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资产重组案例研究课件_第1页
中航工业资产重组案例研究课件_第2页
中航工业资产重组案例研究课件_第3页
中航工业资产重组案例研究课件_第4页
中航工业资产重组案例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产重组案例研究二零一一年五月

资产重组案例研究二零一一年五月目录中航工业集团背景介绍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一篇_借尸还魂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二篇_借道伐虢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三篇_纲张目举中航工业资产重组、专业化整合进展情况目录中航工业集团背景介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简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介(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0万人。2009年7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航工业首次申报并成功入选,排名第426位,成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和中国军工企业。2010年中航工业再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330位,比2009年提升96位。中航工业系列发展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全面研发涡桨、涡轴、涡喷、涡扇等系列发动机和空空、空面、地空导弹,强力塑造歼十、飞豹、枭龙、猎鹰、山鹰等飞机品牌和太行、秦岭、昆仑等发动机品牌,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军者之一,拥有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33个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科研体系;拥有一大批院士和国家级专家;拥有一批达到亚洲一流或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试验设施;拥有中航网联通国内所属成员单位,具备异地协同设计制造能力和现代化信息传输能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两融”就是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就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由传统的“资产、管理、技术”三位一体,逐步转型升级为“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新的三位一体;“五化”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规模挑战一万亿的目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简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介(简称“中航工业中航工业集团组织架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实行母子公司和事业部管理体制中航工业集团组织架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实行母子公司和事业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展战略“两融、三新、五化、万亿”“两融”:即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三新”:即努力实现集团核心竞争力从资本、技术、管理的老“三位一体”,向品牌价值塑造、商业模式创新、集成网络构建的新“三位一体”转型升级。“五化”:即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万亿”:即到2020年挑战销售收入一万亿元的奋斗目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展战略“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理念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将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原则,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发展军民用运输机产业,研制生产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运-8飞机、运-12飞机,直-9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是ARJ21新支线客机的主要研制者和供应商,是大飞机重大专项的主力军。按照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在开展枭龙飞机、K8飞机、EC120直升机、ERJ145涡扇支线客机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重大航空项目的开发,大力开展航空转包生产业务;将航空高技术融入汽车、摩托车及其发动机、零配件等领域,大力发展燃气轮机、制冷设备、电子产品、环保设备、新能源设备等机电产品并提供飞机租赁、通用航空、交通运输、医疗服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服务项目。

发展理念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将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中航工业产业结构——产业板块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中航工业产业结构——产业板块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战略中航工业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两融”就是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就是新三位一体,即品牌价值的制造、商业模式的创新、集成网络的构建;“五化”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万亿”即到2017年挑战收入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资本运作目标:就是用三年的时间,利用资本市场,力争完成集团主要业务和资产的专业化整合,创新航空工业新体制、新机制。具体操作方式:对各类现有业务按照专业化经营的原则,向集团公司确定的各子公司、事业部、研究院的主业集中,形成主业突出、产权结构清晰的业务板块。整合过程遵循市场化操作的原则,谁投资谁持股,专业化集中经营,同时使各利益主体的权益得到合理体现。我们将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上市公司平台进行整合。按照集团产业发展、资本运营的规划,统筹规划上市平台,发挥现有上市公司融资、整合功能,推动资本运营工作,最终实现各专业子公司交叉持股,以资本为纽带形成全价值链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保持合理高效的资本结构。在保证核心控制力的前提下,鼓励内部整合与外部并购并举,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多方吸引投资,以集团较少的资本控制运作较多的资源,增大集团规模,努力实现高速成长、快速壮大。整合理念:放飞思想、创新思维,利用资本运营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努力探索和充分利用新的金融工具和手段,以科学合理的体制和机制促进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中航工业资本运营部部长副总经济师李平2009年03月09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战略中航工业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两融、三新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基本思路和核心原则2009年1月9日《中国航空报》全文刊登了在集团专业化整合中,各个上市公司的定位:在中航集团下属的21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2357.HK)将成为中航集团A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支线客机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技、ST宇航,分属于航空发动机的主机、传动,和控制业务板块;ST昌河、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电子、航空机电、元器件和民品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力源液压、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0232.HK)、深圳中航集团股份(0160.HK)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物流和置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汽车板块。

当然,根据业务整合的发展需要,今后某些公司不排除进行调整或进行跨板块调整,实现各业务板块间交叉持股的可能性。”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基本思路和核心原则2009年1月9日《中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目标及资产重组时间安排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目标:

中航集团提出用3年时间(2009-2011)实现子公司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用5年时间(2009-2014)实现集团公司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资产重组时间安排:

根据规划,2009-2011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也是投资的黄金时期,其中:2009年是集团子公司整合的启动之年,集团开始全面推动下属上市公司重组,有5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2008年的15%上升到2009年的27.3%;2010年是集团子公司整合的关键一年,很多重大关键性重组开始启动,有8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集团资产证券化的目标是50%2011年是航空工业集团子公司整合的攻坚年,集团要实现80%的资本化率,特别是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要实现全面突破。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目标及资产重组时间安排中航工业集团资本中航工业集团内部产业整合及资产重组整体示意图产业整合上市平台中航产业整合模块说明中航产业板块主体中航工业集团内部产业整合及资产重组整体示意图产业整合上市平台2010年底中航工业集团各项业务及证券化比率不完全统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证券化率24%)直升机(证券化率14%)哈飞股份中航直升机业务整合平台,低空开放使直升机发展空间巨大飞机(证券化率80%)西飞国际重组后期。大飞机最大受益者通用飞机(证券化率26%)贵航股份重组无实际进展。通用航空板块主要公司,收益低空开放中航重机已公告重组预案。中航的民用关键基础件、重机系统集成中航三鑫幕墙玻璃龙头,特玻产能延后中航电测国内领先的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制造商发动机(证券化率44%)航空动力已公告重组预案。航空发动机业务唯一平台中航动控资产置换,唯一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生产和试验基地成发科技已启动重组。主营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主要零部件东安动力乘用车动力总成供应的龙头企业航电、机电St昌河已启动重组中航光电与东安动力的股权置换正在进行中中航精机中航的机电系统整合平台,已收购了7家公司,还有9家可收购中航黑豹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刚刚改名防务(证券化率8%)洪都航空正筹划与相关方合作开发洪都航空高新园区项目成飞集成重组涉足锂电。车覆盖件模、数控加工,还有多项战斗机资产可注入其他飞亚达A国内名表上中最具规模和实力的品牌之一2010年底中航工业集团各项业务及证券化比率不完全统计中国航目录中航工业集团背景介绍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一篇_借尸还魂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二篇_借道伐虢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三篇_纲张目举中航工业资产重组、专业化整合进展情况目录中航工业集团背景介绍借尸还魂——通过借壳上市构建产业板块资产和业务整合平台,推动中航产业板块资产证券化进程中航工业集团内部产业整合和资产重组第一篇中航黑豹:借壳东安黑豹整合专用车产业的资产和业务航空动力:借壳S吉生化整合航空发动机的资产和业务航空电子:借壳ST昌河整合航空电子经营性资产和业务中航动控:借壳ST宇航整合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资产和业务中航投资:借壳s*st北亚整合中航的金融资产和业务,构建中航的金融经营平台、资本运作平台、战略新型产业投资平台借尸还魂——通过借壳上市构建产业板块资产和业务整合平台,推动资产重组一:中航黑豹—中航集团内唯一的专用车上市平台专用车产业是中航工业支柱民品中的重要板块,通过此次重组,东安黑豹将初步打造成为以航空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为基础,以专用汽车及微型、轻型卡车为主营业务,产业布局合理、产品结构完善、研发制造销售产业链完整的专用车行业龙头企业。

中航工业计划用几年到10年的时间,打造一个200亿元的新产业!东安黑豹原为中航二集团下属子公司东安实业旗下的上市公司2010年,中航金城集团以其持有的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开乐”)35%股权、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乘龙”)37.47%股权、上海航空特种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航特”)100%股权、金城专用车零部件制造事业部(以下简称“零部件事业部”)相关经营性资产和负债,中航投资以其持有的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16%股权、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13.53%股权与东安黑豹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完成后,金城集团与中航投资分别持有公司15.97%与4.88%股权,中航工业合计间接持有本公司20.86%的股权,成为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011年2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将其持有的金城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无偿划转至其全资子公司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而金城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中航黑豹股份有限公司15.97%股权,从而使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间接持有中航黑豹股份有限公司15.97%的股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100%金城集团有限公司100%中航黑豹15.97%安徽开乐专用车辆有限公司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中航工业上海航空特种车辆有限公司51%51%100%中航投资4.88%重组路线图资产重组一:中航黑豹—中航集团内唯一的专用车上市平台专用车产东安黑豹资产重组方案——中航黑豹根据东安黑豹和重组方金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城集团")和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投资")签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金城集团以其持有的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开乐")35%股权、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乘龙")37.47%股权、上海航空特种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航特")100%股权、金城专用车零部件制造事业部(以下简称"零部件事业部")相关经营性资产和负债,中航投资以其持有的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16%股权、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13.53%股权与本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本公司采取向金城集团和中航投资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支付购买上述资产的对价。

2009年6月26日,东安黑豹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批准了《东安黑豹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根据北京岳华德威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以2008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本次拟购买资产的评估价值合计为30,862.44万元,其中金城集团持有的股权及经营性资产和负债评估价值为23,636.06万元,中航投资所持股权评估价值为7,226.38万元,按每股4.29元的发行价,金城集团拟认购55,095,716股,中航投资拟认购16,844,701股。2010年9月30日,本公司完成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资产交割及本公司新增股权登记手续。新增股份为限售流通股,预计可上市交易日为2013年9月30日。本次重组前,本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以秦诚教为代表的一致行动人。本次交易重组完成后,金城集团与中航投资分别持有公司15.97%与4.88%股权,中航工业合计间接持有本公司20.86%的股权,成为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东安黑豹资产重组方案——中航黑豹根据东安黑豹和重组方金城集团中航工业专用车板块发展目标中航工业专用车板块目标是形成“一个总部(上市公司总部)、两个中心(上海中高专用车研发试制中心、南专用车零部件研发试制以及批生产中心)、多个基地(山东文登、安徽合肥、阜阳,广西柳州及其它道路运输类专用车规模制造及其销售基地等)”的产业格局。未来上市公司将巩固现有专用车及微、轻卡车低成本规模制造和中高专用车自主技术研发的核心专长优势,快速将已有核心专长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加快轻型载货汽车与轻型专用车底盘通用的资源整合进程,发挥现有资源的协同效应;加快航空机载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与专用车、轻型专用车车载运用的技术嫁接的工程化进程,打造高附加值的产品链。上海航空特种车、南专用车零部件制造事业部已经有多年的技术储备,发挥其技术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黑豹的土地、厂房、设备等现有资源,形成中高专用车批生产制造及销售基地,大力发展合肥、阜阳、柳州等生产、销售基地,构建全价值链产业链;发挥中航工业和中航金城品牌及海外营销网络的影响力,形成专用车及微、轻卡车国际化经营的平台,从而提升上市公司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上市公司营销能力,提升产品链及产业链赢利能力,以回报会,回报股东。中航工业专用车板块发展目标中航工业专用车板块目标是形成“一个资产重组二:航空动力—中航旗下唯一的航空发动机资产注入平台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动力”,是由我国大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西航)以航空发动机批量生产、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外贸转包生产等航空发动机制造相关经营性资产注入“吉生化”,以重大资产重组方式组建的上市公司。S吉生化原为华润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后转让给中粮集团,由于中粮集团决定剥离玉米深加工业务,决定转让S吉生化壳资源,2007年3月,原中国一航开始与中粮集团接触,讨论西航集团发动机业务借壳事宜2010年1月4日,经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本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102,450,000股。本次发行完成后,本公司总股本变更为544,786,618股其中,控股股东西航集团持有289,943,053股,持股比例为53.22%。2008年重大资产重组及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吉生化向中粮生化投资有限公司(或其关联公司)出售原有全部资产和负债,向西航集团定向发行207,425,753股股票和支付44,829.79万元现金收购其拥有的航空发动机(含衍生产品)批量制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外贸转包生产及非航空产品的相关资产,经过该次重大资产重组及股权分置改革后,吉生化总股本变更为442,336,618股,其中控股股东西航集团持有289,921,065股,持股比例为65.54%。重组路线图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100%航空动力53.22%西安西罗航空部件有限公司西安商泰进出口有限公司西安西航集团铝业有限公司51%75%60%88.12%西安西航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西安西航集团莱特航空制造技术有限公司100%100%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2010年8月航空动力发布公告称,将向中航工业集团、西航集团、黎阳公司、华融资产和东方资产购买有关资产。这次注入航空动力的资产包括南方公司100%股权、黎阳航空动力100%股权以及三叶精密机械公司80%股权,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优质航空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负责太行发动机总装)和贵阳黎阳、南方航空动力机械以及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此次收购完成后,尚有沈阳黎明航空动力、成发集团和东安公司三家的航空动力资产尚未注入或尚未完全注入资产重组二:航空动力—中航旗下唯一的航空发动机资产注入平台西S吉生化资产重组方案——航空动力2008年重大资产重组及实施股权分置改革:2008年3月21日,吉生化(更名后的吉发股份)2008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重大重组暨股权分置改革的议案》。2008年8月4日,经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08]1000号”和“[2008]1005号”文件核准,吉生化向中粮生化投资有限公司(或其关联公司)出售原有全部资产和负债,向西航集团定向发行207,425,753股股票和支付44,829.79万元现金收购其拥有的航空发动机(含衍生产品)批量制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外贸转包生产及非航空产品的相关资产,同时,吉生化非流通股股东向全体流通股股东安排股份对价5,765,844股(即流通股股东每10股可获送0.5股),其中吉生化的原股东华润集团所承担的股份对价由西航集团承担。经过该次重大资产重组及股权分置改革后,吉生化总股本变更为442,336,618股,其中控股股东西航集团持有289,921,065股,持股比例为65.54%。201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2010年1月4日,经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09]1398号)核准,本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102,450,000股。本次发行完成后,本公司总股本变更为544,786,618股(注1:西航集团于2009年11月5日收到代为偿付的股改代垫股21,988股,导致其持股数增加至289,943,053股;),其中,控股股东西航集团持有289,943,053股,持股比例为53.22%。201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公司与中航工业集团、黎阳集团、西航集团、华融资产及东方资产签订<定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之补充协议>的议案》,三叶公司

80%股权作价为8,532.30万元;黎阳航空动力

100%股权作价为83,785.80万元(中航工业集团所持部分作价为27,515.26万元、黎阳集团所持部分作价56,270.54万元);西航集团资产作价为19,197.91万元。根据目标资产的交易价格和本次发行价格计算,本次发行的股份数量调整为166,523,007股,其中:中航工业集团认购数调整为95,651,396股,西航集团认购数仍为8,022,524股,华融资产认购数仍为34,057,873股,东方资产认购数仍为5,276,572股,黎阳集团认购数仍为23,514,642股。S吉生化资产重组方案——航空动力2008年重大资产重组及实施航空动力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坚持航空立业、军民融合、市场聚焦、多元发展的市场方针,用5-10年的时间,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经过20年时间,成为国际一流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充分利用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出台的鼓励军工企业并购、重组精神及航空动力作为中航发动机板块主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的有利地位,加大开展资本化运作力度,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开展资产重组、并购和再融资工作,在巩固防务业务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外贸和非航空业务。航空动力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资产重组三:航空电子—中航集团内唯一的航空电子经营性资产和业务的整合平台中航航空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2010年中航工业集团连续两次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使其成为中航集团内唯一的航空电子经营性资产和业务的上市平台!

St昌河原先是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他五家发起人共同发起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微型汽车,由于连续亏损,2009年4月10日被要求停牌2009年,中航工业对St昌河进行资产重组,注入中航工业持有的上海航空电器和兰州万里航空机电各100%股权,成为航空机载照明与控制系统产品制造企业,于2009年12月21日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航航空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中航航空电子又推出新一轮资产重组计划。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3.53亿股股权,向中航工业、中航科工等公司购买千山航电100%股权、成都凯天电子86.74%股权、兰州飞控100%股权、宝成仪表100%股权、太行仪表100%股权、华燕仪表80%股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科工61.06%中航电子49.93%51%15.40%重组路线图2011年2月23日,新一轮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已于获得中国证监会有条件通过。随着6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和资产注入,公司的主营业务将从航空机载照明与控制系统产品制造业务扩展到整个航空机载电子设备领域,通过本次交易,中航工业所属主要航空电子业务的经营性资产及产品业务将实现上市资产重组三:航空电子—中航集团内唯一的航空电子经营性资产和业St昌河资产重组方案——航空电子中航航空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据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资字[1999]268号文、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与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合并成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航空资(1999)108号文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企改(1999)1095号文件批准,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合肥昌河实业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用飞机开发公司、中国航空工业供销总公司、安徽江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五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7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交易。根据2008年12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国资产权[2008]1324号文件《关于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暨资产重组有关问题的批复》、2009年2月10日国家商务部商资批[2009]54号文件《商务部关于同意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股权变更的批复》、2009年3月20日国防科工局的批复和2009年5月27日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09]431号文件《关于核准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公司以2008年5月31日为交易基准日,向中航工业购买航空机载照明与控制系统产品制造业务相关资产,即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航电器”)100%的股权及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兰航机电”)100%股权,同时向中航工业出售公司的全部资产及负债(由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公司出售资产的接收方);公司购买资产的价值超过出售资产的价值的部分,以向中航工业发行74,625,174.00股股份的方式支付。根据《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及《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之补充协议》,公司与中航工业、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资产交割(交割日为2009年4月30日)及相应股权变更登记。2009年7月15日,公司完成增资变更手续,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74,625,174元,变更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84,625,174.00元。根据2009年12月19日召开的2009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于2009年12月21日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航航空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St昌河资产重组方案——航空电子中航航空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资产重组四:中航动控—中航集团内唯一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资产整合平台中航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南方摩托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中航工业集团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使其成为中航集团内唯一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资产整合平台。中航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南方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株洲南方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2009年,中航工业将旗下24亿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制造企业借壳ST宇航,按照重组方案,中航工也向ST宇航注入西控公司持有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和负债以及西安西普92%股权,西安凯迪77.88%的股权;北京长空持有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和负债及力威尔航空66%的股权和透博梅卡长空50%的股权;长航液控100%股权;贵州红林100%股权。定向增发后,ST宇航的实际控制人仍为中航工业,原控股股东南方工业的持股比例由53.85%减少到22.72%;第一股东为“西控公司”2010年9月,完成过户,ST宇航成功摘帽,改名为“中航动控”重组路线图资产重组四:中航动控—中航集团内唯一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资St宇航资产重组方案——中航动控中航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南方摩托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月28日经国家体改委体改生(1997)54号文批准,由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以其下属的摩托车发动机制造厂、摩托车齿轮厂、销售公司、运输公司、黑色铸造车间、压铸车间、摩托车设计所及其控股的株洲南方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权益为基础,采用社会募集的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6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

2009年,经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09]1016号《关于核准南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批准:公司以全部净资产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持有的长春航空液压控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液控”)100%的股权进行等值臵换后的剩余拟置出资产与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控公司”)的与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经营性资产和负债以及其持有的西安西普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92%的股权、西安凯迪航空精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77.90%的股权进行等值臵换,置入资产价值超出置出资产价值的部分,由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向西控公司发行股份279,438,629股;除上述资产置换外,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份作为支付对价向北京长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长空”)购买其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和负债以及其持有的北京力威尔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66%的股权和北京透博梅卡长空航空发动机控制设备有限公司50%的股权,向贵州盖克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盖克”)购买其持有的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红林”)100%的股权。公司向北京长空、贵州盖克分别发行股份147,732,429股、117,867,429股,合计发行股份545,038,487股,变更后股本为人民币942,838,487元。经上述资产重组后,中航工业为中航动控的最终母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修理;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零部件生产、销售;上述产品技术成果的转让、咨询、计量、技术测试等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经营进料加工、对销贸易、转口贸易、“三来一补”业务;资产租赁、经营。St宇航资产重组方案——中航动控中航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原名资产重组五:中航投资—中航集团内唯一的金融经营平台、资本运作平台、战略新型产业投资平台中航投资是中航工业集团的的金融经营平台、资本运作平台、战略新型产业投资平台,是效仿GE资本而设立的,是集团产融结合发展模式的关键点,在集团“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业务领域涉及金融、航空和新兴产业,旗下的金融资产包括:中航证券、中航财务、中航租赁、中航期货、中航基金、中航信托、中航银行和中航财险,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金融拍照北亚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7月24日正式设立,是由40余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哈尔滨铁路局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1996年5月16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8年4月2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民事裁定书》([2008]哈破字第03-6号)裁定批准了经债权人会议通过的重整计划,该重整计划中明确规定须在本公司的框架内,剥离相关破产财产,依法用于清偿全部债务。2010年12月16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民事裁定书》([2008]哈破字第3-8号)裁定认可了经本公司债权人会议通过的《第二次清偿和补充分配方案》,终结破产重整程序后

2011年2月10日,北亚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关于重组北亚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意向书》,北亚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合法持有的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100%中航投资重组路线图处于重组过程中资产重组五:中航投资—中航集团内唯一的金融经营平台、资本运中航投资简介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投资)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也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重要平台—金融投资平台,它担负着发挥产融结合优势、探索航空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使命。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成立之初即对内部金融资产进行整合,通过股权划转与托管方式,将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和产业基金置入中航投资。同时,通过收购和参股的方式涉足保险和银行业。在贯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同时,中航投资确定了自己的战略定位:一是构建“全牌照”金融业务平台,打造一流金融控股公司。二是依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拓展产融结合深度与广度。三是投资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领域,探索战略产业发展方向。在明晰战略定位后,中航投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法国安盟保险集团公司合作,筹建了财产保险公司,预计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于2011年6月开业。受集团成员单位委托,中航投资管控着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股权,全牌照金融业务平台已现雏形;利用产融结合的优势,中航投资积极参与集团的并购、重组,先后投资了中航重机(600765)、东安黑豹(600760)、西飞集团、中航技集团、沈飞民用航空公司、成飞民用航空公司等,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为了探索新型战略产业发展方向,中航投资加大了对“三新”领域投资,与成飞集成(002190)一起投资了中航锂电,与中航重机(600765)一道投资了中航激光成形制造有限公司,与香港未来国际航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奥地利未来先进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FACCAG)。中航投资简介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投资)是中国航空工中航投资组织结构图中航投资组织结构图中航投资三大业务领域金融产业: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金融运营的平台,致力于构建“全牌照”金融业务布局,打造一流金融控股公司。旗下拥有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和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同时,通过收购和参股的方式涉足保险和银行业。2010年荣获第六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最具竞争力金融控股公司”称号。航空产业: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中航工业产融结合的平台,坚持依托集团、服务集团,积极参与集团的并购、重组,拓展产融结合深度与广度,延伸航空产业的价值链,助推集团“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目标的实现。新兴产业: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新型战略产业投资的平台,以价值为投资导向,积极拓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领域,探索战略产业发展方向,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中航投资三大业务领域金融产业: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金融运资产重组背景资料由于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亏损,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已于2007年5月25日被暂停,2008年4月2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民事裁定书》([2008]哈破字第03-6号)裁定批准了经债权人会议通过的重整计划,该重整计划中明确规定须在本公司的框架内,剥离相关破产财产,依法用于清偿全部债务。2010年12月13日召开的2010年度第六次董事会决定,经与北亚集团重整清算组协商,公司决定终止执行原于2008年6月10日签订的《北亚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剥离资产处置协议》,停止处置剩余资产,注销黑龙江省新北亚企业破产清算服务有限公司,并将剩余全部资产返还本公司。2011年2月10日,本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关于重组北亚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意向书》,本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合法持有的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截至报告日止,资产重组事项正在进行过程中。如本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在可预见的将来(资产负债表日后十二个月)获得股东会表决通过并经国家相关有权部门核准同意,本公司完成上述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后即可恢复持续经营能力。本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能否得到根本的改善,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资产重组背景资料由于2004年、2005年、2006目录中航工业集团背景介绍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一篇_借尸还魂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二篇_借道伐虢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三篇_纲张目举中航工业资产重组、专业化整合进展情况目录中航工业集团背景介绍假道伐虢——避开A股市场硬约束,借道周边地区资本市场,推动中航工业资产证券化和整体上市进程中航工业集团内部产业整合和资产重组第二篇中航旗下拥有三家H股上市公司——中航科工(2357HK)、中航国际(0232HK)、中航实业(0161HK),中航科工是直属集团公司的,中航国际和中航实业则属于子公司,中航科工作为主要的整合平台假道伐虢——避开A股市场硬约束,借道周边地区资本市场,推动周边资本市场方面资产整合运作思路

资本运作意图:将便于在大陆境内整合的资产留在大陆境内进行整合与并购,而将盈利有高有低的,不利于在A股市场的资产注入的航空相关业务注入到H股市场,再利用H股上市公司进行下一步的资产整合。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中航科工也将专注于航空业务,通过收购中行光电克以及爱情那个该公司制航空电子产品研制及开发能力,提高航空产品只生产及配套水平中航精心设计的路线图:把好资产注入中航科工,然后中航科工通过增发募集资金,购买A股公司的股份,这样A股公司就能有钱来做大做强。这样做的两大好处:1、避开了繁琐的A股市场资产注入程序和严格的规定,A股市场增发需要3年连续盈利,而集团的部分A股上市公司不达标,很难短期实现资产在内注入;2、目前,A股市场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统领集团若干家小上市公司的先例,而H股上市的中航科工统领若干家A股公司则可以实现。同时中航科工市值较大,选择在H股市场操作比较方便。周边资本市场方面资产整合运作思路资本运作意图:中航科工发展战略目标中国航空工业全价值链民用航空产品制造业务的旗舰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国际化融资并购平台2008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完成了历史性的战略重组,组建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2009年进入世界500强。重组后的中航工业,成为中航科工的控股股东,使中航科工的发展得到更强有力的支撑,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航工业目前注册资金640亿元人民币,具有完整的航空工业科研、生产、营销、服务产业链,技术和人才优势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总资产规模3000多亿元。2008年实现总收入1660亿元人民币。中航工业的发展战略是“两融、三新、五化、万亿”,“两融”即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即打造品牌价值、创新商业模式、形成集成网络;“五化”即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万亿”,努力挑战2020年经济规模一万亿元人民币的奋斗目标。中航科工的目标是在中航工业的鼎力支持下,通过国际合作不断强化技术和管理;通过国际化资本运作不断扩大资本实力,提高市值规模,将公司打造成中航工业全价值链民用航空产品制造业务的旗舰公司和中航工业国际化融资并购平台。中航科工秉承“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不断完善管控模式,加强管理,规范运作,提高效益,回报股东,回报社会。中航科工发展战略目标中国航空工业全价值链民用航空产品制造业务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架构图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架构图中航科工的一系列资本运作(2009年)于二零零九年四月三十日,中航科工子公司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昌河股份」)向中航工业购买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上航电器」)及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兰航机电」)全部权益,评估总价值为约人民币793,177,000元。对价由昌河股份:向中航工业出售其全部汽车业务资产及负债,评估值为约人民币406,619,000元;及向中航工业发行74,625,174股对价股份(约等于人民币386,558,000元),使中航科工持有的昌河股份之权益从59.02%摊薄至49.93%。于同一日,中航科工与中航工业订立一项协议。中航工业承诺,在上述股份发行完成后,按照中航科工指示行使其持有的昌河股份全部15.40%投票权。虽然中航科工持有昌河股份之权益低于50%,但根据此项安排昌河股份仍为中航科工之子公司。上航电器及兰航机电主要从事航空机电产品及附件的生产及销售。该等交易完成后,昌河股份的主要业务由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汽车变为持有对上航电器和兰航机电之投资。于二零零九年八月三十一日,中航科工集团将子公司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汽集团」)100%权益及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剩余10%权益售予中航工业全资子公司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总公司,对价约人民币1.1亿元,以现金支付完成。于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四日,中航科工与中航工业订立股权置换协议,中航科工将所持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东安动力」)54.51%权益全部转让予中航工业,该等权益评估值约为人民币23.68亿元。对价由中航工业:向中航科工转让其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光电」)之全部43.34%权益,评估价值约为人民币17.74亿元;及‧现金支付约人民币5.94亿元。中航科工的一系列资本运作(2009年)于二零零九年四月三十日中航科工的一系列资本运作(2010年)于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五日,(i)中航科工非全资附属公司洪都航空;(ii)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iii)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v)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v)中航工业;(vi)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vii)航建航空产业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及(viii)洛阳兴航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增资协议(「增资协议」),据此,注资协议各方同意对中航锂电注入共计人民币13.33亿元之资本注入(「中航锂电资本注入」)。于二零一零年六月一日,中航电子与(i)中航科工;(ii)中航工业;(iii)航电系统,中航工业之全资附属公司;及(iv)中航工业间接持有70%权益之附属公司汉航集团签订认购协议及随后于二零一零年七月五日修订并补充之补充协议(「认购协议」),根据认购协议,中航电子同意发行3.36亿股之新中航电子股份,由中航科工、中航工业、航电系统及汉航集团同意按认购价格认购;(i)中航科工以所持中航凯天86.74%权益及中航兰飞100%权益,以认购价格认购约123,602,782股新中航电子股份,(ii)中航工业以其所持仟山电子3.56%权益,以认购价格认购约1,347,093股新中航电子股份;(iii)航电系统以其所持陕西宝成100%权益、太原仪表100%权益及陕西华燕12.90%权益,以认购价格认购约152,749,808股新中航电子股份;及(iv)汉航集团以其所持陕西华燕67.10%权益及仟山电子96.44%权益,以认购价格认购约58,584,284股新中航电子股份。于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三日,中航科工与中航工业订立(1)股权转让协议一,据此,中航科工同意购买及中航工业同意出售中航工业于中航凯天86.74%权益(「中航凯天收购」);及(2)股权转让协议二,据此,中航科工同意购买及中航工业同意出售中航兰飞100%权益(「中航兰飞收购」),与中航凯天收购合称为「收购」)。中航凯天收购和中航兰飞收购的最终代价为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最终认可的数额,分别为人民币581,333,000元及人民币327,327,800元。于二零一零年七月三十日,(i)中航科工非全资附属公司洪都航空;(ii)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江西投资」);(iii)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飞公司」);(iv)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航飞机」);(v)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铜业」);(vi)江西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国际信托」);(vii)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钨业集团」);(viii)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钨业公司」)签订发起人协议,成立江西洪都商用飞机股份有限公司(「合营公司」)。合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00,000,000元,各方同意分两个阶段按其股权比例对合营公司注资。发起人协议项下预期之交易完成后,洪都航空、江西投资、西飞公司、中航飞机、江西铜业、江西国际信托、江西钨业集团及江西钨业公司分别持有合营公司25.50%、25%、17.17%、8.33%、8.33%、7.33%、4.17%及4.17%权益。(中航工业持有中航飞机100%权益,并透过中航飞机间接持有西飞公司85.91%权益)中航科工的一系列资本运作(2010年)于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五中航科工的一系列资本运作(2011年)于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中航科工与中航机电签订了收购协议,据此,中航机电有条件的同意出售及中航科工有条件的同意收购天津航空的全部股份权益,代价约为人民币768,278,300元,其中包括(i)代价之25%,即约人民币192,069,575元将由中航科工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满足;及(ii)代价之75%,即人民币576,208,725元将于完成时由中航科工以向中航机电发行和配发182,344,533股新内资股的方式满足,价格为每对价股份港币3.734元(相当于每股内资股约人民币3.16元)(「天津航空收购」)(「对价股份」)。将发行予中航机电的对价股份总数可予改变,将基于交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确认及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而调整。于二零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中航电子董事会公布,航电系统和上海逐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逐日」)同意向中航科工之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上海航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航锐」)注入人民币735万元(「上海航锐资本注入」)。于公告日,上海航锐由中航科工之间接附属公司上海航电和蒋海江(「蒋先生」)分别持有65%和35%之权益。上海航锐资本注入完成后,上海航锐将由上海航电、蒋先生、航电系统及上海逐日分别持有57.02%,30.70%,6.14%及6.14%之权益。根据上市规则第14A章之规定,航电系统向上海航锐的建议资本注入构成中航科工之关连交易。上海航锐资本注入完成后,中航科工透过其附属公司持有上海航锐之权益将由65%摊薄7.98%至57.02%。根据上市规则,此等摊薄构成中航科工视同出售其于上海航锐7.98%权益及关连交易。根据香港上市规则第14A章之规定,上述关连交易须遵守申报和公告的要求,但可豁免独立股东批准。交易详情仅请参阅中航科工于二零一一年三月八日发布之公告。中航科工的一系列资本运作(2011年)于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五对中航科工资本运作的总体解读(一)A+H股的整体上市是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的核心战略。2008年中航工业合并成立后提出了集团层面的资本运作方案,集团将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实现专业化经营,通过内部整合和外部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集团资本运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年内实现集团公司80%的业务和资产上市;第二阶段,5年内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而集团整体上市分为A+H股两部分。目前,中航工业集团18家A股上市公司中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进行了资本运作和业务重组,而作为中航工业在H股的上市公司,中航科工(02357.HK)将成为集团公司境内外资本化运作的重要平台,建立集团的境内外融资渠道,在实现集团国内外整体上市中发挥重要作用;汽车资产的彻底剥离优化了中航科工资产质量,恢复了其海外融资功能。中航工业集团合并成立前,中航科工的资产以原二航集团旗下的优质航空、汽车类资产为主,包括洪都航空、哈航集团、昌河航空、保定惠德、东安动力、昌河股份、哈汽集团。最近几年,中航科工的航空产品业务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汽车类业务出现较大亏损,为了优化上市公司资产,恢复港股平台融资质量,中航工业集团近年围绕公司汽车资产进行了重组,2008年5月,中航科工旗下的ST昌河通过资产置换和增发剥离了亏损资产,实现了从汽车制造企业向航空系统供应商的转型(置换入上航电器和兰航机电100%股权)。随后,中航科工又与中航汽车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向中航汽车转让其所持有的哈汽集团和昌河铃木的股权。现在启动东安动力的资产置换将实现中航科工汽车资产的彻底剥离,至此,中航科工旗下汇集了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直升机公司、防务公司、系统公司的直升机、教练机、航电和航空电子元器件类优质资产。随着不断的业务重组和资产注入,中航科工将逐渐摆脱了亏损的经营状况,恢复了再融资功能,最终实现集团的A+H股整体上市。对中航科工资本运作的总体解读(一)A+H股的整体上市是中对中航科工资本运作的总体解读(二)中航光电置入港股上市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集团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中航光电上市后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其业绩的增长和盈利能力,都是中航工业集团旗下最优质的业务和资产之一。通过股权置换,中航光电的资产实现了A+H股的上市,将有利于集团通过其进一步进行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东安动力回归A股,也将有利于未来中航工业集团汽车业务的重组。中航工业集团拥有丰富的汽车类资产,其中既包括整车制造,又包括系统零部件,作为“五化万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类资产的重组关系到集团的健康发展,这也是中航工业集团成立后组建中航汽车公司的原因。但中航工业集团的汽车类资产的市场竞争力较低,盈利能力较差,因此为了提升产业优势,中航集团必将围绕汽车类资产进行大规模的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在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东安动力被定位为汽车业务发展平台,因此,将东安动力股权从港股上市公司剥离,将有助于集团进行汽车业务重组的空间和灵活度,推动相关运作的开展。对中航科工资本运作的总体解读(二)中航光电置入港股上市公司中航科工集团简介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科工”)于2003年4月30日在中国北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6亿元人民币。2003年10月30日,中航科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主要股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航科工总资产约200亿元人民币,总股本49.49亿股,H股股数20.14亿股。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是中航科工的战略合作伙伴,持有中航科工股份总数的5.03%。中航科工的主要航空产品包括各种类型的直升机、支线飞机、教练机、通用飞机、飞机零部件和航空机电产品。直升机有:直-8系列、直-9系列、直-11系列、H425、HC120。与欧洲直升机公司合作生产EC120系列直升机,与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合资生产CA109系列直升机以及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合作生产S-92系列直升机零部件。中航科工亦是中国领先的教练机与通用飞机制造商。产品有:L-15高级教练机、K-8系列教练机、CJ-6初级教练机、Y-12系列运输机以及N-5型农林飞机。主要研发生产基地在哈尔滨、南昌、景德镇。中航科工与世界一流的航空产品制造商有广泛的合作,与空客公司合资的项目有: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项目(投资额占中方投资的20%);哈尔滨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有限公司(中航科工合计拥有20%的股权)。中航科工集团简介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科工中航科工组织架构中航科工组织架构目录中航工业集团背景介绍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一篇_借尸还魂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二篇_借道伐虢中航工业资产重组第三篇_纲张目举中航工业资产重组、专业化整合进展情况目录中航工业集团背景介绍纲举目张——将庞大的资产,分门别类注入到资本市场,描绘出一幅中航系清晰的产业战略地图中航工业集团内部产业整合和资产重组第三篇纲举目张——将庞大的资产,分门别类注入到资本市场,描绘出一幅中航工业集团内部产业整合及资产重组整体示意图产业整合上市平台中航产业整合模块说明中航产业板块主体中航工业集团内部产业整合及资产重组整体示意图产业整合上市平台中航系跨产业分类上市战略版图(一)家数上市公司名称将来资产整合方向或主营业务关键词目前控制人1中航科工(H股)作为整合大量A股资源的资本运作平台中航工业2中航国际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包括:电力及蒸汽供应及航空技术相关产业中航工业3深中航持有A股多家民用范围上市公司中航工业4St北亚(中航投资)金融、投资中航工业5哈飞股份直升机中航科工6St昌河航空机载照明与控制系统产品的制造业务中航科工7洪都航空防务资产、教练机中航科工8东安动力汽车发动机中航科工中航系跨产业分类上市战略版图(一)家数上市公司名称将来资产整中航系跨产业分类上市战略版图(二)家数上市公司名称将来资产整合方向或主营业务关键词目前控制人9中航精机机电优质资产中航机电10中航黑豹专用车、特种车中航机电11中航电测应变电测产品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12中航光电电连接器、光器件和线缆组件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13中航重机液压、锻造、燃气轮机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14中航三鑫建材、特种材料、新材料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15贵航股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16航空动力中航旗下唯一发动机上市平台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中航系跨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