠夺财富,造成了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①发行: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②发展: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货币体系。◎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图案人民币的演进③影响:A.长期以来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B.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条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时代货币评价夏商至春秋秦、汉北宋元明、清晚清国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新中国铜铸币半两钱、五铢钱(圆形方孔)出现纸币(交子)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白银货币化开始铸造银元(机器铸造)初为银元、后为法币、金圆券、银圆券开始发行人民币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海贝、仿制贝可能是最初的货币出现铜钱货币被长期沿用世界最早纸币元末,恶性通货膨胀促进商品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失败告终统一货币地位稳定、促国民经济、国际作用更大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1)世界货币体系:(2)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国际金本位制(英镑)(1870——1914)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1944-1973)(1976——至今)牙买加体系(多元化)

世界货币体系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调节各国之间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等所作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概念解读:

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3)金本位制度: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历史纵横】P90西方国家主要货币的历史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制定了一套货币体系,将1磅重的白银分成240便士。查理大帝时期,镑、先令、便士扩散到西欧大多数国家,包括英格兰。英国:18世纪初,英格兰、苏格兰合并,英镑正式投入使用。法国:1360年,法国开始铸造法郎硬币。

1795年,法郎作为唯一的标准货币在法国流通。美国: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曾经发行过一种称为“大陆币”的纸币。

1792年,美国国会颁布法案,正式规定用“元”作为美国的货币单位,美元出现了。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国际金本位时期——以英镑主导国际货币(1870-1914)(1)背景: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市场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建立和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的货币结算日益复杂。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国际金本位时期——以英镑主导国际货币(1870-1914)(2)形成: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3)特点:①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③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币值稳定和汇率的相对稳定。(4)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1)背景:1717年,英格兰铸币局局长艾萨克·牛顿规定,黄金和英镑挂钩(每盎司黄金的价格确定为3英镑17先令10便士);(5)崩溃: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国际金本位时期——以英镑主导国际货币(1870-1914)(5)崩溃:

一战结束,作为金融和殖民地双重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战争中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英国不得不变卖海外投资的1/4,国民财富损失了1/3,出口额减少为进口的1/2。英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伦敦也丧失了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黄金储备仅剩余1.17亿英镑。——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1931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1933年春......美国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其他国家也纷纷宣布放弃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崩溃后......汇率剧烈波动,使货币金融领域日益陷于动荡和混乱之中。——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组《货币战争:真相与未来》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欧洲及英国实力的下降;②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各国转嫁危机,实行货币贬值与关税战;③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原因: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国际金本位时期——以英镑主导国际货币(1870-1914)(5)崩溃:法郎硬币英国金币

美元

英国、法国和美国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货币秩序混乱、无序有序?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主导国际货币(1944-1973)

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1944年7月,美、英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会议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2)建立: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主导国际货币(1944-1973)(3)内容:确定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一固定)

美元等同黄金成立两个组织

(IMF,W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

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

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

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世界银行(WB)

职责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银行贷款对象最初是西欧国家,后来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主导国际货币(1944-1973)(4)评价:①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标准和基础。②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积极①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②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消极(5)崩溃:1971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布雷顿森林制度最终解体。20世纪70年代为什么?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主导国际货币(1944-1973)年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对外流动负债19488242771955-122171361959-381951941960-391782101969-611194171970-301114331971-2201026421948至1971年期间美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及对外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表(单位:亿美元)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两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固定汇率制度(FixedExchangeRateSystem):是国家间货币采用固定兑换比率进行交换的制度。一国政府把本国货币的价值固定对应单一其他国家货币,或一揽子其他货币,或者另一种衡量价值,例如黄金。固定汇率制度可以分为1880-1914年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即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也称虚金本位制)两个阶段。知识拓展:浮动汇率制度(FloatingExchangeRatesSystem):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各国政府不再规定货币的法定比价和汇率界限,也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浮动汇率的类型有:以政府是否干预区分,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以汇率浮动的方式区分,可分为单独浮动和共同浮动。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