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师的道场_第1页
课堂是教师的道场_第2页
课堂是教师的道场_第3页
课堂是教师的道场_第4页
课堂是教师的道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1张丽钧简介*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部“人民教育家论坛”坛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北省“突贡专家”、河北省首届名师、河北省骨干校长*河北师大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唐山市百年十大女杰、唐山市十佳教师、唐山市十大优秀母亲*《读者》《意林》《格言》《思维与智慧》等杂志签约作家*迄今发表文章300余万字,出版个人文集18部*《捐赠天堂》《牡丹花水》等7篇文章被选入内地、香港、新加坡《语文》课本。《心灵的选择》《创造月亮》等18篇文章被选为全国高考、各地中考背景材料*应邀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参与“焦点访谈”、“文化访谈录”、“教育人生”、“教育焦点”、“师说”等栏目的录制。*应邀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山东、河南、四川、湖南、江苏、浙江、广西、广东及河北省各市、县举办各类讲座百余场。

一、课堂,是教师的道场公开课——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我一直坚持认为,天下的教师分两种:不喜欢讲公开课的教师,喜欢讲公开课的教师。首先谈“不喜欢讲公开课的教师”。在我看来,一个教师不喜欢讲公开课,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怕累。首先是累脑——北京人大附中的王君,是个活在公开课中的教师,她讲了四次《绿》的公开课,一次跟一次迥然不同,就算前面一次讲得再成功,她也不甘心再重复自己。她多么善于跟自己较劲!只有肯于这样跟自己较劲的人才真正懂得这样较劲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是累嘴——三年前,我们唐山开滦一中和大连二十高中、江苏新海高中隆重启动“跨三省同课异构”公开教学活动。我校一位语文老师,为了把一堂自我满意的课带到异地的课堂,整整试讲了10遍,最后硬是把自己都讲哭了。她绝望地说:“我怎么越讲越不会讲啊!”这样残酷的自我否定,伴随着整个的试讲过程,多少年职业生涯中的“山穷水尽”与“柳暗花明”,被浓缩在卓绝的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密集降临的忧与喜,让人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对自我执教能力的苛刻审视与更高期许。第三还要累腿——坐着飞机去讲课,跑10多个钟头的高速路去讲课,有人问:这样折腾,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它值吗?我不能想象三所学校校长打电话敲定一个题目,然后安排自家学校的老师分别在自家的课堂讲课,最后拿出视频来彼此分享。如果大家曾注意过“中俄联合军演”,你就明白了“联合”究竟意味着什么,你就明白了将不同的队伍放到同样的时空背景下演练意味着什么。即使组织者缄口不谈“为荣誉而战”,它也必定成为每一个参与者的最强心声。教师不喜欢讲公开课的第二个原因是怕丑。人都有遮丑、藏拙的本能。“我不亮丑,你或许就不知道我有多丑吧?”不喜欢讲公开课的老师会在心里这样说。是的,你天天关着门讲烂课,烂课就缠上了你,最后还要跟你“成家”,过天长地久的日子。下面我谈“喜欢讲公开课的教师”。这种教师也可以再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喜欢讲“假公开课”的教师,一类是喜欢讲“真公开课”的教师。什么叫“假公开课”?“录像课”就是假公开课之一种。你看那“录像课”,一个地方讲砸了,没关系,再重新录制一遍。剪辑、制作,直到满意为止。这很像演员的“假唱”,完美中存在着致命伤,因此,我向来对“录像课”嗤之以鼻。除此之外,“假公开课”还有“作秀课”,就像演一台戏,彩排N多遍,每个人都熟记了台词,众星捧月般地成全了一个天界下凡般的主角——教师。讲这种课的老师不知道,他(她)其实是在主动扮演小丑的角色。最后我谈喜欢讲“真公开课”的教师。喜欢讲“真公开课”的教师,勇于将自我投入如火如荼的现场,他(她?)站到悬崖上,瞬间高飞,或瞬间坠落,并且他(她)的高飞或坠落,还要任由他人评说——他(她)上的是“惊心课”啊!我校有个参加过“跨三省同课异构课”的老师曾在讲完课后哭着跟我说:“校长,我讲砸了,死的心思都有……”我笑着说:“‘死’了好啊!一个老师死在公开课上,好比一个战士死在战场上,那是多么荣耀的事啊!跟那些终老山林的庸者相比,你多么幸运!”这是我的真心话。我曾经问自己,公开课究竟像什么?有一个流传颇广的语段,是谈对于爱情的体验的:“爱情之于我,不是寻常的一饭一蔬,而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我想,每一个不甘平庸的教师是不是也都应该学会这样说——“公开课之于我,不是寻常的一饭一蔬,而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曾在公开课上振翅高飞的教师,那一刻的铭心体验,必将伴随他(她)的整个教学生涯,公开课凝结而成的那一粒可贵的盐,必将成为他(她)每一堂“家常课”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曾在公开课上颓然坠落的教师,是向一个“旧我”敲响了丧钟,他(她)会“向死而生”,会在一番卧薪尝胆之后迎来一个“新我”的呱呱坠地。——喜欢上“真公开课”的老师,有福了!今天,汇聚到这间教室来讲课的教师,都是“一不怕累、二不怕丑”的教师,都是怀揣了“英雄梦想”预备奉献“真公开课”的教师。作为东道主,我敬你们!我谢你们!我愿你们满怀激情、大胆亮剑!同时,我也愿意想象——当你们垂垂老矣,能够对坐在膝头的孙辈炫耀:曾经,在一个叫开滦一中的地方,我讲了怎样怎样的一堂课……(本文为张丽钧在“大连二十高中、江苏新海高中、唐山市开滦一中三届三轮‘跨三省同课异构’公开教学活动开幕式”发言稿)

触摸古人千载之前的心跳听四位高中语文教师讲“同课异构”课。他们讲课的内容是分析同一份试卷,试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是曹丕的《与吴质书》。文中有一个句子:“仲尼覆醢于子路”。四位教师,将这个句子讲出了四种不同的境界。第一位教师讲道:很显然,这是一个介词结构后置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它应该是“仲尼于子路覆醢”——注意,“醢”,读作hǎi,意思是肉酱。也就是说,仲尼为了子路而覆醢。我们都知道,仲尼就是孔子,而子路是孔子的学生;“覆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倒掉肉酱,也有人说是把肉酱盖上,我们认为第一种解释更合理。所以,这个句子连起来讲就是:孔子为了子路而倒掉肉酱。明白了吗?(学生点头)第二位教师讲道: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在晚年的时候回到老家,创办了洙泗书院。来听他讲课的,那都是他的粉丝。几千粉丝也不能空着手来呀,送给老师的见面礼多是几壶老酒、几条肉干。孔子是个肉食者——他太喜欢吃肉了!可是,当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之后,居然“三月不知肉味”!你看,孔子还是个“骨灰级”的音乐鉴赏家呢。后来,当得知他特别喜欢的学生子路被剁成肉酱之后,嗜肉如命的孔老夫子居然让人把家里的肉酱都倒掉了——他忌讳“肉酱”这俩字,他承受不来呀。(学生会心笑)第三位教师讲道:战国时期,钟子期与俞伯牙演绎过一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当钟子期不幸早亡,俞伯牙到他坟前弹奏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人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而子路就是七十二贤人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论语》一书中,子路出现次数最多,达四十八次。子路仅比孔子小九岁,他性格豪放爽直,为人勇武,忠于职守,与恩师孔子之间是真正的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所以,当六十三岁的子路被剁成肉酱之后,孔子悲痛地倒掉了家里的肉酱,并哀叹“天断绝我!”,一年之后,孔子也去世了。(学生轻叹)第四位教师讲道: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山东曲阜孔林?——孔林是什么地方?是“万世师表”孔子墓穴的所在地啊!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为他守墓三年,而那个叫子贡的弟子,居然守了六年!你可能要问,这些弟子跟他们的老师之间感情怎么这么深呢?那是因为,孔子曾在他的弟子们身上付出过太多太多的智与爱。孔子既是“经师”,更是“人师”,他一生都是在“以智培智、以心育心”。对弟子,他从不吝惜付出真情——冉耕病了,他万分焦灼;颜回早逝,他恸哭失声;而当子路被剁成肉酱,他的心都碎了,从此再不忍食肉酱……一次次的凄然动容,无不是为他钟爱的学生。遇到这样的老师,学生幸甚;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幸甚!(学生鼓掌)四节课听下来,评课者对四位教师有关“仲尼覆醢于子路”的不同讲法竟也各有褒贬。有人说:第一位教师讲得最好——知识点讲得明白透彻,符合高考要求;繁简得当,不枝不蔓。这样的课,好用。有人说:第二位教师讲得最好——懂得取悦学生,风趣谐谑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肉干、肉味、肉酱串起故事,别具匠心。这样的课,好玩。有人说:第三位教师讲得最好——借助翔实的数字强化理解与记忆,表现出教师良好的文化功底;适当拓展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让学生过耳不忘。这样的课,好懂。有人说:第四位教师讲得最好,动情的讲解直达人心,讲出了师徒间“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深厚情谊;同时,也鲜明地表达了教师本人对这种师生关系的欣赏与向往,让每个听者都为之感动。这样的课,好听。——语文,是该侧重“工具性”还是该侧重“人文性”?知识,是该看重“记忆性”还是该看重“理解性”?课堂,是该追求“近期有效”还是该追求“远期有效”?什么样的语言才是真正具有“种子能量”的语言?什么样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在孩子心中“永活”的知识?当古人借助纸张、文字款款走进今天的课堂,讲解者该如何带领孩子触摸他千载之前的心跳?当被分数役使的孩子漠然忽略了字里行间的泪与笑,讲解者该怎样引领着他们通过寻找古人进而寻找到那个不幸失落的自己?在徐迅雷所言“智识分子”、“知识分子”、“知道分子”之中,哪一个才是我们最想要的?……如果不想透这些问题,我们很可能已丧失掉了评课的资格。美丽来过那是个应该永远铭记的日子——2013年11月27日。这一天,我由北京飞赴青岛,在19A那个座位上,我得到上天格外的眷顾,看到了永生难忘的景象。我手中握了一本美妙的书,但当飞机飞临渤海上空的时候,我放下了那本书。隔了透明的空气,我看到碧蓝的海面缀了一朵朵亮眼的白浪花,从万米之上的高空看下去,那浪花居然是静止不动的。白云不多也不少,疏密度恰如人意;每一朵白云都在海面投下一片暗影,仿佛是,云彩们都饶有兴味地在海面娇花照影;飞机在飞,云与影并不是同步抵达视野的,总是先看到了下面的一团暗影,忙不迭地依其轮廓和明暗度猜想天上那一朵云彩的形状与薄厚,几秒钟后,果然就有一朵正中你猜测的云彩飘然飞临,由不得人在心中欢呼起来。每一朵云,都推着自己的影子,在海面款款而行;而云与影之间的空阔,无疑是属于想象的。我问自己,这究竟是谁的主意——搭起无边的蓝色舞台,扯起无边的蓝色背景,来一场云与影的盛大演出?今天当班的,是一个完美主义的灯光师吧?这台豪阔的云影盛宴,到底是用来宴飨谁的呢?谁正幸运地得着这样一种美丽的恩宠呢?一位朋友在九寨的一句痴问陡然于心中复活:“你存心要美哭我吗?”……我的心多么焦灼!好想叫醒飞机上每一个昏睡的人:喂,喂喂,快别睡了!看天地间正在上演着怎样奇伟、瑰异的一幕!那一天,我讲座的题目为《活赚这一生》。我与各位同行分享了自己一路的所见所想,我问他们:“大家说说看,如果可能,我愿不愿意再重复一遍这样的旅程呢?”大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接着问道:“那些一直在飞机上昏睡的人,愿不愿意再重复一遍这样的旅程呢?”大家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我说:“同样的时刻,同样的旅程,同样的景象,但是,它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有多大的差异啊!对于一个不肯睁眼的人而言,云与影没有来过;对于一个不肯‘走心’的人而言,爱与美没有来过。”有意思的是,来听我讲座的老师们刚刚完成一个职业生存状态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让你重新选择职业,你还会选择教师吗?”三百多被调查者中,只有一个叫诗红的老师选择了“愿意”——就像我愿意欣然重复自己的旅程一样,诗红老师愿意欣然重复自己的职业生涯。我在讲台上盯着诗红老师说:“我多么幸运,在今天得到了‘美的开光’;但我远不及诗红幸运,她得到的是‘爱的开光’。”山本文绪说:“一个人幸福快乐的根源,在于他愿意成为他自己。”我不相信一个活得乏味无趣、沮丧透顶的人会“愿意成为他自己”。他耳边总回响着这个可怕的句子——“真的生活在别处”,他不相信真实的美丽会自动送上门来,他宁肯闭着眼睛拟想虚无的美丽。只有那些眼睫与心睫愿意保持张开姿态的人,才有可能一次次接住上天抛来的绣球,才会由衷地说:生活如此美妙动人!——美丽来过,可惊动了你?二、相遇,是运命的开光别逼孩子做“纸上刽子手”这样的残忍游戏总是有人热衷去玩——假如你和母亲只有一个人能够活下来,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当年,这道残忍的选择题就曾摆在杭州某小学的学生们面前。结果,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让自己活。这“可怕的选择”着实吓坏了命题人。命题人打着“生命教育”的旗号,用这道题拷问孩子的灵魂,他巴望着每一个孩子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是,他错了,压根就错了。无独有偶,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题目叫《我的五样》——心理老师出了一道题,“写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作者便写了“空气、水、太阳、鲜花、笔”;然后,心理老师让大家“舍四保一”,作者便仅留下了“笔”……语文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也曾对作者的选择发出过质疑——“空气、水、太阳”都没了,不就意味着生命也没了吗?那还要“笔”干嘛?但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们早就磨练出了一身硬功夫,那便是,在没道理处讲出大道理来,这便有了“笔乃作家之魂,比命还重要”之类牵强的讲解。许多老师按照编者的意图,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也试着写出“我的五样”,然后,一样样舍弃,最后只剩下那最最宝贵的一样。学生嘻哈着写,老师嘻哈着评,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个游戏。但也有例外,上虞市一位语文老师在带着十几名澳洲学生做这个游戏时就遇到了意外情形——女孩们在“舍四保一”环节中动了真情,她们实在不忍划掉“上帝、父母、朋友”中的任何一个,所以,她们选择了哭泣。在我看来,她们所交的“白卷”才是货真价实的“满分”。毋庸讳言,在我们的教育中,“生命教育”一直缺位。“生命教育”是一项浩繁的工程,它周期长,牵涉广,最重要的是,它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都明确知晓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究竟能否区分出高低贵贱。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在他的课堂上为大家展示了这样一个案例:你正站在天桥上,突然,你发现天桥下面的电车刹车失灵了,而不远处的轨道上正走着五个人;你身边有一个胖子,把他推下天桥,就可以成功阻挡电车前进,从而拯救那即将被电车撞死的五个人。问,你怎样做?桑德尔教授说:如果按照边沁(英国哲学家)“功利主义哲学”所强调的“为最多的人谋求最大的利益”,那么,你完全可以将那个胖子推下天桥;然而,“胖子”珍贵的个人利益得到应有的尊重了吗?谁敢说以“胖子”个人的生命换取那五个人的生命这件事因“划算”而可以付诸实施?不管我们以怎样柔和的语气引导学生在父母和自己之间、父母和朋友之间做出生死抉择,我们都是在残暴地威逼着学生去蔑视生命、亵渎生命、戕害生命。什么样的痴汉笨伯才会将一次次意念中对爱者的无端埋殡命名为“生命教育”?一个个伪命题横陈于孩子面前,让单纯稚嫩的心无所适从。在我看来,不论是“舍一保一”还是“舍四保一”,那被舍掉与被保住的,都已受到无可告语的暗伤……生命本无高低贵贱之分。越是愚钝的手,越试图掂量出生命的高低贵贱。殊不知,你掂量得越认真,你受到的伤害就越大。警惕那些南辕北辙式的生命叩问,别再以“生命教育”的名义懵懵懂懂做出“反生命教育”的事情,别再逼着孩子充当“纸上刽子手”了……“差生”活得好,未来才会好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提出一个观点,博得大家一致认同。戚教授认为:我们未来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今天班里的那些“差生”;因为,未来为你提供卖菜、收电费、开出租车等日常服务项目的,就是今天这些“差生”。这些人,能真正让你切实体会到生活质量的高低。毋庸讳言,任何一所中小学都有所谓“差生”,并且,“差生”被边缘化似乎成了一种普遍趋势。有些学校更是公然歧视“差生”——给“差生”戴“绿领巾”,展览“差生”作业、试卷,将“差生”驱赶到最后一排,为“差生”单独编班等等。校园里的“嫌贫爱富”,流行病般侵蚀着太多校长、教师的心。正是因为“差生”被普遍当成了“累赘”,所以,当看到魏书生、李镇西、雷夫等优秀教师偏爱“差生”的时候,我们才感到格外欣慰。对分数的狂热膜拜,使我们忽略了太多不该忽略的东西。挫败感本已经使“差生”苦不堪言,遭白眼又给他们伤口撒盐。我们常常纳闷,为什么越是“差生”毛病就越多——抽烟、上网、逃课、出走……有多少人能像张德芬那样,分析出这些毛病其实是孩子在竭力逃避无颜面对的现实?而“标签效应”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而这,也正是“差生”被称作“差生”之后越来越差的原因之所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办了“波尔塔瓦幼年违法者工学团”(后更名为“高尔基工学团”),“工学团”的学员全都是失足少年。一个后来成为马卡连柯得力助手的学员卡拉巴林这样回忆道:“马卡连柯注意到我的人格,可是那时,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这是他对我的第一次温暖的、人道的接触。”就是凭着这种“温暖的、人道的接触”,马卡连柯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当年那些违法学生,被他成功塑造成了专家、学者、干部、国家勋章获得者和卫国战争英雄。没有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但是,我们不妨想想看,如果“差生”今天收到只有歧视与侮辱,那么,明天他奉还社会的,除了冷酷与怨恨还能有什么呢?难道,我们只有真切体会到了痛彻骨髓的“恨出者恨返,祸往者祸来”才愿意睁开倦怠的眼睛关注一下“差生”的生存质量吗?智者说:“源头之石,改变了河流的走向。”愿那幸运地做了“源头之石”的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意识到自己对于河流的意义,意识到河流对于大海的意义;愿每一条河流在回望迢遥来路的时候都能够深情地说:“感谢那源头之石,赋予了我有尊严的流向。”寒性教育寒性体质,是中医上的一个表述。寒性体质的人,多会“体惫力乏、气血两虚、狂躁妄动、神昏谵语”。我们的教育,与上述病症何其相似!针扎、刀划、熨斗烫,揪耳、灌尿、吃鼻屎……虐童花样层出不穷,令我们心寒发指;接二连三的校园性侵,更是悍然挑战我们原已脆弱不堪的神经。我们的教育,遭到前所未有的诟病。“显性脓包”固然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而在公众欣然忽略的地方,正在茁长的“隐性脓包”又有多少呢?——教师只“教”不“育”,眼中只有平均分、及格率;学生彻底沦为了“分数”的奴才,得分、失分、涨分、落分、找分、偷分……“拜分”,成了学生的宗教。在分数面前,正直、善良、诚实、宽容等变得一文不值。殴师、弑亲、泼熊、投毒,这些,不都是“寒性教育”结出的“寒性果实”吗?拜金、拜物、拜权、拜色,这些,不都是“拜分”的变脸吗?功利的心,最容易与阴毒结缘;精神虚脱的人,一不留神儿就成了变态狂。指望远离人性的教育结出人性的果实,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敲冰取火。《孟子》记载了这样一桩发人深省的故事:逢蒙向羿学习射箭,把羿的看家本领都学到手之后,他冒出一个歹毒的念头——世间能超越我射技的只有羿了,除掉他,我就成了天下第一。于是,他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老师。孟子听到这件事后说:“羿也有罪呀!”听的人蒙了:羿是个受害者,何罪之有?孟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另一个故事:郑国攻打卫国,郑国派子濯孺子为将。两军交锋,郑败。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子濯孺子说:“我肩膀疼,不能拉弓,看来今天必死无疑了。”顺便问了车夫一句:“追我们的是谁?”车夫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听后大喜,称自己的命保住了。车夫不解,说对方射技如何如何了得。子濯孺子笑了:“那是我徒孙啊!他老师的射箭技艺就是我教的。他老师是个特别正派的人,教出的学生,肯定错不了!”果然,徒孙见了师爷,只象征性地放了几下空箭就离开了。——羿只教技艺不教做人,所以死在学生手下;子濯孺子既教技艺更教做人,所以在徒孙手中逃生。孟子振聋发聩的教诲,何以唤不醒我们的蒙昧的心?每当我走进课堂,看到老师冰冷着面孔举办“正确答案发布会”时,我就难掩失望——唉,羿的魂,又在眼前这位老师身上附体了。我们的教育,不缺乏高度,不缺乏深度,缺乏的是“温度”啊!我们搞过“知识本位”,也搞过“教师本位”,现在又搞“学生本位”。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生命本位”?苏格拉底为了看到弟子们的思想在他面前大放焰火,他不惜“借自我嘲讽来掩盖他本身的优点”(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第10页)),他以“佯痴”换取弟子的“真慧”。他的生命就是一个火把,火把的使命乃是点燃智慧。雅斯贝尔斯这样定义教育: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如果教师根本不屑把自己设定为“一棵树”“一片云”,而是热衷于以“救世主”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毫无悬疑,他所培养出的一定是人格畸形的人。值得警醒的是,“寒性教育”的奉行者们正坠入“集体无意识”的深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职业表情、职业语态,成了太多教师难以抹掉的戳记,“居高临下病”流行病毒般侵蚀着太多教师的肌体。想想看,当每一个从教室里走出来的孩子都以“扩散寒冷”、“传递寒冷”为己任,那被冰痛的成千上万人中,最寒最痛者,不是教师又能是谁?佛语云: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在生命的“因由”阶段,我们,究竟给了孩子什么?自悟,是一世的修行芳魂不散去北京讲座。当我说起自己是朱自清先生的“再传弟子”时,我发现会场中部有一些骚动。我笑着说:“朱自清先生带的最后一名研究生是萧望卿先生,而萧望清先生是我的亲老师——我没有攀高附贵之嫌吧?还有,列位,难道您看不出本人为人刻意仿效朱先生之风、为文刻意仿效朱先生之韵吗?”全场鼓掌大笑。课间休息的时候,会场中部引发骚动的那几个人跑过来跟我搭讪,他们簇拥着一位大眼睛的儒雅男士,七嘴八舌告诉我说:他是朱自清家族的后代呢!我一听,热血一下子冲到了头顶,激动万分地伸出双手去握那位先生的手。我说:“天哪!这是谁的安排呀?简直比匹诺曹木偶的奇遇更离奇!”这个小插曲让我着实兴奋了好几天,跟太多人分享了这奇遇;又意犹未尽地从书架上抽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书信集,默读或朗读;耳畔,回响着萧望卿先生那湖南味的普通话,温雅地,对我的诵读或褒或贬……那几天,我跳出自己看自己,感觉自己好魔邪,但我又着实地喜欢着这魔邪!我独自玩索着那个特殊的时刻。我想,那个时刻之所以值得玩索,就在于它在瞬间交叉了两种人类最看重的传承——血脉传承和灵魂传承。在那位儒雅男士和我身上,缭绕着一种关乎朱自清先生的信息,浓也罢,淡也罢,反正它无可辩驳地存在着,它让我们在彼此相认的瞬间万分激动,又有一点不知所措。我羞于承认又不得不承认,那几天,在我心的角落里,竟萌生了一种荒唐的掂量——我试图掂量出那位儒雅男士与我,究竟谁更幸运地多承继了几克拉朱自清先生所看重的东西。柏拉图曾在他的《会饮篇》中将人类的生育繁衍分为了两类:一类叫作“身体生育”,一类叫作“灵魂生育”。如果说“身体分娩物”是我们与爱结合的产物,那么“灵魂分娩物”则是我们与“美”结合的产物。无论是“身生”还是“魂生”,都鲜明地打下了我们生命的烙印,借助这两种生育,我们有限的生命获得了可贵的延伸,我们曾来过这个世界的气息得以聚拢不散。我想,一个人,如若仅在这世界上留下了一种产物,是令人遗憾的;而这种遗憾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多数人生命悲戚的伴生物……《安妮日记》中有一个惊心的句子:“我希望我死之后,仍能够继续活着。”这大概是人类心底共同的语言吧。炼丹者、求仙者心底的声音是:“死,你不要来!”拜送子观音者、拜金华娘娘者心底的声音是:“我的血脉,你不能断!”他们,无不是在为自己的“形骸”祈祷,他们忘了为自己的“精魂”祈祷。谁能懂得我的这种感觉——当我写到柏拉图的时候,我自然想到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想到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我不知道柏拉图有怎样的父母、怎样的儿女,但我知道他有怎样的老师、怎样的学生。在我看来,“魂生子女”比“身生子0女”更有能力将我们的一缕芳魂带到遥远的后世。当你诵读疏狂的“仰天大笑出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时候,李白在你心中复活了;当你诵读忧戚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时候,白居易在你心中复活了;当你听到悲怆的《命运交响曲》的时候,贝多芬在你心中复活了;当你看到燃烧的《向日葵》的时候,梵高在你心中复活了……他们的芳魂,百浊不侵,历久弥新,有能耐让一茬茬生命怀着不减的惊喜迎向春天般地迎向他们。“创造就是消灭死。”罗曼·罗兰说得何其透辟!发誓将日子兑成票子的人消灭不了死,发誓将日子兑成位子的人也消灭不了死。我为那成功地消灭了死的人欣悦,也为在他身后有人为究竟谁多分得了他几克拉精神遗产而不惜费神劳心欣悦。生命多么短暂,充其量也就是四亿次眨眼。“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朱自清先生的这轻轻一问,可问醒了聪明的你?按摩章鱼50分钟夸张一点说,我是把那部关于“舌尖”上那点子事的纪录片当成“惊悚片”来看的。那个叫小野二郎的人,85岁了,兴致勃勃地在银座一家写字楼的地下室主持着一间叫做“数寄屋桥次郎”的小寿司店。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老的“米其林三星厨师”。他表情冷峻,不苟言笑。做寿司,他讲究的是“旨味”,追求的是“极简的纯粹”。他是这间寿司店的魂。他捏了70年的寿司,依然没有半点退下来的意思;他年过半百的长子,只配给他打下手。二郎说,他一捏寿司,就感觉自己站在了舞台的中央,骄矜得要命;他经常会在梦里幸福地捏寿司,还会被一个个奇妙的捏寿司的创意惊醒。镜头追踪着二郎和他的两个儿子。二郎原先一直坚持亲自去采购食材,70岁时,他在采买场犯了一次心脏病,便只好把这活交给了长子。那些鱼老板一遇到好鱼,便会说:这太适合卖给二郎了!二郎识货,二郎的儿子也不含糊。他买章鱼时,忽略了颜色,却一定选到“口味最棒”的章鱼。章鱼那么欢,交易时,它还以“八腕”上的吸盘牢牢吸附着鱼老板的小臂。章鱼买回家,要先做“按摩”。二郎说,原先都是按摩30分钟的,但他感觉不够,于是又追加了20分钟。一条章鱼,在被加工之前,先接受50分钟的按摩,为的是让它的身躯变软,让它的肉质更加鲜嫩可口,这样做出来的寿司才符合二郎的要求。特写镜头下,软软的手指与软软的“八腕”纠缠,滑腻腻的,让人头皮发麻。我想,如果章鱼有知,这行刑前的特别仪式一定让它觉得既庄严又受用,它没有理由不将自己的“旨味”悉数奉上。二郎捏寿司的手势看得人惊心动魄。一双苍老的手,却饱含了风情,柔软中带着力道,娴熟中裹着新奇。一捋,一搭,一捏,一抹,似卖弄,又不似卖弄,仿佛梅氏兰芳饰演女角时娇俏的兰花指,临风可吐蕊,隔空能闻香。无疑,那是一双为捏寿司而生的手,一触到新鲜食材,它立刻被激活,创造的欲望攫住了它。在诗意的操作间,它舞蹈,并且陶醉于这舞蹈。它不知道什么叫厌倦,它在每一刻都能获得新生。一到晚上,那双手就会被小心翼翼地套上白手套。你忍不住猜想——在白手套里面,那不安分的手指,又捏出了怎样的圣品?对食客,二郎体贴入微——他试探性地将第一个寿司摆放到你面前,然后根据你是“右利手”还是“左利手”,决定后面的寿司摆放在你的右边还是左边,他细致到了让食客“紧张”的程度;对员工,二郎严苛得近乎无理——就算你已经在店里拧了10年毛巾、摆了10年餐盘,你也只达到了煎蛋的级别,想要做“最酷的菜式”——寿司,那就继续修炼吧。我向来讨厌寿司。即使到了银座的“数寄屋桥次郎”店铺前,又怀揣足够的银两,甚至被莫名简化掉“提前一个月预定”的程序,我想我也断不会踏入的。但是,我或许会在那间店铺前驻足,想想二郎那僵硬的笑容,想想二郎那曼妙的指法,想想二郎不偷懒地为章鱼做50分钟按摩的职业精神及其中蕴含的淡淡禅意……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目下人们正在热议家风家训,突然想起了他——大卫·科波菲尔,想起了他的姨婆谆谆告诫他的三句话: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不知这段话能否算作大卫·科波菲尔的“家训”。这段话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次跟一个女生交流写作体会,我提到了这段话。她瞪大眼睛肯定地说:“老师,我们书上没有这段话!”我说有的。她坚持说没有。后来,还是教材站出来说话,证明我是对的。我不是那女生的语文老师,但我可以想见,她的语文老师没有注意到这段话;而那个女生也不大可能去注意到这段话,因为既然老师不讲,就不会考,不考的东西,学它干嘛。但这却是多么好的一段话呀!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读到它、思考它、践行它。——永不卑贱。奴性十足的人,一律打着鲜明的“卑贱”戳记。以自我的卑琐,培植他人的下贱,这几乎是所有卑贱者的拿手好戏。鲁迅在他的《孤独者》中塑造了一个名叫魏连殳的形象,他的人生际遇颇像坐“过山车”,忽而低到尘埃里,忽而高到云头上。在他低到尘埃里时,那些世故的小孩子都嫌弃他,连他的花生米都不肯吃;当他高到云头上时,他给小孩子送礼物,前提竟然是要小孩子“装一声狗叫,或者磕一个响头”。这样的故事居然还有“现实版”,在饥饿的年代里,莫言就曾被粮食管理员用一块豆饼诱着,被迫学狗叫。你可能觉得学狗叫的人卑贱,其实,迫人学狗叫者的卑贱程度比学狗叫者高一万倍。越是卑贱,越是嚣张,一个人的嚣张指数与其卑贱指数呈正相关。——永不虚伪。有谁能清醒地意识到,其实,“虚伪”天天都跟我们腻在一起,“皇帝的新装”在我们身边长演不衰。我们见惯了虚伪,渐渐沦丧了说出真相的勇气与热忱。我想,这样的道理不会有人不明白——我们可以叫醒一个深睡的人,但是,我们休想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装睡的人,以刻意营造睡的假象为使命,呼唤、撼动、鞭打都不足以让他醒转来。网友说:虚伪的最高境界乃是把虚伪读作真诚。骗天,骗地,骗人,骗鬼,这虚伪的“道行”还不够深,那称得上“虚伪九段”的,是连自己都可以骗过。侯宝林有个著名相声段子《买佛龛》,有人问老太太:您这个佛龛是新买的?老太太一听不乐意了:去,哪有这么说话的?!那人赶紧改口:那您这个佛龛是花多少钱“请”来的?老太太愤然答道:哼,就他妈这么个玩意儿,八毛!——老太太充其量是个“虚伪三段”。——永不残忍。看到狮子追捕、撕食羚羊,有人大叫“残忍”,嘻嘻,这哪叫残忍!上帝没有把狮子设定成食草动物,为了活命,它必须这么干。真正的残忍,是来自人类的“精致的残忍”——在熊身上打开一个永远脓血交流的伤口,令其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珍贵的胆汁;当街“活杀驴”、“活杀猴”,边杀边亢奋地叫卖鲜嫩的红肉或雪白的脑浆;麻利地割下鲨鱼的背鳍、胸鳍、尾鳍,然后将其抛入大海,让它慢条斯理地死去……你以为这些残忍就登峰造极了吗?没有。我最近又见识了一种“极品残忍”,那是一个叫林森浩的研究生提供给我的。他那么淡定地向董倩讲述毒死室友的过程,就像讲述毒死一只小白鼠;在二审的庭审现场,他自始至终没有看过父亲一眼,甚至当法庭宣布判处他“死刑”后失态的老父亲飞身扑向法官他都冷眼相对……选择用化学物质杀人的林森浩,生命中确乎少了一张不该少的“人性元素表”。卑贱,虚伪,残忍,我们来向这个世界报到时都不曾携带这些东西,但是走着走着,这些东西就像尘埃一样扑向我们。怎样拂去这些恼人的尘埃?怎样守住人生的底线?怎样让“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成为我们乃至我们家族成员鲜明的戳记?让我们想想,让我们好好想想。反思,是灵魂的精进藏不住的价值观价值观这东西通常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在一个特殊的场合,我们的价值观突然就被陈列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墓园文化,赤裸裸展览着一个群体的价值观。我们的墓园,一般都建在远离城镇的地方。我们看重什么,就给逝者送去什么。我们看重金钱,于是就把面值大得吓人的冥币送到了墓园;我们看重美食,于是就把画在纸上的满汉全席送到了墓园;我们看重奢华,于是就把纸糊的别墅、豪车、iphone送到了墓园;我们看重女色,于是就把精心绘制的“小姐”送到了墓园……想起那年在德国的一个美丽小镇下榻,早起遛弯时,突然发现在离我们旅馆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一个墓园!同行者颇愤愤,认定被安排住在这里是遭到了歧视。吃早餐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小旅馆住满了本土人士。后来我们才知道,德国的墓园多建在城镇的“黄金地段”,他们不怕“鬼”,愿意与死人朝夕相处。他们的墓园好美呀!有根的、无根的鲜花触目皆是;高大茁壮的苹果树结满了累累果实;在苹果树下,是一条条原木长凳,那长凳边缘的幽幽亮光,是常年光顾这里的人们弄出来的可爱“包浆”。我想,大概惟有对同类充满深度好感的人,才可能将墓园当成百游不厌的花园吧?徜徉在这样的墓园里,我没有恐惧的感觉,相反,这里静谧、安适的氛围,竟让我生出恋恋不舍之情。我是唯一一个在这墓园里留影的人。那张照片,至今都是我的最爱。据说犹太人去墓园祭奠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几本书,因为他们相信,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逝者就会从坟墓里出来看书。这个民族有一个意味深长的传统仪式:在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就在书页上滴一滴蜜,让孩子去亲吻它,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日后要手不释卷。从出生到入土,他们眷恋着书、膜拜着书。正因为如此,这个民族的智慧和尊严才不容小觑。在我们的教育中,“死亡教育”一直缺位。我曾经为我的学生布置过一篇《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的作文,惹得一些家长颇不快,他们认为这是个“不吉利”的作文题目。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是——敬爱一个人到了极致,就要喊他“万岁”,即便心里知道这句祝福语荒唐透顶,那也要喊。在我们身边,“死亡”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却假装它不存在。我们的回避中裹着无尽的恐惧。当我看到美国小学生的必读书目中赫然列有探讨“死亡价值”的《不老泉》一书时,我惊呆了。有位名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高谈人性。谈到庄子在他妻子死后“鼓盆而歌”时,他出语惊人:“显然,庄子把哲学研究得走火入魔了,他连人之常情都悖逆了!”我为庄子一恸!伟大的庄子,悟透了死生之理,超越了俗世悲哀。“鼓盆而歌”,恰是他“以理化情”的最佳明证啊!多么可悲——庄子的后人,越来越读不懂这位极力反对厚葬、快乐地宣称自己要“以天地为棺椁”的先哲了。死,是生之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墓园,是每个生者的最终家园。这两样东西不被理解和善待,生命的价值就不可能被认清。怕死,怕鬼,这就是人们的普遍心态;避谈死,远离鬼,这就是人们的普遍选择。可是,看看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在鬼鬼祟祟地作着“鬼”的文章呀!孝子贤孙以焚烧纸钱、纸房、纸车、纸人在人前“秀”孝心;也用这样的做法拍鬼的马屁,指望得到它的保佑,也拜托它不要动不动就闯进梦里来吓人。人们跟“鬼”的关系很吊诡。惧着它、躲着它,又哄着它、敬着它。我们想过吗?一旦我们作古,立马就变成了这样一种不尴不尬的讨嫌角色。我们的墓园更像“魔窟”,充满了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阴森气息。没有人愿意在这里安放一条长凳,安放了也不会有人来坐;只有在那个法定假日里,人们才较着劲儿地抬来被他们万分看重又打心眼里“膈应”的五花八门的冥物,烧它个火光冲天,然后转身匆匆离去。实惠到恶俗,潦草到猥琐——这,就是我们的墓园文化;这,就是我们藏不住的价值观。舌尖挑不起中国孙隆基教授讲过这样一则故事:恶魔化身为名厨,为国王烹饪。当时的人们以素食为主,从不为了口腹之欲而去杀生。但是,恶魔成了宰杀动物的“始作俑者”,他屠杀鸟兽,以为食物。他让国王品尝鲜血的味道,让国王变得像狮子一样凶猛,但却像奴隶般地臣服于他。恶魔让国王品尝了四天的极品盛宴,而他所希望得到的报酬仅仅是在国王的双肩上各吻一下。国王恩准了。没过多久,国王双肩上就各长出了一条蛇。群医束手无策,刚将它们切割掉它们就又长了出来。后来,恶魔又出现了,他对国王说:“这是你的宿命。你不能把蛇切掉,只能让它们活着,且必须用人脑喂食它们,令其饱食而熟睡。”于是国王每天宰杀两名少年,取脑饲蛇,从此成为杀人如麻的暴君。孙隆基教授得出的结论是:美食是魔鬼送来的礼物。在这个星球上,大概只有中国人才会如此痴迷于“魔鬼送来的礼物”。李波先生早就将中国人的宗教定义为了“吃教”。在他的笔下,中国人憨吃、闷吃、傻吃、癫吃、疯吃、狂吃、蛮吃、胡吃、乱吃。中国人靠“吃”来认识、解释这个世界——探索叫“尝试”,思考叫“酙酌”,理解叫“消化”,不求甚解叫“囫囵吞枣”,理解不透叫“生吞活剥”……近些年,又有人创造出了“精神大餐”、“视觉盛宴”、“文化快餐”之类的流行词语,瞧,离开了舌尖与胃袋,我们简直就不会说话了。《舌尖上的中国》挑逗着中国人的味蕾,也挑逗着中国人的神经。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既赚涎水又赚泪水、既赚眼球又赚银子的纪录片。连拍摄花絮都那么动人,为了拍好某种食材,摄像师跋山涉水、卧雪滚泥、爬树登天。片子拿出来,一片喝彩声,但也有例外——有个不长眼的外国人看了节目之后竟叹气道:“他们拍摄食材可真卖力!不过,要是镜头对准的是人就好了。”旅美作家沈睿说了句“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人才不停地说自己的饭何等好吃,而其他国家的饭不如自己的”,差点被“舌尖粉”们的唾沫淹死。网上有个两分多钟的视频,记录的是中国厨师活杀蛇、活杀鱼的大场面——那奋力蠕动的蛇被活活剖杀,切成段,放进餐盘里,每一段蛇身都在颤抖,评判者伸出一个指头,十分在行地碰触那抖动的蛇身,发出赞许之声;厨师捞出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飞快地刮鳞、剖腹,然后,握住鱼头,将鱼身在油锅里来回摆动着烹炸,盘中的鱼被浇上汁之后,嘴还在不停地噏动,无耻的筷子,已经恬然伸向了它……有个网友留言:“感觉好耻辱。”一个被饥馑折磨了几千载的民族,它的节日几乎没有一个不是与食物紧密关联的——元宵节、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千里做官,为了吃穿”,这些恶俗到狗血的民谚未必没有道出一些人的婚姻观与出仕观。“吃教”的信奉者们心底激荡着一个令人惊悚的声音:“我吃故我在!”犹太教有一条奇特的教规:人类不得在一头饥饿的动物面前进食,必须首先喂它。李波先生说:“对动物的残忍就是对人类自己的残忍。口腹之欲不仅涉及到生态问题,而且归根到底涉及善恶问题。”如果一个人不忍看一头动物饥饿,他就不忍看一个人饥饿,反之亦然。据说,将一头猪从耳朵吃到尾巴的民族只有汉族。我们向来不忌口。在白洋淀一个小餐馆,服务员向我们推销标价令人咋舌的“水鸟馅饺子”。我们嫌太贵,推销者带着明显的鄙夷口吻说:“你也不看看,那水鸟多瘦啊!一只水鸟的肉才能包三个饺子。能不贵吗!”窗外,恰好有水鸟叫着,听声音,即可约略猜到是那种极娇小伶俐的鸟。便忍不住想:小鸟啊,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可曾料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仅仅是三个饺子?同胞啊,你除了用舌尖去欣赏一只水鸟,就找不到别的欣赏途径了吗?拒绝“魔鬼送来的礼物”,应该是人生的第一大修炼,因为,纵宠舌尖上的欲望就等于纵宠灵魂的沦陷。我们有一个痛彻骨髓的教训——吸食鸦片。你看那些“瘾君子”们,为了图一时之快,不就欣然听任自己的双肩长出斩不死的毒蛇来了吗?一个信奉“吃教”的民族,注定难以在精神上得到必要的提升与超越,其文化也便难免表现出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偏执。目下,“吃货”已经由贬义词提升为中性词,且大有进军褒义词之势。“标签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被贴上了某种标签,他就会不自觉地做出与之相称的“自我管理”。“吃货”为了不枉为“吃货”,就要大吃、特吃、比吃、赛吃、偷着吃、藏着吃。你去高级饭店明察暗访,我就躲到偏僻会所、农家大院、单位食堂去吃!名声插到大粪上也要吃!脑袋掖进裤裆里也要吃!自称“吃货”的人们啊,愿你们听到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和超越味觉的囚禁。”一个英国人得到的回扣英国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贵族,在远离海岸的城堡里举办盛宴。珍稀的野味、罕见的嘉果一应俱全了;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宴会没有准备鱼。然而,就在开宴的那天一早,一位贫穷的渔夫来到城堡,带来了一条大比目鱼。城堡里的人们欢呼雀跃。渔夫得意地带着他的大比目鱼去拜见那位贵族。贵族一见,连呼“好鱼”。然后他说:“你开个价吧,我立刻付现金!你要多少钱?”渔夫说:“大人,我一分钱都不要。只恳求你在我赤裸的后背上鞭打100下,这就是我这条大比目鱼的定价!——大人,你少打一鞭我都不答应!”贵族和来宾都万分惊讶,他们百般劝说,让他将这个荒唐透顶的“定价”收回去,但是,渔夫态度异常坚决。无奈之下,贵族说:“好吧,好吧,这位朋友有个奇异的念头,可我们必须要这条鱼。所以,只好请你躺倒,我们当场‘交易’吧。”打完了50鞭子,渔夫大喊:“停下!停下!在这个买卖中我有一个合伙人,他理应得到他应得的份额。”贵族更加惊讶了,他叫起来:“什么?竟然会有两个这样的傻瓜!在哪里能找到你的合伙人?快说出他的名字,我立刻派人去找他!”渔夫说:“您不用去远处找他,他就在您的大门口呢!他是您的守门人。刚才,我带着鱼要见您,他百般阻拦,直到我答应无论我从这条大比目鱼身上获得什么,都必须分给他一半。”贵族震怒了,他说:“立刻把他带来,我一定无比公正地让他得到他应得的那份‘回扣’!”守门人被带了来,不得不领取了这场交易中自己应得的份额。后来,守门人被贵族赶了出去,而渔夫得到了重赏。无疑,这是一个让人读完后不由在心里大喊“痛快”的故事。在这里,我想要奉上自己的四重敬意——我敬佩“贵族”。他没有袒护自己的守门人,而是公正地让他领受了他应该领受的那50鞭子,然后炒了他鱿鱼。另外,对于贫穷渔夫的荒唐要求,他先是错愕、劝阻,后来无奈应允,整个过程中,他都没有对贫穷的渔夫讥诮、呵责、辱骂、施威,而是温文尔雅地称他为“朋友”。我敬佩“渔夫”。他为了让那个无耻地朝他索要回扣的人尝到苦头,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他毫不犹豫地率先领受了鞭刑,然后,巧借他人之手,让那正义的鞭子狠狠抽到卑鄙龌龊的人身上。他勇毅地押上“陪打”的高额成本,只为让无耻小人受到应有的惩戒。我敬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