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丰原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肥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安徽丰原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肥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安徽丰原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肥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安徽丰原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肥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安徽丰原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肥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年产20万吨生物肥料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年产20万吨生物肥料项目项目代码2104-340323-04-01-459530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蚌埠市固镇县杨庙乡地理坐标国民经济行业类别C2625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二十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固镇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固发改项字[2021]167号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比(%)8.6施工工期12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O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规划名称:《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杨庙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审批机关:蚌埠市人民政府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与《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及选址符合性分析根据《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完善基础2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健康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本项目属于农林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目前固镇县用肥量均体现在磷肥、氮肥等,有机肥施用量较小,本项目建成后会形成年产10万吨生物肥料的生产能力,起到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高产稳产作用,满足《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要求。根据《杨庙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本项目位于蚌埠市固镇县杨庙乡(地理位置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属杨庙乡土地规划中允许建设区(与土地规划位置关系见附图3),另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土地证件,本项目用地类型为国有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项目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土地证件见附件4),符合项目用地性质。其他符合性分析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项目,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年本》中的相关要求,属于鼓励类“一、农林业24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021年4月12日,建设单位在固镇县发展改革委进行了备案(项目代码为2104-340323-04-01-459530)(见附件2)。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2、与《长三角地区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符合性分析表1本项目与《长三角地区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相符性分析一览表序号文件内容本项目内容相符性分析1各城市平均降尘量不得高于5吨/本次环评要求施工期做到功底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符合3鼓励不断加严降尘量控制指标,实施分区细化的降尘量监测考核。加强施工扬尘控制,严格执行城市施工过程“六个百分之百”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3、与《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杨庙乡,距离淮河约40.3km,与《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中相关要求符合分析如下所示。表2本项目与《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相符性分析一览表序号文件内容本项目内容相符性分析1第十三条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和印染、制革、化工、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本项目产品为有机肥料,属于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类企业,不属于禁止新建企业范畴。符合4、与《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相符性分析表3本项目与《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相符性分析一览表序号文件内容本项目内容相符性分析1二、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七)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生,推动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电解铝、氧化铝、煤化工产能,合理控制煤制油产本项目属于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类企业,不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符合4能规模,严控新增炼油产5、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结合区域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析,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如下:(1)与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杨庙乡刘湖村西,区域内未涉及自然保护区,不属于蚌埠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红线范围内,距最近的生态保护红线2.89km。项目所在区域与蚌埠市生态保护红线的位置关系见附图4所示。(2)与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分析根据《2020年固镇县环境质量年报》,2020年固镇县PM10、PM2.5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至2025年底,PM10降至70μg/m3、PM2.5降至42μg/m3。本项目主要外排废气为氨和硫化氢,根据现状监测数据可知,特征因子氨和硫化氢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18)附录D中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对区域环境影响可接受,项目建成后未突破区域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周边地表水水体为淮河流域干流浍河,根据《2020年蚌埠市环境质量概况》,浍河蚌埠固镇断面水质类别符合Ⅳ类标准,水质状况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本项目不产生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用于生产车间物料混拌。本项目固废主要是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以及废活性炭,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统一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废包装材料外售,废活性炭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采取环评提出的相关防治措施后,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不会突破区域环境质量底线。(3)与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仅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依托农饮工程自来水管网,农5饮工程最大供水能力6000m3/d,现供水量3000m3/d,本项目新鲜用水量1.45m3/d,由此可知,该工程的供水力可满足本项目用水。用电依托项目所在地附近的杨庙变电所,同时厂区新增一座变电室。本项目建成运行后,通过内部管理、设备选择、原辅料的选用和管理、废物回收利用、污染防治等多方面的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效的控制污染。项目的水、电等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4)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本项目为C2625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项目位于蚌埠市固镇县杨庙乡,距离淮河约40.3km,项目不属于《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中规定的禁止新建企业。对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本项目为C2625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位于蚌埠市固镇县杨庙乡,不属于明确的禁止类项目,项目位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6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内容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本项目属于C制造业—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2肥料制造—2625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根据《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加强化工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皖经信原材料函[2020]706号),C2625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不属于该通知所下发加强和规范化工项目类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本项目属于“二十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45肥料制造262的其他类别”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安徽丰原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睿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年产20万吨生物肥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对本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在工程分析及影响预测的基础上,按相关技术规范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对本项目的评价仅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为评价要求。2、拟建工程建设内容概述本项目位于蚌埠市固镇杨庙乡,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30亩,分期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达到年产20万吨生物肥料的生产能力。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89026.7m2,建筑面积51481.3m2,计划建设一条年产有机肥10万吨的生产线,包括车间、成品库、原料库、配套的环保工程以及公用工程。本次评价仅针对一期工程进行评价。建设单位因被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求尽快处理丰原集团生产后的有机废弃物,因此建设单位将发酵废渣临时堆放在固镇县杨庙乡的厂区,准备开展生物肥料制造项目。同时因未采取“三防”措施,导致厂内发酵废渣散发出异味,蚌埠市固镇县生态环境分局于2021年4月28日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生态环境分局要求,建设单位制定了整改方案。根据整改方案,建设单位日前已对现有的发酵废渣堆放作场进行防渗并使用雨布垫底及进行表层覆盖,同时建设厂房用于项目投产前发酵7废渣的暂存场所,仓库周边做导流渠,以便收集渗滤液。之后将其中一间厂房改为生产车间,进行生物肥料的生产,其他厂房改为原料库、成品库、一期预留厂房。本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具体见下表所示。表4一期工程主要工程内容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车间封闭车间,钢架结构,占地2808m2,作为一期工程生产车间,在此进行腐熟、破碎、包装工序建成预留厂房封闭车间,钢架结构,占地2808m2,作为一期工程预留建成辅助工程办公楼一层,占地196m2,主要用于办公、会议新建厂区绿化绿化面积约12000m2新建储运工程原料库封闭车间,钢架结构,建筑面积2808m2,分为原料暂存区与混拌区建成成品库封闭车间,钢架结构,建筑面积约2808m2,用于暂存成品公用工程给水系统本项目生活用水来自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杨庙乡刘湖村西水利局的农饮工程自来水管网,农饮工程最大供水能力6000m3/d,现供水量3000m3/d,本项目新鲜用水量1.45m3/d依托排水系统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与初期雨水用于物料的混拌过程新建供电系统项目所在地附近有杨庙变电所一座,10kV电压,厂区内新建一间配电室为厂区供电,年用电量约180万kW新建配空压系统在车间内部配置空压机,新增空压机,压力0.8MPa,用气量约0.3Nm3/min新增空压机消防系统消防泵房占地49m2、消防水池有效容积190m3新建环保工程废气处理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与原料库产生的臭气分别经“酸雾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一根15m的排气筒排放新增废气治理措施废水处理工程本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污水量382.8m3/a)经化粪池(有效容积6m3)沉淀后用于物料的混拌过程新增废水治理措施噪声治理工程设备选型;设备平面布置优化;隔声;减振等新增噪声治理设施固废处理工程本项目原辅料经腐熟后,全部作为有机肥,不产生废渣。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废包装材料外售,废活性炭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厂区设置一座350m3初期雨水收集池及一座450m3事故水池,位于厂区内南侧新增环境风险防范措项目对原料库、车间、成品库进行重点防渗,办公室等进行简单防渗8施2、产品方案和产量本次主要产品方案及产量见下表所示。表5本项目主要产品及产量序号生产线名称生产线编号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生产能力年生产时间h国民经济行业类别排污许可管理类别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1有机肥料生产线PL001有机肥7920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C2625]简化管理《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工业》(HJ864.2-2018)表6本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规格质量标准备注1有机肥料40-50kg/袋《有机肥料》(NY/T525-2021)产品,直接外售项目有机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525-2021),产品具体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表7生物有机肥产品技术指标要求项目指标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30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4.0水分(鲜样)的质量分数(%)≤30酸碱度(pH)5.5~8.5总砷(As)(以烘干基计)mg/kg≤15总汞(Hg)(以烘干基计)mg/kg总铅(Pb)(以烘干基计)mg/kg≤50总镉(Cd)(以烘干基计)mg/kg总铬(Cr)(以烘干基计)mg/kg≤1509t/t/本项目用水主要是员工生活用水。员工生活用水项目劳动定员29人,均不在厂内食宿,员工用水定额按50L/人·日算,则生活用水量为1.45m3/d(478m3/a),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污水产生量为项目用水、排水情况见下表所示。表10本项目全厂用水、排水情况一览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定额数量用水量废水量t/at/da1职工生活用水50L/人·d计29人5478382.82初期雨水498.42L/s10min//合计5478681.9项目水量平衡见下图所示。图1本项目全厂水平衡图(单位:t/d)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劳动定员29人,其中生产工人15人,管理人员11人,车间维修、工作制度:年生产330天,全天生产,生产安排为三班两运制,年工作时间7920h。7、厂区平面布置本项目厂区由生产区、仓储区和公辅区组成。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5。全厂公辅区位于厂区西南角,由西向东分别是办公室、配电室、消防泵房、消防水池,上方是事故水池以及初期水池。车间、成品库位于厂区东南部,原料库位于车间南侧,车间位于成品库南侧,预留厂房位于厂区的西北角。项目所在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厂区下风向未设置生产区及仓储区。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根据现场勘察及企业提供资料,因企业在现场堆放大量发酵废渣,散发恶臭,蚌埠市固镇县生态环境分局于2021年4月28日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建设单位经自查并制定了整改方案:(1)采购防渗膜进行全部覆盖,堆垛间防渗膜接缝处采取热熔焊接,消除污染气体扩散;(2)堆放场周边设置导流渠;(3)对物料进行清理,规范堆放场所并做标识。根据整改方案,目前建设单位建设仓库,并对仓库进行重点防渗和设置导流渠,将发酵废渣转移至仓库,剩余发酵废渣堆放在仓库外地坪(已做防渗)并用雨布垫底及进行表层覆盖。项目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生态红线敏感区域。厂址现有情况如下图所示。图5本项目厂址现状情况图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1.1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基本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根据蚌埠市固镇县生态环境分局发布的《2020年固镇县环境质量年报》,2020年,固镇县空气质量整体状况良好。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全年366天,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有效运行天数为359天,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24天,占比1.1%,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由于固镇县《2020年度全县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未完全发布各常规因子,本评价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固镇县监测站大楼的省控站点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site/tpl/5391?cityCode=340300)进行统计,具体见下表。表13环境空气达标区判断结果一览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标准值(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PM10PM25SO2NO2年平均质量浓度76.9870109.97不达标42893512254不达标6.926011.53达标17.474043.67达标CO第95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7204000.0达标O3最大8h第90百分位数平均质量浓度81.9851.23达标根据上表计算结果,固镇县2020年度PM2.5和PM10均不达标,属于不达标区域。2021年1月22日蚌埠市人民政府发布了《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2019-2030)的通知》,通知规定至2025年底,PM10降至70μg/m3、PM2.5降至42μg/m3,主要来自区域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淘汰、低氮燃烧等措施。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为了解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环评委托安徽世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19日~21日对项目下风向庙后王居民点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见下表(现状监测报告见附件6)。表14特征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检测点位采样日期和频次检测项目氨(mg/m3)硫化氢(mg/m3)1h均值1h均值庙后王19第一次0.08<0.001第二次<0.0012021.4.20第一次0.07<0.001第二次<0.0012021.4.21第一次<0.001第二次0.08<0.001标准限值0.20.01评价结果达标达标注:氨和硫化氢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由上表可知,氨和硫化氢各监测值均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18)附录D中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表明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废水不外排。本项目周边地表水体为怀洪新河,根据《2020年固镇县环境质量年报》,2020年怀洪新河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与去年相比无明显变化。怀洪新河汇入浍河,根据《2020年蚌埠市环境质量概况》,浍河蚌埠固镇断面水质类别符合Ⅳ类标准,水质状况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现场对本项目厂区东、西、南、北各厂界外1m处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2021年4月19日~4月20日连续监测两天,每天昼夜各一次,监测结果见下表。表15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监测时间.1920214.20监测点位昼间(dB(A))夜间(dB(A))昼间(dB(A))夜间(dB(A))N1厂区南侧55.646.857.647.6N2厂区东侧56.845.555.5N3厂区北侧54.744.956.546.5N4厂区西侧55.446.855.944.8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厂区周边昼间和夜间噪声值不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1类标准。因此,在2021年11月22日~11月23日进行噪声复测,复测结果见下表(监测报告见附件7)。表16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监测时间1.22202111.23监测点位昼间(dB(A))夜间(dB(A))昼间(dB(A))夜间(dB(A))N1厂区南侧53.644.254.343.7N2厂区东侧52.543.653.444.3N3厂区北侧53.744.253.843.6N4厂区西侧43.352.9根据上表声环境复测结果,本项目厂区周边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经调查,项目所在地附近无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项目周边主要为农村生态环境,植物主要是人工种植的农作物及臭椿、中槐等,动物主要是人工养殖鸡、羊等,调查范围内未发现珍稀及需要保护的动植物。项目不涉及电磁辐射项目,不需要进行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6、地下水、土壤环境本项目存在原料堆放的情形,有可能发生下渗,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本环评结合污染源以及现状开展现状调查以留作背景值。监测结果如下表。表17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采样日期19采样点位D1项目所在地点位坐标E117°11′33″,N33°19′47″监测项目pH(无量纲)7.2氰化物(mg/L)0.004L总硬度(mg/L)289氟化物(mg/L)0.78溶解性总固体(mg/L)461汞(μg/L)0.04L硫酸盐(mg/L)78.3砷(μg/L)0.3L氯化物(mg/L)45.6硒(μg/L)0.4L铁(mg/L)0.03L镉(μg/L)0.01L锰(mg/L)0.01L六价铬(mg/L)0.004L铜(μg/L)铅(μg/L)锌(mg/L)0.05L三氯甲烷(μg/L)0.02L铝(mg/L)四氯化碳(μg/L)0.03L挥发酚(mg/L)0.0003L苯(μg/L)2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0.05L甲苯(μg/L)2L耗氧量(mg/L)2.2钾(mg/L)10.5氨氮(mg/L)0.056钠(mg/L)5.3硫化物(mg/L)0.005L钙(mg/L)46.6总大肠菌群(MPN/100mL)2L镁(mg/L)39.4菌落总数(CFU/mL)碳酸根(mg/L)5L亚硝酸盐(以N计)(mg/L)0.005L碳酸氢根(mg/L)硝酸盐(以N计)(mg/L)2.56SO42-(mg/L)78.3Cl-(mg/L)45.6//备注:“L”表示低于检出限表18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结果(1)采样时间19采样点位S1有机肥厂区堆肥区采样坐标E117°11′34″,N33°19′48″采样深度0-0.2m监测项目pH(无量纲)6.95镉(mg/kg)汞(mg/kg)砷(mg/kg)7.43铅(mg/kg)5.6铜(mg/kg)25镍(mg/kg)31六价铬(mg/kg)0.5L1,1,2-三氯乙烷(μg/kg)L氯乙烯(μg/kg)L1,1-二氯乙烯(μg/kg)0.8L二氯甲烷(μg/kg)2.6L反-1,2-二氯乙烯(μg/kg)0.9L1,1-二氯乙烷(μg/kg)L顺-1,2-二氯乙烯(μg/kg)0.9L氯仿(μg/kg)L(μg/kg)四氯化碳(mg/kg)1,2-二氯乙烷(μg/kg)L三氯乙烯(μg/kg)0.9L1,2-二氯丙烷(μg/kg)L四氯乙烯(μg/kg)0.8LL,2-四氯乙烷(μg/kg)L1,2,3-三氯丙烷(μg/kg)L氯甲烷(μg/kg)3L苯(μg/kg)L甲苯(μg/kg)2.0L氯苯(μg/kg)乙苯(μg/kg)L间+对-二甲苯(μg/kg)3.6L邻-二甲苯(μg/kg)L苯乙烯(μg/kg)L1,4-二氯苯(μg/kg)L1,2-二氯苯(μg/kg)L硝基苯(mg/kg)0.09L苯胺(mg/kg)0.08L2-氯苯酚(mg/kg)0.06L萘(mg/kg)0.09L苯并[a]蒽(mg/kg)苯并[a]芘(mg/kg)苯并[b]荧蒽(mg/kg)0.2L苯并[k]荧蒽(mg/kg)䓛(mg/kg)二苯并[a,h]蒽(mg/kg)茚并[1,2,3-c,d]芘(mg/kg)备注:“L”表示低于检出限表18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结果(2)采样时间19采样点位S2项目所在地西侧耕地采样坐标E117°11′28″,N33°19′39″采样深度0-0.2m监测项目pH(无量纲)6.96镉(mg/kg)0.07汞(mg/kg)0.098砷(mg/kg)6.72铅(mg/kg)4.6铜(mg/kg)24镍(mg/kg)26铬(mg/kg)58锌(mg/kg)54//由表17可知,项目所在地地下水各污染物含量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Ⅱ类水质要求,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由表18可知,项目所在地土壤各污染物含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标准中的第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项目所在地西侧耕地区域土壤各污染物含量满足《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相关要求,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及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环境保护目标经现场踏勘调查,本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9及附图5。表19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保护目标类型环境周边情况1大气环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环境保护目标距离、方位功能1后刘湖NE,1000m居住区2西圩子居住区3刘湖村居住区注:厂界外500米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住区、文化区和农村地区中人群较集中的区域2声环境厂界外50米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3地下水环境厂界外500米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4生态环境项目周边是农田、以及人工种植的行道树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有组织废气污染物需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2排放限值,无组织废气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中厂界二级标准值。表20有组织污染物排放限值名称污染物排放高度m排放速率kg/h执行标准有组织氨4.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2硫化氢0.33表21无组织污染物排放限值名称污染物浓度限值(mg/m3)执行标准无组织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硫化氢0.062、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仅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用于生产车间物料混拌,不设排放标准。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下表。表22项目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标准类别昼间dB(A)dB(A)/7055标准来源《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23项目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标准类别昼间dB(A)dB(A)1类标准5545标准来源《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固体废物控制标准本项目固体废物有废包装材料和废活性炭,废包装材料属于一般工业固废,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固废的暂存及污染控制分别按项目一般工业固废《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进行暂存、控制,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进行管理。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安徽省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新增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工作的通知》(皖环发[2017]19号),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氨和硫化氢,不涉及SO2、NOx、烟(粉)尘、VOC的排放,因此,不需申请总量指标。废水: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进物料混拌,不外排,因此,不需申请总量指标。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1施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在运行中产生的机动车尾气,其中主要含有CO、NOX等污染物。评价建议缩短车辆怠速、减速和加速的时间,增加正常运行时间,以减少CO及NOX等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场地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比较空旷,便于扩散,因此,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粉尘和扬尘在建设过程中,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管道施工中的土方运输产生的粉尘;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以及土方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搅拌车辆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施工垃圾及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路面硬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具体防治对策和措施如下:1)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围挡,围挡底边应当设置防溢基础,不得有泥浆外漏;围挡应安全可靠;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围挡上部宜设置朝向场内区域的喷雾装置,每组间隔不宜大于4m;围挡立面应保持干净、整洁,宜定时清理;围挡应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和周边行人的安全,且牢固、美观、环保、无破损。2)施工现场临时设施、临时道路的设置应科学合理,并应符合安全、消防、节能、环保等有关规定。施工区、材料加工及存放区应与办公区、生活区划分清楚,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主要道路必须采用硬化处理措施。生活区、办公区地面应进行硬化或绿化,优先使用能重复利用的预制砖、铺砌块等材料;3)长期存在的废弃物堆场,应当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墙、防尘网或者在废弃物堆场表面植被绿化;施工场区内裸露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必须采用防尘网覆盖、绿化或固化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现场地表水和地下管沟应排水畅通,场地无积20水。严禁将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污水宜沉淀后重复使用;建设单位负责对待建场地裸露地面应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临时绿化或者透水铺装。4)施工现场出入口大门内侧场内主道路应按有关规定固定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设施,确保车辆外部、底盘、轮胎处不得粘有污物和泥土,施工工地大门外车辆出口路面上不应有明显的泥印和泥浆水,以及砂石、灰土等易扬尘材料。5)砂石等散体材料应设置围挡,集中、分类堆放,并采取防尘网覆盖或其他防尘措施;施工现场土方堆放时,应采取覆盖防尘网、绿化等防尘措施,并定时洒水,还应做到土方堆放高度不宜超过相邻围挡、使用土方时禁止将所有遮盖的防尘网全部打开、雨季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或市政雨水管道。6)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处置”的原则;施工单位应当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减少渣与建筑垃圾的产出量;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应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必要时建立密闭式垃圾站;施工现场内严禁随意丢弃和焚烧各类废弃物,严禁高空抛洒建筑垃圾;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1.2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①泥浆水、建材清洗废水及路面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经沉淀池初步沉淀后再利用。②施工机械和车辆油污及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清洗必须定点,场地须有防渗地坪,废水经隔油池后沉淀处理。③混凝土养护废水pH值较高,加草袋、塑料布覆盖,不会形成大量地面径流进入地表水体。④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杜绝人为浪费,设置临时沉淀池,收集各类废水,沉淀后作为施工回用,既节约水资源,又减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施工期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可以确保施工期废水不会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最大程度减轻对区域地表水体的影响。1.3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21针对施工期噪声污染提出如下防治措施:(1)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对强声源设备控噪装置。(2)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避免因设备性能差而造成机械设备噪声增加。(3)加强施工期施工车辆管理,避免夜间进行建筑材料及渣土等运输,减少夜间交通噪声影响,并减速慢行减少鸣笛。(4)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混凝土振捣机采用高频振捣器;采用消音、隔音手段降低噪声;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养护;闲置的设备及时关闭。1.4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以及工人的生活垃圾。针对施工期固废的产生,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工程中产生的弃土大部分用于回填地基,剩余部分用于厂区沟坑的填埋及厂区的平整,建筑垃圾送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堆存,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2)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定点收集。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垃圾桶和分散的垃圾收集装置,派专人定时打扫,及时清运,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处理。(3)工程建设应尽量做到挖填平衡,施工过程中应边开挖边回填、边碾压边采取护坡措施。(4)施工开挖的表层土应单独存放,并采取遮蔽措施,防治雨水冲刷,以备施工结束后的绿化。(5)建筑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堆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开,无机垃圾和有机垃圾分开,并及时清除处理。(6)施工和维修垃圾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可利用的物料由废品收购回收站回收,不可再利用的按要求运送至指定地点处理。22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2、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2.1运营期废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废气产生情况本项目主要的废气污染物是氨和硫化氢,首先经混料废气经引风机收集经酸雾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发酵废气通过引风机收集经“酸雾喷淋吸收+活性炭吸附除臭装置”处理共同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废气产生情况具体见下表所示。表24本项目废气产生情况一览表序号产生环节污染物种类产生量t/a产生浓度mg/m31混料区混料氨0.3992硫化氢0.0463车间腐熟氨0.6331.5984硫化氢0.459(2)废气治理设施本项目废气治理设施如下表所示。表25本项目废气治理设施一览表序号产生环节收集效率治理措施处理工艺处理效率1混料区混料95%酸雾喷淋+活性炭吸附+15m排气筒95%2车间腐熟95%酸雾喷淋+活性炭吸附+15m排气筒95%(3)废气排放情况本项目各产污环节废气排放情况如下表所示。表26本项目有组织废气排放情况一览表序号废气污染源废气量m3/h排放情况排放形式排气筒编号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1混料区氨500000.0190.00100.0075有组织DA0012硫化氢0.00560.00030.0022有组织DA0013车间氨500000.0760.00380.030有组织DA0014硫化氢0.0220.00110.0086有组织DA001本项目有组织废气排放情况如下表所示。23表27本项目有组织废气排放量核算表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t/a排放标准标准名称排放速率kg/h12DA001氨0.00470.0950.037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4.9DA001硫化氢0.00140.0270.01080.33一般排放口合计氨0.0375/硫化氢0.0108有组织排放总计氨0.0375/硫化氢0.0108本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如下表所示。表28本项目无组织大气污染物产排情况一览表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速率kg/h年排放量t/a混料区氨240.0010.0079硫化氢0.00030.0023车间氨240.0040.032硫化氢0.00120.0091各废气污染物排放源核算过程具体可见“2.1.3污染源核算过程简述”。(4)废气排放口基本情况本项目废气排放口基本情况信息见下表所示。表29本项目有组织废气排放基本情况一览表编号污染物种类排放号排放口名称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排气筒高度(m)口内径(m)排口内径(m)烟气温度(℃)排放口类型排放标准经度纬度标准名称排放限值kg/h241氨DA001排放口117°11′33°19′22.30.625一般排放口《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4.9硫化氢0.33表30本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排放口编号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排放标准标准名称浓度限值mg/m31混料区混料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硫化氢0.062生产车间腐熟氨硫化氢0.06(5)本项目废气处理工艺流程根据上述内容,本项目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图6本项目废气处理工艺示意图2.1.2废气环境监测计划本项目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工业》(HJ864.2-2018)中相关要求,制定本项目废气监测计划,具体见下表所示。表31本项目废气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类别监测点位监测点数监测因子监测频次废气(有组织)DA0011氨、硫化氢1次/半年废气厂区东厂界外1m1氨、硫化氢、臭气浓度1次/半年25(无组织)厂区西厂界外1m(无组织)厂区西厂界外1m1氨、硫化氢、臭气浓度1次/半年厂区北厂界外1m1氨、硫化氢、臭气浓度1次/半年1次/半年厂区南厂界外1m氨、硫化氢、臭气浓度12.1.3污染源核算过程简述本项目废气主要是混料过程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成分为NH3,H2S。NH3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H2S为无色气体,有恶臭和毒性,具有臭鸡蛋腐败的味道。本项目在密闭车间进行物料混拌过程,产生极少量含有H2S、2.1.3污染源核算过程简述的有效体积23868m3,按换气次数2次/h计算,总风量为47736m3/h,因此本项目废气处理量50000m3/h。本项目臭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根据同类型项目《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5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可知,散发恶臭主要污染物排放系数为:NH3为0.48-0.54kg/100t原料,H2S为0.096-0.13kg/100t原料,本项目取中值括发酵废渣、食用菌废基渣、菌丝体等)消耗量计算,NH3总产生量约0.791t/a、H2S总产生量约0.228t/a。根据同类型项目报告,混料过程产生的臭气量较少,本项目按总量的20%计算,NH3产生量约0.158t/a、H2S产生量约0.046t/a。剩余为发酵过程产生,因此发酵过程中NH3产生量约0.633t/a、H2S产生量约0.182t/a。项目混料和发酵车间为封闭式,密闭的收集效率均以95%计(风机风量均为50000m3/h),为了进一步抑制产生的恶臭,本项目针对混料废气拟采用集气装置收集并通过引风机,经“酸雾喷淋+活性炭吸附”的措施,处理效率可达95%,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针对发酵废气拟采取引风机收集经“酸雾喷淋+活性炭吸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则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有组织排放的NH3总排放量约为0.0375t/a,排放速率为0.0047kg/h,排放浓度为0.095mg/m3,H2S总排放量约为0.0108t/a,排放速率为0.0014kg/h,排放浓度为0.027mg/m3。此外,本项目引风机未引入除臭装置的恶臭气体作为无组织形式排放,NH3排26放量约0.040t/a,排放速率为0.0051kg/h、H2S排放量约0.011t/a,排放速率为0.0014kg/h。2.1.4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是氨和硫化氢,根据前面的分析,经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后,尾气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2相关要求。同时无组织废气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二级标准值。2.1.5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情况本项目拟定废气处理设施活性炭吸附罐故障、喷淋塔故障等情况下,污染物去除效率降低至20%计算,非正常工况排放时间按30min计,详见下表所示。表32非正常工况下废气排放情况非正常排放源非正常排放原因污染物非正常排非正常排放浓单次持续时间/h年发生频次/次措施DA001活性炭系、喷淋塔故障氨0.6010.07630min一方面重视设备检修过程中等非正常工况的废气污染控制,另一方面应对废气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废气设施的正常运转,最大程度减少非正常排放的时间和频次硫化氢0.0222.1.6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18)要求,项目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均先使用AERSCREEN估算模式进行预测,并根据结果来确定评价等级,对于一级评价项目,需要选择导则推荐的模式开展进一步的预测,而对于二、三级评价,不需进行进一步预测和评价,可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评价依据。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定义如下:27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Ci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表33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评价二级评价1%≦Pmax<10%三级评价Pmax%污染物评价标准和来源见下表。表34污染物评价标准污染物名称功能区取值时间标准值(μg/m3))标准来源氨二类1小时20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硫化氢1小时主要废气污染源排放参数见下表。表35主要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点源)污染源名称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排气筒底部海拔高排气筒参数污染物排放速率kg/h经度纬度温度℃氨硫化氢1#排气筒117°11′33°19′22.30.62512.30.00470.0014表36主要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面源)污染源名称坐标°海拔高面源污染物排放速率kg/h经度纬度有效高氨硫化氢混料区117°11′34.48170″33°19′45.40180″22.0248.650.0010.0003生产车间117°11′34.21134″33°19′47.98960″22.3248.650.0040.0012估算模式所用参数见下表。28表37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农村人口数(城市选项时)/最高环境温度/℃40.5最低环境温度/℃-24.3土地利用类型农村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湿度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地形数据分辨率(m)90是否考虑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否岸线距离/km/岸线方向/°/注:①本项目周边3km范围内为农村区域,因此选择农村;②土地利用类型取项目周边3km范围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确定;③潮湿气候划分根据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进行确定,本项目为半湿润区,参数选择中等湿度气候;④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HJ2.2-2018):当建设项目处于大型水体(海或湖)岸边3km范围内时,应首先采用附录A估算模型判定是否会发生熏烟现象。本项目3km范围内无大型海或湖,不考虑熏烟现象。本项目所有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Pmax和D10%预测结果如下:本项目Pmax和D10%预测结果一览表污染源污染物Cmax(mg/m3)Pmax(%)D10%(m)1#排气筒氨5.80E-040.290硫化氢1.61E-0410混料氨4.80E-040.240硫化氢1.43E-0430车间氨1.90E-030.950硫化氢5.72E-045.720根据上述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正常工况下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硫化氢Pmax为5.72%,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18)要求,对于二级评价,不需进行进一步预测和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核算结果详见“2.1.3污染源核算过程简述”。根据估算结果显示,本项目组织排放的各污染物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29(2)大气防护距离项目厂界外无超标点,因此本项目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只需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污染防治措施,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2.1.7本项目废气排放环境影响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有组织废气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氨和硫化氢,通过收集和有效的处理措施,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2相关要求,无组织废气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相关要求。项目附近区域无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周边500m无环境保护目标,外排废气对环境影响较小。根据《2020年固镇县环境质量公报》,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域,超标因子是PM10和PM2.5,根据《蚌埠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2019-2030)》,至2025年底,PM10降至70μg/m3、PM2.5降至42μg/m3。本项目不涉及区域不达标因子,因此项目运营期间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根据非正常工况下废气外排数据可知,当厂区除臭装置故障时,除臭效率降至20%,外排的臭气也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相关要求。2.2运营期废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2.2.1废水污染物源强分析(1)废水污染源核算过程简述本项目生产无生产废水产生,运营期间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主要污染物是COD、SS以及氨氮等。1)生活污水根据用水排水情况分析,本项目员工办公用水量为478t/a,污水产生系数取0.8,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82.8t/a。生活污水CODcr产生浓度取320mg/L,BOD5产生浓度取180mg/L、SS产生浓度取200mg/L、NH3-N产生浓度取35mgL、TP产生浓度取5mg/L,则本项目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CODcr0.122t/a、BOD50.069t/a、SS0.077t/a、NH3-N0.013t/a、TP0.0019t/a。30生活污水产生后,水量较少,本项目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用于物料混拌过程。2)厂区初期雨水厂区初期雨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Ψ—径流系数,取0.6;F—汇流面积,公顷(本期项目生产及储存、操作占地面积为2.60hm2);根据《关于发布蚌埠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的通知》设计暴雨强度q计算公式:q=2957.275(1+0.399lgP)/(t+12.892)0.747式中:t—降雨历时,取10min;p—设计降雨重现期,取2年。初期最大雨水收集流量Q=0.6×319.5×2.60=498.42L/s,对厂区运输车辆易造成污染的道路、坡道、地磅区域的前10min初期雨水设雨水收集池收集。10min后雨水可切换溢流排入厂区雨水管。最大初期雨水需收集量:W=299.1m3。厂区设地下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V=350m3)1座。初期雨水经过专用管道排至初期雨水池,后用于物料混拌过程。本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下表所示。表39本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废水种类废水量t/a污染物浓度mg/LCODBOD5SSNH3-NTP生活污水382.8320200355经化粪池沉淀后382.86460404污染物产生量(t/a)382.80.0240.0230.0150.00460.0015(2)废水产生环节本项目废水产生环节相关信息见下表所示。31表40本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情况一览表序号产排污环节废水类别污染物种类污染物产生情况产生浓度mg/La1日常生活生活污水COD320BOD50.0692000.077NH3-N350.013TP50.0019(3)废水治理措施本项目废水治理设施如下表所示。表41本项目废水治理设施表序号废水类别污染物种类污染防治措施治理设施编号治理工艺治理效率是否为可行技术排放去向1生活污水CODTW001化粪池沉淀80%是回用于物料混拌过程,不外排BOD566.7%80%NH3-N66.7%TP20%2.2.2废水环境监测计划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以及《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HJ1088-2020)中相关要求,本项目废水不外排,回用于物料混拌,无需进行废水外排口污染物的自行监测。2.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2.3.1声预测影响分析(1)噪声源强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噪声源为铲车、包装机、叉车、腐熟罐、风机以及电动输送带。噪声源强如下:表42项目噪声源强一览表序号噪声源数量(台)噪声源强(dB(A))持续时间位置治理措施距厂界最近距离排放强度(dB(A))1包装机27024h车间选用低噪声设205032ii2腐熟罐865备,对噪声设备加强基础减振,对车间及仓库进行隔声措施503叉车27020504输送带2465455风机27520506铲车270原料库50(2)噪声预测模式生产过程的强噪声源有单个声源,也有由多个点声源组成的复合声源,每个点源对预测点的声级Lp可按下式计算:Lp=Lp0-20lg(r/r0)-ΔL式中:Lp——距离点声源r处的声压级;Lp0——参考位置r0处的声级;r——预测点与点声源之间的距离(m);r0——参考点处与点声源之间的距离(m);ΔL——附加衰减量,指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因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其产生衰减。共同作用的总等效声级Leq总按下式计算:nLeq总=101g100.1Leqin=1Leqi—i声源至基准预测点的声压级,dB(A)。(3)预测结果本环评分别对东、南、西、北侧厂界进行预测,则各受声点预测计算结果见下表:表43项目噪声贡献值预测表(单位:dB(A))预测点编号方位本项目贡献值标准值评价结果昼间夜间昼间北厂界5545达标2#东厂界50.3达标3#南厂界47.2达标4#西厂界46.7达标由上表可见,本项目运营期后昼间各厂界噪声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要求。为最大限度降低噪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评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33①选用低噪声设备:在满足工艺设计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满足国际标准的低噪声、低振动型号的设备,降低噪声源强。②生产设备均应布置于厂房内,机械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采取基础减震,厂房隔声,减小机械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③加强管理,定期维护、保养机械设备及降噪设备,加强润滑,确保各种设施正常运转。2.3.2声环境监测计划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HJ1088-2020)中相关要求,制定本项目噪声监测计划,具体见下表所示。表44本项目噪声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类别监测点位监测点数监测因子监测频次噪声4等效A声级1次/季度2.4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2.4.1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包装材料、生活垃圾和废活性炭。(1)废包装材料: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0.9t/a;(2)生活垃圾: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年产生量约为4.785t/a。(3)废活性炭:随着活性炭的吸附过程,设备阻力随之缓慢增加,当活性炭饱和时,设备阻力达到最大值,此后的设备净化效率基本失去。由于企业废气处理量较小,可一年更换一次活性炭,每次更换量3t/次。本项目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见下表所示。表45本项目固废产生情况一览表序号产生环节名称属性主要有毒有害物质物理性状环境危险特性年度产生废物类别废物代码1包装废包装材料一般固废262-005-06//0.92活生活垃圾生活垃圾///4.7853活性炭废活性炭危险废物900-039-49活性炭T3.034吸附罐更换本项目固废处置利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46本项目固废处置利用情况一览表序号固废名称属性废物类别废物代码贮存方式利用处置方式和去向利用或处1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垃圾桶储存委托环卫部门清运4.7852废包装材料一般固废/262-005-06/外售0.93废活性炭危险废物HW49900-039-49袋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3.02.4.2固废环境管理要求(1)一般固废环境管理要求项目一般工业固废《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相关规定要(2)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要求危险固废的暂存及污染控制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进行暂存、控制,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进行管理。综上所述,在严格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类废物处置措施,项目固废均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处置或综合利用,不会对周边外环境产生二次污染。2.5运营期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属于有机肥料制造,属于“L石化、化工85、化学肥料制造-报告表”,判定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的附录A.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行业类别属于“制造业”中的“石油、化工其他”,属于污染型项目,项目类别为Ⅲ类,本项目周边有养殖场和农田,周围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项目建设面积为5hm2<8.6hm2<50hm2,属于中型规模,因此对照导则中表4,35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2.5.1污染源及污染途径识别本项目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途径及可能受影响环境目标见下表所示。表47本项目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源及途径识别一览表序号污染源所属单元污染源污染类型污染途径1车间、原料库、成品库渗滤液泄露土壤下渗、地表径流2事故水池、初期雨水池事故水、初期雨水泄露土壤下渗、地表径流2.5.2污染防控措施本项目根据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和污染物特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参照表7中提出防渗技术要求进行划分及确定。表48本项目厂区分区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序号装置、单元名称防渗区域及部位类别防渗系数要求防渗措施1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地面重点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满足K0-7cm/s;或参照GB18598-2001执行首先压实素土,上层铺设280厚级配碎石,再采取40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