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民主追求_第1页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_第2页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_第3页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_第4页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背景内容影响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三民主义背景内容影响课标解读导入新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兴办洋务维新派“君主立宪”、变法维新革命派暴力革命,创立民主共和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二.地主阶级1.抵抗派: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2.洋务派:李鸿章等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三.资产阶级1.早期维新派: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2.康梁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变法)4.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新文化运动)3.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四.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张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几乎各城市都有中山路,大家知道最早的中山路是在哪个城市吗?最早的中山路出现在南京。1928年,南京的中山路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并由此而得名。序号人物比例%1孙中山76.52毛泽东75.83林则徐64.54邓小平55.75鲁迅55.1

材料一民国初期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材料二2005年,对在校高中学生3000人进行历史问卷调查,排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十位历史人物。结果(部分)如下: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曾用名:中山樵.孙中山(1866-1925)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你知道孙中山一生中的大事吗?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使中国实现第一次伟大的转变。

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6)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材料二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变化:方法:前期采用改良,后期主张革命;

目的:前期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后期主张建立共和国。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B、清政府的日益腐朽A、民族危机严重,改革救亡行不通D、西学(启蒙思想)的不断传入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2、西方学说的影响1、时局危机和实践失败,上书改革失败的影响资级政治理论美:民主共和思想法:启蒙思想科学理论:进化论马克思《资本论》“单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2、西方学说的影响3、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多元的人类文化优秀遗产,并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不断融铸创新1、时局和实践的影响1905年8月20日,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孙中山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1、提出: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1905年)二、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2、含义:(一)、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含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含义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含义补充发展前提核心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含义地位认识和评价进步性局限性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前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民族平等地的进步思想,客观上体现了反帝和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把反帝与反清政府等同起来,反帝旗帜不鲜明.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权利上的要求和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的愿望.反封不彻底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补充和发展说明资产阶级已注意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来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且同时发展社会经济,是符合历史要求的.并不是要”夺富人之田”,从根本上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且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解读“三民主义”1、提出: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1905年)2、含义:3、评价:二、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一)、旧三民主义:(2)、积极(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C.指导制定民主宪法即《临时约法》==推动旧民主主义革命A.反映人民共同愿望B.推动革命发展,建立共和政府辛亥革命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1: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材料2: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材料3: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4: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问题:三则材料体现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其内涵是什么?结合材料4可以看出其主张存在什么缺陷,反映了什么问题?

●内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缺陷: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反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材料5: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信的是核定地价的法★问题:依据材料5,可以看出民生主义反对什么?如何看待这种反对?

●反对夺取地主土地●是一种局限,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且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1、提出: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1905年)2、含义:3、评价:二、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一)、旧三民主义:(2)、积极(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B.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2)消极:==暴露阶级局限性A.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是因为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孙中山承认不平等条约是为了换取帝国主义不干涉中国革命,是因为资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通过材料,有人得出结论,孙中山的对外政策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没有区别,你如何认为?为什么?材料: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二、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二)、新三民主义:1、背景:(一)、旧三民主义: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一系列斗争相继失败(2)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4)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5)个人素质(与时俱进,追求民主)内在原因(3)陈炯明叛变的刺激原因(背景):探究三: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1、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①旧三民主义自身存在局限性②推翻袁世凯独裁的需要③十月革命胜利和五四运动爆发的启示④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⑤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的相继失败⑥受欧美革命的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二、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背景:2、标志:(二)、新三民主义:(一)、旧三民主义: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1924年1月20日(比较一)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反帝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民权平民共有①节制资本②扶助农工——联俄——联共②民族平等——扶助农工二、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背景:4、评价:2、标志:3、内容:(二)、新三民主义:(一)、旧三民主义:(1)继承性(2)指导性(3)革命性(4)合作性(5)实用性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同:

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目标:都将民族民权民生相结合,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作用: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异内容新:增加反帝;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生活状况思想新: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作用新: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黄埔军校旧址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弥留之际仍口呼“和平”、“奋斗”、“救中国”。图为孙中山的遗容。(比较一)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纲领、目标、统战的政治基础方法、手段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核心政策原则适应其需要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2、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两者紧密联系。材料1: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共一大《最高纲领》材料2: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问题7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有何异同?相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政治基础)

不同:

A.从内容:中共纲领更具有人民性---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B.从阶段:中共纲领更具有彻底性---民主革命阶段后还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同样都是反对少数民族专制,二者有何区别?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建立明朝,仍然是封建性质的政权,他实现的是政权的更替孙中山不仅要推翻清朝统治,还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国,他实现的不仅是政权的更替,更是制度的更新材料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A、性质相同,基本内容不同B、内容基本相同,性质不同C、性质和内容基本相同D、目标相同,内容不同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民权主义B.民主主义C.民族主义D.民生主义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其目的是A.防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B.避免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革命C.根治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不平等D.达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目标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提出的“兴民权”,其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家的阶级实质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孙中山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中华民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二、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二)、新三民主义:(一)、旧三民主义:三、总结: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1.是核心

2.有时代内容3.成为思想主流和革命斗争的纲领。(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少年壮志不言愁(1866-1894):上书清朝行改良●奔走革命为九州(1894-1911):创建同盟提三民●创立民国功非凡(1911-1912):建立民国任总统●忍看共和梦难圆(1913-1923):维护民主遭失败●另觅良伴再从头(1924-1925):接受帮助新三民材料: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反映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理论上解决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上述内容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有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20世纪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自我测评概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影响。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