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试卷A_第1页
中药化学试卷A_第2页
中药化学试卷A_第3页
中药化学试卷A_第4页
中药化学试卷A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化学》试卷AA1、有碱性、中性、酸性三种规格担体是A.活性炭 B.硅胶 C.氧化铝 D.聚酰胺 E.纤维素2、萜类生合成途径是A.莽草酸 B.异戊二烯 C.C5单位D.多酮 E.甲戊二羟酸3、以下属于酚苷的是A.白芥子苷B.天麻苷C.苦杏仁苷D.芦荟苷E.毛茛苷4、C-苷最难水解的缘由是A.原子碱性最弱B.C-苷难溶于水C.CD.C-苷空间位阻最大E.C子碱性最强5、羟基蒽醌化合物中,对醋酸镁试剂呈橙红色的是A.1,8-二羟基蒽醌B.1,2-二羟基蒽醌C.1,4,8-三羟基蒽醌D.1,2,3-三羟基蒽醌E.1,3,4-三羟基蒽醌6、聚酰胺层析〔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最终洗脱下来的是A.大黄酚B.大黄素C.大黄酸D.芦荟大黄素 E.大黄素甲醚7、香豆素和木脂素体内都是由 衍生而来的A.苯丙酸B.对羟基桂皮酸C.邻羟基桂皮酸D.酪氨酸E.桂皮酸8、LabatA.甲基B.亚甲二氧基C.酚基D.羧基 E.甲氧基9、以下哪类化合物的颜色随PH不同而转变?A.异黄酮 B.黄酮醇 C.二氢黄酮D.花色素E.黄酮10、用碱性溶剂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为保护构造中的邻二酚羟基,常参加A.枸橼酸B.醋酸C.碳酸D.磷酸E.硼酸11、依据 的数目可将可水解鞣质低聚体进展分类〔十一〕A.葡萄糖 B.没食子酸 C.桂皮醇 D.逆没食子酸E.松柏醇12、与茚三酮反响呈色的是〔十二〕A.脂肪酸成分B.油脂类成分C.萜类D.氨基酸 E.芳香酸成分13、可区分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反响是〔八〕AH2SO4-HNO3B.K-KC.Liebermann-Burchard反响D.KeddeE.以上都不是14、挥发油的酸值是代表挥发油中A.酯类成分含量的指标B.游离碱类成分含量的指标C.游离酸、酚及酯类成分总量的指标D.游离酸、酚及游离碱成分总量的指标E.游离酸类、酚类成分总量的指标15、萜类形成的根本单位是A.甲戊二羟酸B.焦磷酸异戊烯酯C.醋酸D.葡萄糖E.异戊二烯BA.硫酸盐溶解度不同B.草酸盐溶解度不同C.游离碱溶解度不同D.游离碱碱性不同E.游离碱挥发性不同1〔〕2〔〕A.不用调PHB.碱化后氯仿萃取C.酸化后加沉淀试剂D.碱化后加沉淀试剂E.酸化后氯仿萃取3、从生物碱酸水液中分取叔铵碱〔〕4、用生物碱水提取液做沉淀反响〔〕A.FC25-CH3构型不同B.FC25-CH3数目不同C.ED.EE.E/F5、奇墩果烷型皂苷元与熊果烷型皂苷元的主要区分是〔〕6、螺甾烷与异螺甾烷的构造区分是〔〕A.山奈酚B.槲皮素C.葛根素D.银杏素E.甘草素7、与氨性氯化锶呈阳性反响的是〔〕8、与四氢硼钠反响呈阳性的是〔〕ABC.带Ⅰ和带Ⅱ都强D.带Ⅰ和带Ⅱ都弱E.带Ⅰ和带Ⅱ均无9、黄酮的甲醇的紫外光谱特征是〔〕10、二氢黄酮的甲醇的紫外光谱特征是〔〕A.三氯化铁-氢氧化钠B.三氯化铁-盐酸C.2,6-二氯苯醌氯亚胺D.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E.盐酸羟胺-三氯化铁11、异羟肟酸铁反响的试剂是〔〕12、Gibbs〔〕A.遇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B.有挥发性C.有升华性D.可溶于碳酸氢钠E.有旋光性13、大黄素和大黄素葡萄糖苷共有的性质是〔〕14、芦荟苷和大黄素葡萄糖苷共有的性质是〔〕A.鼠李糖苷B.葡萄糖苷C.葡萄糖醛酸苷D.阿拉伯糖苷E.洋地黄毒苷15、最难水解的是〔〕X1A.酚类B.苷和苷元C.蒽醌类D.黄酮类E.木脂素类2、从药材中提取原生苷应实行的方法有A.温水浸提B.沸水煎煮C.乙醇渗漉 D.酸水浸提 E.乙醇回流3、可溶于氢氧化钠,不溶于碳酸钠溶液的是A.大黄酚B.大黄素甲醚C.大黄酸D.芦荟大黄素E.大黄素4、GibbsA.7-羟基香豆素B.苯酚C.呋喃骈香豆素D.8-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E.5,8-二羟基香豆素5、分别槲皮素和山萘酚的方法有A.聚酰胺层析法B.乙酸乙酯/硼酸法C.葡聚糖凝胶法D.氧化铝层析法E.铅盐沉淀法6、黄酮类成分的颜色深浅的影响因素是A.有无穿插共轭体系BC.助色团的位置DE.中间三碳链的氧化程度7、用亚硫酸氢钠法分别挥发油中羰基化合物的条件是A.高温B.长时间C.酸性 D.短时间E.低温8、萜类成分在植物体内形成的真正前体是A.异戊二烯BC.焦磷酸γ,γ-二甲基烯丙酯DE.甲戊二羟酸9、三萜皂苷元有A.奇墩果烷型B.达玛烷型C.螺甾烷型D.熊果烷型E.羽扇豆烷型10、鞣质可与以下哪些物质生成沉淀A.氨基酸B.生物碱C.纤维素D.重金属盐E.蛋白质二、填空题1、挥发油的化学常数包括〔〔〔〕2〔的基团数目及位置有关。3、依据构造呋喃香豆素可分为〔〕和〔〕两类。4、苦杏仁酶能水解〔〕苷,麦芽糖酶能水解〔〕苷。5〔〕对鞣质的溶解力量最强,可使中药组织中鞣质-蛋白质的连接键被翻开。6、分别挥发油中含羰基化合物,可用〔〕法和〔〕法。7、黄酮类化合物A〔〕途径,B〔〕途径。8、中药中存在的芳香族有机酸,常见的是〔〕衍生物和〔〕衍生物。三、名词解释1、酚性生物碱2、鞣质3、挥发油四、简答题1、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提取,精制时为什么可用碱溶酸沉法,应留意什么,为什么?2、利用聚酰胺层析分别黄酮类化合物时,影响其吸附力强弱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自碱水提取液中分别季胺生物碱?五、提取分别中药粉防己中含有脂溶性叔胺生物碱ab汉防己乙素等cda、b、c、d〔可用流程表示〕六、构造解析C15H12O5,HCl-Mg(红),ZroCl(+)加枸橼酸褪色,SrCl2/NH3(-),NaHB4(+),Mg(Ac)2加在点有样品的滤纸上在紫外灯下观看呈天蓝色荧IR1NMR(δ)ppm:7.2(2H,d,J=8.5Hz),6.7(2H,d,J=8.5Hz),6.0(1H,d,J=2.5Hz),5.8(1H,d,J=2.5Hz),5.2(1H,q,J=5/11Hz),2.8(1H,dd,J=9/17Hz)12、1NMRA型题1.C2.E3.B4.B5.A6.C7.E8.B9.D10.E11.A12.D13.C14.E15.AB1.D2.B3.B4.C5.D6.A7.B8.E9.C10.B11.E12.C13.A14.E15.CX1ACD2、BE3、ABD4、BD5、ABE6、ABCDE7、DE8、BC9、ABDE10、BDE二、填空题12、氢键吸附、氢键缔合3、线型、角型4、β-葡萄糖、α-葡萄糖5、含水丙酮6、亚硫酸氢钠吉拉德试剂〔或Girard〕7、乙酸-丙二酸 莽草酸8、桂皮酸 苯甲酸三、名词解释1、酚性生物碱是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有酚羟基的含N有机化合物,多数具有简单的环状构造,多呈碱性,有显著的生理活性。2、又称鞣酸或单宁,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分子量在500-3000之间,能与生物碱,明胶及其蛋白质沉淀的水溶性酚类化合物。3、挥发油也称精油,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的与水互不相溶的油状液体。四、简答题1、具有内酯构造,加碱开裂可溶于碱水,加酸环合,不溶于酸水而析出来。应留意加热时得不到香豆素类化合物。2〔1〕能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吸附力越强能形成氢键的基团所处位置易于形成分子内氢键,吸附力减小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酸碱越多,吸附力越强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吸附力不同与溶剂介质有关3〔1〕碱水溶液酸化,加雷氏铵盐沉淀滤取沉淀,用丙酮溶解,过滤,丙酮溶液通过氧化铝柱,丙酮洗脱净化净化后,加硫酸银,氯化钡分解沉淀,得到季胺碱盐酸盐五、提取分别答题要点: 药材粗粉乙醇提取乙醇提取液回收溶液浸膏1%HCl酸水液浓氨水调PH9-10,氯仿萃取NaoH水层 氯仿层NaoH酸化pH9-10沉淀试剂沉淀分解沉淀NaoH氯仿层水溶性生物碱dNH4Cl、CH3Cl回收、硅胶柱有机溶剂洗脱CH3Cl回收先洗下后洗下汉防己甲素a汉防己乙素b脂溶性酚性叔铵碱c六、构造解析答题要点:由化学反响推断为二氢黄酮,由光谱数据推断为5,7,4’-三羟基二氢黄酮2.8pp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