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圈音乐感受的多样性_第1页
跨文化圈音乐感受的多样性_第2页
跨文化圈音乐感受的多样性_第3页
跨文化圈音乐感受的多样性_第4页
跨文化圈音乐感受的多样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文化圈音乐感受的多样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自然多样的音乐逐渐离开了原有的环境,进入了不同地区文化人们的视野。在城市新环境中,不同的音乐观念和行为,形成了新的不同社群音乐文化。不同地域文化和社群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存在“跨文化理解”问题。所谓“跨文化理解”,即异文化圈(包括民族地域文化和社群文化)的人对某一文化的理解。同一文化圈内,人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相对一致,但跨文化圈的人对某一文化的理解具有多样性,这在过去较少进行系统探讨。除此之外,不同理解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不同的伦理价值判断也会造成审美感受的差异。本文主要谈谈跨文化音乐理解与审美感受、跨文化音乐伦理判断与审美感受的多样性。一、音乐文化的“局外人”“音乐人类学吸取了后现代关于人的差异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后现代社会学家关于社会角色、主体文化身份的论述,对文化中的人进行深入的探讨,突出的体现就是否定抽象的人,而按特定的文化,将人划分为‘局内人(insider)’和‘局外人(outsider)’。1947年美国语言学家派克(KennethL.Pike)发表了《语言与人类行为结构的统一理论关系》一书,提出了有关研究主体的‘主位(emic)’、‘客位(etic)’的系统理论。”140不论同一文化圈还是跨文化圈,都包括民族地域文化与社群文化。同一文化圈的人大多是自然局内人,即“浸泡在特定音乐文化中,对该文化心知肚明,像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那样自然拥有它们,对此没有特别在意的当事人。”142他们生长在特定环境中,无意识地参与音乐活动,对音乐的理解是内在的、整体的,具有心灵真实性。跨文化圈的人主要包括“习得性局内人”1与局外人,也存在习得性局内与局外相互转化的人,兼具局内、局外双重视角的人等。(一)理解和感受同一文化的感受1.音乐的哲学思考同一地域文化内,人们对于音乐的理解是相对一致的。比如,西方人对他们西方古典音乐有相似的理解。音乐理论家彼得·基维在《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中谈到,“蒙特夫人听到‘贝五’的主题重新出现时,满足地用脚打着拍子。”而“玛格丽特”们和“蒂比”(可以看着总谱聆听作品)对音乐也有相同的认识。西方古典音乐是他们的“母语”,他们耳濡目染这样的音乐,除了“蒂比”之外,并未通过刻意学习,但仍有丰富的审美感受。2.社会群体的类型除了同一地域文化外,同一社群的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也有共识。按不同的年龄、宗教信仰、职业等可划分不同的社会群体。同一社群中的人,具有某些相似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因此往往会喜欢同种类型的音乐,并有相似的审美体验。比如,年轻人大多喜爱流行音乐,学生喜欢听校园歌曲,年长的人喜欢听新音乐或戏曲,有宗教信仰的人喜爱宗教音乐。(二)不同文化循环的理解和感受1.民族地域文化跨文化圈的人主要有习得性局内人与局外人这两种类型。(1)强调旁观学习类型“习得性局内人”指跨文化圈的人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融入某一文化圈。与自然局内人相比,他们的音乐文化是植入,非内在的。142笔者认为,习得性局内人按理解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参与性、观察性、参与性与观察性兼具这三类。此种类型属于理解程度较浅、不全面,但理解方式偏于整体性,理解与音乐同步进行,没有自我意识,具有心灵真实性。这类人能对跨文化音乐产生初步的审美感受。他们主动性强,有审美欲望105,选择了符合自身审美趣味98的音乐。比如,中国一些孩子业余学习西方古典音乐,主要出于兴趣。虽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但有一定乐感。此种类型属于理解程度较深,但偏重旁观视角。主要以认识的方式接触音乐,理解方式偏于局部性。这种脱离听觉过程思考音乐的方式,带有自我意识,与审美体验无法同步进行,不具有心灵真实性。因此,这类人很难对跨文化音乐产生审美感受。比如,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和部分专业学生理解音乐的方法。中国学生在专业院校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可能对作曲技法、演奏手法、流派风格、作品内涵有清楚的认知。但他们更多地在未与音乐直接接触时,将诸多元素以割裂的方式进行理解,忽视了对音乐整体的把握,从而进入不了审美状态109。或者,一些学生长期研究西方音乐中的某些作品或一些流派,会对他们产生审美饱和,甚至对整个西方古典音乐失去审美趣味。此种类型属于理解程度很深,理解方式兼具旁观、参与双重视角,具有心灵真实性,能对跨文化音乐产生丰富、深刻的审美体验。笔者认为,这是很高层次的“习得性局内人”。比如,印度人承认三位在印度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西方音乐家懂得他们的传统音乐。142又比如,演奏西方古典音乐的中国职业演奏家,他们不仅经过专业音乐院校严格的训练,还到海外留学、比赛与演出,惑受浓郁的文化氛围,甚至将习得的文化内化为心灵、人格中的一部分,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取向。也们既能脱离听觉过程,全面思考音乐;又能与音乐司步进行,将前者作为辅助手段整体理解音乐。对音乐形式、音乐性内容与非音乐性内容充分领会后,理解与审美相互推动,在理解基础上深刻地感受,达到最高程度的审美体验。113(2)审美体验层面上的“误读”局外人可分为“不解”的局外人、因“不解”而“误读”的局外人、因偏见而“误读”的局外人这三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任何类别或某一类音乐都是“非音乐耳朵”的人,他们对音乐毫无把握,因而无法产生审美体验。音乐也许能带给他们愉悦,但这种愉悦在康德看来是某种“经验性的、快意的、魅力的或激动的成分,”是对物理刺激的反应。另一种是不能描述音乐形式(如作曲技法),特别是不明白非音乐性内容的人(如常问音乐说了什么?)对音乐的“不解”。可是一定程度的“不解”,会影响他们审美感受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还存在一些情况。如新古典音乐本身不具备非音乐性内容,就不必要追问音乐的思想内涵,就不存在第二种“不解”的局外人。康德赞成这种“纯粹的美”,即“自由美”,而这种纯粹形式的美是不涉及概念,无目的又合目的性的。又如,一些难懂(指非音乐性内容)的音乐作品:部分无标题音乐、奏鸣曲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审美体验。因此在音乐会中,为了引起更强烈的共鸣,演奏家们会倾向选择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而非肖松的《音诗》。所谓“误读”,指不同文化之间的经验定势所产生的误解。“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自然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然后是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一位1977年考上大学的中国西北农民的儿子,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命运动机”时用“鬼子进村”表达自己的理解。143这类人的“误读”往往以自身的文化、经历、处境为基础,具有心灵真实性,在“误读”的范围内能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误读”是合理的,它反映了解释者的前理解。伽达默尔对前理解给予充分认可,认为“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这种前理解来自于与同一事情相关联的存在。正是这种前理解规定了什么可以作为统一的意义被实现,从而规定了对完全性的先把握的应用”。并且,对音乐作品原初的解释也并非正确。比如,我们普遍认为《命运交响曲》表达了贝多芬对人类命运的理解,因而断定将“命运动机”视为“鬼子进村”是一种“误读”。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它相信世界是确定的实体,拥有一个本质。而后现代主义反对这种本质主义的理解方式,它会质疑:难道只是表达对命运的看法吗?这类人往往没亲历他人的文化,而是站在旁观的角度,用自身文化的价值立场去评价跨文化的音乐。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强者的姿态俯视跨文化的音乐。比如,“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作曲家柏辽兹曾发表他对中国传统戏曲发声的厌恶看法,如‘像猫喉咙卡住鱼刺发出的叫声’。”143这种情形不可能产生审美体验。另一种则以弱者的姿态仰视跨文化的音乐。他们完全否定自身的文化,全盘接受他人的文化,自然认为局外的音乐是美的。比如,中国人觉得西方古典音乐是先进的、科学的,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是落后的等。2.跨群文化跨社群包括不同年龄、宗教信仰、兴趣爱好等。笔者仍按习得性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思路进行分析。(1)审美体验不强烈它以因偏见而“误读”的局外人、兼具习得性局内与局外双重视角的人为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坚持自身文化的价值立场,排斥或拒绝局外人的文化。比如,年轻人觉得父辈们欣赏的音乐过于刻板,思想太单纯、不切实际。而父辈们又难以接受流行音乐中反叛传统、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新思想。这种情形不可能产生审美体验。另一种是否认自身文化的价值取向,羡慕局外人的文化。比如,年轻人经历了时代的动荡、目睹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反而向往父辈那个年代,认为他们的音乐很纯真,充满着对理想的追求。而父辈们生长在单调、压抑的社会环境,可能将流行音乐视为充满活力、追求自由的符号。这种情形能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容易用价值判断代替对音乐的审美判断。比如,一些青年人从小接受传统的家庭教育,习得性地接受了传统的价值取向。同时经历了时代的巨大变迁,又以局外的眼光看待过去的年代。因此,他们具有双重视角,既能接受父辈喜欢的音乐,又能欣赏流行音乐,对两类音乐均能产生审美体验。(2)宗教音乐的效果它以因偏见而“误读”的局外人、局内与局外相互转化的人为主。理性的、现实的、自我的、成功的人往往不需要信仰,很难领会宗教的意义,认为它是虚幻的、无用的、消极的、没有自由的、甚至黑暗的。因此,宗教音乐自然不能带给他们强烈的审美感受。有宗教信仰的人,能通过信仰找到人生的方向和心灵的归宿。他们认为无信仰的人满足于世俗的物质欲望,热衷于现实的功利追求,过着空虚无聊的生活。因此,他们借助宗教音乐充实自己的内心。比如,某人儿时受家庭的影响信仰了宗教。长大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为只要靠能力就能获得一切,而宗教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于是不再信仰宗教。然而,他拥有巨大物质财富之后,发觉精神世界愈加困惑,重新寻找信仰的归宿。因此,他对宗教音乐的理解经历了局内——局外—局内三个过程,音乐给他的审美感受也是矛盾、复杂的。二、音乐伦理与审美体验跨文化圈中局外人对自然局内人的伦理判断在不知情、不冲突或冲突的情况下,会对审美体验产生不同影响。伦理与审美之间也存在不冲突、冲突与无关的情况。以下笔者主要探讨跨文化圈中局外人对音乐伦理判断与审美体验的关系,同样不再区分跨民族地域文化与跨社群文化,但在举例中均会涉及。大体可分为4种类型。(一)审美与伦理之间的冲突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判断音乐是美的,但从自身文化立场判断为不善时,即刻认为音乐是不美的。这种情况是伦理判断冲突,且审美与伦理之间冲突,即“不善即不美”。另一种是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断定音乐是不美的,但伦理判断为善时,即刻认定音乐是美的。这种情况是伦理判断不冲突,审美与伦理之间相冲突,即“善即美”。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用政治意识形态标准代替音乐审美标准的事例很多。音乐要为人民服务,因此对较多创作救亡歌曲、抗战歌曲的革命音乐家(如聂耳、冼星海)评价很高。而没有给予学院派作曲家,如黄自、江文也很高的评价。但从审美标准来看,黄自、江文也等人的创作水平并不低于聂耳。(二)“善却不美”它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不知情时认为音乐是美的,但从自身文化立场判断不善时,仍旧选择美的价值。这种情况是伦理判断冲突,伦理与审美判断也冲突,即“不善仍美”。另一种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认为音乐不美,但伦理判断为善时,仍旧认为其不美。这种情况是伦理判断不冲突,审美与伦理判断相冲突,即“善仍不美”。比如,德国作曲家舒伯特在他的一些艺术歌曲中有性冲动与性满足的表达内容,但中国人的性观念比较保守,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善(不雅)的。可是,舒伯特的作品很优美,人们仍然会喜爱。因此,“不善仍美”。相反,虽然一些革命歌曲表达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作曲技术的单一、音调的贫乏,不能博得年轻人的喜爱。因而,“善仍不美”。(三)“善”在艺术实践范畴中逐渐消解它指只关注音乐本身美与不美,与伦理判断的善与不善毫不影响审美判断。即在不知情时是美的,无论善还是不善。或在不知晓时为不美的,无论善还是不善。这种情况伦理判断有可能冲突,也可能不冲突。并且,不善属于日常经验范畴,可能在艺术作品中逐渐消解。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不善的东西能在艺术作品中被抽取出来,得到美化。“裸体的身体存在状况被抽象出去了,作为实际刺激的日常与裸体身体的联想在艺术作品中消失了,过渡到一个新的领域。”因此,善与不善不会影响审美体验。(四)伦理进一步总体性价值的提升它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不知情时认为音乐是美的,伦理判断为善时,觉得音乐更美了。这种情况伦理判断不冲突,且伦理与审美之间也不冲突。即伦理进一步提升了审美的价值,“若善更美”。另一种则在不知晓时认定音乐不美,伦理判断为不善时,觉得音乐更不美了。即伦理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